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家从小到大的语文学习中,都遇到过要写作文的情况,一篇优质的作文是值得我们去反复阅读的,吾优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3高考模拟作文范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高考模拟作文范文篇1
流水不返,是一路向前的告诫;绿水青山,是环保今天的呼唤;走好脚下,是当代行人的需要。纵观古今,时代发展的脚步永无停止,而作为肩负当代责任的我们,更应更新自我,与时代同行。
更新自我,活在当下。无论何时,一个人要施展鸿浩之志,必于当时的时代相同步。李白、杜甫等诗歌界的领袖,他们之所以在诗歌上一展壮志,正是因为站在盛唐的舞台上,他们与时代共茉。而鲁迅、李大钊等,他们有的以笔为??
高呼救国救民之口号。正是于当时国家陷于危难之际,时代沉沦、黑暗,他们更新自我观点,为时代呐喊。而今,虽是和平年代,当科技日新月异,时代飞速发展,正是需要一个个善于更新的自我,活在当下,抓住当今时代的腾飞之翼。
适应时代,勇于创新。无论是改革开放的首创,还是绿水青山的呼唤,亦或是现如今走好我们的路的提出,都是时代音,是对时代召唤的践行,而回看改革开放”首次提出之时,多少人曾在反对,不敢尝试;“绿水青山”之时,又有多少人在担忧经济发展会因此而迟缓。但这一切归是发展起来了,而且越走越是阳关大道,在许多先辈们创新思维的引领下,敢于尝试、勇于尝试,不怕千山万阻而走出了一条条平坦之路。创新是适应时代的思维,而勇于创新更是付诸于实践的行动。
时代在行,我们同行。时代的前行,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历史长河中,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逐步成长壮大,是一群科学先驱,不畏孤独,共同推动的结果而我国从当初的落后走到如今的繁荣,不是一个人的努力,而是每一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今,我们的时代还在不断前行中,它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肩负前行的责任,一同前行!
时代的脚步是永不停止的,而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需要我们活在当下创新,与众不同行!时代在新,我们在行!
2023高考模拟作文范文篇2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大家应该都听过,意思是树木如果处于林子中的位置,必然会受到大风的摧残。其实这句话还有后文,它的下半句,真正道尽了人性的真谛。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的德行高于众人,那么必然会受到其他人的非议。孔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但这毕竟是圣人的标准。对于大多数人,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想到的不是见贤思齐,学习对方的优点,而是诽谤他,背后给他穿小鞋。一块美玉,如果自己得不到,宁愿将它毁坏,这就是人性的丑陋心理。
对于人性,我们无力改变,能做的就是保全自己。如何能避免出现这种局面,我个人认为有两种方法,各位看看有道理吗。
第一种,学会隐藏自己的实力。在一个团队中,往往是最出风头的人容易受到非议。除非你有绝对的实力,可以不理会他人的看法。否则在此之前,先学会隐藏自己的实力,暗中积蓄自己的力量,厚积薄发。
三国时期的贾诩,堪称谋士智慧的典范。在投靠曹操之后,贾诩始终低调,不争名夺利,不结交权贵。最终位列三公,在乱世中得以善终。反面例子就是杨修,恃才放旷锋芒毕露,最终聪明反被聪明误,把小命都丢了。
第二种,离开当前的环境,寻找更广阔的天地。如果你在一个团队中,一直都是最顶尖的人才,那么你要反思,是不是团队实力太差。如果周围的人实力都不如你,你在这个环境中很难取得长足的进步。长此以往,在其他人的影响下,你的层次也会被拉低。
尝试跳出当前的环境,和优秀的人共处,耳濡目染,学习他们的优点,才能让自己不断成长。同时,当队伍中有比你更优秀的人,你也能免于被众人打压的局面。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仔细斟酌,古人的智慧,确实有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的地方。
2023高考模拟作文范文篇3
在青春的隧道里迷茫、悠游,转眼已到了高三的十字路口。
面对因自己的狂妄不羁而惨不忍睹的成绩,我开始反思。我不得不承认自己虚度了两年的光阴,入校时的理想与豪情都被搁浅在了沙滩上。我着迷于凄婉的诗歌,疯狂在人潮如海的街道,热衷于自己美好的友情。却忽视,甚至遗忘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我伤心,我徘徊,黑夜因此更加漫长。我不想就此沉沦,不想十多年来的努力最终只有一个逗号,我害怕看到母亲失望的眼神,害怕对不起自己的。
因此,我必须站起来。
诗歌被锁进抽屉,因为我相信大学美丽的清晨更适合它的旋律;不羁被抑制,因为生命的活力应该绽放在最美丽的夏季;友情依然继续,因为真挚的情感永远不会因距离而沉寂。
不在乎烈日灼伤的痛,不去想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不吝啬给自己一个梦,因为哪怕是像芥末种子一样微小的希望也可以茁壮成光彩万丈的彩虹。不能给自己任何借口,因为有了一次的妥协与退让,便会有无数的理由来助长失败。
坚信我们是最美丽的太阳,将经过凤凰涅盘,绽放最耀眼的光芒;相信我们是夜驰千里的骏马,将经过千山万水的飞奔,练就风驰电掣的速度。
一切从现在开始,从此时开始,让搁浅的梦想与激情开始扬帆。此刻,出发!
