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字教学教案精选7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认真准备详细的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下是吾优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山字教学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山字教学教案精选7篇

山字教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比5少的数量,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的与材料互动,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具:空塑料瓶若干、花生若干、1-6不同数量的食物纸条一份、1-6数字人手一份。1-5的水果卡片若干。

教具:1-5的数字卡、5只小白兔的动物瓶、1-5的动物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字卡、动物卡和幼儿进行问答游戏。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5以内的数字卡)。幼:嘿嘿,我的火车×点开。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随机出示5以内的动物卡)。幼:嘿嘿,来了×位小客人。以次来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师:火车开到了动物瓶城。(出示动物瓶)看到漂亮的动物瓶,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白兔?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幼儿答数,教师操作)。

小结: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2、请小朋友一起来制作动物瓶,要求是制作比5只小动物少的动物瓶。幼儿操作后讲述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小结:比5只小动物少的有4只、3只、2只、1只。

3、现在请小朋友为自己的动物瓶粘贴上门牌号,要求门牌号的数字是与动物瓶上的小动物一样多。幼儿操作好讲述门牌号是几,为什么?小结:比5少的数有4、3、2、1。

4、小朋友们制作的动物瓶太漂亮了,有一些花生宝宝也想住

进去,现在请小朋友送花生宝宝进家,要求数量是与动物瓶上的动物一样多。

5、小朋友老师还要请你们帮个忙,这里有一些不同数量的水果,请大家分别放在等于5和比5少的家里。幼儿操作,教师讲评。

6、游戏:开火车请幼儿拿比5少的数字做车票排队上车。(请幼儿说说车票上的数字是几,为什么可以上车?)

山字教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读成语,培养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文的综合素养。

2、学习读书方法——读书要有自己的见解,并把感受和体会写下来。

3、乐意与人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4、自主阅读,感受阅读的快乐,培养自读自悟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或挂图、小黑板。

学生:搜集八字成语。

教学时数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用“——”勾画出下面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再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指名说,再理解成语意思,感悟其作用。

比较:

(1)柔柔的微风吹来,河蚌感到舒服。

柔柔的微风吹来,河蚌感到心旷神怡。

(2)我以为,经这么一撞,蜘蛛大概已经摔死了。

我以为,经这么一撞,蜘蛛大概已经粉身碎骨了。

小结:在句子中恰当运用成语,可以简洁、形象、生动地表达出相应的意思。

2、默读书上的四个句子,根据句意,说说带点成语的意思。

3、全班交流成语意思。

4、小结:成语同一般词汇相比,所反映的文化内涵更加典型、系统、丰富,它是历史的沉淀,民族智慧的结晶,语言文化的精华,可以说成语是现在仍然使用,但又反映了历史典故的“活化石”。它对于提高语言表达水平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说话或写作时,正确运用成语,可以使文句生动活泼,更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语海拾贝

过渡:成语都是四个字吗?成语不仅有四个字的,还有三个字、五个字、六个字、七个字、八个字、十个字的,还有更多字数的。

1、今天,我们要见识一下八个字的成语,自由读成语,读熟,尽量达到背诵。

2、合作读背成语,与同桌、全班、老师等合作用喜欢的方式读背成语。

3、在能背诵成语的基础上做个小游戏。

游戏:我说你对或你说我对。

(1)同桌合作做游戏。

(2)师生合作。

4、读了成语,你有什么发现吗?左边是讲争斗的害处,右边是讲如何对待别人,都是讲与人和谐相处的道理。

5、共享资源:全班交流搜集的这种结构的词语。

6、课后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收集其他字数的成语,我们再组织开展一次“成语擂台赛”。

三、互动平台

1、导语:同学们,你们有读书的好方法吗?能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吗?

2、同学们的方法都不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读书的好方法。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对话。(可自己放声读、默读、与同桌分角色读,甚至请老师与你一起合作读)要求读通顺、读流畅。

3、全班师生对读。

4、说说你从对话中读懂了什么,还想到些什么。

(1)读书后,要做好笔记。

(2)读书笔记的好处:

a、做读书笔记可帮助记忆,弥补脑力不足,有效提高读书效率。

b、做读书笔记可锻炼思考能力。读完书用笔记下来,想一想,这便是思考,常思考,可锻炼人的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分析综合能力。

c、可积累有用材料,开阔视野,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d、做笔记会产生新的思考,有利于发现新问题,有利于研究新问题。

(3)读书笔记的`内容:一是读全文写体会,一是摘录重点句写感受。

(4)常用的形式有:提纲式、摘录式、仿写式、评论式、心得式、存疑式、简缩式。

5、读书笔记还可以写哪些?讨论后指名说。

6、小结: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由此可以看出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四、口语交际

