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的诗的读后感8篇

时间:
dopmitopy
分享
下载本文

优质的读后感是需要花费时间认真思考的,读后感重点不在于篇数,而在于抒发个人情感,下面是吾优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海子的诗的读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海子的诗的读后感8篇

海子的诗的读后感篇1

总是不自觉地想起海子的诗。不自觉地想起他那看透世事的眼睛,一直想告诉他,你并不是孤独的,有很多人和你的心一起,随着窗外的风一起抚摩被树抛弃的叶子。我一向是个随性的人,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会考虑后果。你也是这样的人吧。

还记得那天吗?1989年3月25号,很多人总以为,那个日子,你一定不会忘记,只有我明白,那对你来说,只是一个过渡,你只是要回家了,真正的家.那年的季候特别寒冷,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不知听谁说过,每一个诗人都是有着重大使命的天使,在人间时,他们会把翅膀缩小,安放在心里。虽然失去了法力,但他们有一件天下无敌的武器—文字。他们把自己的情感诠释在纸上,他们想用那只纤瘦的手撑起整个世界,但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有些丑恶的存在,不是一支笔可以化解的。

于是,当他们发现自己无能为力时,只能展开心中的翅膀,飞向天际,但他们没有丢弃手中的笔,他们把笔交给了下一批天使。他们只是对孩子笑笑,拍拍他们的肩膀,什么也没说。

海子,你一定也是天使吧。只有天使,才能看透世间的美丽和丑陋的存在。

你选择了死,也选择了希望,因为你已经把自己能留下的都留下了。那些文字,组成了一对五彩的,璀璨的翅膀。

当钢铁轧过身体的那一刻,你一定是微笑着的。那时,你脑中浮现了千万种情景,那个陌生路人对你的微笑,登山时一个陌生人递给你的水,雨夜里的那把花伞…你想起自己还有许许多多声谢谢没说,只是希望他们能看见自己的文字,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的那份情感。

还记得吗?你犹豫地徘徊在一段段铁轨之间,那时,河北省的冬天还没有结束,空气中却已经有了淡淡的桃花味,那是你最喜爱的花呢。除了天际偶尔传来的飞鸟叫声,一切都那么寂静,就像往常一样。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火车的一声鸣笛声,可以回荡许久,使原本空旷的大地显得愈加寂寞了。每一声,都深深地坠入了心脏的最深处,像要把灵魂撕裂。

你轻轻地读着《圣经》中的文字,静静地向上帝忏悔。你身子一颤,仿佛想起了什么,却柔柔地抚平书的一角,撕下衣服的一块布,拿出随身携带的笔,写下了最后的寄托:我的自杀和任何人没有关系。你已经下定了决心吗?难道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牵挂了吗?不,你摇摇头,一切,都只是因为要牵挂的东西太多了,你已经承受不了。死前,你还是想起了那些朋友,那些亲人,那些读者,死都死了,就不要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了吧,于是你写下了那样简短的遗书。

海子的诗的读后感篇2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

每一个读过这首诗的人都会被感动,海子是一个灵魂圣洁而且善良的人,他渴望幸福,他的幸福很简单,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也在默默的为所有人祈祷祝福,希望所有人都获得幸福。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心灵,却从未获得过真正的幸福,在年仅25岁时就猝然陨落。在他刚过生日的3月26日,他选择了卧轨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留着一纸“我的死和任何人无关”的遗言。

海子的死,引起了社会的轰动,关于海子的死因,外界有很多种猜测和传闻。我们姑且不去谈别人的说法,我只想谈谈自己对他自杀的一点看法。

很显然,海子的死,是我们的一个损失。但是,他的死,并不是个例,上个世纪-十年代之交,有很多诗人自杀的现象,每个诗人自杀的原因不同,比如顾城,和海子的死应该不一样。但我们是不是可以统一起来来看呢?为什么那个时代会有这么多诗人自杀呢?这值得我们深思。除去他们各自的原因,是否诗人的信仰和时代有冲突,才会导致悲剧呢?众所周知,上世纪-十年代之交,中国进入后毛泽东时代,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市场经济开始被引进,国家倡导的价值观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可以说大相径庭,也造成了社会上的很多新的矛盾。而那些出生在-前,经历过-的人,思想不能适应社会的剧烈变革,也是情有可原。关于海子的死,我想,既有社会原因,也有自身原因。社会在巨变,他与这个社会似乎总是格格不入,他可以在一个远离尘嚣的小屋里,一个人孤独的生活,只有他的诗陪着他——他的心灵。

