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们为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而精心设计的教学指导,我们需要认真制定一份完善的教案,以确保教学质量,以下是吾优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数学广角的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广角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体会排列的思想方法。
2、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的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排列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全过程。
难点:有序排列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探究新知。
1、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羊村要举办嘉年华,大家想不想去看看?
师:因为羊村经常受到灰太狼的攻击,所以大门口新装了一个密码锁,想要进入,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可是密码到底是多少呢?(课件出示密码条件)
师:大屏幕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引导学生要说出1、是用1、2、3组成两位数;2、十位和个位不能一样,也就是像11、22、33这样的数不符合要求)
师:请同学们同桌一组,分工合作,一人拿出数字卡片摆,另一人就在纸上把摆的数记录下来,看看这道门的密码可能是哪些数,比比哪个组写得最全。
2、小组合作。
学生两人合作,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1)先出示一组没找全且无序的,让孩子们评价。
(2)交换位置:12,21,13,31,23,32
师:谁来评价一下它们组的?他们组是按什么规律摆的?这样摆有什么好处?(不重复,不遗漏)(将这几个字板书)
(3)固定十位:13,12,23,21,31,32
师:谁能说说他们组是按什么规律摆的?
(4)固定个位:21,31,32,12,13,23
(这种方法如果出现就讲,如果没出现一带而过)
4、总结。
师:看来我们在进行排列时,一定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法,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二、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师:密码锁成功破解,我们可以进入羊村了。可是喜羊羊说了,想要参加他们的嘉年华,还要通过智勇大冲关,大家有信心完成挑战吗?
生:能。
1、第一关:用0、5和7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让孩子们自己在练习卷上回答后集体订正)
2、第二关:用3种颜色给羊村地图上的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自己在练习卷上,然后集体订正)
3、第三关:照相问题(让孩子们先同桌互相说方法,然后找学生到前面板演)
4、第四关:搭配衣服问题(自己思考,然后找学生板演)
师:同学们太棒了,让我们一起来参加羊村嘉年华吧。(播放音乐)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板书设计:
搭配问题
不重复,不遗漏
数学广角的教案篇2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且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材分析:
“植树问题”原本属于经典的奥数教学内容,而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维方法。本册“数学广角”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这个数学内容既需教师的有效引领,也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而例1是探讨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让学生先通过画线段,再来发现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从而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新课标》提出:“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所以解题不是本节课教学的主要目的,主要目的是从实际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培养学生通过接触这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的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间隔概念,知道间隔数与棵树之间的关系,初步建构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
2、能根据数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数学思考:
1、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自主实验、探究、交流,从中发现规律,抽取数学模型过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解决问题:
能够应用本节所建构的植树问题的数模以及探寻到的规律,针对实际情形灵活的来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应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建构数模,探寻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每组一张表格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猜谜语
师:“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猜到了吗?”“对!就是这双勤劳的双手。请同学们伸出左手五指张开,看看你能想到哪个数?”“5是指5个手指,胡老师想到了4,你知道在哪吗?”“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些空格叫做间隔(板书: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间隔数是4。”
“现在看老师的手变魔术了,5个手指有4个间隔,4个手指有3个间隔……你们找出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了吗?”(指名说)
2、找间隔
“生活中的间隔随处可见,请看大屏幕。你找到间隔了吗?”(出示课件2—4)
“我们的身边还有间隔吗,一起来找找吧!”
3、揭示课题
出示课件5、6。师:“你更喜欢那组画面?怎样才能拥有这样美丽的环境呢?”
“对!植树造林,美化环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说到植树,大家知道吗?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植树可是有一定的学问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植树问题。”(板书:植树问题)
二、自主探究,构建模型
师:“春天到了,为了美化校园,我们学校也要植树,想当环境设计师吗?看看具体要求。”(出示课件7、8)
1、设计不同方案
师:“画一条线段表示12米的小路,你想怎么载就用示意图或线段图画出来吧!”教师巡视。
2、展示不同方案
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设计方案,问:“你是怎么画的?”
师板书三种情况,分别是:两端都栽,只栽一端,两端都不栽。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探讨两端都栽的情况。”
3、小组探索、加强体验
(1)提出问题
出示例1(课件9)学生默读题目,找出关键词并做解释。
师:“需要多少棵树苗呢?”指名说出不同的答案并板书。
师:“现在出现了3种不同的答案,而且每种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种答案对呢?”小组讨论,并说出理由。
(2)验证猜想
演示课件9师:“我们用这条线段表示这条路,两端都种,先在头上栽一棵,再一棵一棵的栽……这样栽下去,你有什么感受?”(太麻烦)“老师也有同感,其实像这种比较复杂的问题,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想知道吗?就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这里100米太长了,我们可以先在短距离的路上种种看。”(出示课件10)
分组画出不同路长的栽法,小组展示栽的棵数。师“为什么这么画?”
