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师通过一份出色的教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差异,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一份综合性的教案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下是吾优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有序整理和复习表内除法,发现除法算式的一些规律,加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掌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们的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他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有序地整理和复习,能熟练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纸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前几节课学的有关除法的一些知识吗?

(1)要计算除法算式的商需要请谁来帮忙?(乘法口诀)

(2)1-9的乘法口诀集体背诵一遍(共45句)

2、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把这些乘法口诀能解决的除法算式进行归纳和总结。

师:这么多的.算式卡片怎样整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欢欢和乐乐是怎样整理的,请观察

生:欢欢,他是按得数相同来整理的,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2

师:乐乐又是怎样整理的呢?

生:她是按除数相同来整理的,这些算式的除数都是2

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好整理?(乐乐的比较好整理)

那我们就按乐乐的方法把卡片在桌上摆一摆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中的表格,组织学生观察。

(1)一共有多少张算式卡片?45句口诀为什么有81张卡片

生:每句口诀能写两道除法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比如(略)

(2)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一数列的除数都相同,并且按照除数是1--9的顺序从左至右排列。

(3)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一横行的得数相等,按照得数是1--9的顺序从上至下排列。

(4)整个看,你觉得哪行哪列比较特别?用自己的话总结

生:除数是1,商和被除数相同。举例

生: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2、游戏

组织学生根据写出的卡片进行下面的活动。

同学们真棒,下面我们利用这些卡片做两个游戏吧!

(1)同桌考一考

一名学生随意拿出一道算式卡片,说出算式,另外一名学生说得数。同桌之间互问互答,看谁答得又快又准。

(2)看谁最会找

以小组为单位,找出得数相同的所有算式卡片。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十”第3题。

(1)观察教材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3)讨论交流,还能提出哪些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师:请在卡片中选一张关于信息的除法算式卡片,提问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学生交流,集体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计划和决策的能力,逐步发展创新思维。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学习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师:学校组织小朋友去郊游,游玩前我们应考虑到哪些问题呢?(出示:时间安排、车辆安排、春游收费、游乐项目)

2、出示课题:

小练习(3)——郊游

二、计划决策、解决问题。

1、时间安排。

(媒体出示时间图)

(1)看图说一说时间。

(2)这天我们将在外面度过多长时间?你是怎样想的?

(3)多媒体演示。

2、安排车辆。

(媒体出示:1班31人,2班28人,3班30人,每辆客车能乘坐50人)

(1)收集数学信息,思考解题思路,可以考虑班级总人数、车辆载重人数。

(2)渗透估算:从最邻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

(3)学生独立计算:可以列竖式。

(4)渗透巧算:观察数的特点,可以先凑整。

(5)请你安排,3个班级如何坐这2辆车?可以把一个班级进行分拆。

3、春游收费。

在学校收的费用:

师:学校发下一份通知,你们能看懂吗?

(1)计算:往返车费与入场费是多少?(4元1角+5元8角=9元9角)

(2)学校准备一份食品,价钱一共是多少?

4元+3元5角+5角+8角+1元3角=10元1角。

(3)在学校,一共要收费多少呢?(9元9角+10元1角=20元)

(4)20元,你打算付给老师()张()元?

4、游乐项目。

(媒体出示游乐园图)

(1)找一找,有哪些游乐项目?(介绍项目及单价)

(2)如果每一项都能玩,那需要多少钱?(50元)

(3)根据要求设计方案:给你25元(全部用光,可以重复玩),你可能怎样玩?

①最多可以玩几次?(5次)

②最少可以玩几次?(2次)

③如果想玩3次,你可以怎么玩?

④如果想玩4次,你又可以怎么玩?

三、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什么新本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3

【教学内容】

质数和合数(课本第14页例1及第16页练习四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质数、合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什么叫因数?

2.自然数分几类?(奇数和偶数)

教师: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新课讲授】

1.学习质数、合数的概念。

(1)写出1 ~20各数的因数。(学生动手完成)

点四位学生上黑板写,教师注意指导。

(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填写下表)

(3)教学质数和合数概念。

针对表格提问: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

教师: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

2.教学质数和合数的判断。

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17 22 29 35 37 87 93 96

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

质数:17 29 37

合数:22 35 87 93 96

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

(2)汇报:

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

②用筛选法排除。

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3题。

【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学生畅谈所得。

教学板书:

质数和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学反思:

教学质数与合数时,先复习了因数的概念,然后再让学生找出1~20各数的所有因数,并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的因数有什么不同,再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引出了质数、合数的概念,学生对一些知识的掌握就会水到渠成,而且还会作出正确判断。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的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在同级的混合运算中,应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道理。

2.在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课件出示)

16+9+8=32-10-6=

25+20-10=48-8+17=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按照什么顺序计算?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一)仔细观察,收集信息。

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同学们做什么呢?(阅览室阅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他的这句话是鼓励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多读书,读好书。阅读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就是用()减去(),然后再加上()。(学生口答)

3.该怎样列算式?