2023高考模拟作文范文篇4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每个人在追寻梦想时都会遭受困难和挫折,然而,这些都是极为正常的事情,我们不能被它们打败,要想方设法地克服它们,因为我们在逐梦路上。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飞行员。小时候,每当我站在大地上看见一架硕大的客机从天际呼啸而过,我就会在想象:飞行员的视角一定非常壮观;有的飞行员运送乘客安全到达目的地,有的负责运输救灾物资到灾区,还有的空军肩扛保家卫国的任务.....这不得不增加了我对这个职业的向往之情和憧憬。
我在心中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地去追求这个梦想!
首先,想当飞行员,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尤为重要,从此,我开始走上“不归路”,几乎每天晚上在家学习到深夜,早晨早起复习语文,放弃了自己平时休息的时间投身于学习,成绩也飞快进步,从原来的全段五十多名,进不到全段三十多名,在拼搏到全段十几名,冲刺到全段前十名.....
第二,想当飞行员,身体素质也极为重要,我原本体质挺差,后来我就开始训练体育,我认真完成体育老师课上布置的训练任务;暑假早晨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参加体育锻炼,每次锻炼完口干舌燥,衣服裤子像是被水淋了似的,额头上的汗珠有黄豆般大小,有时候早餐没吃还特别想吐,但是我总会在心中坚定地告诉自己:为了梦想,受这点苦算什么?晚上的时候,我还经常与朋友一起去游泳或骑车。在这种强度的训练下,我的体质飞快地上升,跑1000米所需的时间进步了2分多钟。
第三,我认为飞行员们的心理素质是极强的,他们遇事从不慌张。而我却不是这样,以前我每遇到大型比赛、大型考试时,我都会紧张得不得了,我的脚会情不自禁地颤抖,考试时我的心率非常快,呼吸急促。我清楚地意识到:这样是不行的,于是我开始去尝试改变。在上课时,我积极地举手发言,培养胆量,晨会上台播报新闻,与此同时,我也常常参加一些科技答辩比赛.....我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好,也不太会紧张了,我感觉特别棒。
也许,在逐梦路上,我可能还会遇到更多、更大的困难或挫折,但我不会放弃,我会去拼,朝着我长久以来的梦想,大步向前,克服困难与挫折,永不向它们低头。
在逐梦路上的少年,加油!
2023高考模拟作文范文篇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几个行人顺着河岸赶路。他们来到一处高地,望见一条大船顺流而来。于是他们就站在那里等待它靠岸。当船靠近一些时,他们感到那是一条小船,不像先前想象得那么大,可仍然盼望它到来。等完全靠近时,他们看见原来是一堆树干。于是有人失望地说:“它什么都不是,我们白等了。”有人却说:“不如我们把它们绑成木筏,乘上木筏顺流而下,也很好啊!”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试题分析
本次作文为比喻类材料作文,此类作文所给材料可能是一段含有比喻义的话、也可能是还有隐喻的漫画、还有可能是寓言故事等,多揭示人生哲理或生活智慧等。对于比喻性的题目,要把握喻体的特点,弄清喻体含义;既要有整体意识,不能只抓一点不放,又要选择立意;要善于从所提供的材料找到理解的突破口(关键句);写作过程中要将喻体和本体结合起来写,不可偏废一方。
(二)审题立意:
1、把握材料核心内容。
材料的主要内容:几个行人沿岸赶路,看见河的远处飘来一条大船于是等待它的到来,虽然发现船变小依然在等,最后等来的是一堆树干,结果有人失望觉得白等,有人却认为可以把它们绑成木筏。材料涉及三个点:
(1)1、看见船来大家等船;2、等来一堆树干,有人失望;3、有人认为该动手把它们做成木筏。本次作文应该围绕这三个点去思考,形成一个合理的观点。
(2)弄清比喻义。人们赶路看到远处的船,对此充满期待,选择等待船的到来,“船”可视为人们想要的东西如:理想、愿望、希望以及外来的支持与帮助等。
当然船也可以视为人们不切实际的理想或愿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发现有问题,是放弃还是随着情况去改变,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做决定,没有固定的。所以本次作文的立意是多样灵活的,只要紧扣材料的三个点去分析得出看法,能自圆其说,都可视为符合题意。
参考立意:
(1)希望经过一段时间后,也许会成为失望,也许会成为新的希望。
(2)美好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努力去创造。
(3)在希望落空之后一味抱怨不如行动起来,作出改变。
(4)乐观面对才能化不利条件为改变处境的契机。
(5)尝试过的错误,经历过的失望,也是成功前的准备工作。
?佳作赏析】:乐观,便是希望
当你满心期待用以渡岸的工具,由大船变成一叶扁舟,最终却是一堆树干时,你会是怎样的心情?当你对理想的期望值,由于现实的种种原因,不断地下降的同时,最后却发现结果事与愿违时,你又会作何心情?
