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我们与作者之间的一种对话,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魅力,我们在写读后感中对书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解读,能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以下是吾优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篇1
一本关于爱、守护、与原谅的故事,势必触动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引发共鸣。它让我懂得了爱的真谛、原谅的重要和为了守护自己的亲人付出一切代价的精神。那就是瑞典作家巴克曼所写的《外婆的道歉信》。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七岁的爱莎有一个古怪又疯狂的外婆,她会埋伏在雪堆里吓唬邻居,半夜从医院溜出来带着爱莎进动物园,用彩弹射击推销员……这个四处惹麻烦的外婆却是爱莎唯一的朋友,也是她心中的超级英雄。不管什么情况,外婆都是她的忠实粉丝,永远站在爱莎的这一边,为全世界拼命。
可是超级英雄也有失去能力的一天。外婆因为癌症去世,但留给爱莎一个艰巨的任务——将外婆的道歉信送给邻居们。收信人包括一只爱吃糖的大狗,一个总在不停洗手的怪物,一个管东管西的烦人精。这一趟送信之旅让爱莎发现:外婆和邻居们的故事,比她听过的所有童话更加精彩。
书中,外婆为爱莎虚构了一个童话世界,有城堡、公主、护卫、骑士等,让爱莎在现实世界丢失的童心在这里被重新捡起,在这个虚构的世界里她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不用顾及他人的眼色。
看完这本书,我不禁感叹:作者描写的太逼真,我成功的被故事情节调动着情绪,时而欢笑,时而哭泣,时而又破涕为笑……这让我更加佩服作者。到后面,外婆去世,爱莎按照外婆留下的指示,开启了一趟送信的冒险,渐渐揭示了每个角色的“真面目”以及他们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书中的外婆是一个“非主流”的长辈。在医院里抽烟,往警察身上扔粪球,赤身裸体拿着彩弹枪射击传教人,就仅仅几句话,都能感觉到一个过渡“活泼”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而外婆精心设计的童话故事,她年轻时的真实身份、与各房客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都在等着读者在字里行间中抽丝剥茧。
其实我有一些羡慕这本书中外婆的这种童话式去世,因为她弱化了这种生离死别,让爱莎用道歉信的方式继续感受着爱、原谅和守护。它的意义在于努力的用书写的方式表达出“亲人的离开并不是真正的离开”。
除此之外,这本书令我惊讶的是,它能让我表达出这么多的情绪。读完第一遍之后我才知道,很多道理在我们长大时,我们都已经忘了。我们忘记了如何真诚的交朋友,忘记了如何从生活中看到美好,忘记了面对危险时的勇气,也忘记了想象力。外婆总告诉爱莎,好好长大,做个与众不同的人,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不应该不同。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步伐中,我们缺失了太多的自己,丢失了太多的自我,想想我们有多久没有放肆的大笑了,我感觉如今的人们的笑容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的面部表情,人们之间的问候已经成了礼貌性问候,有时还不是诚意的问候。我们在生活中都是中规中矩的,丢失了太多自我,丢失了我们原本的本性。
人无论活到多少岁,都应该像书中的外婆一样,保持一颗童心,想唱就唱,不假笑推让,想跳就跳,不害怕别人嘲笑。快乐地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爱家人,爱生活,爱自然,爱所有一切值得爱的事物。就像外婆对爱莎说的:“好好生活,好好做梦,好好大笑。人生是一场伟大的冒险。”这不光是外婆对爱莎的期望,也是作者对生活的期望。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篇2
赌十块钱,读完这本书的人,没有能忍住不哭的,前两个月在逛书店时偶然遇到的,因为是书店力推的,所以好奇的翻了一下。