(3)总结规律
小组内填写表格,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板书规律
“刚才通过画图知道了棵数,能不能通过计算得到呢?”
师:“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你知道例1的答案了吗?会列式计算吗?”(出示课件11)
4、运用规律
(1)现在我们的小手的5个手指看成5棵树,你能说说今天发现的规律吗?同桌相互说一说。
(2)出示课件12“比一比谁的`反应快”在两端都栽的情况下,有8个间隔共要种几棵树?有10个间隔共要种几棵树?如果已种了6棵树有几个间隔?如果已种了10棵树有几个间隔?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周围有许多类似于植树问题的现象小明就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咱们来看看吧。
1、公共汽车上(出示课件13)
2、公路上(出示课件14)
3、上楼梯(出示课件15)
4、钟表上(出示课件16)
引导:师边模仿钟响边板书,学生击掌感受第一响与第二响之间有间隔。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对!今天你们发现了植树问题中的重要规律,我们是怎么得到的?”“你还学到了什么方法?”(复杂问题简单化)
“收获方法比收获知识更重要,祝贺大家!”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
两端都栽
棵数=间隔数+1
间隔数=路长÷间距
路长=间隔数×间距
100÷5+1=21(棵)
数学广角的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
简单的排列组合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三、编排特点
1.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逐步建构新的知识。
衣服搭配、摆几位数、求比赛场次等例子在二年级上册都出现过。
3.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
四、具体编排
1.例1(简单的组合)
(1)隐含了分步计数的原理,但这儿不要求用分步计数的方法(乘法)来求组合数。只要能用图示的方法来求出组合数就可以了。
(2)教材上提供了两种图示表示法,引导学生用画简图的方式来表示抽象的数学知识。实际上还有其他的方法,例如每条裙子或裤子分别可以搭配两件上衣(分步时,可以把确定上衣作为第一步,也可以把确定裙子和裤子作为第一步),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至于学生用哪种方法求出来,都没关系。但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不重不漏,发展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学生自己用图示表示时,可以很开放,比如,可以用正方形表示衣服,圆形表示裙子和裤子,并分别在正方形和圆形里标上序号。实际这是发展学生用数学化的符号表示具体事件的能力的一个体现。
(4)如果学生用简图的方式来表示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二年级上册的例子或借助学具卡片摆一摆。
2.“做一做”
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不重不漏地把所有两位数写出来。
3.例2(简单的排列)
学生已经有了拿三张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经验,摆三位数可以用类推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解决。在这儿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怎样摆才能不重不漏。学生一开始可能是无规律地摆,但经过一定的观察后,会逐渐走向有序。要让学生经历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从实际摆卡片到脱离卡片直接写出这些三位数的过程。
4.“做一做”
借助学生喜爱的西游记的故事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找出排列数。
5.例3(简单的组合,两两组合)
(1)利用20xx年世界杯足球赛的题材,除了教学组合知识以外,还可以适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用两种图示法表示两两组合的方式(比较简单的两种方式)。在教学中也要允许有的学生把所有的情况逐一罗列出来,只要他通过自己的方法探索出所有的组合数,都是应该鼓励的。(原来教材上是有的,但由于版面的原因,送审后删去了。)
6.练习二十五
设计丰富的情境让学生练习,巩固排列和组合的知识。
五、教学要求
1.要借助于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求排列数或组合数。
排列、组合是很抽象的数学知识,要用操作活动把这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
2.注意把握教学要求。
在这儿还只是用图示的方式把所有的排列或组合情况罗列出来(即有哪些排列或组合),不是抽象地计算一共有多少种排列数或组合数。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求排列数、组合数。至于排列、组合等名词,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等,都不要求学生掌握。
实践活动掷一掷
一、利用的数学知识
1.组合(两个骰子上的数字之和)
2.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列举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每个骰子上可能的结果是1至6六个数,组成的和可能是2至12的所有数,不可能是1或13等数。)
3.可能性大小(组成的和是2至12中任一个数,但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
二、活动步骤
(一)示范游戏
1.体验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运用组合的知识,判断哪些和不可能出现,哪些和可能出现。)
2.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学生猜想结果。11个可能结果中教师选5个,学生选6个,学生错误地认为赢的可能性比教师大。
3.开始游戏。学生总是输,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起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小组内游戏,探索结论。
通过小组内游戏的方式,进行实验,利用统计的方式呈现实验的结果,初步探索教师总能赢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的结果中寻找统计学上的规律。
(三)理论验证
通过组合的理论来验证实验的结果。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组合,让学生探讨每个“和”所包含的组合情况的多少与这个“和”出现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数学广角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情境串,让学生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感受推理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生活、活动中有“数学”,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浓厚兴趣,逐步养成有序思考、善于类比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及有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直观思维生成到逻辑思维。使学生能清晰地、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
课前谈话:
师:嗨!同学们我们又见面了,还记得我是谁吗?
