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多阅读观察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文能力,作文能力是练出来的,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多读书,以下是吾优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收玉米的作文参考6篇,供大家参考。
收玉米的作文篇1
国庆期间,正是皖北玉米成熟收割的季节。10月1日,爸爸妈妈说带我到姥姥家帮忙收玉米。哈哈!不做作业,还可以玩,我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与激动,催促着他们赶快带我到地里,我就像一支拉满弓的箭,蓄势待发……
站在成片的玉米地边,看着那无数成熟饱满的玉米棒儿伫立在玉米秸秆上,好像都在向我点头微笑:“快来收割我啊,快来收割我啊”,真和我们刚学过的课文《秋天》里描述的“玉米举着红缨乐了,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一样,好一派丰收的景象。
玉米一共五亩地,为了不扫我的积极性,爸爸说只要我在一亩地里掰两行玉米。我想这还不简单!刚开始我以“秋风扫落叶之势”从玉米秸秆上掰了几十颗玉米棒子下来,但后来手逐渐就没劲了,汗水也不受控制了,我掰玉米的速度也明显降下来了,最后还没到田地的一半,我捏着腰,哀嚎地躺坐在地上,像霜打的茄子一样,一脸苦相……爸爸瞟了我一下偷偷地笑了。
一天下来一家人把五亩地玉米全部从秸秆上掰下来,并装上车运到家里的场地上。看着那堆积成山的玉米棒子,我想这要花掉多少力气,流掉多少汗水,忍了多少疼痛才把这些玉米收到家里;从播种、施肥、打药、除草、收割、脱粒、变卖同样要消磨掉多少精力。
收玉米的作文篇2
国庆节的到了,我们回到了农村姥姥家。在这里,我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假期,印象最深的,就是剥玉米了。
一进大门,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满院子铺满了厚厚的一层玉米,简直就是一座玉米山,这些玉米还都带着皮。旁边还有两大堆剥了皮的玉米,足有两米高,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灿灿的光芒。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被“轰隆隆”的声音吵醒了。原来,是剥玉米的机器在大吼。姥爷、舅舅、爸爸、妈妈、小姨、姨夫几个人正围着机器忙碌着。带皮的玉米被放进机器里,出来后就像是一个个被脱了“衣服”的小娃娃。这台机器太神奇了,我认真观察了一下,它大概可以分成五部分:带动机器运转的发动机,放玉米的口,帮玉米“脱衣服”的滚轮儿,出玉米皮的口,还有出剥好了的玉米的口。
大人们忙得不亦乐乎,我们几个孩子也兴奋地参与了进来,有人往机器里放玉米,有人将剥好的玉米用铁锹铲走,有人把玉米皮往远处运……
听妈妈讲,他们小时候,没有剥玉米的机器,这些成堆成山的玉米都要一个一个用手把皮剥下来。有时候一家人围着玉米堆,一边剥玉米一边聊着今年的收成。或者开展剥玉米大赛,看谁剥得快。小孩子总是比不过大人的,那就规定一个数,比如剥300个,或者剥满3筐,就可以睡觉去了。不过很多时候,经常剥到深夜,剥到手指头疼,困得睁不开眼,还在剥。
我试着用手剥了几个玉米,一开始还觉得挺有意思,也没什么难度,但不一会儿,我就发现手有点疼了,手指头肚上的皮肤也变得粗糙了。想想妈妈小时候,他们真是太辛苦了。
这个假期,我过得很充实,体验了剥玉米的乐趣,更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
收玉米的作文篇3
今天,我去大姨家摘玉米。
我一到大姨家,就让大姨带我去玉米地。大姨说:“咱们得多拿点袋子,一会儿好装玉米。”我说:“好!那袋子在哪呢?”说完大姨去了一个小房子里,我也跟了进去。我进来一看,最里面还有一些水果哩!我又看了看别的地方,还有一些袋子。大姨把放在里面的袋子向我扔了过来,我一下就接住了。
我飞快地像玉米地跑去,好大一片玉米地呀!我问走在后面的大姨:“是这个玉米地吗?”大姨告诉我:“是的,进去后要小心,上次玉米的叶子把我的手划破了。”听完大姨的话,我小心翼翼的走了进去。进去后,我惊讶地看着那些我从没见过的小玉米,因为它的玉米须是红色的。我见大姨、二姨还有三姨,她们都是先用手捏一下玉米,看看玉米熟没熟,要是熟了再用手掰。“咔嚓”一声,玉米就摘了下来。看见大姨她们摘玉米的样子,我也学着摘,我一掰掰不动,大姨看见我皱着眉头的样子,说:“用一个指甲摁住玉米棒的根部,再用另一个手掰,就掰下来了。”我就按大姨说的样子做,真的掰了下来,我高兴极了。大姨她们还夸我一学就会,在大姨她们的鼓励下,我摘了几个玉米,就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就帮大姨撑袋子,不一会儿,就装了一袋子的玉米。我又撑下一个袋子。大姨说:“摘这么多玉米足够了。”我蹦蹦跳跳地回到了大姨家。
我以后还会来大姨家摘玉米。
收玉米的作文篇4
昨天回老家看望父母,因为老家的南边和西边都是农田,为了让女儿感受一下农民的生活,便带她到地里看一看。
感觉小麦刚收割完不久,玉米苗已经长了很高了,春玉米都结出棒子了,干旱的农田经过这场大雨的浇灌,正旺盛地生长着!
由于女儿从小在城里长大,真的不认识很多植物,我告诉她这片地里种的是花生,那片地种的是大豆,还教她辨认高粱和玉米苗,即使这样,下次她也未必能认识,现在的孩子呀,真拿他们没办法!
