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电影观后感8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一篇优秀的观后感让我们对电影的结局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优秀的观后感可以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电影中的社会问题和人性探讨,以下是吾优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喜剧电影观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喜剧电影观后感8篇

喜剧电影观后感篇1

熊顿的故事,以及《滚蛋吧!肿瘤君》这本漫画,很早就在新闻上熟悉了。

熊顿,这个年轻的女漫画家,当年去世的时候,很多媒体都给了不小的篇幅。

搬上大银幕,不用看介绍,也提前预知了死亡和悲剧的结果。

好在,韩延并没有刻意地去宣传这种悲剧或者死亡。

从始至终,我们看到的熊顿(白百何饰演)都是美丽的。即便是她在做化疗,剃了秀发成为"光头君"的时候,她也是美丽的,她也能在自己男闺蜜、女闺蜜的支持下,玩出五个"煮卤蛋"这样的美丽画面。

那一刻,我们觉得熊顿不是在治疗肿瘤,而是在拍摄最新时尚的摄影艺术照片。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能为人道者十之二三而已。

白百何就是熊顿,熊顿就是白百何。我甚至想不出究竟谁能够比白百何更适合出演这个角色,有点二,有点萌,有点爱幻想,但并不失她的美丽和善良。自始至终,从生到死,熊顿身边都有三个闺蜜在不离不弃地陪伴她。那一个有点小懦弱的小男生,那一个温柔如水的女孩子,那一个爱中性打扮的帅姐姐,甚至是后来的夏梦,人生中能有三四个这样的朋友,已经是一种幸福。而最后,熊顿离世的时候,这几个朋友之间的心灵感应,也让死亡瞬间成为一种弥漫着悲怆气氛的精致花瓶,就在那么一刻,美丽碎裂。

并不是,我们愿意生活在幻想之中。

熊顿在马路中间幻想自己蝴蝶效应的那场戏,熊顿幻想自己和男神在一起的那几场戏,是不是在很多女孩子心中都脑补过这样的画面?纵使这个世界不美丽,纵使人生之间已经很艰难,也总不妨碍,我们把自己看成这个世界的中心,世界的"小公举"。如果这个世界很冷,那么亲爱的,请让我依靠,请让我们依偎着前进,请让我们互相取暖。

熊顿和夏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角色。熊顿是萌妹纸的外表,内里有颗女王心;夏梦却是女王的外表,内里有颗玻璃心。在人生的艰难中,她们都选择了不同的坚强;而脾气火爆的性感女神夏梦,当遇到熊顿真诚的关爱的时候,她拒人千里的冰冷外表,也开始一点一点被融化。

我无法去忽视熊顿的爸爸妈妈。所谓的白发人送黑发人,那种伤悲,并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熊顿生病之后,才想起返回家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家乡一如妈妈,一如那个从小长大的家,当她的儿女在外边受到委屈、受到伤害的时候,她会不由自主地去这里寻找安慰。或许从另一点上来说,熊顿并不懂得父母,只是当她和母亲拥卧在一起的时候,那一刻,已然融化所有。只是对熊顿来说,她早去了天国,她可以微笑着俯瞰全世界;对她的父母来说,却要怎么弥合这永远的伤悲?

梁医生,也只是熊顿幻想出来的一种爱情。他们甚至没有真正相爱,没有过一次亲密的拥抱,梁医生成了熊顿脑补打僵尸画面的一个可以拯救自己的男神。如果说爱,那种爱也是刻在他们心里的最后的记忆。熊顿的围巾织了又拆,拆了又织,她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自己的毛线围巾可以不用再拆、再织的温暖归宿。只是这个归宿,来得太迟,迟到在她人生就要谢幕的时候,才出现在她的面前。梁医生成了熊顿这一世最后的爱情追求,梁医生也成了熊顿一直向往美好的爱情图腾。