生:陈老师
师:大家的声音真亲切!能和我打个招呼吗?
生:陈老师好!
师:个个都是这么有精神,真棒!大家,喜不喜欢玩游戏呢?
生:喜欢
师:好,我们就来玩一个摸耳朵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我们认真听,能不能做到?
生;能
师:摸一只耳朵
生摸
师:你摸的哪只耳朵?你呢?
生:我摸的左耳朵/我摸的右耳朵
师:有的摸左耳朵,有的摸右耳朵。好像都对!再来!
师:摸摸你的左耳,摸摸你的右耳。
生分别摸对
师:不错,听的很认真!要加快速度咯!
摸摸你的右耳,摸摸你的左耳,摸的不是右耳,停!你摸的哪只耳朵?
生:我摸的是左耳朵。
师:为什么不摸右耳朵?
生:因为你说摸的不是右耳朵,就只能摸左耳朵了。
师:哎?你怎么不摸左眼睛呀?
生:因为这是摸耳朵的游戏呀!
师:对了,这是摸耳朵的游戏。人的耳朵只有几只?
生:两只。
师:哦!人只有两只耳朵,摸的不是右耳就是左耳。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好玩!
师:好玩我们就不玩了,准备上课好吗?(这个游戏和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有关,下面我们准备上课了,好吗?)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猜兄弟关系
师: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新朋友,想认识吗?
生:想!
师:这两位小朋友是谁?
生:贝贝、乐乐。
师:贝贝和乐乐是两兄弟,根据这个条件请大家猜猜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生1:贝贝是哥哥,乐乐是弟弟。
师:有可能
生2:贝贝是弟弟、乐乐是哥哥
师:也有可能
生3:乐乐是哥哥,贝贝是弟弟。哥哥比较高,弟弟比较矮。
师:哥哥一定就比弟弟高吗?
生4:乐乐是弟弟,贝贝是哥哥。
师:有的说贝贝是哥哥、乐乐是弟弟,有的说乐乐是哥哥、贝贝是弟弟。现在能确定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吗?
生:能/不能
师:你们这样争下去,乐乐可着急了!瞧!他说了什么?
生:乐乐说“我不是哥哥”。
师:现在还用猜吗?
生:不用了,我知道了!
师:你接着说!
生:乐乐是弟弟,贝贝是哥哥。(师相机出示答案)
师:你是根据哪些条件确定的?
生:我是根据乐乐说“我不是哥哥”这个条件确定的!乐乐不是哥哥,就是弟弟。贝贝肯定是哥哥了!
师:这一个条件就能确定啦?谁来帮他补充!
生:我根据贝贝、乐乐是两兄弟,乐乐说“我不是哥哥”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的。
师:你真是一个会细心观察的学生!谁能根据这两个条件再来说说理由?
生:因为贝贝和乐乐是两兄弟,所以乐乐不是哥哥就是弟弟。贝贝肯定就是哥哥了。
师:你说的真完整,还有谁能像他一样再说一次?
生:因为贝贝和乐乐是两兄弟,所以乐乐不是哥哥就是弟弟,贝贝就肯定是哥哥了。
师:你也说的很好!请坐!陈老师现在有个问题了,为什么开始大家不能确定谁是哥哥谁是弟弟,现在又都能确定呢?(课件出示两幅图对比)
生:因为刚开始只有一个条件,所以不能确定,/因为刚开始只说贝贝和乐乐是两兄弟,我们不知道谁是哥哥谁是弟弟,都是乱猜的。
师:说的很好!大家都能根据条件来判断。板书:条件
师:刚开始只有一个条件,能确定吗?
