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优秀教案通用6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教师们充分准备教案,可以提高教学反馈和改进能力,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下面是吾优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优秀教案通用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优秀教案通用6篇

小学优秀教案篇1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

知识目标:

学会12个生字,理解21个词语的意思。

情感目标:

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教学重点

1. 运用读书记号阅读课文。

2. 理解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1.大家都已学过了《春晓》,我们再来一起背一下好吗?

2.揭示课题,古往今来,赞美春天、春雨的诗篇举不胜举。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赞美的是什么呢?

二、自学课文,并检查自学情况。

(一)自学课文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按课后习题1的要求做读书记号。

2.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工具学习生字新词。

3.想想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议议,记记。

师点拨重点:

唇(chún),不能读成chén (晨)竭(念jié,不念jí)

2.提出不理解的词句,酌情处理。

3.课文主要写了谁?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给课文分段。

我们在第七册已经学过了好几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还记得吗?

请自选一种分段方法给课文分段

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按时间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

按地点变换顺序给课文分段;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第一段。

2.我们来看一下,在上课时的.教室里,发生了什么事呢?(或上课时达丽玛怎么样?)

(达丽玛上课没认真听,被乌罕娜老师发现。)

3.乌罕娜老师又是怎么发现的呢?

(乌罕娜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面丽玛这双走了神的眼睛。)(小黑板出示)

(1)理解走了神: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分散。

(2)课文哪些句子写达丽玛走了神?理解游荡。

(3)用哪个词把前后两部分连接起来的?表明这句话是什么关系?

(4)理解:发现,你从中获得什么启发?

4.被发现后,达丽玛会想些什么呢?

五、学习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

给达丽玛补课时,乌罕娜老师是怎样做呢?

2.达丽玛又是怎样回报乌老师的呢?

(达丽玛望着老师严肃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让心跑向大草原了。)

(1)理解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

(2)如果现在你是达丽玛,你会怎样发誓呢?

(3)达丽玛为什么要发誓呢?

(乌罕娜老师发现达丽玛走了神,用提问来证实后,并没有批评她,而是放学后给她补课。虽然只是给达丽玛一人上课,乌老师却同样严肃认真,这种教育方式深深地感动了达丽玛,她不仅认识到了错误,而且决心改正错误。所以要发誓。)

(4)达丽玛又是怎样做的呢?

(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印在心里。)

印什么意思,能换成什么呢?

3.正因为达丽玛这么认真地听课,所以外面下雨了,她也没有发现。

4.指名读,再齐读。

5.达丽玛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那她听见了什么呢?

(老师,我只听见您给我讲课。是的,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闪电、雷声?)(小黑板出示)

(1)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达丽玛听课时怎样?

从哪里看出?三个只字可以看出。

(2)从沙哑的嗓音和发干的嘴唇,可以看出乌老师当时怎样?

6.正是这样疲劳的乌老师,当她得知达丽玛听课时,没看见闪电,没听见雷声,时心里怎样?(激动)

7.为什么这么激动?

8.分角色朗读,体会达丽玛的专心与乌老师的激动。

六、巩固练习。

至于乌老师是怎样护送达丽玛回家的事,我们下堂课再来学习。现在,老师要看看大家,是否把这堂的知识都掌握了。

1.填空(不重复,尽量用本课学过的词语)。

( )的眼睛( )的眼睛( )的眼睛

( )的春雨( )的春雨( )的春雨

( )的面容( )的面容( )的面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游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竭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达丽玛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圆溜溜的一双眼睛望着老师乌罕娜,但是她的心却跟着春风一起,游荡到大草原上去了。达丽玛瞪大眼睛望着老师是故意装给老师看的,为是的不让老师发现她思想开小差。( )

(2)达丽玛,这个问题你来回答。乌罕娜老师从四十二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这双溜了号的眼睛。乌老师能从那么多同学中发现达丽玛走了神,是因为她上课时特别注意达丽玛。( )

(3)达丽玛坐下来,竭力忍住,才没让眼泪掉下来。这句话是写达丽玛为自己做错了事,给老师添麻烦悔恨极了的心情。( )

(4)老师,下雨了!她惊奇地说。达丽玛之所以感到惊奇是因为草原上春天下雨极为罕见。( )

板书设计:

春天的雨点

达丽玛 乌罕娜老师

上课时 走神 发现

补课时 发誓 补课

专心 放心

护送时 感激 护送

知错就改 关心爱护

小学优秀教案篇2

教材分析:

?匆匆》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一篇散文,它是朱自清先生早期的作品。作者通过对时光匆匆逝去,一去不复返的感慨,给我们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有意义事情的启示。

文章用语讲究:一是巧用修辞,将空灵而又抽象的时间化为可视可感的物象。二是句式的整散结合,加上叠词的运用,读起来令人感到格外的轻巧、婉转,越读越爱读。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里强调:阅读教学应重视主体阅读感受和体验,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根据这点本设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朱自清其人其事,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并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1、感受语言美,体味文章拟人、排比的修饰手法及优美的语言,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积累语言,学习运用语言。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朱自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收集关于时间的古代诗词、名言、警句。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启动感情

1、请看大屏幕的钟表。问:你想到了什么?

