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管写什么类型的读后感,都需要认真对待才行,完成一篇读后感帮助深化你们对名著思想的领悟,下面是吾优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8篇,感谢您的参阅。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篇1
今日我读了一本叫《呼兰河传》的书,书里讲了好多“我”和祖父趣味的故事,如果想明白就往下看吧。
我记得有一段异常趣味,讲了“我”在后园里摘了一束玫瑰,给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不明白,还说:“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闻见。”从这能看出祖父十分幽默,十分疼爱我。
作者出生时祖父都已经六十多少了,作者三、四岁时,祖父快七十了,七十岁的祖父十分爱作者,他们爷俩在后园笑个不停。祖父的后园就是小作者的天堂,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样样,就怎样样,一切都是自由的。
书里讲到在东二道街上有个大泥坑,六、七尺深,在那个大坑里淹死过人、猪、狗、猫、马,那个大坑家家户户都明白,有的人说拆墙,有的人说种树,就是没有说把这个坑填平。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是欢乐的,也是寂寞的。她从小在后园里长大的,作者和祖父在后园里一齐玩,一齐干活,作者和祖父时时刻刻在一齐,童年充满了欢乐。
文章中写到团圆媳妇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小姑娘,才十二,本该是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而她却早早的卖给了一户人家做童养媳,是多么的可怜!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我们的新社会,人们用知识变得智慧,用自我的双手去创造自我完美的生活,没有男女的不平等,没有可怕的战争。
啊!我真想永久地停留在童年,可是时光总是要走的。那就用一颗善良、热情的心好好珍惜,感受这完美的时光吧!
?呼兰河传》我读完了,可我的思想还停在那灰色的境界里。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篇2
看完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我留下了无限的思考。《呼兰河传》讲了萧红小时候和祖父的故事,这本书的语言并不华丽,但朴素的语言,平凡的人和事同样动人。
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因为有了一个疼爱她的祖父。祖父带着他在菜园里,摘黄瓜、浇水,给她点灯笼,让萧红玩得不亦乐乎。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祖父给萧红点灯笼了,萧红在房间中翻箱倒柜,找出了一个陈旧的、落满灰尘的灯笼,祖父细心地把灯笼擦拭干净,点上蜡烛,给萧红玩,直到坏了为止,但祖父依然笑眯眯的。这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可是祖父却有着惊人的耐心和宽容。首先,萧红翻箱倒柜,家里一定翻得七零八落的,一般家长见了都要大骂。其次,萧红找到了一个破旧的灯笼,一般的家长一定没有耐心擦干净,点上蜡烛给孩子玩。更重要的是萧红把灯笼打坏了,祖父没有把她臭骂一顿,居然还笑眯眯的。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位慈祥的祖父,萧红才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因为有了一个不平凡的村子。这个村子里有一个作恶多端的大泥坑,这泥坑经常弄翻马车,淹死人、牲畜,还阻挡了许多人的前进道路。有了这个泥坑,村里里顿时热闹非凡,翻了马车抬马车,人掉下去了救人,挡住了人从旁边的墙上面爬过去。没有一个人觉得累,更没有一个人要把这个“无恶不作”的泥坑填平。我想,假如填平了这个坑,村子就恢复了冷清,变得寂寞,大家没事可干,失去了抬车的乐趣……当然了,这个泥坑也给村里人带来了“福利”,当牲畜淹死的时候,许多人都去抢猪肉吃,杀猪的捡了回去,就会以半价卖出去。在艰苦的乡村生活中,处处闪耀着人性的真、善、美的光辉。
萧红的童年是快乐的,因为有了许多人陪她玩耍。冯歪嘴子啊,她们家的厨师啊,都是她的“寻乐工具”,团圆媳妇只有十几岁,她很乐意陪着萧红玩,乐此不疲,但她最终命运多舛。
我们再也体验不到萧红的童年生活了,但书中字里行间流露的人性的至纯至美,仍然使我的内心暖暖的。
读了《呼兰河传》,读了一个凄美的故事,读出了童年的珍贵。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篇3
在这个暑假,我阅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是萧红走到人生尽头时创作的长篇小说。当时,萧红虽然还不到30岁,可是身体十分虚弱,战争的摧残和感情的冲击令她长期身心疲倦,患有多种疾病。与此同时,她的文学水平、创作观念和技巧已经达到了顶峰。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里面的内容无关现在,也不关未来,只是萧红对自己童年时代的一个回忆。她既没有美化它,也没有丑化它,而是以一个现代主义作家的态度描绘了一个长长的旧梦。呼兰河小城里的人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其中的民俗描写,使我领略到了呼兰河小城的风土人情。
当我读到小团圆媳妇不幸去世时,我的心和萧红一样愤愤不平。她才只有12岁,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年龄,而她却早被卖给了老胡家做童养媳,没有妈妈疼,这已经够可怜了。可她就算再拼命的干活,还是会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婆婆的打骂,遭受到一个说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更懂事的“教诲”。《呼兰河传》里既没有批判,也没有谴责,反而流露出一丝幽默和顽皮。
?呼兰河传》还是一部东北民间文化的说明书。萧红为人们毫不知晓的故乡作传,为一群卑微的凡夫俗子作传,这体现了萧红独特的写作视角。《呼兰河传》用孩童讲述的方式,看似松散跳跃,但并没有脱离整体的结构。也正是因为借用了孩子的口吻,小说显得纯净朴素。萧红用她动人的笔调,描述着她童年的趣事。希望大家也去看一下吧!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篇4
最近读了公司精心挑选的好书《呼兰河传》,读完后感觉到身体沉浸在萧红描绘的世界里久久不能自拔,萧红是个心思寂寞的人,可是从她身上我又看到一股极不平凡的魅力。就像她写的《呼兰河传》,有人说它像小说,又有人说它像自传,萧红的文章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令人不明其中的所以然。
?呼兰河传》不像《城南旧事》,虽然同样是写小城里的故事,可《城南旧事》给我的感觉像是一朵含苞怒放的花,紧紧的让人读得轻快自然; 但《呼兰河传》不同,它就像一盘颜料,什么赤橙黄绿青蓝紫全都混在一起,令人琢磨不透,可又别有一番韵味!