熊顿最后也以逝世结局。

喜剧电影观后感篇2

“我是中国人!”电影中的赵小姐那震撼人心的话依旧回荡在我的耳畔,撞击我的心灵。那段令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历史,那记载着中国人耻辱的一幕幕,渐渐展现在我的眼前……电影《举起手来2》让我们在不时捧腹大笑之余,更让我们这个年代的人了解当年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和坚强意志。

影片它以一九四五年日本侵略军已经濒临战败的前夕为背景,讲述了郭大叔和女兵小刘等为首的正义力量与偷运我国珍贵文物的日军,在一艘叫做“阿多丸”的货轮上展开了智谋与勇气拼杀的故事。几经波折,最终那艘“阿多丸号军舰”被击沉,而上面大批罪恶的日本侵略者,与阿多丸号一同葬身于海底……

看着电影中侵略者贪婪的嘴脸和无耻的行径,我的眼前又出现了这样的情景:在九·一八事变后,大批中国国土被侵占,大量文物财宝被抢夺,许多中国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为什么当时的中国软弱可欺?为什么日本侵略者猖狂霸道?原因是当时中国的落后,中国政府的腐败,但在敌人的淫威面前,我们中国人并没有放弃抵抗,而是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与侵略者进行百折不挠地斗争。影片中郭大叔、小刘等革命者他们用自己的鲜血,诠释正义、善良与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最终将“阿多丸”击毁,替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报了仇!当看到船慢慢沉入水中时,整个影院沸腾了起来,因为这艘满载着我们耻辱的船终于沉没了,电影用这种惊险曲折的故事,震撼人心的场面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落后就要挨打,要想摆脱被侵略者奴役的命运,振兴国家是我们唯一出路,现在我们中国这只睡狮已经觉醒了,可以庄严地向世界宣告,我们现在不再是东亚病夫,而是东方雄狮了。

现在,时光已经定格在21世纪,但是中国人民心中的伤痕依然在流淌着鲜血,我们不能忘却那些被欺压和耻辱的过去,不能忘却我们中国当一只睡狮的噩梦,也许我们只能凭摄像看到历史,铭记历史,感谢工作者,将那段不能磨灭的历史再现在我们的面前,我想每一个看到这部电影的中国人都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我们现在可以告慰那些为抗日战争而献身的英雄们——历史会永远记住你们,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流,我们被奴役和侵略命运已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中华民族会凭借自己聪明才智,会凭借自己坚强意志,会凭借自己不懈追求永远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喜剧电影观后感篇3

昨晚看完了星爷的《喜剧之王》,也看了一些影评,有点感触,直到现在,心情仍不能平复,总感觉到一股激流在动荡,是生活的激流,通过乱山碎石中间,在创造着它自己的道路,在搅动着我内心的平静。我要发泄出来,我要写些什么!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小人物的自我修养的故事,是他的故事,其中自强和乐观的精神唤起了我的共鸣。电影以喜剧的方式告诉人们怎样度过逆境、低谷,怎样面对委屈,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怎样对待爱情……

虽然这是喜剧,但我是带着严肃认真的心情看完的。因为关于社会底层人物的故事总有着更深层的意义,不管艺术如何高于生活,它都是来源于生活,这些故事反映着一些社会现实,一些现在过着幸福生活的学生们想象不到的生活。

电影一开头,就是主角天仇面朝大海,高喊:努力!奋斗!奠定了小人物的励志故事这一基调。主角是个跑龙套的,全副身家只不过几百块加块表加本书。他只是跑龙套的,但他每次出入片场都是西装打tie ,他不妄自菲薄,他一次次地强调“其实我是一个演员”,他以演员的自我修养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他穷,一百块相当于他几分之一的身家,但他补偿那位被敲竹杠的老婆婆时没有丝毫犹豫,人性内在的善良从来与外在的身份、物质无关;他卑微、低贱,但是属于他的东西他一定会拿回来,即使有刀架在脖子上,那三份盒饭他也要拿回来,这是一个人的尊严;他孤傲清高,他无视那些看不懂他的人,依旧按照他的方式去表演,他相信会有懂他的人,于是回家默默拿起《演员的自我修养》。他脸皮厚到我望尘莫及,在他身上看不到一丝虚荣心,没有比较,没有名利,他只是追求一个演员的梦。