海子的诗的读后感篇3

我从小就很喜欢散文诗歌之类的,尤其是比较文艺一点的。以前读过一遍《海子诗全集》,记得当时感触特别多,但时间一长,记忆也有些模糊了,最近又抽出时间来读了一遍,感触颇多。

海子原名查海生,生于3月24日,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之后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

我最喜欢的是海子的短篇诗歌,这些抒情短诗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阅读海子的这些诗歌,我能深切的体会到海子对生命存在的那种锥心泣血的体验和对太阳、河流、草原、大地、历史这些本原意象的痴迷。在海子的诗里,有对珍贵的人间生活的眷恋,有对“幽深而神秘”的存在的沉思,有对爱情来临的幸福礼赞,也有对失去爱情时的痛苦凭吊。当阅读《活在珍贵的人间》、《你的手》、《写给脖子上的菩萨》、《草原上》、《海子小夜曲》时,那些热烈而汹涌的诗情就扑面而来。但这似乎还不是海子诗歌最动人的地方,要体会海子最具个性和才情的诗歌内涵,就需要阅读《亚洲铜》、《麦地》、《麦地与诗人》、《五月的麦地》、《祖国》、《黎明》等诗。

海子的诗的读后感篇4

读海子的诗歌,我能莫名的感动,不知不觉被海子诗里透漏出的对生命,对自然的热爱所深深折服。记得刚刚读《活在珍贵的人间》时,我莫名的哭了。确实是这样啊,我们活在人间,活在自然中。享受着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里面的这样几句话,我觉得所述道理尤为深刻。他说: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一层层白云覆盖着,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地,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泥土高溅,扑打面颊,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读完这首诗,我觉得生命是如此温暖、纯洁而亲切。活着是幸福的,能感受自然是幸福的。

给我印象最深,感触最多是他的大爱,博爱的思想。我觉得当今世界正是缺乏这种思想,人人都为了自己的有一点蝇头小利,忽视了人际关系的培养,忽视了热爱这个世界。所以当我读到《五月的麦地》时,我彻底理解了海子,感受到了他的个性。《五月的麦地》是海子的一首现代诗歌。这首诗寄托着海子的乌托邦的理想,他希望四海之内皆为兄弟,大家相亲相爱,互尊互敬,并且过着甜美的生活。他说:全世界的兄弟们,要在麦地里拥抱,东方,南方,北方和西方。海子的内心世界是十分复杂而矛盾的。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在他的诗歌中,呈现出一种不和谐的对抗状态。“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以理解为海子心目中的理想世界,这个世界单纯而美丽,浩淼而开阔。这也是许多人心中的美好境界。

海子的诗歌还有好多,好诗也还有好多,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读后会很有感触的,建议大家去读。也许我还读不懂海子,但从他身上我确实明白了许多,改变了许多。关于海子的卧轨,历年来总是众说纷纭,我不知道该信服哪一种说法。我只知道,我喜欢的海子,就是那个喜爱自然,心中有着大爱的诗人……

海子的诗的读后感篇5

喜欢诗歌,不同心情喜欢读不同的诗。《海子的诗》放在书架外沿,最常读的时刻,是黄昏,翻开海子的诗,仿佛一座安宁的灯塔,带你静静向过去回望。

有趣的是,不同时期读同一首诗,理解和感受又不相同。这时便能清楚地感到时光在流逝。海子,这个年轻的诗人死在春天,如今整个中国都在面向大海,渴望春暖花开,也有越来越多心灵在他的诗中相聚,仿佛在默默作证,这个蔑视死亡的天才交出的是生命,收获的是永恒。

也许,海子诗歌真正可贵的,是他深遂的哲学思维,比干剖心的赤子情怀,以及将诸多西方现代诗歌手法与汉语言创造性的结合。在他笔下,语言和诗歌庄重神圣,肩负着历史的使命,被生命的火烧过。

对我而言,海子是一个民族文化觉醒的先行者,一个身体力行拥抱太阳与光明的预言家和殉道者。他是诗歌本身的祭品,而他的诗歌,则是种子的衣裳。他信心十足地期待着一粒种子死后的春暖花开,不是个人的声望,而是时代精神的预言(圣经有言,一粒种子死了,会结出许多子粒来。)