?呼兰河传》是一片美文,文章中,极有艺术感的文字令人心动不已; 《呼兰河传》也是一篇寂寞的小说! 当时的萧红,一个人身在沦陷的香港,心中苦闷而寂寞,这种心情,通过文字渗透进了我们心中。
在第二章《小城三月》中,我在不知不觉中,又看到了另一个萧红。小城的三月风景如画。瞧,三月的原野绿了,像地衣那样绿,透在这里、那里,好一个这里、那里,连一片草地都能写得如此唯美、动人!
再看看第三章《生死场》,哎,如此悲伤、凄凉,令人心痛。
?呼兰河传》是立体的、有寂寞、有美好、有悲伤、有希望。今年秋天,我读了一篇故事,这故事,没有华丽的词语做点缀; 没有优美的句子做装饰; 有点只是灰白的画面,可是从灰白的画面中,我分明听到了了一曲凄凉的笛声,能让我听到这笛声的恐怕只有这《呼兰河传》了!
一本好书之所以被称之为好书,就是因为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呼兰河传》就是这样一部好书,我从中看到了自己,看到了时代,这就是我此次读书的收获。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篇5
呼兰河本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城,这里住着普普通通的人,他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就是这些平淡的生活被萧红汇聚在一起,变成了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
这本小说中我最喜欢的是祖父的园子,祖父就像那仅剩的一缕阳光,温暖着作者幼小的心灵,在这园子里,作者就像那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成长;在这个园子里作者的世界绝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世界,而是宽广的;在这个园子里作者的笑声不知有多大,自己都会感到震耳。在这里,“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童年永远是最纯真,最美好的岁月。
看到作者写的祖父的园子后,我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我姥爷的小菜园。姥爷没事的时候就去他的菜园忙乎,我有时间也跟着他去。在小菜园里姥爷干什么我就学他干什么,总跟着他后面转,我总喊着我帮您干。其实我和年少时的萧红一样,经常给姥爷添乱,也犯过很多的错误,把韭菜当野草连根拔,不小心踩到刚刚发芽的小菜苗……但姥爷从来也不批评我不埋怨我,还总是夸我干的好。这个小菜园如萧红笔下的祖父的园子一样伴随着我长大。
萧红生活在一个灰暗的时代,唯一一缕快乐的阳光,就是祖父给她的。而我的童年,如同海滩上五彩缤纷的贝壳,闪烁着,美丽着。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篇6
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昨晚一口气读完了一本上世纪40年代的著名作家萧红写的书——《呼兰河传》。这本书被著名作家矛盾评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图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作者萧红用灰色、轻松和真实的笔调描绘出了她小时候在祖父家呼兰河所经历的种种事情,在萧红的笔下,我看到了萧红和她那和蔼的祖父度过的美好时光,看到偏远闭塞的生存环境必然带来小城物质生活的原始落后的生活环境,过着清贫安康的日子却又摆脱不开封建迷信的影子。
但让我尤为深刻的画面就是:小团圆媳妇的遭遇让我感到愤怒,一个还处在天真无邪年纪12岁的姑娘被老胡家因封建迷信愚昧无知的行为活活折磨死了,又是挨打,又是被当众脱掉衣服,抬入滚烫的热水中,人们用手按住她的头,用热水往头上浇,这样折磨了三次,折磨一次昏一次。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上,终究扛不住这般折磨,在最青春的年华告别了这“没人情味”的世界。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还沉浸在这灰色的画面中。但又反观我们如今的生活条件和环境,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更应该学会生活,懂得感恩,内心存留着一份属于自己的小美好(正如萧红和祖父的感情一样)。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篇7
一个活泼可爱又淘气的小姑娘,跟着她的外祖父,在菜园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并玩耍着。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像一只出笼的鸟儿,无拘无束,在属于她和外祖父的天堂里尽情地撒欢。这是《呼兰河传》中的一个简短片段,也是民国才女萧红童年时期的真实写照。
是啊,乡村孩子们的生活是多么无忧无虑啊!在祖父的包容和疼爱之中,幼年的萧红在菜园子里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令人难以忘怀的童年生活。她在这个欢乐的天堂中,能够随心所欲,尽情地玩耍。吃根黄瓜,捉只蚂蚱,踢个菜种,泼瓢凉水……幼年萧红的幸福快乐,难道不令人神往吗?