这部电影讲的是个辛酸故事,周星驰想说的也许是《蝙蝠侠:the dark knight 》里小丑的那句台词:do you wanna know how i got these scars ?本是悲剧,但他却拍成了一部喜剧,而观众也混然不觉。周星驰说过,我搞笑是因为我内心忧郁,我要拼命让自己开心起来。

爱默生举过一个例子:正当喜剧演员卡里尼使整个城的人笑痛肚子的时候,有一个病人去找城里的医生,治疗他致命的忧郁症。医生劝他到戏院去看卡里尼的表演,他回答:“我就是卡里尼。”

周星驰在戏里和戏外判若两人,他的眼神和每部电影背后都有一丝忧郁,他是一个深沉的人,甚少有人看懂他的幽默,理解他的深刻。虽然他总有负面新闻,我相信里面肯定有误会有炒作有诽谤,但不见他出来澄清过一次,因为他不屑,正如天仇一样不屑让看不懂他的人理解他。

可能生活本身就是一场悲剧,生命本身就是无意义的,但我并不愿意承认。生活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鲁迅的回答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可能这也是周星驰把它拍成喜剧的原因吧,嗯,“努力!奋斗!”

喜剧电影观后感篇4

影片讲述了春节将近,玩具集团老板李成功回长沙过年,同时在情人曼妮的逼迫下,准备过年后跟老婆离婚。结果,在机场遇到前往长沙讨债的“资深”挤奶工牛耿后,霉运不断。命运的捉弄,牛耿一路都与李成功不期而遇。两人路途中囧事不断,也遭遇了各式各样的人和千奇百怪好笑的事情,弄得李成功狼狈不堪,高贵形象荡然无存。牛耿却不以为然乐观积极。为了能够回家,二人结伴而行,他们换了各种交通方式奔波在回家的路上,飞机,火车,大巴,轮渡,搭货车,甚至拖拉机…… 但是两人还是在荒郊野外度过了大年三十,回首这一路的艰辛,与他们路途中遇到人或事,对两人人生有了很大触动…… 最终,在经历了两人从敌对到成为朋友,牛耿的真诚也改变了李成功冷漠的性格,唤起李成功对真情的回归。

这虽然是一部喜剧片,看过却有很多感动,为牛耿的正直,为李成功的转变,为晓莉对李成功的爱,为曼妮的推出,为“女骗子”的善良,博爱……

影片一开始就讲到牛耿去坐飞机,安检人员不让他把一大罐牛奶带到飞机上,于是,他便当场把一大可乐罐的牛奶一口气喝到肚子里旁边的人都笑并惊讶着,看着这里,我也不由得哈哈大笑,想想这个人怎么那么傻,那么多的牛奶,不会撑到么?但是,他真的很傻么,老板没有工资,这瓶牛奶其实就是他的薪酬,把它托运的话又要很多运费,这瓶牛奶对于这样一个憨实的农民工来说,已不仅仅只是一瓶牛奶。不断有新闻报道,某地方某公交或地铁上,谁谁谁看不起农民工,不让他们坐,见到他们就退避三舍。这些“高贵”的都市丽人啊,也许你们接受过高等的教育,也许你们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个很好的家庭背景,有家庭“教养”,但是,此刻,当你鄙视着这些农民工的这一刻,你的“教养”呢,你在学校里收到的教育呢,荡然无存!为什么他们会尽量避开你们,为什么他们不再敢坐在椅子上,因为你们高傲的眼光早已深深地寒透了他们的自尊心。谁想整天蓬头垢面?谁想每天起早贪黑?谁想匆匆忙忙地穿梭于这个冷漠的大城市里?但是,他们还是留下来了,因为,他们家里有体弱多病却仍然忙碌于田间的父母,他们家里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跟你们一样,上有老下有小,只是似乎他们的担子更重了些。没有了这些农民工,都市人哪来的房子,没有了牛耿,你们哪来的牛奶喝?他只是不想把自己辛辛苦苦挤牛奶赚来的牛奶,就这样丢掉了,对于他来说,如果不是坐飞机,这还是他好几顿饭呢。