有人会后悔抱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有人会悲观绝望:生活是骗人的,我再也不相信生活。把人生逼到了生活的“死胡同”;可有人却嫣然一笑,欣然接受现实,并重新出发,开启了人生的另一场精彩旅途。
这个中的差别在于:一个悲观,一个乐观。乐观,人生才有希望。所以,即便最后等来的是一堆树干,乐观的人儿却能把它绑成木筏,愉快地渡过岸去。
其实,生活里“一切皆有可能”,只是它往往更青睐乐观的人儿。
乐观的人,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面对半杯水,悲观者会说“只有半杯了”,气馁不已,最后因渴而死;而乐观者却说“还有半杯水”,满心欢喜,充满感恩之情,生命得以延续。还记得那两个被派去非洲考察鞋的需求量的业务员吗?一个回来说:“完了!一点希望也没有。因为这里的人都不穿鞋子。”另一个却说:“太好了!希望无穷。因为这里的人都没有鞋子穿。”这两个人的命运当然可想而知,一个一事无成,被公司冷落,一个充分发挥潜力,成功说服从不穿鞋子的人穿鞋,成为公司的得力人才。人生之事,十有八、九不如意,只有看到不如意中的“如意”,人才有希望,才能容易被激发潜力,从而“扭转乾坤”,使事情往好的方面发展。
乐观的人,即便遭遇了人生的灰霾,也总能走出一片光明。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板被烧成灰烬。他的老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却对老伴说:“不要紧,别看我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火灾后的第三个星期,爱迪生发明了世界第一台留声机,为自己的人生再添光辉一笔。“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在经历了九死一生的“乌台诗案”后,又一再被贬谪到黄州、惠州、瞻洲的苏东坡,回顾自己的一生,仍能如此调侃人生,把“灾难”看作“功业”,他是乐观豁达的,也唯有如此的豁达与乐观,才能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自信。也唯有如此的乐观与自信,他才能把阴霾的生活过得春意盎然,成就了一生的传奇。
可见,乐观的人儿总更容易拥抱人生的“种种可能”。
生活并不会总是万里晴空,总会有风霜雨雪时,这时,乐观便是人生的“保护伞”。请相信普希金的话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请以一颗乐观的心拥抱生活吧,相信你必能遇见最美的自己。
2023高考模拟作文范文篇6
(2022•渭南一模)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自创“‘砖’为你读诗”工地朗诵,用“播音腔”朗诵诗歌的,是农民工李小刚;写出“忙个小营生,写诗几小令。粗食小浊酒,平头小百姓”这首略微押韵的《四小歌》的,是豆花店老板邱建厂……生活的物质水平可能各不相同,但生活都会遭遇艰难时刻,也都会发现诗意存在。
有人感慨,艰难生活让诗意显得珍贵;有人感叹,诗意让艰难生活变得美好……
关于“艰难生活和诗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你对此有怎样的思考或感悟呢?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字。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分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写作。材料中提到农民工李小刚和豆花店老板邱建厂,他们都是平凡人,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了,但他们都有一份诗意。这启示我们,诗意生活跟物质条件没有多大关系。“工地诗人”李小刚家庭条件一般,每天在尘土飞扬的工地打工,十分辛苦,工友们劳累之后要去睡觉休息,李小刚却捧读诗书。他声情并茂朗读《再别康桥》的视频被工友发在短视频平台,赢得了网友的一致好评,还因此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做客。他对主持人说,坚持读诗,让他看到了平凡生活的灿烂亮色,日子不再枯燥和艰辛。“豆花诗人”每天为小店生意而忙碌,但他仍然能在平凡的生活追寻诗意。就像所说“生活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即使现在的生活让你不如意,眼前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一些琐碎事让你痛苦不堪,但是你还有希望,还有明天,还有温暖的太阳,温柔的风,你还有心里的美好追求。我们心中要怀着一份对美好的憧憬,要怀有一份诗意,诗意地栖居于这个繁华的世界,不要对明天失去信心,那些不能将你打垮的,终将使你更加强大。
参考立意:
(1)书中自有诗意;
(2)驾月亮船乘风破浪;
(3)人生当诗意地栖居。
?解答】
走向诗和远方
人生是一场短暂的旅行。古人云:“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无数理由让我们不停地奔忙。然而很多人步履匆匆,竟未曾思考过自己的行囊中有几物当持,几物当舍。有人背负的太多,难免举步维艰,以致旅途过于劳累,无心欣赏身边的风景。在我看来,放下累赘,轻装上路,方不负韶光。
