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出不同的观点,这样我们的文字能充满独特的思考角度和独到的见解,通过作文,我们可以真实地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下面是吾优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做香包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做香包作文篇1
端午节,这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在这个节日中有许许多多的民风民俗:吃粽子,划龙舟,对了!还有挂香袋!
以往的端午节香袋都是在市场中买的,虽然精致美观,可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今年我们就要过一个独特的端午节!学校组织了同学们一起做香袋!
早上,我哼着小曲儿,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迎接这不一样的节日。
我盼星星,盼月亮,可终于盼到了下午的班队课,大家四人一组的围在一起,把漂亮的步、剪刀、香包等材料放在了桌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吴老师下命令了!
我好不容易才静下心来听吴老师讲着一项项注意事项。“好了,大家可以开始做了。”吴老师的指令一下,班里的同学像是飞离了笼子的鸟儿,迫不及待地动手制作了起来。
我也不例外。我从一堆布料中选出了最满意的一块,把它折成了一块不大不小的长方形。接着,我拿起了针线,把线小心翼翼的穿进了针中。我拿起布料,把它反了个面折好,再用笨拙的小手在布料边缘缝着。
“哎呀!”我大叫一声。原来我不小心把针扎到了手呀。我把血轻轻地擦了,又开始干起了活。咦?这缝好了该怎么做了呀?我急忙向志愿者阿姨求助。阿姨认真地教着我,我也认真的听着。道了谢后。我又加紧做了起来。
我把香袋反了过来,向老师取了香包和绳子,把香包装在了袋中。又用针线把香袋封了口。呵呵。一个香袋诞生喽!不过。我的香袋还不怎么美观。这怎么办呢?看我的!我拿了些装饰品把香袋装饰了下。
伴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我的香袋也大功告成了。这次香袋虽不比以往美观、精致,可却多了份暖意。我要将它送给妈妈,让她也能感受到我的爱。
做香包作文篇2
平常端午节我都会看妈妈包粽子,可今年妈妈要教我新本领做香包。妈妈告诉我,香包可以驱虫,挂在床头,还有助于睡眠,缓解人体疲劳的用途。
我们准备好针线、布料、香料,然后把针线穿上,这次,妈妈教我做立体三角的香包,还说让我认真学,好好看。
一开始,我拿出一小块方布做,妈妈说一步,我跟着学一步。可是没多长时间,线可能是因为太长了,就不知不觉绕在一起打了个死结。哎,又要重新缝。第二次缝的时候,我把线的长度缩短,可只逢到一半就没线了。后来又逢得太乱,香料塞进去漏出来了,是个次品。妈妈有点急了,说:“你真是个笨手笨脚的人,一点也不像个心灵手巧的小男孩!”我有点灰心丧气,噘着嘴说:“妈妈,男耕女织,你懂不懂?”妈妈哈哈大笑,说你有本事耕田去。我被妈妈说得无语了。这时,突然在我脑海里浮现出毅力二字,我又有了信心,又开始缝起来。终于,通过我的努力,这次我把线的长短都估计好再缝,果然缝好了一片三角布。我把三角形的布料翻过来留了一个小口,小心翼翼地拿着香料放进去,再把剩下的小口缝上,一个三角形香包做好啦。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太棒了,太棒了!
看着自己做的立体三角的香包,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虽然不是那么精美别致,但这是我亲手制作的香包,里面藏着许多我的秘密。
做香包作文篇3
端午节悄悄来临。
老师给我们安排了一个任务,制作小药囊。我们男生不比女生心细,但是,我们男生认真起来也就没有女生什么事了。
动手前,爸爸给我讲了个故事
从前有个神仙叫铁拐李,有一天经过一个地方,看到了一位妇女和他的大儿子和小儿子掉在水里。妇人背起大儿子往岸边游,把小儿子留在水里。铁拐李看到这一幕,生气地问:你怎么只救大儿子,小儿子就不是你亲生的吗?妇女说:大儿子是邻居家的,他的父母都得瘟疫去世了,我总不能让邻居无后。所以我只能舍弃小儿子。铁拐李听完很感动,给了她几根草药说:把这些草药放在身上就不会受瘟疫之苦。妇人相信了,果然她再也没有得瘟疫。这天正好是五月初五,所以就有了戴香囊的传统。
听说端午戴药囊确实可以驱蚊祛病,所以我就叫爸爸帮我买些材料,准备自己亲手做一个药囊。现在就让我大显身手吧。先用一块布,剪成长方形,对折,成了一个正方形,把它的边用针线缝住。紧接着,我用五根颜色不同的线编织了一个装饰用的穂子,缝在下端。为了让小香囊有型,我在里面塞入了棉絮,就这样,一块柔软的布就被撑起来了。
既然是药囊,里面怎么能没中药呢。我想起我家门口有好多艾草,我赶忙下去摘了几片,把它们用水浸泡,再把它们晾干,有跑到中药店,请医生叔叔帮忙把艾草捣碎,再放进香包里,一个真正的香囊就做好了。
我觉得我的香囊是最好的,因为我是纯手工做的!