囧途实在很囧,在他们回家搭不到车,又没什么钱的时候,偏偏又遇上了“女骗子”。她跪在那里,像所有利用别人的同情心骗钱的骗子一样,疲惫的脸,脏乱的头发,褴褛的衣服,前边放着一块写着自己女儿得病没钱治疗的牌子和医院的诊断证明。换做是我,我也会觉得她是骗子,也难怪李成功对她不理不睬,还硬拉着牛耿赶快走。记得之前有一次,在麦当劳,一个年纪与我相仿的男生,拿着几个小玩意和一小块牌子,上边写着他是聋哑人,希望我买它的东西,献献爱心。当时我对他不理不睬。前几天,在车站等车的时候,也有一个女孩,也说她是聋哑人,让我捐10~20元。我当然依然拒绝,心想着,感情现在物价上涨,他们的要求也上涨了,之前是10元买个还不到1块钱的小玩意,现在是直接叫你拿钱给他们。说句心里话,我觉得他们很不要脸,就算真的是聋哑人。作为一个青年,你只能靠这样在公共场合看人家的脸色要钱吗?靠这样博取别人的同情心赚点小钱?不知道如果是牛耿在场,他会不会给。牛耿是善良的,他觉得“女骗子”不是骗子,于是,给她钱。而最终,“女骗子”也通过真正的假扮骗子把他们引到孩子们住的地方,让他们看到这些孩子是真的需要这些钱。感动于牛耿的善良的同时,我并没有为我之前两次冷漠感到抱歉,也许这个社会骗子太多!造成这样子,其实说是道德下滑也对,不是下滑也对,下滑的是那些奸诈的骗子,屡屡上当受骗之后,还会有人继续为这些骗子买账么?出于保护自己,也为了不让这种诈骗行为继续猖獗而选择冷漠,这是道德下滑么?我想未必!社会一步步发展,需要我们思考的太多,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保持跟经济同步的也很多,也许我们一直提倡的文明、和谐社会就在不远的将来吧。

?人在囧途》,一部挺好的电影,个人认为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表面上的娱乐大众,至少,它引发了我对这个社会,对自己人生的思考。

喜剧电影观后感篇5

用电影来表现死亡,其实和人面对死亡一样,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尤其是在自己已经明确知道自己所剩时日不多的情况下,如何来度过这生命中最后的这一段时光,也许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后的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遗愿清单》里,杰克·尼科尔森饰演的大亨可以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将人生中的欢愉全部经历一遍,而到了黑泽明的《生之欲》里,志村乔最后的行动则是真正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不同的人在自己生命的最后选择了不同的方式,其实更多的是反映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滚蛋吧,肿瘤君》里的熊顿其实还是和上面提到的那些人有着不同,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无论是尼克尔森还是志村乔,他们都已经老了,死亡基本上也已经属于了一种自然规律的更替,但对于熊顿来说,不到30岁的年龄就像一朵还未真正盛开的花朵,就要凋谢了。鲁迅先生说过,所谓悲剧,就是将美毁灭给人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滚蛋吧,肿瘤君》的故事似乎注定只能是一场悲剧。可事实上,整部电影带给观众的,却绝对不仅仅是眼泪,还有着更多的笑声。

整部影片,前面一个小时几乎就是一场喜剧,生活中大大咧咧的熊顿有了男友却经常闹笑话,和闺蜜是死党却有时让她们无可奈何,在工作中直来直去经常得罪上司……平常生活里的熊顿和那些千千万万生活在大城市的青年没有什么不同,看起来散散漫漫,但其实对于生活却是充满热情。重要的是,影片的前半部分里的这些喜剧元素其实更多的是想利用这些细节来反映一个在城市打拼的普通女孩子的喜怒哀乐和真性情,让人更对于她后面突如其来疾病有了更多的同情。