作为一个时代诗人,海子意识到自己身上背负的使命,他从来不为自己而活。他渴望成为太阳,我的理解是,不仅是文化中的意象,诗歌上的追求,而是一种基督精神的自我实现。海子是善良的,温和的,顾城可以为追求谢烨睡在她的家门口,而海子在女友父母反对后,走到她的家门口,还是悄悄离开。同样,他不会伤害任何人,能够伤害的,只是他自己。自我牺牲的博爱精神令他渴望燃烧,献出自己。

最难得的一点是,他虽然年轻,但熟读各大文明经典,其学识与雄心是一般人所难以想象的。他站在巨人肩膀上俯瞰世界,不仅敏锐地感受到了民族文化和性格的不足,(他认为中国人缺少阳性气质和献身精神,没有与万物共荣辱的情怀,即光照万物,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太阳精神)且对西方理念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主动的汲取,因此,胸怀天下的他潜意识里有着浓郁的悲情和使命意识,这种具有悲情和使命的抗争几乎浸透所有的作品,他渴望火,渴望燃烧,渴望民族性情与生命意识的自我更新,渴望重建人类家园的屋顶,而他宁肯为此而死,成为太阳,为了光照万物,燃烧自己而献出生命。

也许就是他的理想:抛弃文人趣味,直接关注生命存在本身生命;融合中国的行动,成就一种民族和人类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他的雄心不在于诗歌本身,而在于诗歌背后人类生命的本质。他的诗学,在某种意义上,提升了诗歌在中国人精神中的地位,中国盛产诗歌,但没有人会将它提升为生命本质的高度,作为精神理想,甚至献出生命。如果说有同类。应当是曹雪芹吧,《红楼梦》本质是一首大诗。

苇岸是最欣赏和了解海子的散文家,他曾这样回忆,海子涉世简单,阅读渊博,象海水一样,单纯而深厚。他吃惊于海子的阅读量和速度,认为他对诗歌的过去了如指掌。事实上,海子的阅读不仅限于人文,还涉及化学、数学、生物学等诸多知识领域。甚至写过专业论文。

苇岸是海子的知音,就我个人观感而言,苇岸所写的散文,无论思想的境界、文字的凝炼还是温暖与诗意,在当代作家中少人能及。他崇尚博爱的人性,注重心灵生活,提倡节制与素食,并身体力行。前几年,他默默地死去了,他请求人在撒骨灰时为他朗诵雅姆的诗歌《为他人的幸福而祈祷》。

遗憾的是,如此伟大的人格,在世时少有人关注,如今所有的书店都买不到他的书(十几年前在海口新华书店的打折区有看到),他发出的声音有着神性的光芒,微弱而永不止息。仿佛在提醒我们,我们这个时代,原本有着自己的英雄,他们在把我们精神的火种高高擎起,用生命燃烧。

不止海子,不止苇岸,相信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在默默中坚持。不同以往的英雄,今天我们这个社会真正可敬的品质,也许是灵魂深处的一种坚持,对自我,对良知,对信念。如果从大的角度讲,意识与文化的觉醒与更新是一个时代的任务,每个人至少可以对自己负责。这样的人多了,如海子所愿,整个民族和国家,甚至人类,会逐渐从形式到内容完成一次浴火重生的历程。

在写作特色与技巧方面,海子自己认为,他的短诗是绝对抒情的,有一种刀劈斧砍的力量。《海子的诗》后记里认为,寓言、纯粹的歌咏和遥想式的倾诉是其三种基本的方式。新浪读书网上《海子传》则这样总结,他破坏固有的语言体系结构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特方法,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结构模式。他的语言如同一个魔术师在表演,令人眼花缭乱又美不胜收。

对我个人而言,最初读海子,是原创文字带来的奇妙感受,温厚纯净,却耳目一新,同样简单的字句,在他笔下仿佛施了魔法,寥寥几行,便深入骨髓,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仿佛就是身边的寻常事物,却又静静地放着光。文字极其精炼,如同锻打后的纯金,毫无许多现代诗歌的铺排、夸张与晦涩。他仿佛一个行吟诗人在流浪,有抗争,有悲情,有怀恋,但举目四望,处处是河流大地和青草土块,

读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海子的写作特色可以用他的一句诗来概括:泥土高溅,扑打面颊!凝炼简单的文字,神秘的象征与比喻,童话般的想象,朴素温厚的乡土气息,哀而不伤的压抑情感,抒情与画面相结合,字句打破常规组合,通感广泛运用,融合口语的亲切、歌谣的梦幻、俳句的哲思,形成虚实结合的节奏感……

