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是观众对作品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的理解和体验,观后感是观众对作品对自己的影响和启示的认知和感悟,吾优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张子权事迹观后感最新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张子权事迹观后感篇1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xx年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光明日报)
看了张富清老人的故事,心中无比感动,深受启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张富清老人是光荣而伟大的,他是英雄,更是英雄精神的代表,浴血奋战的他初心不改,却隐藏功名60多年。张富清老人又是平凡而渺小的,他扎根基层,一心向党,退役转业选择最偏远的贫困山区工作,谱写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品质。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致敬张富清老人,就是致敬初心的选择,具体做到三不忘。
不忘恩,坚定信念跟党走。天大地大,党的恩情最大。在众多党员中,无论所处职务高低,岗位如何,都是在党的怀抱里成长,少不了组织的培养和社会的关爱。张富清老人,在,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这些都源于他党员的朴素情怀。今年,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如期而至,开展好学习教育,就是要学习张富清老人这样,坚定信仰,坚定立场,始终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不忘本,始终走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张富清老人本来有更好的选择,但他却把余生献给了来凤的人民,献给了这片大山,这是党员的为民情怀。新时代背景下,党员干部应怀爱民之心、办为民之事、谋为民之策,做到既做正确的事,又正确地做事,把最终的落脚点落到为群众办事上,而不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老路,这也是今年主题教育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
不忘责,敢于担当善于担当。舍我其谁的担当是英雄气魄,也是人生的选择。张富清老人走到哪里就奉献到哪里,他干干净净、坦坦荡荡,展现了老英雄的奉献品质。致敬张富清老人,更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大事难事面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在急事危事面前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面对进退留转时不计得失、顾全大局,在鲜花掌声面前宠辱不惊、从容淡定,勇担当、善担当。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让我们学习张富清老人事迹,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弘扬奋斗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张子权事迹观后感篇2
“为了她们走出大山,吃什么苦我都愿意”在民族中学工作的时候,张桂梅就发现一个现象一—很多女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有的被叫回去干农活、打工,有的是父母收了彩礼,就让孩子辍学结婚。”张桂梅心痛地意识到,有些大山里的女孩连站在教育公平起跑线上的机会都没有。
“有知识、有文化、有责任感的母亲,是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辍学的,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世世代代窝在大山之中,代代贫困下去。所以我就想让山里的女孩子受教育,让她们全免费上高中,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让更多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走出大山,通过知识改变她们的命运。”
2002年,张桂梅决定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并为这个在别人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四处奔走。为了筹集办学资金,张桂梅放下了全部自尊。从2002年起,她每年假期都跑去昆明募捐。她把自己获得的各种荣誉复印了一大摞,在街上逢人便拿出来请求捐款。
“为了她们走出大山,吃什么苦我都愿意。”执着的张桂梅没有放弃,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被骂骗子,被吐口水,被放狗。年下来,她只筹集到了一万多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在2008年8月建成了。这是一所没有录取分数线,只要初中毕业、只要愿意读高中、只要是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学校都无条件接收,全免费就读。当年9月1日,100名来自周边地区的女孩子成为女子高中首批学生。
那一束光照亮了更多的人华坪女高成立以来,张桂梅每天都会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上课、吃饭、自习、做操。学生们跑步去晨读、跑步去吃饭、跑步去睡觉—。每一件事情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学生们开玩笑私下叫她“周扒皮”。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很严峻。学生来自大山,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也不强,教学难度很大。刚开始的几届学生,有些连中考录取分数线都没有过。
在张桂梅和同亭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的硬件条件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建校12年毕业10届学生,上线率和升学率都是百分之百,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全市第一,社会认同度不断提高。1800多名贫困女孩在这里放飞了梦想、走进了大学,成就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
人们都说,这所学校“低进高出”的背后,离不开学生的苦读、教师的苦教,更离不开张桂梅不顾生死的奋斗。
这些年来,张桂梅将自己的工资、各级政府发给她的奖金,甚至是大家筹集给她看病的钱全部捐给了华坪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社会事业,累计有上百万元。她个人没有任何财产,现在还住在女子高中的学生宿舍。但她却说:“我什么都有,我心里有学校、有千千万万个孩子。”
张桂梅就像一束光,一束帮助大山女孩改变人生的希望之光,一束托起无数家庭和学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之光。她无私的大爱,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和一届届学生。韦堂芸老师,左脚骨折拄着双拐坚持为学生,上课;勾学华老师,婚礼当天上午还在学校忙碌;杨晓春老师,长期资助学生却从不说起。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第一届学生,大学毕业后考取一所中学的教师,听说母校紧缺数学教师就放弃正式编制,回女子高中当了一名代课教师。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打拼的黄付艳,在华坪遭遇水灾时,把自己积攒的钱首先捐给学校。
张子权事迹观后感篇3
回乡种米,农民种稻谷实现价格翻倍
东宝镇是远近闻名的“贡米之乡”,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所产大米糯性强、口感好,历史上曾是唐朝贡米。
但东宝镇太偏远,位于三县交界处的东宝镇,离剑阁县城有近100公里。川观新闻记者从剑阁县城出发,用了2个小时才到东宝镇。这里虽然出产“贡米”,但以前村民单打独斗卖稻谷,价格长期“起不来”。
“这么好的米,不能就这样困在大山里。”2015年,26岁的邓小燕返乡创业,放弃沿海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努力让东宝贡米走出大山。
困难比预想的多。第一年,邓小燕引种越年再生稻100亩,由于对水稻种植技术和管护不熟悉,最终以失败告终,当年全部亏损。一些村民也说起了风凉话:没种过庄稼的小姑娘,怎么能种好水稻呢?
