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风和水教案6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详尽的教案能够引导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学习,教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吾优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音乐风和水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音乐风和水教案6篇

音乐风和水教案篇1

1、教基本动作《手腕转动》,学习合着音乐节拍转动手腕。

2、增强音乐节奏感。

活动准备

儿童

材料

录音机、磁带

重点 学习基本动作:手腕转动

分析与反思

难点能合着音乐节拍转动手腕

活动过程

(引导策略与有效 指导)

一、 教师弹《手腕转动》的音乐,请小朋友在座位上拍手,要求一拍一次。

二、 教基本动作《手腕转动》

1、教师边哼乐曲边转动手腕。老师在干什么?老师的手指是怎么样的`?手腕是怎么做的?小朋友学做。

2、放录音,教师示范动作三遍:高、底手转动;左右手平举转动;头上方转动。

3、放录音,教师再次示范提问:教师先拍手几下?再转动几下?分别在什么地方转动?

4、小朋友听音乐和老师一起做手腕转动。

三、 分组练习。

1、分男、女进行练习。

2、个别小朋友练习。(教师纠正个别小朋友的动作)

3、集体练习。

4、在音乐声中自由走出教室。

音乐风和水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合唱的学习,体验对大自然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

2、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3、培养学生的演唱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全曲。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难点:

唱准歌曲中的弱起、二声部练习。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入教室,要求跟着歌曲的节拍。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练声

1、生唱“啦”

师:刚才我们都在春天里听到了很多美妙的声音,现在我们就把它们融到“啦”这个音中,我们用声音来表现下,跟着我的动作一起来。

2、代词唱

师:嗯太美了,我听到了万物的声音,那现在老师就把你们美妙的声音配上旋律,一起来唱一唱,注意看我的手势,先听下琴。

3、出示:10501050︱10501050

师:刚才我们唱的旋律,我把它写成了这样的曲谱,我这里有两种唱法,听完了之后请你告诉我,哪一种是跟这个谱子一样的!

三、解决难点

师: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最近的天气可谓是春光明媚,春风轻轻拂过我们的脸庞,非常的舒服。你能模仿一下春风的声音带给我们一丝凉意吗?

师用wu范唱:0004、3︱26–5、4︱35—43︱2345︱4、33450

师:这是一阵柔和的春风,让我们一起模仿春风的声音吧。唱歌要注意坐姿,师弹奏旋律,学生模唱。

四、学唱歌曲

1、师:当那春天来到大地充满阳光,绿树发芽万物生长,当那小河清清流水正在欢唱,我将出发到远方……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意大利的朋友们出发远行的欢乐情怀吧。

2、师:听,田野在召唤我们呢。(第二次听全曲)

师:田野用什么方式召唤我们?郊游的队伍分成了几个小分队呢?

学生说一说。(合唱)

师:歌曲的'情绪怎么样?(欢快,活泼)

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走向大自然,走进美丽的田野。为了使我们的步伐整齐,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请同学们一定要听着音乐,和着音乐的节拍来踏步。第二,为了踏好第一步,我们先要做好准备,这样吧,听老师数到七,大家一起捻指说“走”,然后踏步走起来。我们先来试试。

师:好,我们来看,谁能和着音乐的节拍走得最精神,最漂亮,能和大自然美丽的风景融合在一起。第三次听全曲。

3、解决难点

师:随着欢快的音乐来到了美丽的田野,请大家坐下来休息一会。老师把《田野在召唤》这首歌曲,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喜欢!

师:让我们一起学习歌唱吧。

出示:0004、3︱26–5、4︱35—43︱2345︱4、33450生学唱代词唱一唱。

师:让我们告诉田野,不要着急,我们马上就来了。

出示:0004、3︱26—5、4︱35—43︱20505050︱3——0‖学唱曲谱。

4、师:美丽的田野在召唤我们,我们也一起轻轻地唱起来,用歌声来回应它。(同学们,想一想,是用大声喊唱,还是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去唱,能和美丽寂静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那我们就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再来唱,听好音,随琴唱歌,处理歌曲中的重难点乐句。

师:随老师的琴一起来唱一唱。(歌曲中的八分音符唱时做到声断气不断的状态,教师要示范给学生听,换气记号等。)

唱好、唱准歌曲中的弱起、反复跳跃记号、休止符及换气记号的作用。(注意用微笑的状态,嘴角上提,用灵活的舌尖来咬字吐字,听听你们的声音是不是跟大自然的声音一样动听美妙。)

a、学唱高声部曲谱

师:唱得真不错,让我们试试第二段吧。引导出第二段跟第一段结尾的不同之处。

b、学唱低声部前半部分

师:真不错。这首歌不但旋律优美,歌词写得也很美呢。学唱歌词代词唱全曲。

音乐风和水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主题活动了解树的种类及树的用途(如遮阴、挡风沙、绿化环境、净化空气等)。

2、幼儿能背诵儿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激发幼儿爱护和保护自然环境。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flash动画

2、拟人小树图片、背景图等

活动过程:

一、师幼问好:奥尔夫问好方式集中注意力

师:宝宝好——!