而将这一切技巧点石成金的,是他的赤诚。他的诗,是他所有吃进去的东西,被血与火淬炼后捧出的丹。因此,海子所有的文字,都是他自己,也几乎都有土块的气息,温和、忧伤而芬芳,积淀着深深的记忆。麦地之子,实在是很形象的比喻。

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大诗据说少有人能够进入,但在结构上颇有建树。没有读过他的大诗,只在选集中见到一些片断,诗艺令人折服,随便掰一块下来就是金子,但总体感觉,在他将雄心和哲思落到实处时,除了自己,找不到有力的依托。在短诗中,海子大都做到了虚实结合,如果寓意较玄奥,意象与表述会较实,如果寓意较显,意象和表述会较虚。但他的大诗,构筑的是双虚的世界,玄而又玄,无论人物、意象还是情节,缺乏真实感,没有路牌和导游,读者找不到扶手可以抓住,踩不到地面可以行走,因此,只能远远感受到力与火,还有燃烧的激情,但无法靠近。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诗中的寓意与象征几乎无处不在,海子凭借一腔激情,以童话中的人物打造史诗的气魄,惊世骇俗地挑战着人们的审美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子要少一点,相信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是他骨子里的血脉,即使没有强调,也无所不在,而且,他成功地以现代手法和现代语言营造出了古诗的意境。但客观上讲,这一块的相对薄弱,虽然有助于保留少年的纯净与激情,却在诗歌厚度广度方面,失去了很重要也很广袤的大片沃野和天空,也失去了一些桥梁和读者。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所谓特色与风格,总是有得有失。

也许,海子完成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首诗,是他自己,以他生命的献祭,完成了理想中弥赛亚的大诗,将太阳的光芒射入亿万人的心灵。

海子的诗的读后感篇6

读过《海子诗全集》,感触特别多,但时间一长,记忆也有些模糊了,最近又抽出时间来读了一遍,感触颇多。下面是海子的诗读后感,欢迎来阅读!

梦想,这两个字仿佛有一种魔力,萦绕嘴边,唇齿生香,却有千钧万钧的力量。声声念念间,充盈着圣洁的意味,使人不自主地目光澄澈、虔诚,心向往之。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我想起他了,海子。一个把自己称作海之子的人,一定有大海般干净、永不沉沦的灵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细细读来,只觉得有一股清新潮润的春天气息扑面而来,眼前是一幅明丽的画,使人不禁联想到生命的广阔与美好。“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环游世界”,他的梦想,简单而纯粹。就是因为一颗心太过空灵,梦想太过干净,谁能看出明亮背后的幽暗,谁会把卧轨自杀和一个抒情诗图腾般的人物联系在一起?在那样一个缺乏精神和价值尺度的时代,海子,作为一个精神的拾荒者,单薄的翅膀承载不了梦想的重量,终于陨落了。或许吧,这个渴望飞翔的人注定要死于大地,但是谁能肯定海子的死不是另一种飞翔,从而摆脱漫长的黑夜、根深蒂固的灵之苦,呼应黎明中弥赛亚洪亮的召唤?死只一次,有梦相伴,亦是安慰。

世间女子,独她。少女初长成,她便在心中隐隐埋下了一个念头:她理应要成为这广天广地之间的绝好的女子,理应不能庸碌一生。徐志摩爱她,梁思成爱她,金岳霖也爱她。懂得爱与被爱,知足,珍重,步步轻盈,是,她早已隔着如许__波岁月,隔着那些男子的深情,美成书页中的一个剪影。如果说林徽因一生的价值只是虏获了三位才子的心,那也是不公平的。人们说,心怀梦想的女子,坚硬如水。在建筑方面,她是__第一代女建筑学家。即使是拖着带病的柔弱躯体,每一张图纸,每一次考察,她都是以心测绘,以爱度量。而在文学上,“太太客厅”里,她秀口一吐,便是一部美丽的书。萧乾也赞叹道:我常常折服于徽音过人的艺术悟__。我说,爱与梦想,是她一生之维系。她以爱喂养遥远梦想,又以梦想慰藉爱之荒凉。

梦想,真的有一种神秘而笃定的力量,它可以让人们心甘情愿地受苦,怀抱着哪怕微弱的希望,在浴火中等待涅??。俞洪敏说,如果我们不为自己留下一些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你的生命是白过的。我们生命的起点由不得你选择,但是我们生命的终点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是的,我们总是有梦相伴,在生命的迟暮与最初。不管是女孩子儿时对一条白__公主裙的希冀,还是求学时代希望得到明朗未来的青睐,梦想,无谓大小,总在左右。