生:不能确定。(师板书不能确定)
师:说明条件还?(师摇摇头)
生:条件还不够!(师板书不够)
师:对了!条件不够,我们不能确定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微笑)
师:后来能确定吗?
生:能确定。(师板书确定)
师:说明什么?
生:条件足够了!
师:很好!开始条件不够不能确定,后来条件足够才能确定。
师:同学们真聪明!我们在观察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条件作出判断这个过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简单的推理。板书:简单的推理
二、游戏巩固
师:贝贝和乐乐在玩一个藏花的游戏,你们想参加吗?
生:想
课件出示:贝贝、乐乐分别藏着红花、蓝花
贝贝说我藏的不是红花
他们分别藏着什么颜色的花?
师: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条件?
指名说出图上的条件,有说错的:谁愿意帮他?
师:小精灵问我们?
生:他们分别藏着什么颜色的花?
生:能!
师:请你在练习纸上第一题填一填。
生独立填写后汇报,师相机出示课件
师:你是怎样确定的?
生:因为贝贝、乐乐分别藏着红花、蓝花,所以贝贝藏的不是红花就是蓝花,乐乐藏的就肯定是红花。
或:因为贝贝、乐乐分别藏着红花、蓝花两朵花,所以贝贝藏的不是红花就是蓝花,剩下的红花肯定是乐乐藏着的。
师:真不错!每个条件都考虑到了!
生:另外一种
师:做对的请举手!
小结:我们刚才推理了哪几朵花?
生:红花、蓝花
师:对了,我们判断红花、蓝花两种花,不是红花就是蓝花。(要引导学生一起说)。所以当我们推理两种物体时,不是其中的一种就是?
生:另外一种
师:看来,推理两种物体,不是……就是要牢记!(贴)
师:推理两种物体的小妙招是什么?预备齐!(师指板书)
生纷纷举手
三、三人藏花游戏
1、看图读文提取信息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简单的推理!现在他们的好朋友欢欢也想来参加,大家欢迎吗?(出示课件)
生:欢迎!
师:认真看!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条件?小精灵的问题又是什么呢?
指名汇报
(预)生1:我知道了,贝贝、乐乐、欢欢三人分别藏这红花、蓝花、黄花,贝贝说我藏的是红花,欢欢说我藏的不是黄花。小精灵问“乐乐藏的什么花?”
师:你看图真仔细,说的也很完整!下面请大家和自己组内的小伙伴说一说乐乐藏什么花。为什么呢?
数学广角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学广角。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出示情境图片:
码头上现在同时有3艘货船需要卸货,但是只能一条一条地卸货,并且每艘船卸货所需的时间各不相同,那么按照怎样的顺序卸货能使3艘货船等候的总时间最少呢?
2)观察图,说说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问:要使三艘货船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卸货?
学生讨论
3)可以有哪些卸货的顺序?每种方案总的等候时间是多少?
列出表格,问:从表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引导学生思考汇报
4)找出最优方案
三、巩固新知:
1、书后做一做
小名、小亮、小叶同时来到学校医务室。要使三人的等候时间的总和最少,应该怎样安排他们的就诊顺序?
2、有210人选举大队长,有三位候选人甲、乙、丙,每人只能选之中1人,不能弃权。前190张票中甲得75张,乙得65张,丙得50张,规定谁的票最多谁当选。若甲要当选,最少还需要多少张票?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补充练习
数学广角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币。
实物—练习本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谁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啊?学生回答出,可能有的学生回答不出。师说:你们收到礼物了吗?看看老师的礼物吧。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当师徒四人过了火焰山后,感触很多,相约要照相留念,师傅排在第一位,无须质疑,但徒弟三人谁在前面合适呢,于是就有了不同的方法。这就是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圣诞节礼物——西游记中三位徒弟的排队。
①孙悟空②猪八戒③沙僧
①猪八戒②沙僧③孙悟空 … …师说:同学们想想这是按什么顺序派队呢?你们还有别的方法吗?引导出6种方式二、动手操作,探索规律1、 用1和2两张卡片摆数。(1)自己动手摆一摆,看一看谁最爱动脑筋,谁的小手最巧。
(2)独立动手摆,然后在班内说一说自己用这两张卡片摆了那些数》。展示大家看。2、用、1、2、3三张卡片摆数。教师激励学生动脑摆一摆:从数字卡片中任选两张卡片,你能组成什么数?可以与小组同学讨论,并把结果记录下来。学生拿出卡片,自己动手摆一摆。引导学生动脑,找规律去摆,我们比一比谁摆的数多而不重复。
3、学生摆完后,小组交流,组长把成员摆的数记下来,并总结摆数的方法。
4、小组汇报。师生总结,指明学生说一说。怎么才能既快又准确的写出数字(教师强调要用固定法)
三、小组合作,巩固发展
1、一群小朋友要去动物园看狮子,首先从家到动物园有两条路,接着从动物园门口到狮子栖息地又有三条路,同学们想一想,他们有几种路途方式?