幼:老师好——!

师:宝宝,宝宝,早上好——!

幼:老师,老师,早上好——!

二、小朋友欣赏flash,了解一些常见的树

师:今天有好朋友来我们班来做客,看看它们是谁啊?

幼儿:树

师:这都是什么树呢?(柳树、杨树、苹果树、松树、芙蓉树)

幼儿同老师一起看flash说出树的名称。

师:小朋友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一些我们不认识的树,你们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或小区里看一看还有什么树,然后来幼儿园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

三、情境创设,引出儿歌:

师扮小树苗:“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小朋友听这是什么声音呀?我们一起来找找看!

师:原来是小树苗在哭。

师:我们一起来问问小树苗为什么哭,好吗?

幼:“小树苗、小树苗,你为什么哭呀?”

教师(以小树苗的身份)讲故事:“我们树家族被人类破坏了,现在就剩下了我自己,在这里我好孤独啊,北风都快要把我给吹倒了,我好冷啊,呜呜呜……”(引出儿歌:一棵小树好孤独,北风吹来呜呜哭。)

师:孩子们我们怎么帮助小树呢?

幼: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小朋友自己一个人玩是不是也特别孤独啊,那你们会怎么办呢?

幼:找小朋友玩。

师:好!我们给小树找朋友在它的身边种上树吧!

师:这样它们手拉着手再也不怕大风了,看!小树笑了。(引出儿歌:千棵小树手拉手,大风见了也认输。)

师:小朋友们帮助了小树,太了不起了,老师就把这件事儿编成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四、引导幼儿学儿歌:

1、听录音提要求。

师:close your eyes小朋友们认真听,

2、看幻灯片图片,教师交代儿歌名称,带领幼儿分句读儿歌。

3、学习儿歌:师带领幼儿随节奏拍手(拍腿等)说儿歌。(变换节奏型);

4、手指律动,集中幼儿注意力。

5、分角色说儿歌:一名幼儿说儿歌的前两句,后两句大家一起说。男女孩交替说;加动作说儿歌。

6、幻灯片儿歌:幼儿空中点读儿歌。

五、师幼谈话,进行语言思维训练

师:提问:树为什么是我们的好朋友呢,它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

幼:树能长苹果……

师:对,能结果子的树是果树。

幼:下雨的时候可以躲在大树下。

师:老师告诉你们,下雨的时候,特别是雷雨天千万不能在大树底下避雨,因为大树能导电,这样会出危险的。

师:树荫可以为我们遮挡火辣辣的太阳;树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树可以挡风沙、防洪。(师边放幻灯片边讲解大树的作用)

师:小朋友们树(大屏出示字——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

六、学唱歌曲《小白兔和小树苗》:看flash动画:

师:看小白兔在小树林里玩呢!小树林青又青,小白兔多开心,你来逃呀我来追……呀!小白兔跑来跑去的会碰到小树的,我们快用歌声来告诉小白兔要爱护小树苗吧!

幼:拍手有感情的唱歌《小白兔和小树苗》。

七、游戏《运小树苗》:

师:幼儿开小火车说儿歌,运树苗。幼儿说儿歌开出教室。

活动延伸:

请家长在休息日带幼儿认识一些树。

教学反思:

这次语言开放活动,我组织了儿歌《小树》主题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根据中班的年龄特点,利用幻灯片、图片来吸引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理解儿歌内容。语言活动着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想说、敢说。这次活动尝试用拍节奏型的形式学儿歌,孩子不仅对儿歌有兴趣,也能感受节奏的魅力。在今后的活动中,还应让孩子多动手,大胆的玩起来。

3、中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小蝌蚪教案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用动作表现歌曲中3/4、2/4拍的节奏。

2、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3、积极投入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鱼网一个。

活动过程:

一、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二、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三、感受歌曲《小蝌蚪》的乐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并做动作。

1、倾听教师范唱。"青蛙妈妈的孩子小蝌蚪在唱歌,大家注意听,它唱了些什么?"2、根据歌词内容,师生共同创编动作。

3、在教师带领下,边念儿歌边做动作,表现歌曲中3/4、2/4拍的节奏变化。

4、在歌曲旋律伴奏下,尝试配歌词,学唱歌曲。

5、在歌曲录音的帮助下,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四、边唱歌,边玩游戏。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