影片的后半部分,基本上转入了催泪的模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催泪,几乎依靠的并非是单纯的“煽情”模式。恰恰相反,电影到了这一部分才真正显示出了它的“面对灾难勇敢乐观面对”主题。熊顿虽然知道自己罹患重症,但是她依旧以自己既有的那种乐观和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病情和生活:和朋友们一起嗨皮,和病友一起体验夜里疾驰的快感,和同病室的小病友建立深厚友情……重要的是,她依旧坚持着自己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在喜欢了的主治医生之后,勇敢的用各种方式来接近和表白。这些细节,在影片后半部分依旧是充满喜剧色彩,却是让人看得笑中带泪,喜中有悲。

影片让人感动,一个重要的原因自然是与白百何在影片中的精彩表现密不可分。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白百何的耍宝扮萌依然是她习惯的“小妞电影”的必备招数,发现前男友劈腿让人似乎穿越回《失恋33天》,生病住院的戏份又有点像《分手合约》,对男主角死缠烂打难免让人回忆起《被偷走的那五年》,这些情节并非是似曾相识,而更像是说明着她在这一类电影中别人难以企及的地位和优势。而在演绎深情和苦情戏上,她的表现更是令无数观众落泪。这种在喜剧和悲剧模式之间“自由转换”的能力,体现的是一个演员深厚的功力,走心且深入角色。对于白百何而言,这个暑期档注定会不平凡,她主演的《捉妖记》已经创下华语片多项票房纪录,更令她成为新一届“票房女王”。而之后的《滚蛋吧!肿瘤君》和《恋爱中的城市》接连上映,更是将这一个暑期档变成了她展示自己实力的舞台。

喜剧电影观后感篇6

电影《后会无期》是一部由劳雷影业、果麦文化和博纳影业联合出品,韩寒担任编剧及导演的喜剧爱情冒险公路电影。该剧讲述的是太平洋的第一缕海风,吹来告别的消息,三个从此没有故乡的年轻人,开启一段横穿大陆的旅程。都市、小镇、高山、丛林、荒漠,他们感受猝不及防的动心与难以名状的伤心,遇见那些他们只配错过的女孩,一样流浪无家的动物,善恶莫测的传奇旅人。一次次的告白与告别交织起这段旅程,勾勒出几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观看完《后会无期》之后,在我心里可以打九十分。二十分陈柏霖,二十分袁泉,二十分韩寒。这三个人就足够值回票价。袁泉台球厅的那场戏,台词与腔调依稀见到《琥珀》里的白衣女孩小优。再来二十分给歌曲,单论音乐喜欢朴树那一首胜过邓紫琪,但在电影里小邓的声音飘出,配合那片碧波广袤,的确惊艳一瞬。朴树显然是吃了慢工出细活的亏,歌曲在字幕那里出来得略晚,但那句“人山人海”还是可以怦然心动,堵了喉咙,至少我去的那一场次中百分之八十的观众都没走,等着听完。最后十分,五分给马达的萌,五分给青春和回忆。

电影当然有青涩的部分,但排除掉一切人情及其他因素来说,依然会喜欢和感动。因为这是韩寒的作品,和这个名字无关,和这个名字印证的时间有关。你读着这个同龄人的文字成长,你从各种媒体中看到他拒绝大学的邀请,看他出书,看他大卖,看他赛车,看他愤世,看他独唱团,看他「one」,看他结婚生子,看他叛逆挫折,看他渐渐圆融。直到看到最后那个名字浮现在一部电影的片头。我们都是淡定又遥远的旁观者,旁观着这个熟悉名字的人生。