1、谈话引出话题。孩子们都认识蚂蚁,你了解蚂蚁吗?指名说。

2、今天,老师要介绍两只去完成一项任务的蚂蚁。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边读边想。

3、分两组进行辩论。

提要求:

(1)要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在谈感受时,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要有真情实感。

(2)只要有道理,就允许有不同的意见。

(3)辩论时要注意礼貌,不能用言语伤害别人。

4、小结: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人生价值取向、情感态度等都不同,所以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认识也就不一样。

五、习作百花园

过渡:读了两只蚂蚁的故事,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感受、观点、体会等,在口语交际中,不光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还用了事例加以说明。如果把你刚才所想、所说的写下来,一定是一篇有意思的习作。

1、读习作要求。

2、简单回忆读后感的写法。

3、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习作交流。

(1)抽不同感受的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可全篇,可片断。

(2)师生共同评议:欣赏的地方或建议。

5、自改习作。

6、同桌交流、互评。

7、自己再修改,并认真誊写。

六、自主阅读园地

1、导语。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呀,自信是战鼓,是号角,是旌旗,催人勇往直前,大胆挺进,日日精进;自信是阳光,是雨露,是琼浆,助人思维敏捷,精神抖擞,挥洒一切;自信是阳光,是海岸,是蓝天,是命运的决定者,它可以送你走上成功之路。许多诗歌也写出了自信的作用,今天,我们就要读一读这样的一首诗。

2、用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小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尽量达到背诵。

3、朗读展示。

4、交流读后的感受。

5、摘抄喜欢的诗句。

6、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学着写一写关于自信心的小诗。

山字教学教案篇3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大胆活泼,大部分学生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读书,并在阅读过程中质疑、思考、交流、探究,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精神和执著探究的毅力。

二、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作的思路。

3.理解文中三处“抢”字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根据“金钥匙”栏目的提示,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细心品味课文中两对前后呼应的词语的意思:老大爷先“迟疑”,后“肯定”;我原先心情“沉重”,后“轻松”。学习从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5.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复述课文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去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从几组相对的词语描写中,体会人间真情互助的可贵和可敬。

四、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几处“抢”字的含义。

五、教学过程

(计划用两课时)

(一)质疑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齐读。

2.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钱为什么会被风刮跑?钱被风刮跑以后发生了什么事?最后结果怎样?)

3.从课题看,你认为课文重点写的是什么?

(钱被风刮跑以后发生了什么事。)

[点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可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审题质疑的习惯,引导学生弄清题目与课文的内在联系,明确课文的重点,这对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都有很大的益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帮助正音。

3.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是否读得正确流利。(如达不到这一要求,须继续朗读)

4.默读课文,想一想,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给各部分列个小标题。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主要写了在一个北风呼呼的日子里,过路行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把被北风刮跑的钱“抢”了回来,送还主人的故事。)

5.同桌交流。

6.反馈。(钱被风刮跑――路人抢钱――钱归原主)

[点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学习阅读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检验学生是否认识生字的好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顺序,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

教师:刚才大家在质疑时提出了“钱为什么会被风刮跑”这个问题,作者在文中告诉我们了吗?是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的?(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都告诉我们什么了?

2.指名回答。

(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一月二十日;地点:长春市的一条大街上;人物:只顾低头骑车的“我”和一边走路一边低头数钱的老大爷;以及事情发生的原因,即钱为什么会被风刮跑。)

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2、3自然段,边读边想:钱被风刮跑以后,行人、老大爷和“我”各有什么反应?请画出相关的语句。

2.全班交流讨论。

行人:

a)指名读画出的写行人反应的句子,理解词语“不约而同”、“喧腾”的意思。(教师板书过路行人:抢)

b)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行人的句子。(先让学生按自己的理解朗读,再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老大爷:

a)指名读画出的描写老大爷的反应的句子,理解词语“突如其来”、“焦急”的意思。(教师板书老大爷:焦急)

b)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样的语速,什么样的语调来读,可让学生带上动作读,在读中体会老大爷焦急的心情。)

我:

a)指名读描写“我”的句子,体会“我”此时的心情。

b)想像“我”当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体会“我”歉疚、沉重的心情。

3.自由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

[点评:边默读边勾画,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全班交流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

师:行人纷纷跑去抢钱,老大爷焦急不安,“我”歉疚地不知说什么好,事情的结果到底如何呢?