对待畅销书,我一直比较矛盾。就跟热门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一样——套路!密集笑点,小温情加点小鬼马,最后一转折,来个煽情,完了。特别能戳中我等大众的内心。
然而过后,脑子里又空荡荡的什么都没剩下,我一次一次的发誓,再也不读此类降低智商的书了,这本书本来也是。开篇的场景,是外婆和七岁的外孙女爱莎在警察局里斗嘴,盘点外婆干的`那些荒唐事:半夜三更带着爱莎闯入动物园,朝警察扔粪球,结果被带到警察局……
于是,前九页,一个十分不走寻常路,有时有点搞笑,有时有点讨人嫌的老太婆形象就非常鲜明了。然后笑着笑着就到了第十页,让人猝不及防的,作者揭晓谜底:外婆所做的疯狂行为,都是为了让不合群的爱莎忘记白天在学校被同学欺负的事情。
“每个七岁孩子都应该有一个超级英雄。”外婆就是这么一个不像超级英雄的超级英雄。
太戳心了!谁心里还没藏着一个受过伤的小孩儿呢!我就是看到这里,心头一酸,马上决定抛弃原则买一本的。第二章继续煽情,外婆得了绝症,并且瞒着爱莎。我以为后面十几章会是外婆临终前和爱莎一起经历了很多事,帮她面对困难,然后在书的末尾几页撒手而去,爱莎带着外婆给予她的爱和勇气,终于自己克服了难题,获得了成长。
然而……读到第三章,外婆去世了。我边抹眼泪边想,wtf?作者你确定这么早就把泪点用光了吗?果然,中间部分的铺垫略显沉闷,虽然也有一些亮点,但还是拖拉了很多天,才读完。
终于在书的最后三分之一,来到高潮部分,一切的谜题都得到揭晓,童话逐一照进现实,xxxx为了保护爱莎(为了不剧透就给名字打码了),义无反顾的牺牲了自己……忍不住哭的稀里哗啦。虽然如此,但我还是要说,最后几页的大团圆结局,我不太喜欢。爱莎成了反校园暴力组织的核心人物。我宁可作者写她依然孑然一身,并且把孤独作为一种力量,对抗世界。
现实世界已经够俗了,为什么不能有一个我行我素的酷角色来让我们憧憬一下?总之吧,10分满分,我打7。5,值得一读。
特别是作为辅导作业老母亲,看看这种书,真的是很能反省自己:对孩子,更好一点。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篇3
其实我从来没透露过,外婆才是我的偶像,我心中唯一的“superwoman”,脆弱的时候有外婆就有了依靠,恐惧的时候有外婆就不怕了,总会想办法满足我的愿望,好像没有什么是她做不成的。从小带我爬山,捉昆虫,干各种有趣的事,如今依然是个老顽童,人老心不老。说起来,这本《外婆的道歉信》里也有个老顽童外婆,在外孙女爱莎看来是古怪又疯狂,完全不走寻常路,各种匪夷所思的事皆出自这位外婆之手。作者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用生活化的语言,脑洞大开的刻画了“蛇精病”外婆与“小大人”外孙女间的动人故事,不得不说,他真的'太会讲故事了,只用简单的小事或对话,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哭中带笑,笑中带泪。
爱莎在外人眼里是个问题小孩,因父母离异而过早成熟,漠然的看待周围事物,在学校里没有朋友总被人欺负,偏偏老师和校长也不喜欢她,唯一喜欢跟她逗乐玩耍的是过分活泼、爱惹麻烦的外婆,无论发生什么,始终站在爱莎身边,为她跟全世界拼命,带她打破常规,活得潇洒又自由。就是这样的外婆却给了爱莎最大限度的爱:知道爱莎内心孤独,便虚构了一个“不眠大陆”,满足爱莎对奇幻世界的想象;知道爱莎不接受自己的继父,即便自己觉得满意,也表现得不喜欢新女婿;知道爱莎一直隐忍同学欺负自己,便当着校长的面,以实际行动教爱莎勇敢……最后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为了让爱莎走出自己的世界,与外界多接触,便交给爱莎一个特殊的任务——送道歉信。
正是这一趟神奇的旅程,爱莎才发现了不为她所知的外婆:不同于疯疯癫癫的一面,年轻的外婆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活跃于各种亟需救助的地方,所有邻居竟然都得到过她的帮助,原来外婆和邻居们的故事比童话故事更有意思。在了解一切过往后,爱莎也肩负起外婆过去的责任,用独特的方式给人安慰,教人重振旗鼓,将生活变得好玩,不再死气沉沉。就像外婆说的“要大笑,要做梦,要与众不同。人生是一场伟大的冒险”。深深感慨于外婆的豁达,面对死亡也只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可是看到这里,我没控制住泪奔了,难免想到要是自己外婆走了,我该如何承受,但我也知道随着外婆年纪愈大,死亡的脚步也在逼近,只能默默祈求步伐放缓一点,时间在长一点……看着爱莎从悲伤中一点点走出来,重新享受生活,真心感叹外婆对爱莎的用心良苦!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篇4