2、三人做握手的`游戏。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几次。小组汇报,三人到台上有规律的握手,得出结论。(3次)
3、师:我这每本练习本卖5角钱可以怎样付钱。请同学们拿出你的人民币,动手试一试。谁想来卖?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到台上来卖。板书学生的方法。拓展:把本的价钱变成一元,还可以怎么付呢?
4、衣服搭配出示两件不同的上衣和两条不同的裤子,请看这里有几种搭配方式?试一试。交流反馈。得出结论(四种)四、课堂小结这节课玩的有趣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数学广角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身边的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字编码的方法;体会数字编码可以表达一定的信息,并知道数字编码的一般特点。
2、通过开展对相关编码信息的探索和交流活动,帮助学生积累一些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及其应用价值,初步体验数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
感知数字表达信息的最基本方法和作用,尝试应用数字来处理信息。
教学难点:
感知数字表达信息的最基本方法和作用,尝试应用数字来处理信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感受数字与信息的联系)
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要与数字打交道。比如说,(出示“1”)提问:一件礼物,一个苹果,一张报纸……这里的“1”表示什么?
提问:可以表示数量和顺序么?你又分别想到了什么?
(小结:数字组成一个数,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它向我们传递了一些信息,也可以用来编码,同样传递了一些信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数字和信息。
二、初识编码,感知特点(说一说)
交流电话号码信息――感受数码
⑴师:像110这样特殊的电话号码,生活中还有很多,你能说一说吗?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结:其实不管是特殊的电话号码,还是普通的电话号码,这些由数字组成的编码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三、探索编码,感悟方法(看一看)
观察:跟上一封相比,有什么区别?(多了邮政编码)
问:你知道为什么要加上邮政编码呢?(学生回答后放录像)
问:看完录像谁再说说为什么需要加上邮政编码?
谈话:邮政编码也是一种数字编码,它是由几个数字组成的?别小看这6个数字,它可是表达了丰富的信息呢。谁大胆试着说说看这6个数字都表达了哪些信息呢?
介绍邮编的相关信息
⑴师:21表示江苏省苏南地区;210表示江苏省苏南地区南京邮区;2100表示南京市邮局表示江苏省苏南地区南京邮区;(板书)规律
四、解读编码,感受价值(比一比)
研究身份证数码
⑴出示身份证图片
师:从邮政编码我们知道了一个人所在地的相关信息,如果想了解这个人的个人信息,需要知道什么编码?
1、你能从这几张身份证号码中看出他们的出生日期吗?
2、猜一猜,哪个是爸爸的?哪个是妈妈的?哪个是小明的?
⑵练习解读身份证信息。(出示一张身份证)
师:你能把身份证上的信息填写完整吗?
师:你觉得身份证上的数字编码有哪些用处?
五、总结收获,介绍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其它运用。
谈话:在生活中,有时候人们还用字母或文字、和数字来组合成编码表达信息?比如……(出示相关图片)
介绍:条形码火车票z表示直达车,车牌苏a表示南京,图书i表示文学,/前表示出版社编号,/后表示图书馆流水号。
⑵提问:用这些编码来表达信息有什么好处?
你还在哪里见过用数字编码的呢?
假如生活没有数字,将会……
师:数字编码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了这么重要的作用,那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来编一编呢?编的时候我们要做到在一定范围里,简洁,唯一,有规律。
⑴出示第1个问题
师:房间的编号中要包含哪些信息?
一楼第三个房间该怎样编?四楼第十个房间呢?十楼第九个房间呢?
⑵出示第2个问题
明确小组活动要求。
⑶集体汇报交流。
请在小组内讨论出方案,再试着编码!交流时写出代表你自己的编码。
(学生讨论交流,尝试自主编码,同时让部分学生到黑板前展示自己设计的编码,并解释说明,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六、回顾过程,总结经验
师: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了数字与信息。在活动中你觉得有什么收获?
数学广角的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