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作文8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作文写好能够增强自己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使我们对周围环境更加敏锐,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环节,写得好可以为我们的总成绩增添亮点,下面是吾优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年画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年画作文8篇

年画作文篇1

今天,我和妈妈高兴地去古文化街玩。这里有许多的民间工艺,例如:陶瓷、剪纸、布艺、章艺、杨柳青年画……还有许多民间艺术,例如:国画、书画等。其中我最喜欢颜色鲜艳的杨柳青年画。

我和妈妈走进了挂有杨柳青年画的店铺,我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我就问:“老爷爷,杨柳青年画有多少年的历史了?”老爷爷亲切地告诉我:“它产生于元末明初,到现在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老爷爷还兴致勃勃地介绍了杨柳青年画的起源发生在天津杨柳青镇。当时有一名善于雕刻的民间艺人避难,来到杨柳青镇,每逢过年的时候都会刻些门神,灶王出卖,镇上的人争相模仿。到了明永乐年间,大运河重新疏通,南方精致的纸张,水彩都运到了杨柳青,使这里的绘画艺术得了发展。老爷爷还向我介绍了许多题材内容的杨柳青年画,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神话传奇;有的是戏曲人物;有的是世俗风情;还有的是山水花鸟等等。通过老爷爷的介绍,使我更加喜欢杨柳青年画了,它的作品鲜明、活泼、喜气吉祥,有些画还非常感人。我非常喜欢《连年有余》这幅画,这幅画里有一个胖娃娃,一只手拿着莲花,怀里抱着一条大大的鲤鱼。非常惹人喜爱!我们刚刚想出门,突然,有个外国叔叔进来了,他看了这些画,高兴地竖起大拇指说:“very good!”

我真没又想到,这种传统的民间工艺不但中国人喜欢,而且连外国人也非常的喜欢,作为天津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年画作文篇2

我的家乡在绵竹,哪里有许许多多的特产,让你看的眼花缭乱。其中,最有名的要数绵竹年画了!

绵竹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

绵竹年画分为这几种:壁画(墙壁上画的)、地画(地面上画的)、灯画(灯笼或者是等的罩子上面画的)、纸画(画在纸上对外出售的)。

绵竹年画一般会画:双鱼戏水(两条鱼儿在玩水)、双龙戏珠(两条龙在玩绣球)、枝头玫瑰(俏丽的玫瑰花在枝头上盛开)、半田莲花(水田里,有的莲花开了,有的莲花还是花骨朵儿)······

绵竹年画驰名中外,有许许多多的人来购买绵竹年画。当地的知名老店和无名小店都人山人海,被游客围得水泄不通要购买年画的人太多了,老板和员工们都忙得不亦乐乎。

绵竹年画大多数价格不太贵,在10元钱左右;有的画工非常细腻,做工非常精美的就要贵很多,最贵的有几十万呢!

很久很久以前,中国四大年画还是融合在一起的一种年画。后来,各族人根据自己的习俗,就把年画改造成各式各样、具有独特民俗风格的四大年画了!

绵竹年画不仅好看,还为家乡人民修建了一条宽大的致富之路!

我爱绵竹年画!

我更爱我的家乡——绵竹!

年画作文篇3

过年时,家家都贴年画,有的贴门上,有的贴灶上,甚至有贴在床上的,为的是在新年给自己带来吉祥。

我家里就有几幅年画,其中一幅叫《娃娃抱鲤鱼》。一个胖乎乎的小娃娃抱着一条大红鲤鱼,表示年年有余。这幅图的寓意就是给人们带来余庆和吉祥。而且这只鲤鱼很大,身上的鳞片闪闪发光。它虽然是红红的身子,却有一颗黑色的头,眼球都鼓了出来,炯炯有神,可爱极了。它的身旁有一朵美丽的荷花正在盛开,一片碧绿的荷叶相映衬着,显得更加艳丽。那位肥胖的小娃娃摘了其中一朵荷花,拿在手中。这幅图表达了人们对连(莲)年有余(鱼)的希望,希望自己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第二幅是《门神》,关于这幅年画还有一个传说呢!相传唐太宗经常恶病缠身,都说有鬼,于是唐太宗让两个人在门口守着,果然,唐太宗没有做噩梦,病情也好转很多。但不能让两个门卫一直不休息呀,于是,他找人把那二人画下来贴在门上,称为门神,这也是年画的由来。其中一人身穿红衣披金甲,一把剑高举头顶。另一人穿蓝衣,披金甲,持一把长枪,而这幅年画的寓意就是保护人们免受侵害,寓意全家平安康健。

现在年画越来越少,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只增不减,让我们一起加入保护传统文化的行动吧!