做香包作文篇4
又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两千多年来,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一直是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端午节姥姥总是会编制一个小小的香包挂在我的身上,因为我是个“招蚊体质”。今年端午节没回姥姥家,我打算自己做一个香包,驱赶“热爱亲吻”我的蚊子们。
妈妈首先给我介绍了做香包的十四种中药,它们各有各的名字,比如白芷,苍术,肉桂,金银花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用途:除湿防虫。接下来妈妈开始给我示范了,那细细的针和线在妈妈手里仿佛有生命似的,在布上灵活穿过去,穿过来。没过一会儿,一个清香四溢的香包就做好了。
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开始做起了香包。我拿了一块正方形的花布、一根针和一根红色的丝线。先要把花布翻面对折,然后把开口的两边用线缝起来,留下一个口子做袋口,我想把丝线穿进针眼里,可这针在我手里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不安分极了,在花布上蹦蹦跳跳,我有些急躁了,妈妈摸着我的头笑着说:“别急,你多试几次它就听话了。”
我静下心来,开始一次一次的尝试:先把线拉直,对准针眼慢慢地穿过去,再把线尾巴绕在食指上一圈,接着用大拇指一抿,压住,另一只手拉针,打成一个线结。终于把“穿针引线”这一步完成了。接着,我把针从折好的布的正面插到背面,把线拉过去,在离这个针脚3毫米远的地方又插针把线拉到布的正面。这样反反复复,一直把这一边缝完。到了另一边,我按照上面的方法继续将香包的反反复复一针一线地缝起来。我慢慢地缝着,一点儿也不着急。因为我知道,做得快不一定就做得好。终于缝完了两边,我打好了结。我把花布像翻袜子一样翻过来,就变成了一个漂亮的袋子。美中不足的是,袋口一圈有很多花布的线头,我把它们折到里面,又用针线密密地缝了一圈,缝成一条整齐美观的边,袋子做好啦!
我得意洋洋地对妈妈说:“不错吧!我差点扎到手了呢!”“不错,我再帮你改改!”妈妈帮我在袋口附近打了八个孔,又给我一条红绳子。我把红绳子穿过每一个孔,用来扎袋口。最后一步,把药粉包在棉花絮中,用力塞进布袋里,拉紧红绳子,封住袋口。一个香包做好了!看着自己的手工作品,闻着好闻的中药香味,我觉得一切都很完美!
我对妈妈说:“妈妈,这次,我不会接到蚊子的“红包”啦!”“什么意思呀?”“你看我准备的多么充足,我就是想对蚊子说:“蚊子,放马过来吧!这个夏天你吃不到我的美餐啦!”“哈哈哈!”屋里荡漾着幸福的味道。
做香包作文篇5
端午节马上到了,老师说:“在端午节那天要在身上洒上雄黄酒,戴上香包,就会保佑你一生平安。”我想在端午节那天买一个香包,可是我又觉得做一个香包更有意义。
我东瞧瞧,西瞧瞧,不知不觉来到了东洲路。无意间发现了一间一元超市。走进门,叔叔问:“你要什么东西?”“请问有香料吗?”有你等着,我马上给你拿。”买完了薰衣草和艾叶草,我就完成了做香包的第一步。
我回到家,拿出一块红布,在上面画了一个较长的长方形,再剪下来。接着我开始缝,先把长方形对折,沿着两条长开始缝。刚开始缝还简单的,然后我就加快速度,“哎哟,哎哟,疼死我了。”我尖叫道。赶快放下针生怕再被针扎到,就急忙跑去请教妈妈,“妈妈,为什么你平时缝衣服时缝得又快又好呢?而我却扎到了手。”“这叫熟能生巧”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说。我听了后,又一次拿起针小心翼翼地缝着,缝啊,缝啊,终于缝好了。“耶,我成功了!”