"小蝌蚪边唱歌边在水里游,玩得很开心,调皮的孩子拿来鱼网捉小蝌蚪,灵活的小蝌蚪快快地游回去了。""鱼网出现时,小蝌蚪才能游回家去!"完整游戏,幼儿边唱歌边按歌词内容和歌曲节拍做动作,歌曲结束,鱼网出现,小蝌蚪逃回家去。

2、在自然角中投放小蝌蚪并向幼儿介绍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在《郊游》乐曲伴奏下进教室。复习歌曲《在农场里》然后学唱歌曲。

最后边唱歌边玩游戏。

活动反思:

我们班的幼儿大都生活在小区之中,对于小蝌蚪这个动物形状并不熟悉,因此,在学习时孩子可能不会太理解,这样就会影响游戏的效果。考虑到这种情况,因此,在活动前,我带来了许多小蝌蚪,并放到自然角中,孩子们见了,一到自由活动,他们就拥向自然角,好奇地观察着小蝌蚪,在观察中,他们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型特征及它们游泳的姿态,在谈论中,他们了解了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对小蝌蚪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在孩子对小蝌蚪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后,我们就开始组织孩子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纷纷热烈地谈论着对小蝌蚪的认识,这时老师用歌词进行简单总结,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词内容,接着在欣赏音乐旋律中我们引导孩子自己尝试着进行演唱,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哼出了歌曲,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接着,我们在组织孩子进行游戏活动,在进行游戏时是孩子们最投入,也是最高兴的时候,由于他们对蝌蚪的游泳姿势并不陌生,他们纷纷地模仿小蝌蚪的游泳姿态表演着,非常开心、愉快。

4、中班音乐活动小树与小精灵说课稿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挪威舞曲》的曲调,通过小树生长及小精灵游戏的情节、动作、初步感知乐曲的曲式结构和音乐性质。

2、创编小树生长及小精灵游戏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树、小精灵的头饰魔法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

1、听乐曲"小树和小精灵"

2、师讲述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3、再听乐曲,帮助幼儿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和性质。

4、请个别小朋友贴出小树跳舞的部分和小精灵跳舞的部分。(出示图片小树小精灵)

二、分段欣赏,创编动作

(一)欣赏a段乐曲(小树生长)

1、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创编各种生长姿态,如:用身体表示躯干生长,用受臂表示枝叶生长。提醒幼儿小树长大了可以随风摆动

(二)继续欣赏a段,继续生长

(三)欣赏b段乐曲(小精灵游戏舞蹈)

1、引导孩子说说精灵出来的样子(可以跳,飞,转)

2、创编游戏,舞蹈,抚摸,浇水等动作。

四、合作完整表演

1、男女分角色表演。

2、自选角色表演。(发头饰给小朋友)

五、活动结束天黑了,小树,小精灵要睡觉了

反思:

对于初步接触外国作品的我班幼儿来说,要通过乐曲的快慢节奏来分辨小树和精灵两种不同的人物形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节奏的快与慢,只能意会不能用语言表达,那怎样才能让孩子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节奏呢?在和孩子一起欣赏音乐时,我用点头,晃动身体来表现节奏的快慢,孩子们通过我的提示,马上也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达,有的用小手做波浪动作来表示慢的节奏,有的用小脚快速踏地表示快的节奏,在幼儿用身体动作表达的过程中,孩子意会了乐曲中的快慢不同,分辨出了a段音乐小树生长和b段音乐精灵游戏的不同意境。

总之,对于孩子来讲,教师应该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音乐风和水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节奏,积极参与活动。

2、能用椅子作为道具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人手一把椅子,摄像机,音乐

活动重难点:

自由创编并组织舞蹈动作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兔子舞(入场)

2、谈话:师:“小朋友们,你们累吗?那你们想干什么呢?(休息)要怎么休息才最舒服?(坐椅子)咦,我们的椅子去哪了呢?

3、找椅子坐好。

二、中间部分

1、谈话:“说说椅子的用途,激发幼儿喜欢椅子。

(小结:椅子是我们的好朋友,他每天陪着我们吃饭,看书,我们都很喜欢)

2、欣赏歌曲

师:“小椅子也很喜欢我们,它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一起来听听吧。

3、熟悉旋律,拍打节奏

提问:“你听了音乐,有什么感觉?