学习课文第4~6自然段。

1.默读第4~6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看看自己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2.四人小组交流讨论。(先由小组成员之间交流自己读懂的地方,再讨论各自的疑问,记录员整理好读懂的、经过讨论后弄懂的以及讨论后还未弄明白的问题,在全班交流时进行汇报。)

3.汇报学习结果,在各小组汇报学习结果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a)通过对路人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感悟路人的内心世界及精神风貌。

(“从四面八方陆续朝老人走来,把‘抢’来的钱都一一交在他的手里。”“聚集”“关切”“小学生抢着喊开了……”“诧异”“中年妇女不好意思地……”)(教师板书:还)

b)从老大爷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中,体会老大爷的朴实、真诚。

(“喜出望外,不停地向众人点着头。”“情面难却”“微颤”“迟疑”“肯定”)(教师板书:喜出望外――迟疑――肯定)

c)“我”的心情的变化。

(“我沉重的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了。”)(教师板书:沉重――轻松)

d)理解“迟疑”与“肯定”,“沉重”与“轻松”的含义,感悟老大爷和“我”的心情的变化,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互助和良好的社会风尚。

e)文中三处加引号的.“抢”字与不加引号的“抢”字的含义有何不同?

(1.当时风大,动作必须要快,要抢先;2.这种行为表面看来是抢,而目的却是为了帮助老大爷追回钱,是帮助的意思,这就不能叫抢,所以要加引号。)

4.设计复述提纲,复述课文内容。

a)个人或同桌设计。

b)交流复述提纲,自言自语复述。

c)指名复述。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先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感悟朗读,然后请学生说说应如何去读,最后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点评: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教学中采用“自学――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边读边做批注,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与文本对话,在读中与作者交融。同时让学生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流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四)语言积累

1.读一读,理解句子的含义。

当金钱在人们心中高到不恰当的位置时,世界就倾斜了。↓

↓发财不是人生的目的,贫困不是穷人的耻辱。

幸福不在于拥有金钱,而在于获得成就时的喜悦以及产生创造力的激情。↓

2.交流课前搜集的与钱有关的名言、谚语,并适当谈点自己的见解。

3.选自己喜欢的与金钱有关的名言、谚语摘抄在摘录本上。

[点评:要提高语文水平,必须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逐渐养成习惯,提高审美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五)联系实际,交流讨论

这件事发生在今天人们会怎么做?你会怎么做?说出理由。

(结合发生在本地的相同事件以及课前调查的周围人对金钱的观点谈一谈。)

[点评:学生在与文本和作者对话之后,加上名言、谚语的直接引导,应该对金钱有了正确的认识,此时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案例点评

1.新课程强调“教”要服务于“学”,教学是双边活动,一节课设计再好,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难以实现预定目标。本课的教学中能以学生为本,积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同学对话、与教师对话、与作者对话,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2.注重培养学生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去感悟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而深入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把语言积累与语文教学密切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去积极、主动、大胆地学习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回归了语文课堂的本来面目。

山字教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小脚的特点和功能,产生初步的探索兴趣。

2、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小脚。

3、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小脚丫乐园(有沙子、地砖、鹅卵石、海绵);

2、小组操作材料:毛巾、肥皂、钉子、火、笑娃、哭娃等等五套

3、律动磁带:《大鞋和小鞋》

活动过程:

一、脚步律动导入,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用小脚来跳个舞,好吗?

二、赤足坐在地毯上,认识双脚的结构。

1、脱袜子(儿歌)。

2、初步认识脚趾、脚背、脚心。

3、小脚为什么会有臭味?怎样让我们的小脚变得香香的呢?

三、通过体验和感受,引导幼儿认识脚的功能。

1、小脚有什么本领呢?请幼儿去小脚丫乐园走一走、踩一踩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2、幼儿赤脚体验踩在沙地、海绵、鹅卵石、地砖上的感觉。

3、活动后谈话小结:我们的小脚真有用,除了能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还能感觉冷、暖、硬、软、光滑和粗糙等。

四、通过小组操作,引导幼儿知道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小脚。

1、(出示笑的小脚和哭的小脚图片)小脚为什么会笑?小脚碰到哪些东西会哭呢?哪些东西是小脚喜欢的?哪些东西是小脚不喜欢的?分别送到它们的身边。

2、幼儿小组合作操作送卡片。

3、和幼儿一起讲述。

4、引导幼儿讨论在生活中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小脚。

五、结束活动。

1、穿袜子(儿歌)

2、摸过脚,脚上的细菌都到手上了,怎么办?我们一起去洗手吧!