如果有一天我们湮没在人群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活得丰盛。而我,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站在青春拐弯的地方,对于梦想这个美好的意象,依然没有很清晰的轮廓。但我清楚的知道我有梦想啊,不卑微也不宏大,是足够浸润身心的那种。我愿把它当成种子埋在心里,浇灌它,呵护它,尽我所能。总有一天,它会长成它应该长成的样子,一朵洁白的花,或是一棵青翠的小树,我都爱。我等待着。

我从小就很喜欢散文诗歌之类的,尤其是比较文艺一点的。以前读过一遍《海子诗全集》,记得当时感触特别多,但时间一长,记忆也有些模糊了,最近又抽出时间来读了一遍,感触颇多。

我最喜欢的是海子的短篇诗歌,这些抒情短诗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阅读海子的这些诗歌,我能深切的体会到海子对生命存在的那种锥心泣血的体验和对太阳、河流、草原、大地、历史这些本原意象的痴迷。在海子的诗里,有对珍贵的人间生活的眷恋,有对“幽深而神秘”的存在的沉思,有对爱情来临的幸福礼赞,也有对失去爱情时的痛苦凭吊。当阅读《活在珍贵的人间》、《你的手》、《写给脖子上的菩萨》、《草原上》、《海子小夜曲》时,那些热烈而汹涌的诗情就扑面而来。但这似乎还不是海子诗歌最动人的地方,要体会海子最具个__和才情的诗歌内涵,就需要阅读《__铜》、《麦地》、《麦地与诗人》、《五月的麦地》、《祖国》、《黎明》等诗。

读海子的诗歌,我能莫名的感动,不知不觉被海子诗里透漏出的对生命,对自然的热爱所深深折服。记得刚刚读《活在珍贵的人间》时,我莫名的哭了。确实是这样啊,我们活在人间,活在自然中。享受着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里面的这样几句话,我觉得所述道理尤为深刻。他说: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一层层白云覆盖着,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地,活在这珍贵的人间,泥土高溅,扑打面颊,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读完这首诗,我觉得生命是如此温暖、纯洁而亲切。活着是幸福的,能感受自然是幸福的。

给我印象最深,感触最多是他的大爱,博爱的思想。我觉得当今世界正是缺乏这种思想,人人都为了自己的有一点蝇头小利,忽视了人际关系的培养,忽视了热爱这个世界。所以当我读到《五月的麦地》时,我彻底理解了海子,感受到了他的个__。《五月的麦地》是海子的一首现代诗歌。这首诗寄托着海子的乌托邦的理想,他希望四海之内皆为兄弟,大家相亲相爱,互尊互敬,并且过着甜美的生活。

他说:全世界的兄弟们,要在麦地里拥抱,东方,南方,北方和西方。海子的内心世界是十分复杂而矛盾的。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在他的诗歌中,呈现出一种不__的对抗状态。“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以理解为海子心目中的理想世界,这个世界单纯而美丽,浩淼而开阔。这也是许多人心中的美好境界。

海子的诗歌还有好多,好诗也还有好多,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读后会很有感触的,建议大家去读。也许我还读不懂海子,但从他身上我确实明白了许多,改变了许多。关于海子的卧轨,历年来总是众说纷纭,我不知道该信服哪一种说法。我只知道,我喜欢的海子,就是那个喜爱自然,心中有着大爱的诗人……

海子的诗的读后感篇7

诗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文体,它可以直击一个人的内心,而这个人却往往无法道出其中的奥妙。而想要了解一个人,读他的诗,如果这个人写诗的话,往往胜过读他的文,因为写出每一首诗,作者都是要将自己的心儿肝儿肺通通掏出来的,这才是最真实的他。

长久以来,海子和许多诗人一道,活在我的脑子里,但我读过顾城,读过徐志摩,读过席慕容,可就是没有读过海子。不是不想,是害怕,从了解了他是以何种方式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一种轻微的恐惧感就油然而生。顾城说过,当他写诗写到一定的境界之后,精神就会停留在“死”的境界,这对于热爱生活的我来说,无疑是无法接受的,但许多诗人大概都是这样的,顾城自己就选择了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海子亦然,但他是卧轨,他的头和他的脚也许就躺在铁轨的一段,这样的恐怖的形式确实在几年前给我留下了阴影。

