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有助于建立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情感联系,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为其他读者提供有关书籍的评价和建议, ,以下是吾优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了长征的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读了长征的读后感篇1
利用暑假的时间,我认真读了《读故事树品格—长征精神青少年读本》,里面一个个坚强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一座座雪山、穿过一片片草地的情景,那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顽强,何等的刚毅!红军战士在缺衣、缺粮、缺药等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硬是克服重重困难,抵达陕北,胜利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提到红军长征,我们都并不陌生。红军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就是他们身上有一种坚定的信仰,有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红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永不褪色的卓越品质,是丰厚的宝贵财富,值得每个人学习!
掩卷沉思,心潮澎湃。想想自己,难掩羞愧之心。平时在与家人、同学、朋友相处时,想到最多的总是自己,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付出。遇到困难,总认为自己是“小公主”,吃不得半点苦,受不得半点累。学习上一有挫折,总想着躲避,还要寻找各种借口……和红军战士对比,我真是惭愧极了!
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今后,我也要向革命前辈学习,树立远大理想,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永不言败,用“长征精神”照亮前行的道路,让“长征精神”伴随我茁壮成长!
读了长征的读后感篇2
初夏的夜晚,轻轻合上《红军长征的故事》,聆听窗外轻柔的风声,心头不禁思绪万千。脑海里金沙江、泸定桥、大渡河、大草地、腊子口这几个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的地名不时涌现着。一幅幅壮怀激烈的画面,一首首气势磅礴的诗篇,不禁让我缅怀起中国工农红军伟大的英烈。
毛主席说的好:“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这遥远的路程中,他们穿的是布衣草鞋,吃的是野草树皮,但他们的身上凝聚的却是英勇顽强的精神!长征途中,有一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草地上,小红军不骑将军的马,不吃将军的粮食,最后英勇的牺牲了;雪山上,军需部长为了把棉衣发给每一位士兵,自己却冻僵了;沼泽地上,一个士兵快被沼泽吞没时,旁边的士兵为了救他自己却永远地埋在了沼泽地里……从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让我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宝贵。
我们要学习红军顽强拼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其乐无穷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长征途中,红军历经艰难困苦,而我们现在,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吃东西挑三拣四,还怕苦怕累,怕脏怕受委屈,在家里就像个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和红军相比,真是惭愧极了。
读了这本书,我很有感触。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生活在太平盛世之中,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用战士的鲜血和汗水换来的美好生活。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认真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
读了长征的读后感篇3
“奇迹!真是从古至今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这是我看完《红军长征的故事》这本书之后,从内心发出的赞叹。它已经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地烙印。
奇迹!数千人马万里长征,面对的是百万虎狼之师,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江河汹涌阻去路,群山险要助敌兵。他们却履险如夷,横扫千军,这难道不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吗?面对着饥寒交迫,刀山火海,这一重又一重令人无法相信的困难却被这支队伍战胜了。这支被誉为“天下无敌”的.队伍,就是红军!
长征途中,红军吃皮带、挖树皮……克服过种种困难,而今,若是拿红军与我们做比较的话,我们的情况就显得太微不足道了:饿了,就走不动路;饱了,就起不来了;有好东西吧,又挑食、偏食,要不就太胖,要不就太瘦;要稍察了点皮,疼得只掉泪;要受点皮肉伤,就更受不了了,疼得是哭爹喊娘。想起红军,真是惭愧!
毛主席曾经用诗这样评价过军: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本书就像一位老师鞭策着我在漫长人生路上前进!