山字教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y、w2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3、掌握yi、wu、yu的四声,能直接读出它们带调的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六个单韵母,并带调认读

(二)学习声母y:

1、看图,学习发y的音,认识y的形。衣服左边的树杈提示y的形。

2、比较区别y和i。

3、认识yi,练读yi的四声。

(三)学习发w的音,认识w的形

1、看图,学习发w的音,认识w的形。(屋顶的形状提示w的形。)

2、比较区别w和u。

3、认识wu,练读wu的四声。

(四)指导书写y、w

(五)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练读yu的四声

(六)比较y—i—yi、w—u—wu、ü—yu,知道y与ü组成音节,ü上两点省写规则

(七)看图读带调音节

(八)复习巩固

熟读带调的i、u、ü、yi、wu、yu。

(九)扩展活动

1、读一读,用音节口头组词。

yī衣服医生一年级yí阿姨

yǐ椅子已经以后yì容易意见

wū乌云乌龟乌鸦wú吴老师梧桐树

wǔ跳舞中午五星wù大雾服务

yū淤泥yú金鱼鲤鱼

yǔ下雨雨衣yù玉米玉石

2、读一读,找出声母、韵母和音节。

yiiyuwuwüyu

山字教学教案篇6

目标

1.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发挥想象尝试椅子的不同玩法。

3.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

1.平衡过小桥

2.游戏规则

3.合作难点能保持身体的平衡,走过不同难度的小桥准备音乐事先学会椅子操小椅子人手一把场地布置图两张幼儿人数一半的红蓝标记程序进程场地负荷时间

准备环节

1.师生问好2.集体整队

3.准备活动(带椅子):跟着音乐做椅子操(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全身运动)

中3游戏玩椅子

游戏名称:玩椅子游戏方法:人手一张椅子,幼儿探索椅子的玩法指导要点:在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探索更多的椅子玩法散点中3游戏钻山洞

游戏名称:钻椅子游戏方法:将两张椅子反扣着放,用椅背搭出山洞状,幼儿从下面钻过指导要点:山洞空间狭小,幼儿身体贴近地面、屁股压低,像解放军匍匐前进小3游戏走小桥

游戏名称:过小桥游戏方法:小组合作,每组小朋友用你们的小椅子一把一把拼成一座小桥,看谁走得稳。

指导要点:过程中教师引导变化拼小桥的方法,逐渐增加难度。

中大9比赛过小桥

1.看场地布置图

2.按照比赛的要求:钻过山洞走过小桥跑回起点把手上的小旗传递给下一位小朋友

3.幼儿布置场地

4.分组进行比赛

5.表扬胜出的小组,分享经验

6.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进行第二次比赛中10放松结束环节

1.放松鼓励小2

2.总结

3.师生再见

山字教学教案篇7

教材分析

荷兰一向以“水之国”、“花之国”、 “牧场之国”闻名于世。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是从“牧场之国”的角度来展现荷兰的独特风情的。课文为我们描绘了荷兰牧场白日的辽阔无际、宁静和谐和夜晚的祥和寂静、神秘含蓄,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白日里,牧场是动物们的天堂,无论是花色多样的牛,还是骏马或是其他动物都是那样的悠然自得、惬意舒畅,广阔无垠的草原无疑就是他们的自由王国,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闲游憩图。即使是傍晚出现了挤奶的人也并没有打破草原的寂静,连船只行驶也是舒缓平稳的,车船的到来与离去也反衬出了草原的寂静。直到夜幕降临,荷兰更是沉入一片静谧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静夜图。作者以描绘荷兰的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精心选择一系列意向,营造出宁静优美的意境,抒发了对荷兰田园风光以及自由安详生活的向往之情。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虽然描述的是外国的异域风情,但是课文所描写的田园风光和我们农村学生的生活还是比较接近的,成群的牛羊、黑色的猪群、成千上万的小鸡……这些都是我们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所以在这方面的理解学生还是比较容易的。我们教师就要抓住这一契机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荷兰王国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当然,有感悟还是不够的,最好能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将自己的独有感受表达出来,可以是直接的语言表达,也可以是通过朗读来表达,只要学生有自己的感受在里面,我们老师都要给予肯定,让学生敢于抒发自己的情感,敢于说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

(2)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感受荷兰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诵读,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象,激情导入:

1、播放荷兰美丽景色的录象,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原、成群的牛羊、纵横交错的运河、鲜艳的郁金香、转动的风车……

2、教师适时讲解:“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

3、提问:你在刚刚的录象中看到了什么?