年画作文篇4

过年买年画时的那幅场景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

腊月二十八这天,我一再央求爷爷带我去团堡街上赶场,因为我有个重大使命,要买张年画贴在中堂上过新年。

一路上,我匆匆行走,没有顾及路边的风景,直接来到镇上的年画市场。那里买年画的人好多,简直是人山人海,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像阵阵山风直穿耳鼓。

我好不容易才挤进画店,只听见“我要这张!”“这张我要!”的喊叫声,店主忙个不停地拿取着年画。

我细心挑选着,店里的四面墙上挂满多彩的年画,有“满园春色关不住”的烂漫春花;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映日荷花;有“黄花芬芳绝世奇”的傲霜秋菊;有“暗香浮动月昏黄”的独特梅花;有“浓涂淡抹总相宜”的西湖美景;有“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有“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有“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辽阔草原……看得我眼花缭乱,不知选哪幅好。“我要这张‘四季发财’!”一个年轻人大声叫喊着,他说:“我一年打工收入5万多元,过年要娶媳妇,要买张发财的年画。”

“不,我要这张‘松鹤延年’!”一个白发老年人也高声起来,他说:“我过了六十花甲,今天才住上高楼,用上彩电、冰箱,我要多活几年,享受好日子,要买张长寿的年画!”

人们都被他俩的话语感动了,便顺开道让他俩先买。我在画店里反复挑选着,最后才选定那张“少年儿童”的巨幅年画,我想:这张画代表我的心愿。于是,我叫店主取下这张,用我积攒半学期的零花钱买下来。

我细心地卷着年画,匆匆走出画店。我要用最快的步伐赶回家去,把我心爱的年画高高挂起来!

年画作文篇5

我们的寒假作业中有一项让我匪夷所思年画。什么是年画呀?我的脑袋上画了一个大问号!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汉族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旧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

年画是中国古代一种寓意吉祥的形象。从最早的桃符、苇索、金鸡、神虎,到神茶、郁垒,再到后来的关羽、赵云、尉迟恭、秦叔宝等武将和钟馗、天师、东方朔等神仙,其间有着一条鲜明的发展轨迹。到现在,一般都是胖娃娃抱着一个大鱼。

年画正式形成于北宋时期。当时,繁荣的商业和手工业、日渐成熟的雕版印刷术、丰富的民间庆贺新年活动等为年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汴京(今河南开封)和临安(今浙江杭州)的岁末市场上开始印卖木刻年画,题材上也大为扩展,如风俗、戏曲、美女、娃娃等年画题材开始出现。南宋时期的木版年画更加丰富。

我按动漫的步序一步一步1:起稿。2:用勾线笔勾边。3:用彩色铅笔涂色。这样做出来的年画别有一番风味。

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愉快,如春牛图、岁朝图、嘉穗图、戏婴图、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等,并有以神仙、历史故事、戏剧人物作题材的。颇多作为门画张贴之用,夹杂着神祇护宅的观念,如神荼郁垒、天官、秦琼敬德等。

年画不光有喜庆的意义,也和民俗文化息息相关。

年画不仅于岁末腊月大量出现在乡村市集和城镇街巷,就是在平时的喜庆节日、婚丧风俗中,仍可见到各种不同题材形式的年画。在嫁女.聚亲、生子弥月、入读书、考试中举、升官授职、拜师收徒、酬师谢神、养蚕获利、捕鱼丰收、出猎平安、搬家迁居、谢医挂匾、祭天酬神等等民俗活动中,都有年画艺术形式点缀其盛。所以,年画艺术与民俗密切相关。

年画是年节一种五彩缤纷的点缀,年画是一部地域文化的辞典。愿年画的风俗能世代相传。

年画作文篇6

有时候,有些人,有些事,永远都回不去了。他们应该尘封在脑海里,让我们慢慢去回忆,应该被我们画上一个句号了。

今年我快十五了,十二岁的六月,我过完了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我记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度过那个最后的节日的。那天去看了一场电影《白雪公主之魔镜》,座位排得很靠后,连字幕也看不清楚,只能听见对白。周围到处是小孩子,拽着气球的,扎着羊角辫的,甚至还有吸着奶瓶的,唯有我孤零零地捧着爆米花,穿着长裙,坐在这样一群年幼的孩子中,略显得手足无措。对白声渐渐也听不到了,有小孩子哭起来,他的妈妈赶紧来哄他,安慰他。我的笑容凝固在脸上,突然也想大声哭起来。我哭了妈妈会不会来哄我,帮我揩眼泪?我忘了,是我一个人来看电影的,我的妈妈没有陪着我,没有拉着我的手走进电影院。