有时,我们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忽然间陷入了暧昧不清的境地,进退无措。就像憋了太久的泪水或者吃了太多的食物之后,我们拖着沉重酸软的身躯走在一条漆黑漫长的隧道里,没有曙光也没什么回头路,我们不知道它将通向哪里,甚至不知道还要走多久。我们以为人生大抵也就是这样,没有谁能更轻松,直到我们遇见了外婆。她的生命一样沉重,但她的生活永远像她的人一样活泼。
在女子不被认同的时代披上外科医生的白袍;在其他女人还固守家庭的时候奔波在战场和灾难突发地;在女性的手指还只是用来抚摸孩子和厨房的碗勺时,她拿起了手术刀与死神撕扯生命;然后,她回到爱莎身边,当了一位世界上最棒的外婆。
她很少去做社会认为对的事情,也很少用金钱和名利去衡量一件事的价值,她只听从自己的内心,就像关于密阿玛斯的童话中所讲的那种“内在之声”。我记得在一本书中看到过对社会的形容:“这个城市就是一个星系的恒星,总有一大群的物质围着它转,你想逃都逃不开。多少人心累了,希望自己能歇一歇,可哪怕都心梗了,也不敢懈怠。”但外婆不,她从来,都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无论是当初选择离家做一名战地医生,还是在从死神手里抢回的人足够挤满一个篮球场之后又决定回家做好一个外婆,她都只是听从了自己的内心。她从不畏惧社会与舆论的旋涡是否会把自己裹挟,而是始终按照自己的步调和心情旋转着。她从不取悦世界,她只取悦自己。
不仅自己如此生活,她也尝试着教给爱莎: 她说:特别,是不同于他人的最好方式。 她说:如果自己选择音轨,生活就会变得好一些。 她说:生命最后留下的东西,其实是欢笑。
将她称为“世界上最棒的”并非谬赞,也不是说她胡扯故事、不友好地面对爱莎的继父、半夜翻进动物园、朝警察扔屎球、无照驾驶、吓唬邻居等等行为是多么正常,而是在这一切热闹喧嚣的背后,这个一贯粗糙大条的外婆却用毕生的细腻和温柔体贴着同时面对父母离异与校园霸凌的爱莎的内心。在与爱莎相伴的日子里,为了覆盖爱莎不好的记忆而做一些看似疯狂的事、为了驱散爱莎的噩梦而创造了“不眠大陆”、为了爱莎得到应有的尊重而耗费几倍的时间恶搞报馆… …无论是医师还是外婆,她都是“世界上最棒的”。她倾其所有地爱着自己的孙女,哪怕,在自己离世之后。
在外婆生命的最后一点时间里,她交给爱莎一系列送信和代为表达歉意的任务。在一次次送信和传递歉意的过程中,爱莎逐渐走进和了解那些与她一墙之隔的邻居们的故事与内心,也逐渐拼凑出一个更为完整的外婆。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切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孤独的爱莎逐渐缓解了失去外婆的痛苦,也逐渐走出封闭的自我。在外婆生前,她的存在本身就是爱莎的庇护所,在那里收藏了爱莎的脆弱、孤僻和所有正面负面的小情绪,收藏了爱莎无法在旁人面前展现的那个最真实的自我。外婆是她的堡垒,是她的铠甲,是她隔绝外界一切侵扰的牢固大门。但当有一天这扇大门即将倒下,外婆用一封封信牵引着爱莎擦干眼泪,一次次打开那扇门,在真实的世界里探寻着下一个目的地。在这个旅途中,爱莎那脆弱的自我一点点变得坚韧,她拥有了朋友,她开始认真倾听他人并试着解决一切问题… …在全书的结尾,爱莎收到了那封外婆写给她的道歉信,那时的爱莎已然与父母、与“小半”、与身边的邻居,甚至与自己和解。她终于可以在任何空间自由成长,而不再需要外婆与不眠大陆所构筑的那层厚厚的保护。
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不知道“治愈”这件事有谁能做的比外婆更好。生活琐碎、繁杂,我们把生命交给生活,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外婆教给爱莎也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需要把生命还给自己,喜悦、无碍、自在,就像当初上天把生命的资本交给我们时一样。甚至,我们可以做一些“出格”的事,就像外婆说的:我们不得不做一些,不然就不是真正的人。
作家六六说:“你变强大了,变坚硬了,变无所不能了,变不纯洁了,变不幻想了,变脚踏实地了,从少女变少妇了,从小伙子变秃头了,你变成熟了。”可外婆用自己的一生告诉爱莎也告诉了我们,生命可以不仅仅是这样,我们可以变得逐渐强大、坚韧、无所不能,也可以永远纯洁、永远充满幻想、永远激情万丈、永远热泪盈眶。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篇5