但谁说这世上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那个燃烧的点就埋藏在身体里某个不显眼的地方,也许是大海上漂泊的那艘船,也许是那颗坠落的卫星,也许是那些专属的小心思和冷笑话,也许是那句“一个人成了谜”,总会莫名其妙又突如其来的扎中那个地方,像针灸准了穴位,一刹那又酸又痛又爽又幸福。韩寒的确懂这个时代的某一批人,未必是全部,可谁又敢说是全部呢。做为这一批人的领航者,他已经做得足够有风骨,足够有风采。

袁泉举手投足间还是那种尘埃里开出花来的范儿,从话剧舞台带出来的清冷孤高气质。一般来说要看她合作的导演怎么用,用低了会显得曲高和寡,被人说矫情。但在韩寒的台球厅里当一个爱情引路人实在很合适。一长段的念白,抑扬顿挫都见功力。她是棉里的那根刺,刺出你心头一滴鲜红的血,还幽幽地告诉你:喜欢才会放肆,爱就是克制。

另外真心有点好奇,一杆清台到底拍了多少镜头才剪出来的'?

没想到陈柏霖可以演一个小镇老师演得惟妙惟肖,自信藏在自卑下,温情藏在懦弱下,不甚好的普通话都被他的一些眼神和小动作给巧妙压下去了。江河老师几乎是韩寒想要为所有拥有内秀的小人物翻身呐喊而用力推出的缩影,他们是配角却分分钟可以转型成主角,畏缩、沉默、害羞、心里藏了一把火,即使烧灼起来也是压抑着燎原。

其他演员当然不是因为不好,相反他们各有各的精彩,只是自己略有偏爱而已。冯绍峰身上沾了粗砺的气质,这个角色要求他做到的狂放、诙谐、笨拙和隐忍,以及沉甸甸的主线意识,完成度都很高,但多少吃了点主角光环的亏,这都不是事儿,后会无期和狼图腾应会成为他关于演技和男人气场的双重加冕。王珞丹的“托儿”相当抢戏亮眼,苏米更像江河的一个梦,其实最后她是否真的依偎在他肩头,没有人知道。我们都不舍得曾经那个号码,但不舍就会终究属于自己吗?

喜剧电影观后感篇7

2014年7月24日,韩寒导演的《后会无期》上映,我赶上了本日最后一场。我走进影厅的时候,广告刚好播完。想不到的是,电影开场的第一句话是影片中的次要人物,这是否是想告诉我们,在别人眼中,他们是主角。

说起导演韩寒这个人物,我是在他成名已久的时候认识的,当时人们早就已经,把韩寒郭敬明放在一块了。书店里的专柜也把他们俩的作品放在一块。那时候,韩寒也好,郭敬明也好,我都没有看过他们的作品,只问其名而来而已。浏览过后,我把《三重门》买走了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因为《三重门》让我感觉到了文学世界的趣味,文字的巧妙,管他什么深意什么水平。《三重门》独特的表现方式让我觉得,这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只不过,他用了一种不我怎么也想不到的方式去表达。

回到《后会无期》,整部电影都以“灰尘”作为主色调,人物造型沧桑颓败却又是那么充满活力。台词设计让我感觉,《后会无期》更像是部小说,依然是像他的小说一样,突然会让人忍俊不禁地大笑。我的笑声并不刺耳,因为一阵娇笑声掩盖了我低沉的笑。我转身看看,真想不到《后悔无期》也能有这么多女生,居然占了7成。她们大概是看完《小时代3》再过来看笑话的吧。因为,就离我不远的女生来看,电影看场时根本就没抬头,无聊的玩手机,一副不耐烦欲愤然离场的模样。可是终于到笑点爆金句的时候,她就跟着一起大笑了。

?后会无期》没有我预期的深情,反而是一种飒飒的悲凉。

江河,这就是个应试教育的悲剧,好像什么都懂,又好像什么都不懂。在旅馆要逃跑时居然还要带着妓女跑,“快跑啊,你不要名誉了!”很傻很天真,却很真情,有血有肉的男子。本是滔滔江河,却甘愿为小溪。