“你能用多种方式拍打出节奏吗?(再次播放音乐,幼儿打出节奏)

师:“我特别想和椅子跳舞。(教师随意几个动作)

4、幼儿自由创编舞蹈动作

幼儿自由探索动作,教师巡视并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教师摄像)

教师把幼儿创编动作串联起来,幼儿学跳

5、师幼跟随音乐表演一次

师:“我特别想和椅子跳舞。(教师随意几个动作)

6、幼儿自由创编表演(教师摄像)

7、分享视频

师:“小朋友创编的舞蹈真是好看,我们一起来看个视频吧。

三、结束部分

师:“我们今天又学会了一个本领,接下来,我们抬上椅子到操场上探索更多的好看动作吧。

音乐风和水教案篇5

设计理念:

?大海》是一首以表现无边无际的大海为主题的儿童歌曲,它借助其他姊妹艺术融诗、画、音乐为一体,让学生欣赏各种形态“海”的画面时,在充满海的品味的音乐声中去朗诵《大海》这首诗,通过歌曲学习,体验歌曲的内涵及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并掌握力度记号“f”。

2、通过学习学唱歌曲《大海》,学生能感悟词曲中蕴含的“美”。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

2、力度记号“f”在歌曲中的表现。

课前准备:多媒体电脑、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海

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一个美丽的地方,请你们闭上眼睛他仔细听。

(播放海浪声,学生聆听。)

二、看海

1、欣赏大海的美景并启发学生说说大海的景色?

2、欣赏赞美大海的诗。

三、学唱歌曲《大海》

1、出示课题《大海》

2、初听歌曲。

3、朗读歌词。

4、学习节奏“3/4拍 ×× × ×× ︱×× × ×︱

太阳 月 亮也睡在 里 边

5、再听歌曲,学生小声跟唱。

7、师教唱歌曲。

8、为歌曲加上力度记号。

9、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0、师生用身体的律动感受歌曲。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唱歌曲《大海》,充分感受到大海的美,希望同学们要珍惜、保护我们的大海,爱护大自然。

音乐风和水教案篇6

歌曲《小螺号》

大班音乐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能正确理解歌词,并感知音乐的节奏,培养对音乐的节奏感。

2、乐意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并体验歌唱过程中的快乐。

3、能够运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意思。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一天要求幼儿把家中用贝壳或海螺制成的工艺品带回园,进行分享观赏。

2、音响及《小螺号》的音频,辅助感知节奏的打击乐器(木鱼、小鼓、三角铁、沙球等),手写歌谱一份。

活动重难点:

重点:用欢快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体验歌曲的情绪、情感。难点:准确把握节奏,正确唱出音乐的高低起伏。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把收集到的贝壳风铃、贝壳船、海螺等工艺品装扮教室,让学生摸摸看看听听,营造海边的氛围。

2、教师导入,“小朋友们,看看课室里摆满了你们带来的贝壳风铃、海螺船,漂亮极了。那你们知道这些贝壳、海螺是从哪里来的.吗?”(海滩)“那有没小朋友可以告诉老师,海滩上都有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海鸥、浪花、船等词)“哇,海滩上有那么多东西,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啊!?”(想)“那老师今天教小朋友们一首歌曲《小螺号》,让‘小螺号’带你们去看看海滩好吗?”(好)

初步听赏歌曲:

教师第一次播放《小螺号》的音乐旋律,并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及韵律展开想象。(第一遍)

学习歌曲:

1、发声练习:先让幼儿进行发声练习,打开喉咙,以免歌唱时伤及声带。

2、歌词朗诵:老师教幼儿按歌曲的节奏进行逐句朗读。

例:a第一句老师拍手读:

xxxxx

师:小螺号嘀嘀嘀吹,海鸥听了展翅飞。

b:幼儿模仿老师有节奏地读。

生:小螺号嘀嘀嘀吹,海鸥听了展翅飞。

3、老师第二次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注意歌曲的节奏。(老师一边在旁打节奏)

4、老师逐句教幼儿唱并使用打击乐器进行辅助教学。老师边用乐器拍打节奏,边唱歌词,幼儿跟着老师的节奏拍掌唱词。(第三遍)

5、“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用手来拍打节奏,现在你们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打节奏?(跺脚、拍腿、拍肩、点头、、、、、、)(第四遍)6、用动作表现音乐:(律动)

(1)教师引导幼儿回忆歌曲中的主要形象:如小螺号、海鸥、浪花、船等。师:“小朋友们,歌曲里面‘滴滴滴’的声音是谁发出来的呀?谁在飞啊?谁笑啦?、、、、、、”

(2)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现吹螺号、海鸥展翅、浪花

起伏等形象。(如果有些小朋友做不出动作,老师可以帮忙引导。)

7、让幼儿跟着音乐边唱边打节拍,完整地唱一遍歌曲。

结束:

师:“小朋友们,我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唱起《小螺号》,一起去捡小海螺吧!”老师跟幼儿在轻松的气氛下结束活动。

附:欣赏作品《小螺号》

音乐风和水教案6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音乐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音乐教案模板6篇

幼儿园音乐教案推荐6篇

风和雨作文600字初三作文参考6篇

风和雨作文600字初三作文推荐6篇

小班和水有关的教案优质8篇

幼儿园大班音乐新年好教案6篇

哈巴狗教案音乐教案6篇

我们和水的演讲稿推荐6篇

我们和水的演讲稿6篇

音乐风和水教案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9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