读了长征的读后感篇4
暑假我读了《红军长征史》这本书,感受深刻。书中讲述了1934年至1936年,红军纵横十余省,长驱百条江河,攀越几十座高山,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胜利完成震撼世界的万里长征之路的故事。
参加长征的红军战士个个志气大、意志坚,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毅然走上革命道路,最终取得长征胜利。长征告诉我们很多道理:从小要胸怀大志,有理想有信念,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坚持真理,不屈不挠,勇敢面对才能战胜困难。
长征除了脚步的丈量,更是精神的洗礼、理想的升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作为新时代的强国少年,我们要标注好四个符号。
要标注好“逗号”。“逗号”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强国少年要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增本领、强素质。
要标注好“句号”。“句号”是完美圆满。强国少年要胸怀大志,严格要求自己,健康向上、向善。
要标注好“问号”。“问号”是疑问、思考。强国少年要勤学好问,学无止境,追求真理。
要标注好“叹号”。“叹号”是表扬点赞。强国少年要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好少年,强国有我,让党放心,为国争光。
读了长征的读后感篇5
1934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2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长征》这首诗是毛主席在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当我读到“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时,不禁想到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等的指挥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顺利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大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得胜利。1935年6月到达四川西部的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会师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红军不怕远征难",在长征途中,他们缺水断粮,忍饥挨饿,怕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啃树皮……但是,在红军面前,它们却显得那样渺小,微不足道。想想自己,不仅脸红到耳根。记得有一次,我在做数学家庭作业时遇到一个难题,想都不想就去问妈妈。妈妈要我自己做,我不愿意,便躺在床上看书,心想妈妈会来教我的。结果挨了妈妈一顿批,最后还是自己画图解答出来的。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真是不应该,一点儿都不努力。
许多事情我们自己能做,可是却过分地依赖别人。想想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我们还有什麽理由不敢面对困难呢?我要以红军为榜样,向一个坚定的目标迈进。
读了长征的读后感篇6
我看了《红军长征的故事》中的《飞夺泸定桥》后,对红军战士们有了无比的敬佩。
书中《飞夺泸定桥》里主要讲的是: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长征先头部队在强渡大渡河成功后,敌人急调川军2个旅增援泸定桥。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两路夹河而进,火速夺占泸定桥。27日晨,右路先头部队,由团长王开湘、政治委员杨成武率领从安顺场出发,沿途击破川军的阻击,经2昼夜,29日晨占领了泸定桥西桥头。守城川军在红军抵达前,已将桥上的木板拆除,只剩悬空的铁索。是16时,连长廖大珠等突击队员,在全团火力掩护下冒着川军的密集火力,攀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川军突然施放火障,突击队勇敢地穿过火墙,冲进泸定城,同川军展开巷战。
看完之后,红军战士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么美好啊!可却有许多的人不珍惜现在的生活,而是在不停的浪费。比如有些同学经常浪费粮食,挑食,可你们想过吗?在红军长征时,他们什么也吃不到,为了填饱肚子他们甚至去吃树皮,草根。所以我们应该做到节约粮食,乘了多少饭就要全部吃掉,不能浪费。
红军是我们永远的骄傲,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我们如此平静和谐的生活啊!
读了长征的读后感篇7
公公是位老军人,就爱读描写战争的书,暑假里我从他的书架上翻出一本《红军长征的故事》,看着看着我也入了迷。这本书里讲述的故事让我心情激动,难以忘怀。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红军将士们生活非常艰苦,吃不饱、穿不暖,爬雪山、过草地,最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红军的故事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
红军将士们为了解放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面对困难绝不退缩,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时,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咬紧牙关,一次次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生活优越,更不需要去打仗、牺牲性命。想想我自己,一心相当宇航员、发明家,可是一遇到自己不明白的事就打退堂鼓,没有那股子刨根问底的劲儿。想想红军将士们,他们信念坚定自,有坚持的恒心和韧劲,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胜利。现在我明白了,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面对它,俗话说:“困难就像弹簧一样,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今后在学习的过程,我一定向当年的红军将士们一样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朝着自己的理想努力,好好学习、回报社会!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国民党反动派掠夺百姓们的东西,犯下大罪,让百姓们过不上好日子;红军为了让百姓们过上好的生活,他们的枪决不放下,要战斗到底,我们之所以能在好的环境下生活,是烈士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读了长征的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
★ 关于长征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