放下眼前的“享乐”,为人生的旅程找准前行的方向。生活中,我们常被各种各样的事物吸引,于是把一个个看似“有趣”的事物带在身上。久而久之,它们一点点挤占了我们的生命空间,成为前行道路上的包袱。而放下其中一些无用的东西,正是更好地为我们的生命之旅选准前进的方向。苏洵幼时天资聪颖,却没能专心治学。青年时的他自恃才高,每日与友人欢饮畅谈。也许这时候他是快乐的,酒酣时指点江山也不失为一种乐趣。史载:“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年岁渐长,他选择放下年轻时饮酒作乐的欢娱,二十年后,他携二子进京,出《衡论》《几策》,人相传抄,名满京城。放下,成就了他更有质感的人生。
在某种意义上,放下是另一种拿起。弗罗斯特写道:“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诗人面对两条神秘幽静的小路,遵循内心的呼唤,放下世俗的随波逐流,选择其中一条走向诗和远方。放下各种各样的诱惑,就是沿着那条与自己心灵契合的道路远行;放下争名逐利,便选择了守望内心的安宁;放下消极和颓废,便注定用微笑面对人生的坎坷。
我们总会遇到很多有趣的事物,然而那些并不一定都适合我们。所以,放下并不等于消极无为,而是选择用一种更积极的姿态面对人生。经过仔细思考和权衡之后的放下,往往能够帮助我们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选择自己热爱的事物,放下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才能找到未来的坐标。人生之旅的顺畅,源自我们敢于做“减法”,打“深井”。
身处学生时代的我们,放下手机和过分的娱乐,才能在每天的自我充实中砥砺前行;作为创业者,放下走马观花般的尝试,才有机会取得成功;作为一名官员,放下不切合实际的开发与建设,才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不蜻蜓点水般地浅尝辄止,拒绝心猿意马的生活态度,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收获不一样的瑰丽与雄奇。
趁风华正茂,让我们放下累赘,轻装上阵,走向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只愿我们遍观人生风景,归来仍是少年。
?点评】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做法:
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
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理清写作的线索。
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2023高考模拟作文范文篇7
俗话说,勇者无畏。可是,真正的勇者就应该毫无畏惧吗?不,真正的勇者更应该有所敬畏。敬畏不是指害怕,不是指畏惧,敬畏是对规律的尊重,是对自我的约束,是对理性的崇尚。敬畏,是人们应当拥有的一种高贵品格。
心中无所敬畏往往会招致失败。共叔段一直以为身为帝王的兄长郑庄公无能,明目张胆地修建城池、招兵买马、准备造反,为庄公表面上的不加理会沾沾自喜,却不晓得庄公正在背后计划着如何击败自己。心无敬畏,于是共叔段最终落得了逃亡的结局。如果共叔段心存敬畏,不被郑庄公表面的伪装所迷惑,他又怎么会自以为是,不加约束地造反呢?失败的结局源于共叔段的心中无所敬畏。
与共叔段不一样,汉高祖刘邦对于自己的对手项羽一直心存敬畏。他知道项羽的勇,知道仅凭自己是无法打败项羽的,所以他善于用人,勤于纳谏,积极听取身边人才的意见。他面对项羽的自大轻敌、有勇无谋并不沾沾自喜,他丝毫不敢有所松懈。心存敬畏,于是刘邦成为了汉高祖。如果刘邦心无敬畏,即使项羽再怎么有勇无谋,他也不可能打败项羽夺得天下。敬畏之心的有无让共叔段和刘邦走向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局,由此可见,心中有所敬畏是多么重要啊!
敬畏,使人们获得走向成功的动力。杨利伟是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面对宇宙的。正是由于他拥有这颗敬畏之心,他才会如此积极地面对艰苦的训练,他才会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极限,他才会如此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次训练。从来没有喊过苦、喊过累,杨利伟敬畏宇宙,也促使了他自己一步一步地前进。试想,倘若杨利伟对宇宙不存敬畏之心,自以为所谓征服宇宙是何等简单的事情,他又怎么会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他又怎么可能成为中国的航天英雄,潇洒走苍穹,迎来国人无数赞叹的掌声与钦佩的目光?可见,敬畏促使人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鞭策着人们走向成功。
一往无前、勇者无畏,只是所谓“勇”的体现,真正的拥有英雄气概的勇者,都是心中有所敬畏的。他们敬畏自然、敬畏对手,所以他们能够约束自己,严厉要求自己。想要成为勇者,我们首先要学会敬畏。
2023高考模拟作文范文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