利剑观后感8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写观后感是对电影创作者的一种尊重和致敬,通过写观后感,我能够更好地分析电影的结构和情节推进,以下是吾优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利剑观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利剑观后感8篇

利剑观后感篇1

?巡视利剑》的播出,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也让我们看到少数干部,拿钱途换前途,最终走上歧途的深刻教训。党员干部如果没有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金钱观,在市场经济的迷幻中,用“钱途”换“前途”,最终必然会走上了人生的歧途,走上不归路。

钱财拼凑不出来真正的前途。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花花世界中,被金钱迷了双眼,让党性的灵魂走出了躯壳,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这其中辽宁贿选案最触目惊心,苏宏章用400多万买金条,拉拢腐蚀有关人员,用金钱为自己政治前途上位买单,102名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中45名拉票贿选,最终这些勾当都没能换来光明的前途,反而让自己锒铛入狱。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拿金钱来买,尤其是干部的个人前途,因为党的性质决定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领导干部把岗位看做可以用市场经济交换的商品,必然会让自己脱离党性的轨道,走上万劫不复的不归路。

心术不正的归路必是歧途。当官发财两条路,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如果把钱途当前途,或者用钱财换前途,总归会走上歧途。财管互换、拿钱摆平的根子还是出在干部的思想上,是干部放松了自身党性的锻炼,理想信念逐渐模糊,导致产生“金钱万能”、“权力至上”的腐朽思想和价值观。心术不正,干部早晚有一天会出事。辽宁原省委书记王珉在《巡视利剑》讲,自己认为自己是来守成的,从而逐渐放低了自我要求的标准,从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逐步蜕变成心术不正的弄权者,败坏了辽宁的政治生态。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到深刻的教训,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不断补好精神之钙,用党性修养摆正自己的人生航向,真正让自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迷失、不偏向,走出光明的人生路。

干部前途就在为党为民尽责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衡量干部的标准也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因此,干部的前途就在为党为民尽职、履责中。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讲究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搞清楚权力来自于人民,就要服务于人民,而不是服务于金钱或者某个人。干部要争取光明的前途,防止自己走入歧途,就是要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补足精神之钙,切实担当起领导干部在改革中的重任,真正为民请命,把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在群众的笑脸中感受到个人的光明前途。

利剑观后感篇2

在西柏坡廉政教育馆,“廉”字雕塑基座上“赶考永远在路上”的题字深深吸引了笔者,驻足良久,思考良久。从“赶考永远在路上”,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做合格党员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围绕着“永远在路上”这个话题,笔者作了一些思考。

“永远在路上”源自于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正如恩格斯所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将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是真理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为己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探索就是“永远在路上”的事业。

“永远在路上”源自于我们党崇高的奋斗目标、根本宗旨。我们党自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我们共产党人是要解放全人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但是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是一个不懈奋斗的过程,在这个万里长征中我们才走了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很长,为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奋斗就是“永远在路上”的长征。

“永远在路上”源自于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犹如逆水行舟,要保持永远先进、永远拥有,就必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精神状态,砥砺前行,矢志不渝。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同样需要我们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意识,保持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构建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我们必须做好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准备,“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也不可弃滞”。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都对党组织、党员有具体的与时俱进的要求,建设合格组织、做合格党员同样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工作,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永远在路上”源自于对历史的深刻总结和反思。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往往会凝聚起强大的力量。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的深刻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英勇民族抗争,成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也成为今天和今后继续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性支撑。《义勇军进行曲》就时刻在提醒着我们,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的时代,继承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追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更须时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对“永远在路上”的最好诠释和全面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赶考”,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清醒,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让我们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心态,始终保持“赶考”“应考”的状态,用实际行动答好“两学一做”的答卷。

永远在路上相关推荐:

1.《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纪录片心得体会

2.2016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3.2016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观后感

4.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5.观看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心得体会