这个端午节我过得很开心,因为我懂得了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
端午节是我国“三节”中的一个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早上,我一边吃粽子,一边看电视。正巧,我看到有一个节目是赛龙舟。这时,妈妈对我说:“你知道赛龙舟、吃粽子的来历吗?”我说:“知道呀!相传龙舟竞赛是为了捞救投进汩罗江而死的爱国大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妈妈听了高兴地说:“我儿子懂得真多。”奶奶见我们谈得这么开心,凑上来说:“你们知道吗?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这倒是蛮好玩的。”我和妈妈一起说道。
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着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念着念着,爸爸、妈妈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节的学问可真多。
做香包作文篇6
综合课上,老师教我们做许多手工艺品。令我最难忘的数做“粽子香包”了。
当老师发给我们一人一张又细又长的纸条的时候,我们以为又要写对联了呢!没想到老师是要教我们做粽子香包呢!老师指导我们先把纸条折成一个一个小三角形,然后把“第一家的房顶”和第二家的房顶”挨着,在里面塞上香料,便成一个“香兜兜”了。再用“第三个房顶”把这个“香兜兜”的口封住。最后用其它的三角形把这个用三个“房顶”组成的“粽子香包”一层一层地包起来。老师边说边做,津津乐道,我们也是兴致勃勃地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的折,觉得津津有味。可是,我折了老半天,却连个粽子的形状都还没做出来,真是一筹莫展啊!看见别的同学都在请教会折的同学,我灵机一动,去找老师。我兴高采烈地走到老师身边,老师一丝不苟地教我,我也是一心一意地在学。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在老师的“英明指引”下,成功地做出了一个“小粽子”。
接下来老师教我们在“粽子”上面绕线了——“先拿出毛线,沿着直角往下拉,遇到尖角绕半圈,遇到直角拐弯……”老师依然是那样津津乐道,聚精会神地做着。瞧,同学们都在问老师,但老师还是不厌其烦地教着。我也想去请教老师,但却踌躇不定,最后决定靠自己。是啊,这一次我要靠自己,靠自己才是英雄!
我在座位上研究着,我左弄弄右摆摆,终于我成功了——毛线在我的“粽子香包”上像楼梯一样一层一层、平平整整地缠了上去,形成的图案真的不只是一点点好看哦!
最后下课了,我也在下课之前把我自己做的粽子香包交给了老师。这节课,我亲手做出了一个粽子香包,似乎亲身体验了过端午节的快乐!看来,过传统节日,还真的需要自己动手,亲身体验,方能体会其中的无穷乐趣啊!
做香包作文篇7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佳节,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包等成了人们过节必不可少的习俗。
这个星期三,我们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做香包活动。
星期一,班主任沈老师就把要做香包的好消息告诉了我们,让我们自由组合,自己准备材料。放学时,我马上与沈尔立约好,他带针,我带布、香料等。
经过两天的准备,我筹集了流苏、红线、布、香棉花(在棉花中加入香水)、纸制小粽子等材料。
随着音乐铃声的敲响,做香包活动正式举行了。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像是一群准备冲锋陷阵的士兵。
沈老师首先将做香包的方法“传授”给了我们,然后,就让我们自己制作了。
我先让同桌与沈尔立交换了位置,然后,我对沈尔立说:“沈尔立,你先拿出两根针,我缝布袋,你将‘小粽子’串在一起做装饰。”“好!”沈尔立赞同了我的想法。马上,我们两人就进入了工作状态。我先在布的反面缝,缝了三条边,接着将袋翻了过来,在里面塞入了香棉花,然后将最后一条边缝上。这时,沈尔立说:“金煜韬,我做好了!”“那你就想办法把流苏挂上去吧!”我答道。而沈尔立则露出了为难的神情。这时,我再次进入了工作状态,给香包做了个雅致的花边。啊,我的任务ok了!
这时,沈尔立还没好,我只好等待了!我看了看周围的同学,有的人在努力地做着香包,有的人则为想方法而绞尽脑汁,还有人在欣赏自己的得意之作。
又是美妙的音乐,可这却是下课的铃声了。虽然,许多同学没做好香包,但我们却已经感受到了做香包的乐趣。
回到家,我已经抑制不住自己做香包的热情,马上拿出工具开始做。终于,一个漂亮美观、芳香四溢的香包在我手中诞生了!
在这次做香包活动中,我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与快乐!
做香包作文篇8
今天,我们第十小学的小记者在学校四楼的会议室举行了一次缝香包活动。
首先,王老师教我们怎样制作香包,大家激动得恨不得马上就开始动手。为了把香包做好,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手里来回穿梭的绣花针,耳朵专注地听老师讲,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细节。
终于开始制作了,我拿出准备好的布料、剪刀、棉花和针。我先拿出针,把线从针眼里穿过来,然后两线对齐并打一个结。再拿出一块正方形的小花布,把两边对折一下,把针从对折的布中穿过来,就开始缝了。前几针缝得非常顺利,一到中间,我骄傲起来,速度也变快了,一不小心,手指头就被针咬了一小“口”,好痛呀!顿时一滴鲜红的血冒了出来。我没有心情管它,跟着同学们继续缝。我一针一线地把布缝了一大半,留下一个小口,把线打结剪断。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布从留出的小口处翻过来。咦?一个三角形怎么变成了两边没有角的梯形?原来这两个角给我藏猫猫,我用针仔仔细细的把它们挑出来。
现在只剩下装棉花和封口了。装棉花真简单,我不费吹灰之力就填好了棉花,可封口就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它需要从里面缝,不然留个毛边就不好看了。缝完口,把香包两边的缝线拽紧,一个香包就“大功告成”了。
这次做香包,虽然没有买来的好看。也没有买来的香。但我却闻到了一种特制的香味——因为这是我自己的劳动成果。
做香包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