她几度想着放弃,但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下来,“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不管再艰难,也要走完。”
从失败中寻找教训,邓小燕深思熟虑之后,重拾信心,四处求学考察,市内甚至省外都留下了她学习请教的足迹。她走进田间地头和老百姓沟通,也前往农科院学习种植水稻方面的专业知识,草帽和上卷的裤腿成为她的标配,她也由“都市白领”渐渐变成了“新农民”。通过对当地土壤、水质、气候进行专业分析,选择了最适合这里的水稻品种——川优6203。
依托在沿海工作中学到的企业运营管理知识,邓小燕注册了广元耕鑫农业有限公司,在东宝镇双西村、新梁村、武连镇寨桥村等地开启规模化种植,统一品种、统一管护、统一防治、统一收购。产业有了基础,“互联网+”就有了载体。她组建销售团队,通过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模式,把大米推向全国市场。
农民卖粮收入接近翻倍。“以前我们自己卖谷子每斤1元左右,小燕给我们的价格都是2元。”双西村村民石发军边背稻谷边说,他种了3亩东宝贡米,一年可以收入7000多元。今年,因为干旱,邓小燕又把收购价提高到每斤2.2元。
从大山走出来,也帮助其他大山的乡亲
目前,邓小燕带动剑阁县规模种植水稻面积1万余亩,覆盖8个乡镇19个村,助力728户2356名村民致富奔康。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带货的方式,带动菜籽油、木耳、腊肉等剑阁县农特产品的销售。
双西村村道只有3.5米宽,不利于全村发展产业,邓小燕争取了3000多万元资金,将3.5米宽村道扩宽到4.5米。“路宽了,发展产业的路子才广。”
今年6月,剑阁县枇杷、李子、梨子等水果丰产,短时间集中上市带来了滞销难题。面对群众求助,邓小燕组织团队连夜拍视频、搞宣传,微信朋友圈、抖音直播带货,成功卖出了5万斤枇杷;帮助剑阁县、凉山州昭觉县、巴中市等地销售20万余斤李子。
从大山走出来的邓小燕,也在帮助其他大山的乡亲。2020年,她以购代扶采购凉山州布拖县土豆10万余斤,给贫困留守儿童送去价值10余万元的生活学习用品。今年7月,她又向凉山州昭觉县地莫乡中心小学校送去800套桌椅。
在邓小燕的公司里,都是“90后”年轻人。邓小燕希望可以通过自己,带动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乡村振兴、农村发展中来。“以一粒米撬动大产业。”邓小燕说。
张子权事迹观后感篇4
他,一个叫牛玉儒的蒙古汉子,是我们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在面临生死较量的紧要关头,他用自觉选取诠释了真正的共产党人的内涵。
影片精心选取了牛玉儒同志在生命的最后一百天里的工作生活片断来表现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可贵的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当病魔袭击,死亡阴影笼罩时,很多人忙于求医问药延续生命,可牛玉儒独不然。当得知自己身患绝症时,他很快平息了纷乱的愁绪,置生死于度外,一心扑在工作上,为谋求呼和浩特市的建设发展辛勤忙碌。从他疲惫的脚步,瘦削的身影,铿锵的话语,恢弘的气度中,我们看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首先是他对黎民百姓的挚爱。他来自大草原,自幼在苦难磨砺中成长,接触并明白社会底层百姓的所思所想,心中始终装着对人民的挚爱。在上任市委书记不久,他和普通的哥交上朋友,建立公厕,为百姓带给方便之处,实实在在改善了城市卫生礼貌状况。正如的哥戏言,政府不给群众方便,群众只有到处随便。政府是一个群众名词,仅仅是抽象的能指,它务必依靠执政者的行为体现出所指。牛玉儒书记体察民情的举动顺应了民意,赢得了民心。他在百忙中不忘细心安排,让秘书买来药品,亲自为牧民的奶牛治病。正因出身草根阶层的他知道一头牛对日夜操劳的牧民有多重要。他把自己的血脉始终与人民相连。
其次是他对党的事业的赤诚。他时刻把工作放在首位,为党的事业呕心沥血,表现出赤胆忠心。为呼市的经济发展,他四处奔波,招商引资,以真诚打动了原本犹豫不决的台商,给草原增添了经济活力。民营企业的发展遇到困难,他又不遗余力,及时帮忙。他脑海里盘旋的是呼市的完美前景,宏伟蓝图。在他主持呼市工作的五百多天中,他带领市委领导班子一干人发愤发奋,让呼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马路变宽了,流水变清了,街心花园变美了,市民的生活更舒心了。
再次是他对理想信念的执着。他对人生有着透彻的明白,尤其在有限的生命尽头,更加掂量出生的分量。他凭借着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充分挖掘出人生的价值。他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为解决下岗职工家庭生活困难,为成千上百的孩子获得就业机会,他竭尽全力。可当常年照顾老父,有恩于自己的二嫂提出唯一请求为电大毕业的儿子找份工作时,他却断然拒绝。在家宴上他含泪道谢,但仍坚持为官清廉的原则。他的一身正气感染了每个人。下岗职工中的党员痛恨腐败,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按时交纳党费。又是他不避矛盾,走家串户,亲临现场,一番语重心长的开导,安抚了情绪,拿出切实解决问题的办法,使艰难处境中党员同志重新点燃信心,坚定了理想信念。他是痛苦的,正因英年早逝,有许多的心愿未了,没有看到呼市宏伟蓝图实现,让年迈的父亲经受丧子之痛;他是幸福的,正因他的理想在一个强大的群众中延续。
牛玉儒拼却性命谋发展,留得正气满乾坤,带给我们更多的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在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始终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为荣,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至上,把个人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张子权事迹观后感篇5