4.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

(二)反馈交流解法。

1.交流解法,初步感知。

(1)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分步算式:

53-24=29(人)

29+38=67(人)

综合算式:

53-24+38=67(人)

(2)汇报交流: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2.解释概念。

(1)什么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像53-24+38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

(2)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运用规定,脱式计算。

(1)课件出示:53-24+38,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脱式计算:

(2)讲解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示范板书:

教师边讲解边说明:先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和写出每一步的计算结果,运用脱式计算。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长短要一致。

(3)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4.体会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1)课件出示:15÷3×5,指定学生说说运算顺序。你能把这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教师指出:加与减是一级运算、乘与除是二级运算。

(3)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4)归纳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同级混合运算,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

23+6-11 2×8÷4 72÷8÷3

=□○□=□○□=□○□

=□=□=□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学生计算每道算式,教师巡视,巡视时关注学生书写的规范性。

(二)小法官。

3×8÷4 34-17+3 18÷3×3=2

=24÷4=34-20=18÷9

=6(√)=14(×)=2(×)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定学生说明错误的理由。

2.口答:这些综合算式应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五、知识梳理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掌握了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2.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同级混合运算,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2、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含有两级运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五单元混合运算。(板书课题:5.混合运算)

二、复习旧知。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看大屏幕(课件),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

(学生回答)

哪位同学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它们的运算顺序?

(学生回答)

谁能用自己的理解形象的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

(学生回答)

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理解的很透彻。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其实,数学之间是有联系的,只要你们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就能从旧知识中发现并学到许多新知识,不信,你们看这道题(板书:7+4×3),观察一下,与上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

1)做一做

那么,当他们遇到一起的时候,你们应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拿出本子试着做一做。

2)读一读

同学们想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吗?(想)请打开书48页,对照48页的脱式计算,看一看自己做的对不对。做对的同学就在旁边为自己画上一个大大的笑脸,以示鼓励。做错的同学,认真观察,找到自己错误的原因,并在旁边改正过来。

(学生独立看书并更正)

3)说一说

(请做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并更正:请做对的同学说说正确

的计算顺序)

4)做一做

我们知道了当加和乘遇到一起时,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那么,当减法和除法遇到一起的时候呢?请同学们再试着做一做这道题。(课件显示:15-10÷5)

(学生试做)

5)说一说

(请做错的同学分析错误原因并更正:请做对的同学说说正确的计算顺序)

6)议一议

同学们知道了当乘加在一起时,先算乘后算加;当减除在一起时先算除后算减,那么这些算式你们知道他们的运算顺序吗?

(课件显示10道不同级的混合运算算式,请同学们说运算顺序)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组算式的运算顺序,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

谁愿意把你的发现与同学们分享?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7)读一读

我们打开书,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学生自读两遍,齐读两遍)

8)讲一讲

现在,谁能告诉老师,我们下次再遇到这样的算式,该怎么计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加法),那么,我们再来看这道题,先算什么?(4×3=12),再算(7+12=19)(同时提醒注意事项)

9)练一练

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学会了)老师现在要考一考你们,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课件显示)

四、总结提升

同学们,数学是一门很神奇的学科,你们看(课件显示)我们把昨天学的知识稍微变动一下,就成为了我们今天所学的新知识 ,如果老师把今天学习的知识再添加一个小括号,它的计算顺序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你们说,神不神奇?(神奇)其实,数学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正等待着你们去研究和探索呢?加油吧!同学们。老师期待你们更精彩的表现。下课!

板书设计:

5.混合运算

7+4×3 先算乘、除法

=7+12 后算加、减法

=19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相关文章:

2023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工作计划5篇

4年级下册数学工作总结5篇

7年级下册数学工作总结5篇

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参考5篇

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推荐5篇

三四年级下册数学工作总结5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5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工作总结8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工作总结最新8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工作总结6篇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2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