利剑观后感篇3

?巡视利剑》第一集《利剑高悬》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发汝南县广大干群,尤其是巡察干部的收看热潮和强烈共鸣。汝南县委巡察机构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观看专题片后,对中央巡视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豪,对巡视工作工作历程中的艰难与不易更是感同身受,对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打通反腐败工作最后一公里,为做好党内监督的显微镜探照灯贡献自己的力量。

观看专题片后,我深有感触:巡视巡察工作是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汝南县巡察工作自2016年2月开展以来,在上级巡察机构和县委的正确领导、精心指导下,坚持以发现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牢牢抓住成果运用这一关键,努力做实巡察整改这一根本,有力彰显了巡察工作的利剑作用,有效打通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至目前,我县先后开展了4轮巡察,共巡察24个单位,发现的问题线索均得到了妥善处置。通过观看《利剑高悬》,结合工作实际,作为巡视巡察工作的基层负责同志,我感触最深的有三点:

一是巡视巡察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离不开各级党委的支持与帮助,从我县来说,县委对巡察工作的各个方面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支持,省、市纪委主要领导、县委主要领导数次到巡察办公场所调研指导,为巡察工作加油鼓劲,支持巡察亮剑,树立了巡察工作的权威。

二是基层巡察工作的开展要服务大局。今年,我县围绕脱贫攻坚的大局,于4月7日到21日开展了扶贫对象精准识别专项巡察,对乡镇(街道)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求,利用巡察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提升,为我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在过去的一年里,围绕乡镇党委换届、政府机构改革等我县的中心工作和重点领域先后开展了4轮巡察,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中心工作,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和期望,得到县委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由衷认可。

三是队伍建设是巡察工作开展的基石。正如专题片讲的那样,中央巡视组的同志们在开展巡视工作期间收到了各种各样的干扰甚至威胁。我们在开展巡察工作也遇到了很多不利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党性的锤炼,由打铁的人成为铁打的人,对照省纪委任正晓书记提出的讲忠诚、守纪律、做标杆要求,严格落实纪检干部五条禁令、十个严禁以及巡察干部十不准,做一名合格的巡察干部。通过对专题片的学习,汝南县委巡察机构全体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改进方法、转变作风,让更多的巡察成果落地生根,持续释放巡察的震慑力,以更加突出的工作成效赢得人民群众更多由衷的点赞。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7篇《2024巡视利剑观后感1000字》,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秘。

利剑观后感篇4

一剑霜寒、地动山摇,给腐败势力以严重打击,彰显了党中央反腐倡廉的勇气与决心。十九大前夕,专题片《巡视利剑》与之前拍摄的大型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等一脉相承,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具有极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与借鉴。观看完此片,无不震撼心灵,作为一名基层纪检干部,感受更是强烈。

巡视利剑锋从何出?威力倍增的力量之源从何而来?片中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巡视利剑所向披靡,关键在于真巡视、真发现问题、真整改落实,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对党充分信任,说真话、道实情。

如何让利剑高悬不掉、警钟长鸣不息?这是我们所有纪检干部需要在工作中完成的答卷。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我们不仅要时刻提醒自己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绝不碰触高压线,也有义务有责任提醒身边的党员干部守牢纪律底线,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基层纪检组织,一方面我们要对党员干部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开座谈会,观看警示片,学习相关纪律条例等方式,使党员干部牢记服务宗旨,不忘初心,坚持原则。另一方面,要完善各项监督制度,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作用,为各项工作开展保驾护航。例如,开展扶贫专项领域执纪监督问责、开展会风会纪督查、开展定期自我纠查等,让纪检监察深入到每一项具体工作,让违法违纪行为无缝可钻。

巡视利剑让腐败官员闻风丧胆,让普通百姓大快人心。巡视工作做法对查处贪腐行为有利,应将其作为“精华”、“制度”传承下去。巡视利剑力量之所在,不光在于其查处的贪污腐败现象,更在于其背后的威慑力,使党员干部心存敬畏,谨慎用权,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纪检干部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纪检组织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作用,为巡视制度注入力量源泉,为利剑锋芒增添威慑力,让巡视发挥标本兼治的战略作用,走出一条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让利剑高悬不掉,让警钟长鸣不息,我们纪检干部责无旁贷!