马浩汉,这是个命运悲惨的人,然而他的悲惨不在于他自己说的,做过很多事情,理想无法实现。他的悲惨体现在和刘莺莺在台球室那一段刘莺莺说的话,那些真相。一个自己暗恋了10年的女人居然就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还是妹妹),一个炸弹炸开又一个炸弹扔来,自己父亲并不是航海出事,而是无情地将他欺骗,然后抛弃了他,却又背后求别人默默关心他。说到底,马浩汉的父亲也是个悲哀。

周沫,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可是这个女子却是决不回头,她追逐自己的梦想,却还没看见梦想的尾巴,却依然坚持,甚至忘记自己家乡(那就把房子炸了)。她见识了世态的炎凉,却也不忘强颜欢笑(如果你们混好了,就不会来找我了)

苏米,一个活在废墟里的惊艳美女,她的一生没有对错,()只看利弊。她压抑了自己的爱恨,含泪苟且过一生。

阿吕,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做骗子,确实不容易,人烟稀少的地方是用来打劫的,不是用来骗人的。阿吕至少也是个有理想的人,他的故事也未必是假的。正如江河所说的,可能他也有苦衷呢。

他们这么一群追逐世界的人,前路却是布满扬起的灰尘。那些相遇的人,扬起了漫天灰尘,各自在其中,也不知道何事能够相遇。

后会无期,相聚有时。

喜剧电影观后感篇8

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新《喜剧之王》。这个女孩儿叫如梦,她曾经单纯的相信了每一个人。不管是只让他演跑龙套的导演,还是她的男朋友可他们都骗了她。

她从小就想成为一名演员。可他的父亲不同意,等他长大了也顶多是个替身演员而已。在他做着演员梦时,她男朋友鼓励了她,也欺骗了她。他假装是自己有一个新项目要启动,而启动资金却需要20万。为了这个大骗子如梦每天起早贪黑送外卖,其他空闲时间才全部用在了演戏上,虽然他只是个跑龙套,但还是觉得他十分努力。等到最后攒够了钱,却意外的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她男朋友是骗她的!但她依然坚强,坚强地当一名跑龙套。

终于,有一天,一名大导演请她去西安拍戏,可当时的她已经被风波磨平了意志,只想过安逸的生活。开了家网店,过得也不错,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同意了,一怒之下,父亲将自己赶出家门,也在所不惜。

五年后,她毫无悬念的拿到了最佳女主角。这部《新喜剧之王》告诉我。有梦想就绝对不要放弃,要坚持下去。我曾经听妈妈说过:“很努力,有可能会成功,但不努力,就肯定不会成功!”是啊,可能你努力了,但是没成功,起码你努力过,也可以作为一个成长的纪念,至少不会遗憾。如果你可如果你不努力,曾经的梦想变成了今天的白日梦,整天只是为了钱去工作,去生活,你会感觉生活就像一个牢笼,禁锢住了自己的灵魂,而不能将它放出来自由的飞翔。是啊,成功路上有许多坎坷,但是坚定自我,坚守梦想,就一定会有回报。像电影中的如梦,她被欺骗过的辱骂过,被拒绝过,也被嘲笑过。她受的委屈是我们这些小学生受的委屈十倍的多得多!可她仍然在努力,因为她坚信她总有一天会成功。而我们这些本该是最为坚强的小学生,心却像玻璃一样脆弱,一碰就碎,甚至一说就哭,哭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最基本的情感表达,而不是一种要挟父母、老师、同学的利器。

所以我们坚信:有努力的地方就会有彩虹,努力吧!

喜剧电影观后感8篇相关文章:

长征电影观后感400字8篇

长征电影观后感600字8篇

长征电影观后感8篇

微电影《家》观后感最新8篇

微电影《家》观后感8篇

观看水门桥电影观后感500字8篇

水门桥电影观后感600字8篇

电影玉子观后感优秀8篇

地道电影战观后感8篇

北京夜电影观后感8篇

喜剧电影观后感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6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