赏读完这一段美文,脑海中依稀闪现出自己的童年生活。我的这一段与萧红类似的童年生活,可是我人生中的一份无比珍贵的宝藏啊!
小时候,爸妈由于工作关系,于是将我托付在了乡下的爷爷奶奶家。在老家,我天天可以和小伙伴们挑着担子,拎着篮子,带着老虎钳,上山摘桔子,体验趣味十足的“摘桔乐”,回到家后,再和小伙伴们一起美美地饱餐一顿。中午,小伙伴们互相串门,在院子里嬉戏打闹,顺便蹭一顿可口的午餐。下午,小伙伴们会献出自己的那一份“血汗钱”,和大家一起凑钱买碗香气四溢、回味无穷的馄饨,大家各自分到馄饨后,唏里哗啦,风卷残云。然后,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抬起头,瞄一眼小伙伴们嘴边的馄饨皮,相视一笑。如果天气晴朗,老天开了恩,我们通常会上山去探险,有时候,林子或果园里也会有我们的身影。有时,我们会抓只罕见的小虫儿,采朵奇异的小花儿,接着,又跟上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向另外一个地方进发了。在山上,如果我们饿了或渴了,摘几个枇杷打打牙祭不为过。运气好的话,我们就能发现几块光滑,而且呈扁平状的石头,然后,大家便会带上石头,前往附近的一个池塘,打打水漂过过瘾……
在那时,邻居都是自来熟,两个陌生小孩刚见面就能打成一片,好不快活!可是现在,在这个先进的时代,这种日子不复存在了,以往,孩子们玩耍时那银铃般的笑声也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那一座座直上云霄的高楼大厦占去了孩子们玩耍的空间,那一个个豪华的钢筋水泥盒却彻底禁锢了孩子们的心。现在,写不完的作业,学不完的知识,读不完的补习班,是儿童们头上的三座大山,他们无不被这三座大山压得近乎窒息。学习和知识固然重要,但我们也渴望自由,我们也需要一个萧红式的童年。孩子们爱玩的天性,被无情地扼杀了。
邻居?一起生活了十来年,连对方的相貌以及名字都是一问三不知,更别提一起谈天说地,一起尽情玩耍了。在现代人的脑海里,邻居往往只是一个未知、模糊的概念。
萧红的童年令人向往,每个人自己的童年也值得怀念与珍惜。过去的那份天真烂漫,被现代化理念吞噬了。在此,我要大声呼吁:“还我们一颗真正的童心!”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篇8
平淡得如秋水的文字,却描绘出一片多彩的风土画,吟诵出一串凄婉的歌谣。这,就是萧红的著作《呼兰河传》。
寒假里,这本使我深有感触,回味无穷。
书中,萧红通过一个四五岁女孩的视角,写下了她的童年。一个个故事独立而又浑然一体。其中,我最记忆深刻的是小团圆媳妇的故事。
小团圆媳妇有个婆婆,这婆婆待她一直很不好,经常打她,掐她,骂她……。后来,小团圆媳妇生了场大病,脸色苍白,奄奄一息。她婆婆不是去请大夫,而是帮小团圆媳妇举行了驱鬼活动。跳大神,热水洗澡驱鬼,扎彩人……最后活生生的一个人,就被他们折磨死了。
看完小团圆媳妇的故事,我的心情像大海一般波涛凶涌,久久不能平息。也许,小团圆媳妇的病,只要多吃点药,就能解决。也许,那些所谓的跳大神,热水洗澡驱鬼,扎彩人……,不做反而会好。可是再多的“也许”也换不回小团圆媳妇的命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时封建迷信制度惹的祸。我陷入了沉思,再看看当今的社会,虽然比那时好多了,但这种现象依然存在。有一次,我好朋友小芳说:“大年初一,她自己不小心摔碎了一个玻璃杯,正想扫掉,她奶奶连忙挡住她的手,然后说岁岁(碎碎)平安。扫了就不好了,不许扫!”后来那些碎玻璃还扎伤了一个客人的脚。我听后想: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尽我的力量驱逐这种现象!
小团圆媳妇的故事,使我很同情她,同时又很愤怒!然而再读读作者与她的祖父的故事,我不禁又哈哈大笑。祖父最关心作者萧红,祖父就像是萧红的知心小伙伴,和她嬉戏玩耍。萧红与祖父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成了她童年的快乐音符。想想萧红无忧无虑的童年,再想想身处童年的自己突然很高兴。是呀,时光如水,逝去如飞,让我们珍惜童年时光吧!
读完了《呼兰河传》,我要谢谢萧红作者,她让我懂得了要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东西,好好生活,好好学习!
《呼兰河传》读后感400字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