在全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精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15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卢永根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称号。
卢永根,华南农业大学的校长,中科院院士,在2024年3月,这位被病魔缠身的老教授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夫妇两人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用于奖励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教师。卢老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组委会于卢老的颁奖词: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卢老是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他当初对党许下的诺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一定以卢老为榜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学习卢永根,用坚定的爱国信念来武装自己。从年轻时放弃安逸生活回到内地,到后来在教育领域的一辈子坚守,这其中始终支撑卢永根的便是他坚定的爱国信念。卢永根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祖国故,两者皆可抛。我希望能像一束小火花,点燃你们心中的 爱国主义火焰。”
学习卢永根,用严谨的工作作风来塑造自己。“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 话响一点”,这是卢永根经常用来自勉的四个“一点”。而“先党员,后校长”则是他的口头禅,他认为当好校长的前提是先当好一名党员。在工作上,卢永根对人对己都十分严格, 不搞一点特殊,即使到后来身患重病,也依然坚持不搞特殊化。
学习卢永根,用朴实的生活态度来修饰自己。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而卢永根自己的生活非常朴实,有人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他的家,从中可见其生活简朴。破旧的家,简单的饭,一点 一滴都昭显着这位老人骨子里的淳朴。
一生报效祖国,毕生积蓄回馈社会,这就是正能量,我们要向卢永根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要向卢永根同志学习,学习他的爱国情怀,学习他的坦荡胸怀,我们要向这位中华 民族的楷模学习,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爱国热情的中国人!
张子权事迹观后感篇6
一直以来总会有一些在默默地帮助别人,他们用实际行动唤醒着更多的人,诠释着中华民族的流古至今的传统美德。因此我们常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楷模,用着平凡的本质工作,平凡的岗位,干出让人敬佩的态度,这种精神将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引领无数人战胜困难,为之不断地创新开拓,他们统称为“劳模精神”。
因此,劳模就是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任劳任怨地工作,踏踏实实的奋斗,把对工作的热情融入到工作中。这种甘于奉献,朴实无华的精神,是我们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的,也是我们要学习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劳模被赋于着越来越多的时代内涵,但无论是生产者还是创业者,劳模的核心价值都是始终不变的:一种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一种对职业、对社会、对国家的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学习劳模,不是光喊口号,不是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而是学习劳模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这是一种无华的忠诚、一种朴实的敬业、一种锐意的进取,更是一股指导我们实践的强大力量。
如果一个人心里有阳光,又怎么会舍得不去照亮别人;如果一个人心里有着一股热爱,有怎么会舍得让它沉睡下去。人生在世,活着就要有个奔头,有个方向,不仅让自己活得快乐,而且也可以让人生变得有意义,不至于到生命终点之时,觉得人生还有很多的遗憾。
在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快速之下,这种精神却始终证明着一个真理——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然而劳模精神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一切责任、奉献、为民、敬业等优秀品质。但是这不但是劳模们的追求,也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我们选择了一份职业,就要把自己的动力与才智奉献在这个选择上,对于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辉煌!在这时代里做好每一件事情,让这种精神可以一直传承下去,做到知行合一,以身作则,学习这种劳模精神,让它发扬光大!
张子权事迹观后感最新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