但是虽然他人死了,他的诗依然还在,还活在这个世上,还潇洒的活在这个世上。生活在诗歌走向没落的时代的海子,用自己的死,换来了诗歌的一次短暂的新生。之所以说短暂,是因为现在乐得读诗的人寥寥无几,反正远远少于读颓废都市校园言情官场小说的人了;而现在诗歌的发展走向越来越偏向于所谓的“现代派”,甚至“后现代派”的方向,这类诗反正我是看不懂,毫无逻辑可言,也许我本身才疏学浅,无法理解其中的深奥,但是我所倾向的诗,不求多么浅显,但至少让人,让大部分人,一阅即懂;不求多么深奥,但至少要有哪怕那么一点点哲理在里头;也不求多灵动,但至少要有美丽的意境让读者可以有所“意会”;可以忧伤,但不能颓废;可以阳光,但也不要过度张扬。还有作者,现在真的很少有严格意义上的“诗人”可言了,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缺乏诗人的时代,所有人认为把一句话拆分成两句哪怕是前言不搭后语的话,都能形成诗歌,而面对他人的疑问,一句“这是现代诗,尔等岂知其奥妙?”便可把质疑硬生生堵将回去。

而海子的诗,在我今日匆匆翻阅一遍后发现,其意象大多不离“大地”、“土地”、“麦子”、“村庄”之类,他是热爱土地的,土地是自然的母亲,因此海子也是热爱自然的,可是他的诗有一种不完整感充斥于其中,破碎的意象和语句和他的对死亡的向往糅合在一起,而使阅读它的我感觉像被一只针管击中,给我注射了满满一管的镇静剂,没有纯净的快乐,只有纯净的死亡。我不喜欢这个感觉,但我觉得我必须至少了解他,这是一种经历。我不是一名诗人,也不敢以诗人自诩,诗人是热爱一切的,包括死亡,他们为一切写诗,而我不同,我只为两个人写诗——我自己和我所爱的人。海子是一名诗人,他热爱他的事业,任何热爱自己的事业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海子的诗的读后感篇8

喜欢海子的诗,喜欢那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看到诗人对于生命 的热爱与痛惜。喜欢海子的诗,喜欢诗人笔下的阳光、麦地、房屋、钟鸣以及太多太多的美好意象,那些率真的文字,流淌出不可卒说的自然美感。喜欢海子的诗,喜欢那一首最广为流传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曾记得高中的语文课上,一遍遍诵读这首诗,真的能够给我带来深刻的欢愉。但我毕竟不是诗人,可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但我可以,从今天,从这一刻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不再神经质地只戴白色头花,不再紧盯一张张雪景的照片默默地发呆,放眼我的世界,是如此缤纷闪耀。

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随心所欲,畅所欲言,在镜头前,我可以尽情地笑。

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不再孜孜不倦地咀嚼以往的点滴不幸,不再去做那些遥不可及的梦,而是享受今天,相信前方的路上会有温暖的曙光。

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和每一个好朋友通个电话,发个短信,告诉她们我的幸福。

然而此时此刻,我却越发感到自己并不懂得诗人笔下幸福的实质。正因为越是美到极至的东西越含蓄地难以琢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似乎成为只存现于诗中的无法企及的幸福极至。春暖未必花开,光阴的故事中,我们错过了太多花开的烂漫。透过岁月的大喜大悲,我们已无暇顾及花儿绽放的一刻,单纯地认为只有浓郁的姹紫嫣红才是幸福的场景,岂知绽放前的漫长等待本身就是幸福的所在。错过花开的刹那并不可怕,无论是纵情怒放还是无声凋谢,年年岁岁,总有轮回的花期作证。

是的,我要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终于明白,幸福不是锦衣玉食,虚度光阴,而是用短暂的生命吟唱不朽的诗篇;幸福不是高高在上的一览众山小,而是在哪怕最低矮的山脚更上一层楼。

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不会听着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黯然心碎,而是辛勤耕作,守望下一次花开的灿烂。

海子的诗的读后感8篇相关文章:

我喜欢的诗的作文通用7篇

我喜欢的诗的作文推荐7篇

我喜欢的诗的作文优质7篇

朱自清的诗的读后感参考5篇

菊花的诗的读后感7篇

李清照的诗的读后感7篇

海子枫的读后感6篇

海子的枫读后感6篇

海子九月读后感

艾青的诗《树》的读后感优质8篇

海子的诗的读后感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