2、说几句有关时间的格言。(演示时间格言)

3、揭题。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并且一去不复返。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时间的散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匆匆”是什么意思?生活语言中什么时候用到“匆匆”一词?好!让我们感悟一下,我们的日子是怎样匆匆而逝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你想大声读就大声读,你想默读就默读,你想和伙伴读就和伙伴读,用你喜欢的方式去读,边读边画:哪些语句是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2、看同学们认真投入的样子,就知道你们一定读得不错,现在我们来展示交流一下!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师:这个句子用得是什么修辞方法?

师:写出了八千多日子在时间的流里是非常 的。

师:谁来把这短暂的时光给大家读读。

师:你从“没有声音,没有影子”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师:请带着想象将这无声无息的时间读一读!

师:你读的真不错,让我们感到了时间的无声无息。作者为这匆匆而过的日子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头涔涔而泪潸潸”是什么意思?作者是一种什么情绪?请同学们带着这种伤心、着急再来读一遍。

评价:读的不错走近了作者的心灵。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小学优秀教案篇3

教学内容:

圆的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激发学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极限思想。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难点: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认识了圆,会计算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时要注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

学法指导:

教学本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提出将圆割拼成已学过的图形,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

学具准备:

把圆片分成十六等分,并按课本图所示,剪拼并贴成近似长方形。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前面我们学习了圆、圆的周长。如果圆的半径用r表示,周长怎样表示?(2πr)周长的一半怎样表示?(πr)

2、课件:出示一块圆形的桌布。如果要给这块桌布的边缝上花边,是求什么?(圆形桌布的周长)

3、出示一块圆形的镜框。如果要镜框配一块玻璃,至少需要多大?是求什么?(圆的面积)谁能指出这个圆的面积?谁能概括一下什么是圆的面积?请同学们用手摸出学具圆的面积。

提问:如果圆的半径是2分米,你能猜猜这块玻璃到底有多大?(同学们纷纷地猜测,有的学生可能说这个圆面小于所在的正方形面积)

这块圆形玻璃有多大,就是要求圆形的面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计算圆的面积。(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1)以前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回答,师用课件演示。)

(2)通过回忆这三种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你发现了什么?(发现这三种平面图形都是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3)能不能把圆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呢?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圆可能转化为什么平面图形来计算呢?

2、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1)拿出已准备好的学具,说说你把圆剪拼成了什么图形?

(2)学生小组讨论。

看拼成的长方形与圆有什么联系?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课件演示:请看大屏幕,把圆分成16等份,拼成了近似平行四边形,再分成32等份,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分成64等份,拼成近似长方形,你发现什么?(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长方形。)

(4)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小组讨论一下。

生边答师边演示课件。

生答: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所以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

s=πr × r s=πr2师小结公式

s=πr2,让学生小组内说说圆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5)读公式并理解记忆。

(6)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半径)

3、利用公式计算。

(1)用新的方法算一算:刚才的玻璃到底有多大?看谁刚才猜得较接近。(学生计算并汇报)

(2)出示例3,学生尝试练习,反馈评价。

提问:如果这道题告诉的不是圆的半径,而是直径,该怎样解答?不计算,谁知道结果是多少吗?

(3)完成第95页做一做的第1题。

(4)看书质疑。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只列式不计算。(cai课件出示)

2、测量一个圆形实物的直径,计算它的周长及面积。

3、课件演示

用一根绳子把羊栓在木桩上,演示羊边吃草边走的情景。(生看完提问题并计算)(羊吃到草的面积即圆面积是多少?)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自己运用了什么方法,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1、第97页的第3题和第4题。

2、找出身边的圆,同桌合作量一量半径,算一算面积(完成实验报告单)

测量物、直径(厘米)、半径(厘米)、面积(平方厘米)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

s=πr×r

s=πr2

小学优秀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归纳、推理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重、难点);

2、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出示课本上的对话请境框。

2、整理、归纳问题,并出示完整的题目。

3、顺势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分数乘法(二)。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巡视、指导小组讨论学习。

2、提问:怎样用算是表示6个1/2?

3、6×1/2这个乘法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4、归纳小结分数乘法(二)的算式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6×1/3如何计算呢?

6、总结计算方法。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教材第5题试一试第1、2题。

2、组织学生做第6页练一练1—3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小学优秀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和想像能力。

2,过程和方法:运用“三学一拓”教学模式感受诗中描 写的情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4,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

5,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想像能力。

二,导学: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了许多古诗,你们能背一背吗?今天,老师也要背古诗。可是不是用朗诵的形式,而是要把它唱出来,想听吗?你们知道我唱的古诗的诗题吗?揭示课题。

三,自学:

(一)读诗:1,生自读古诗。2,师配乐朗读。

3,评价一下老师的朗读,说一说朗读时注意了什么?4,再读古诗。5,生配乐朗读。

(二)出示自学内容:通过我们的朗读,你都读懂了什么?现在就请你拿起手中的笔来划一划,写一写。自学三分钟。

四,点学:汇报自学成果,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就请同学们各抒已见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学生a:我读懂了“惜”是爱惜的意思,学生读第一句诗。谁爱惜?爱惜什么?一个“惜”字将无声的泉水细细地流了出来,因爱惜流水不愿多流一点,化无情的水为有情。同学们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手法?说一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怎样来读?“无声”一词要读得轻柔。突出“静”