利剑观后感篇5

昨晚,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第一集《利剑高悬》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片中,违法违纪人员现身说法,披露案件始末。十八大后中央巡视组首次巡视辽宁便指出辽宁“干部任用领导打招呼、拉票跑要之风较为突出”,要求省委吸取换届选举工作的教训,坚决查处拉票贿选,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然而,有人心存侥幸,不以为然,打着可以“软着陆”的算盘。当十八届中央巡视杀出“回马枪”时,他们却傻眼了,害怕了,巡视组工作人员通过查阅海量的资料,抽丝剥茧,不放过任何细节,掌握大量证据,最终利用巡视这把“利剑”,将他们绳之以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必须有权威性,成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我们加强对巡视工作的领导,擦亮巡视利剑,聚焦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利剑高悬,警钟长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把纪律挺于胸前,把理论贯穿于实践中,向人民群众充分展示我国全面从严治多举措、全覆盖、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

尽管这些官员曾经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绝不容忍绝不姑息,坚决反对“四风”,严惩腐败!高墙内的他们悔不当初,纵容腐败,搞一团和气来维持最后一班岗的他,让我们唏嘘不已。战胜风险和挑战,完成使命,要管好党、治好党,强化党内监督,发挥巡视利剑作用,聚焦问题,形成震慑,让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们不敢腐、不愿腐、不想腐。

利剑观后感篇6

五集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9月7日至11日在央视播出,该剧拍摄近20名因巡视发现问题线索被查处的高级官员,王珉、黄兴国、王三运、苏树林、卢恩光、武长顺、虞海燕等现身说法,发人深省、令人警醒,凸显了巡视的利剑作用。

巡视工作不禁想起古代的巡查御史、都察院等名词,也不禁想起钦差大臣的称谓,历史是何等的相似,这就是文化传承的魅力。由于巡视的存在查出了为官不为,也查出了,也显示出了治腐决心,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和生动体现。巡视工作的效果在短期内还是很显著的,但是我不禁也有一种杞人忧天的想法,巡视工作会不会成为一阵风?会不会出现人在政兴,人亡政废的情况呢?如果没有一种长效机制,恐怕还真会成为一阵风,这个一阵可能是五年、十年、十五年。

其实无论治党、治国,如果没有长效机制,就会像扫黄打非、打击电信诈骗等各种专项整治行动一样,严打过后死灰复燃,最后还是猫捉老鼠的游戏,只求行动,不求效果。

细想起来我们执行最好的几个政策一个是计划生育,一个是查酒驾,还有个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几个是坚持的最好,效果也最显著的几个政策,如果我们的巡视工作,真能成为一种每个时代都坚持的政策,必将成为国家长治久安、兴党爱民的利器,必将赢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

利剑观后感篇7

昨晚,我认真的看完了《巡视利剑》第一集《利剑高悬》,虽大快人心,但也感慨颇深。这部片子的播出,集中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决心和从严惩治贪腐的战果。

片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贪官就是武长顺,作为一名公安局长,身披人民群众最信任的制服,却完全不顾党章党规,一次次违反廉洁自律的规定,收受他人礼金,违规经商办企业,违规报销个人费用,参加各种高档宴请,贪污公款,滥用职权,收取贿赂,还不知廉耻的与他人通奸等等。一名公安局长,这么多的罪状,一次又一次与党章党规、宪法法律还有人民群众的权益相对抗,直到被广大群众匿名举报之后,在巡视组已经走到眼前了依旧在隐瞒自己的罪行,利用自己所有的潜力与关系去与巡查组做抵抗《巡视利剑》观后感《巡视利剑》观后感。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火的一塌糊涂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同为公安系统领导人物,同样肩负维护群众身命财产安全的重任,不同的是祁同伟是活在电视剧中的可恨可憎的反面人物,而武长顺,却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中,活在老百姓身边真实的人。

想想一个市公安局局长,是一个普通人要努力奋斗多少年才能取得的荣耀啊,这样的荣誉和地位来之不易,这样的权利更是人民赋予他的,却不仅仅不为人民谋福利,反过来各种滥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牟取暴利。强大的反侦察意识不用于与罪犯周旋,却是拿来对付巡查组。在被查被抓后,就“悔了,哭了,头发也白了”,可在他们贪婪的汲取利益的时候,却把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理应为人民服务的干部的身份给忘到九霄云外了,真是可恨又可悲!