4、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我们的课文描写了荷兰的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探知欲望去探究文本,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二)精读感悟:

1、在学生读通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

2、朗读、议读,品析交流。

(1)让学生主动朗读自己想读的,品读自己喜欢的语句和段落,注意读出自己的理解,边读边体会,自己为什么喜欢或是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2)指多名学生朗读、议读。(教师相机点拨,不需让学生多作分析,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悟读出喜爱之情。)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环节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自主地从课文中找出自己想读的内容和喜欢的句段,自主地讨论和交流感悟到的内容。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无论是朗读效果、理解的多少,还是情感体验的深浅,都不强求一个标准,力求体现个性的差异,让学生真正地成为阅读的主人。】

在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品读和理解时,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独特感受的同时也要适当地进行指导。

具体来说我打算这样处理:

第二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主要写极目远眺所看到的草原上的景色。详细描写了奶牛图,略写郁金香图。体会奶牛色彩美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碧绿如丝绒”“黑白两色”来体会。体会奶牛的`姿态美时我可以让学生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来体会牛的不同姿态所体现出的不一样的美。有的是默默低头吃草,有的是若有所思,有的是活泼好动的牛犊,有是的仪态端庄的老牛。我打算用课件展示这样一幅画面: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到处都是黑白两色的奶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姿态上讲台站在这背景下来读,读出他们各自的姿态美。至于那大片的郁金香可以一带而过,也可借助课件这一辅助教材来帮助理解朗读。

第三自然段:写的是低地上的景色,着重写了骏马图,要让学生体会骏马在草原上的自由。在这里我打算提出这样的疑问:“你们在什么地方会觉得很自由?会觉得无拘无束?”也许他们会回答“郊外”、“操场”等等地方,让他们谈谈让自己感到自由的地方的特点,谈谈自己自由的感受。从而迁移到骏马身上,骏马们为什么会这么自由?是什么让他们这么自由?这样学生就能从自身的切身体验来体会骏马们的无拘无束、自由驰骋,也体会到了原野的广阔以及作者对充满生命活力的自由自在生活的无限向往。

第四自然段:描写了天堂般的动物世界,文中有许多表示颜色的词语,“绿色”、“白色”、“黑色”,还有表示数量的词语,“成千上万”、“成群结队”,要抓住这些词语进行品读,读出它们的安闲。

第五自然段:写傍晚的景色,重点描写了挤奶图。我打算这样设计:让全班同学从刚刚那活跃的气氛中安静下来,然后放一曲舒缓的乐曲,随着乐曲我轻轻地朗读第五自然段,让学生来说说感受,体会到傍晚的寂静。也许有学生提出“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不是安静,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去争论,作为教师要巧用读文时产生的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要善于发挥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的效用。到最后,我可以点一下,这汽笛声是从“远处”“偶尔”传来的,连远处的汽笛声都能听到其实是反衬出当时的寂静。引导学生读出傍晚的寂静。

第六自然段:写夜晚的景色,描绘了一幅美好宁静的田园夜色图。这里要引导学生读出夜晚的宁静和安详。

第七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提问:为什么说这是真正的荷兰?为什么要用“真正的”三个字?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什么才是“真正的”荷兰?其实这一步骤就是对整篇课文有一个总结,让学生把刚刚零碎的感悟加以整合,对荷兰的田园风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体会田园景色所蕴涵的诗情画意,回到课题《田园诗情》。

(三)总结课文:

最后可以设计这样的提问: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荷兰乡村的美好景色,感受了那里迷人的田园诗情,看到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干什么?

?设计理念:在读懂课文完成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看到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干什么?”,这各种各样的想法,再一次表明了学生对课文中所描绘的美好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向往,是美好情感的又一次熏陶和积淀,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并且,通过表达,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特征得到了彰显,为后续学习明确了目标。】

(四)布置作业:

1、自选作业:读自己认为优美的段落;摘抄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以小导游的形式介绍某一处景色。

2、拓展延伸:荷兰这么美,你还想了解它更多的情况吗?课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找一找有关荷兰的资料,然后每小组推荐一位代表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板书设计:

田园诗情

奶牛 悠闲

白天 骏马 自由 诗中有画

动物 安闲 画中有诗

夜晚 安静

山字教学教案精选7篇相关文章:

学校教师教学工作总结精选7篇

八年级教学教学工作总结精选8篇

教学教学个人总结精选8篇

教学总结教案7篇

高一教学工作计划精选5篇

小学信息教学工作计划精选6篇

课程教学总结范文精选6篇

2023地理教学工作计划精选5篇

2023美术教学工作总结精选8篇

个人工作教育教学总结精选8篇

山字教学教案精选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