家乡的一草一木是如此可亲,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因为没有电视,小伙伴们假期整天在地里玩耍,不是捉蛐蛐,就是爬树捉知了,即使小女孩,以前爬树的本领也很高,现在就是使出全身力气,看来我也爬不到树上去了。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就是听广播和看大戏,虽然现在想来很可笑,但是我们当时的生活很有趣,比现在孩子的童年要快乐幸福的多!
看到农民们在地里干活,似乎自己又回到了过去,在地里帮父母干农活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没有收割机,我们就用镰刀割,然后再装到车子上,拉到场上压麦子,一道道工序虽然简单,但是很费力。在地里锄地,拔草的情景在记忆里是那么清晰。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干上一年,也收入了不了几个钱,整年要紧紧巴巴过日子,如今农民种地也现代化了,所以省出了大量时间可以去外边挣钱,看来不相信科学不行啊!
站在曾经干过活的地里,想了很多很多。虽然过去的孩子吃苦,可是养成很多优良品质,正是这些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让很多农村的孩子成功了!现在的孩子缺乏吃苦锻炼,所以才会身在福中不知福,让孩子感受下生活的艰辛,真的很有必要!
给孩子一些吃苦锻炼的机会,是做父母对孩子最大的负责。因为父母不可能跟孩子一辈子,他们也要走很长的人生路,这条路上哪会一帆风顺,学会吃苦就给他们克服困难多了一份资本。不要溺爱孩子,所有家长都应该醒一醒,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收玉米的作文篇5
今天我去了一个地方,到底是哪里我也不清楚,反正那边有很多很多的田,里面种着好多东西,有玉米、毛豆、花生、苦瓜……等农作物。不过我今天去的目的是摘玉米。
“到了,到了……”随着我的欢呼声,我们来到了一位哥哥家,一进家门,就迫不及待的把手上的东西往椅子上一扔,和另外一位姐姐一起吵着要去玉米地摘玉米,那位田地的主人,也就是一位爷爷禁不住我们的一再苦求,只好把我们带了去。
进入农场的大门,我们又穿过一片小树林,跨过一条小沟,来到了一大片玉米地。只见地里的玉米长得个儿大粒儿多好像一个个害羞的少女,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只露出金色的发丝在风中飘荡。不知怎么的,我和姐姐迟迟不敢入田,这倒把那位爷爷给逗笑了,他用讽刺的口吻说道:“哎哟,刚刚是哪两个小家伙吵着要来田里的,现在怎么了,怕啦?”我才不愿当胆小鬼呢!可是我也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是犹豫不绝,便说:“我……我才没有怕呢,我刚刚是在给自己做心理准备。”我这一计是三十六计的第一计――瞒天过海。可惜被爷爷识破了,他将计就计,说道:“哦――原来是在做心理准备呀,那请问心理准备做好了吗?”没办法,这个……算了,我就勇敢一回吧!
我们做好了摘玉米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以后,就像小猴子一样,开心地钻入玉米地,那玉米千姿百态,有的笔直地站着,像一位在站岗的士兵;有的头朝下脚朝上,像正在训练的体操运动员;有的相互依偎在一起,像两个要好的朋友在窃窃私语……正在这时我瞅准了一只又肥又嫩的大玉米,我用力把它从玉米秆上掰下来,玉米稳稳的落在我手上,我仔细观察,这玉米的外衣是绿里带黄的,脱去外衣,里面还裹了一层内衣,除去内衣,里面还披了一条嫩绿色的纱裙,掀开纱裙再撩起它那金黄的发丝,就露出了它那红白相间的果实,粒粒晶莹剔透,像珍珠一样,紧紧挨在一起。不一会儿,我们便摘了一大筐,于是我们带着丰收的喜悦和一些玉米回到了家中。
家中的奶奶连忙煮好让我们吃,我们一边聊着,一边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一天真快乐呀!
收玉米的作文篇6
春天我收获鲜花,夏天我收获芳香,秋天我收获果实,今年秋天,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回老家掰玉米了。虽然那个时候我的手上胳膊上被玉米的叶子划了许多伤口,但我还是坚持下来,没让妈妈担心。
记得回到奶奶家的第二天早上,大人们在院子里聊天,我们小孩没事就在院里跑着玩,玩了一会,我们都觉得无聊。妈妈看我们这样的情景就对我们说:“你们和爷爷奶奶一起去田里吧.”我们都同意了。
到了田里一个个玉米棒堆在地上,像是给松软的田地铺上了一条金色的毛毯。后来妈妈开始掰玉米了,只见她先把玉米的皮剥开,然后一手捏紧玉米底部另一只手用力一掰,金黄的玉米棒便从包裹着的皮中乖乖地脱出来了。
照着妈妈的样子,我开始动手了,我在前面掰玉米,两个妹妹在我后面拿一个袋子装我掰下来的玉米。
我掰着掰着,突然我感到一阵疼痛,我看了看我的手指原来被玉米叶划破了。我的泪珠就要流下来了,但想到不可以让妈妈担心,所以我没有哭。我继续掰起玉米。天渐渐黑了,看看我们掰的玉米整整齐齐地放在竹筐里,整整九大框,真是一派丰收的景色。
傍晚我们抬着收获的果实回到家里,奶奶做的玉米稀饭,品味到自己劳动的结果,真开心!
收玉米的作文参考6篇相关文章:
★ 烤玉米作文5篇
★ 种玉米作文5篇
★ 羊妈妈收菜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