外婆几乎是每个人心中最温暖的的角色,人生是一场伟大的冒险,外婆说要大笑,要做梦,要与众不同。
七岁的爱莎有一个古怪有疯狂的外婆,外婆会埋伏在雪堆里吓唬邻居,把重要的事情记在墙上怕忘记,因为墙不会丢,半夜里从医院留出来带爱莎翻进动物园,在阳台上用彩弹枪射击推销员,这个四处惹麻烦的外婆却是爱莎唯一的朋友,也是她心中的超级英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外婆都会站在爱莎这一边,会为她跟全世界拼命。
外婆年轻时抛下女儿去了前线做医生,外婆救下了所有人却忽略了女儿,也是爱莎的妈妈。这就是妈妈和外婆之间争吵的导火索,而爱莎眼里的外婆不是这样的。虽然外婆没有给爱莎的妈妈一个美好的童年,但是她给了爱莎美好的童年。她教会爱莎说不,教会爱莎如何缓解自己的不快乐,教会爱莎怎么爱别人和原谅别人。
外婆不幸得了癌症去世,留给爱莎一项任务,将外婆的道歉信交给她得罪过的九个邻居。一个爱吃糖果的大狗,一个总是不停洗手的怪物,一个爱管教别人的烦人精,一个酗酒的心理医生,这一趟送信之旅让爱莎得到了成长。通过送信,爱莎了解了外婆的另一面,妈妈的另一面,许多人的另一面。
外婆去世之后,爱莎把她的头抵在妈妈肚子上说她想外婆,想起外婆从不说再见,只说回见,可是这一次爱莎再也不能见到外婆了,但是外婆还是强忍住坚强的说了回见。爱莎从此只能一个人面对未来,但是外婆交给她城堡的钥匙,让她保护所有人,她将成长起来。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篇6
这个酷热的暑假里,我读了一本让人想哭又想笑的书,但其实我们经常是一边哭一边笑。
在《外婆的道歉信》中,爱莎是全文的主角,她是一个即将八岁的女孩。爱莎有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智慧,对于所有的事情都十分好奇,似乎有着“十万个为什么”等着你去回答。而且她十分有意思,喜欢和外婆做些妈妈明令禁止的事情,如和外婆一起看电影,一起玩游戏吃肉桂卷,有时还会一起打电脑游戏。她还有一个独特的爱好——喜欢上维基百科,这对于同龄人来说是一定不被允许的,所以这个独特的她只有一个朋友——她的外婆,但是她并不孤单。
每个七岁的小孩都应该有一位超级英雄,外婆经常这么说。我想外婆就是爱莎的超级英雄吧。外婆是个很有个性的人,她喜欢向邻居的衣服上射击彩蛋,用石头在墙上乱写,因为她说这样事情不容易忘记,她还把粪泥球扔到警察衣服上……但是就是这个看似十分讨厌的外婆,却对自己的外孙女十分疼爱,无论什么时候,就算是犯错,都站在爱莎这边维护着她的一切。而且外婆从小就和爱莎讲故事,讲述着“不眠大陆”的一切,特别是“密阿玛斯”王国,每天晚上都带她进入“不眠大陆”,守护者她们的王国。直到有一天,外婆永远地留在了“密阿玛斯”。外婆交给爱莎一个任务,让她去给得罪过的九个邻居送道歉信。慢慢的爱莎知道了外婆的过去,开启了一段对外婆由恨转化为爱的旅程。
在爱莎的生命中,外婆就像她的超级英雄,处处维护着她,但超级英雄也有失去超能力的一天。而我们在生活中,也一直有个超级英雄呵护着我们——我们的父母。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我们便成了他们的唯一,他们陪伴着我们直到长大。当生活中有大大小小的事情,我们想到的一定是自己的父母,他们就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依靠。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它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非常富有哲理。爱莎她慢慢的从外婆的童话中走到了现实,真正的了解到了自己的外婆,知道了原来这些邻居曾和外婆有着一段非常好的回忆,那些童话都是来源于生活中。让爱莎对这个超级英雄不再是恨,而是更多的爱和原谅。
在文章的结尾,爱莎收到了外婆的道歉信,此时爱莎即将八岁了,她原谅了自己身边的邻居,于是便可以摆脱超级英雄的保护,自由长大,最终她成为了“生病男孩”的超级英雄,保护着他,因为每个七岁的小孩都应该有一位超级英雄。
让我们每个人都珍惜好我们的超级英雄,慢慢摆脱他们的保护,去做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因为人生是一场伟大的冒险。
外婆的道歉信,读后感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