?巡视利剑》这样的片子个人觉得比一些反腐剧更能警示和教育广大的党员干部。从严治党,就就应首先从贪腐入手,严惩腐败,高悬巡视利剑,坚定不移的改善作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步步向纵深发展,真正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利剑观后感篇8

中央宣传委最近一段时间播出了很多关于国家战略,政策解读,反腐斗争的纪录片,这让政府的工作变得公开化、透明化,也让民众充分地了解了国家各个层面发生的事情,各项工作的进行情况,发展成果,增加了民众对共产党执政的信心,也培养了民众的民族自豪感。

在youtube上面看到最新播出的《巡视利剑》系列的第一集,真实地记录了中央巡视组到各省市机关开展巡视工作的情况,展示了近几年来巡视组的工作成果。异常显著的反腐成绩,显示出党中央对反腐败的坚决斗志,以及老虎苍蝇一起打,对腐败零容忍的强硬态度。

时任福建副省长的苏树林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经是中石油的高管,收受下属企业的巨额贿赂,把个人开销挂到公司账上报销,数额巨大,持续时间长。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可是抵不住诱惑,一边抹平过去的烂账,一边继续吞食着国家的资产,就这样边拉屎边擦屁股,永远也擦不干净。贪婪的欲望驱使着他,以致于从在福建上任后一直到被纪委调查前,他还是不间断地在中石油名下报销自己的私人开支。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做人要懂得知足啊!

辽宁发生的几起贿选拉票的案子已经引起了巡视组的注意,在离开之前,巡视组交代辽宁省委调查清楚这些问题,可是身为副书记的王珉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他以为自己已经躲过了这一劫,却没有想到巡视组给他来了个“回头看”。所谓“回头看”就是巡视过一次了,但是问题没有整改清楚,所以就要回头再巡视一遍然后由巡视组进行处理。

王珉最终没能逃过这一劫,要知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个道理,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由王珉主导这些贿选拉票的案子,严重影响了地方政治生态环境,致使一些有真才实干的本来可以当选的人没能当选,却让不做实事的一些腐败分子找到空子进入政府系统,从而从内部继续腐蚀整个政治环境。有些本不想行贿的人,看到其他人都走歪门邪道了,自己若是不跟上肯定选不上,就也都加入行贿的队伍了。真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印象最深的要数天津原公安局局长武长顺了,他在面对法庭对他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的判决时,毅然决然地说:“服从判决,不上诉!”。我其实是非常同情这类人的,他们刚刚进入政府工作时也许是真的想为人民服务,做一个好官清官,可是由于意志力不够坚强,信仰不坚定,慢慢地被资本主义洗了脑,被荣华富贵,灯红酒绿所诱惑,一旦失足下水,永远也上不了岸。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一个人若是放纵自己的欲望,让它像一匹野马一样四处狂野,放浪不羁,总有一天将马失前蹄,自食其果。有句古话说得好“知足者常乐”,这些人就是不知足,导致他们最后都沦为后来人的反面教材。真是可嗟可叹啊!

利剑观后感8篇相关文章:

为了和平观后感通用8篇

为了和平观后感8篇

审判东京观后感8篇

2023大国工匠观后感优质8篇

美丽心灵观后感优质8篇

美丽心灵观后感8篇

科技馆参观观后感8篇

小孩不笨2观后感通用8篇

小孩不笨2观后感参考8篇

小孩不笨2观后感8篇

利剑观后感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