学生b:“爱”是喜爱的`意思,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情境想像:晴天里柔和的风光是怎样的?还有谁和他学的是一句诗。让学生补充,说诗句意思:树影映在水面,像是爱恋这晴天柔和的风光。这句诗也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了小池的幽静美丽。

学生c:小荷才露尖尖角:嫩荷叶那尖尖的角刚刚露出来。指导朗读:“才露”重读,想像情境:你认为这是怎样的小荷。读出小荷的美来。

学生d:早有蜻蜓立上头:早就有蜻蜓飞来落在它上面。找动词“立”让学生演示“立”解释是落的意思。指导书写“蜓”想像情境:你们想蜻蜓会对小荷说些什么呢?把这两句诗一起来读一下。

五,拓展:

我找同学把这首诗再读一下,看一看能不能读出诗的意境来。师范读:老师也想来读了,请你闭上眼睛想画面,看你能想到哪些美景?出示大屏幕:早晨,当我漫步在小池边,看到...... 感到......

六,总结:

孩子们,在诗人的笔下,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就说这首小诗里的景物吧,蜻蜓啦,泉眼啦,连树阴也一样,各有各的行为,各有各的心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拟人法。欣赏了这幅池塘小景,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呢?出示大屏幕:树,风吹杨柳。花。看着图片,说一说用上这样的写法。

板书: 小池

泉眼 惜

树阴 爱

小荷 露

蜻蜓 立

小学优秀教案篇6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道路交通,理解遵守道路交通意义和重要性,明确每个人都要牢固的树立安全意识;明白一个人的安全每天都是从零开始的。

2、通过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能以实际行动遵守交通规则,做安全的小使者。

教学过程

(一)上学放学路上。

教师语:同学们你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马路;都有要经过“十字”路口和“三叉”路口,当你行进是都是否留心和注意过往的车辆;是否用心观察地形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在日常生中应注意什么。

(二)在路上要注意的问题。

1、道路行驶要靠右行,都要配戴小黄帽,不能随心所欲忽左忽右,走路要眼看前方,排纵队,不能互相并排行走,更不能在路上追路、嬉戏。

2、不能追逐车辆或向车上投掷物品,如:石子、泥团、饮料瓶等,不能随便搭乘过往的车辆。

3、回赤米坑小组的同学除了走公路外,还要沿河走2千米的山路,山路内侧靠山、外侧沿河,路面宽约2.5米,偶尔有运木头小型农用车、摩托车行使。所以家住赤米坑的林翠萍、王丽君等同学要特别小心,除了用眼外还要用耳,弯道处要先听再行,没有听到车声都要靠山边行走,雨天必须要派人来学校接。

4、通过“十字”路口或“三叉”路口的同学,每次都要高度的警惕一定要做到“四个环节”即:一停、二看、三想、四通过。

5、带领全班同学到校门口的“十字”路口进行实地观察并演练。

(三)、乘车

教师语:同学们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那么这节课就“行”来谈谈。

1、我们节假日去城里买学习用品、购买衣物一定得由父母或村上的“大人”陪同监护下,只能乘坐班车或专线车,不能乘坐超载车。在车上如果坐在靠窗子的位置,千万不可将头或手伸到窗外,特别是两车交会时更不将头伸至外观看。

2、乘车时上下车要让车子停稳后,才能上下车,心须要养成先下后上的习惯,遇到老人或孕妇要主动让座。

3、如果乘坐家人的摩托车出行,不能超戴。一定要戴安全帽、身子要往前倾、手要抓牢车架,并要随时提醒骑车人不能太快,弯道时一定要减速慢行、多打喇叭、不能超车;骑车时不能接听手机、更不能打手机,以免分散注意力造成不测。

4、严禁小学生骑自行车上路、绝对不准载人逛路。

5、如节假日进城上街要走人行道,横穿街道时一定要走斑马线,并要左右观看待没车时快速通过。

(四)课堂议论。

1、让全体同学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

2、学生之间可互相补充,对照自己的不足,还存在什么安全隐患。

3、谈谈你们耳闻目睹发生的交通事故,并引导学生知道小心能行万年主船、生命靠自己终生呵护的道理。

(五)课堂发言及总结

1、由学生自由发言讲路上经历,让他们自己表述存有安隐患的地方。

2、请同学们自己发言相互评议谁在要路上做的好,谁做的还不够。

3、今后该怎样做。

小学优秀教案通用6篇相关文章:

小学足球比赛作文通用6篇

小学期中考试作文通用6篇

小学四年级年级主任工作计划通用6篇

小学生健康教育教案通用7篇

小学优秀班主任工作计划优秀6篇

小学生梦想作文通用6篇

2023小学工作计划优秀6篇

2023小学老师工作计划优秀6篇

小学美术个人工作总结优秀6篇

小学优秀班主任工作计划6篇

小学优秀教案通用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