想很久以前,还是个稚子的时候,连上秋千也要有一家人围着,生怕磕着碰着了。那个时候去天安门,爸爸还能抱得动我。升国旗的时候我在人群里闷得喘不过气儿来,于是爸爸把我托了起来,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我还记得我爬上去第一句话就嚷了起来:真是闷死我了,别人都没洗澡,臭死了。周围的人听了一阵哄笑,我却嚷得理直气壮。在清明上河园的时候,我才五岁,走不动又懒着让爸爸背,还边啃着武大郎炊饼,芝麻屑儿落了爸爸一头一肩??

还有许多事儿,都模糊地记不起来了。可我却总是沉浸旧时的回忆里,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永远是个小孩子,永远可以做到童心不泯。还总是依赖着,妈妈温暖的怀抱,总是惦记着,那些遗失在岁月里的单纯年华。

童年已逝,被我亲手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总有一天,我们会成为那个哄孩子的妈妈,那个背女儿的爸爸。童年的故事已经讲完了,新的故事却仍有很多

年画作文篇7

我从小就喜欢极为喜庆的年画,然后由集市上买回来,再打好黏糊糊的浆糊,往年画的后面将浆糊均匀的涂抹好,然后将年画端端正正的贴在墙壁上面,那个年月,尤为实行往墙上贴年画。一张又一张,有风景画,有山水画,有人物画,我最喜欢的就是有着小胖丫小胖小的画面,还有鲤鱼跳龙门啊,哪吒闹海啊什么的,看着特别喜庆,心里也觉得敞亮。

那时候流行一句谜语,扶墙走,扶墙站,管穿衣服不吃饭。其谜底就是画。

那个年月,每当到了年根底下,我就喜欢和奶奶一起去集市上,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可以说卖什么的都有,但我的眼睛尤爱盯着那些花花绿绿的年画。

之所以那么着迷,现在想想,可能就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传媒途径,还没有电脑,手机,而通向外面大千世界里的渠道还很单一,所以,很自然的,无形之中,年画就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至今回想起那些五彩缤纷的画面,仍别有一番情趣涌上心间。

虽然时下流行的年货更加五花八门起来,人们已经不再把买年画当成一回事了,但是,现在每到了过年的时候,我仍然喜欢买一两张年画,回家贴在墙壁上,许多亲朋说这个过时了,太土气了,但我不这么认为。我从心里深处仍然挚爱年画,其实我所眷恋的是那个喜庆的氛围,和难以泯灭的串串回忆

又要过年了,今年,我还想买一张年画,贴在我的卧室里,贴在记忆的深处

年画作文篇8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

过去的年画都是采用水印木刻,构图简约,色彩鲜艳。

到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那时年画大都是戏剧类的年画。内容广泛,画工细腻,色彩靓丽。

记得每套年画都是四条幅,浓缩剧情故事,用四条年画组成一出戏。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什么《武松打虎》,什么《牛郎与织女》,什么《穆挂英大破天门阵》,什么《西厢记》,什么《白蛇传》等等,这些年画都在年关大集上卖。卖年画的商贩找个靠墙的地方,尽可能地把好年画都展出来。年关大集上卖年画的地方人最多,那时家里再穷也要买上几张年画贴到屋里。贴上这些年画再破的屋子也显得喜庆,显得亮堂。

年画成了农村庄户人家的一道风景,过年串门都要凑到跟前看看年画里的戏出。一幅年画就是一出戏,一户年画就是一处景。那时,年画成了庄户人的最爱。

不瞒你说,我喜欢美术就是从喜欢年画开始的。临摩年画中的人物,山水,树木,奔马等等,从勾线到涂色在年画里受益不小。

后来年画不知什么原因慢慢被人们冷落了,曾有一段时间让彩色挂历抢了风头。再后来人们注重了屋子的装修,好好墙壁不愿再贴这挂那的`了。讲究的有品味的人家会弄上一幅字画挂上,至于那些花花绿绿的年画人们不太感兴趣了。

但无论如何,年画曾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一道风景,她给那个时代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年画作文8篇相关文章:

关于善良作文600字作文8篇

放风筝的作文优秀作文参考8篇

考研英语大作文小作文模板8篇

考研英语大作文小作文8篇

缅怀先烈作文400字作文8篇

生命生命作文700字作文8篇

做实验的作文优秀作文精选8篇

春季运动会作文500字作文8篇

三年级作文比赛优秀作文8篇

以家为题的作文500字作文8篇

年画作文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9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