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是教师职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重要手段,细致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下面是吾优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书法硬笔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书法硬笔教案篇1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
二、讲授新课:
临摹,是学习书法的第一步,是习字过程的必经阶段。但从学习的目的来说,却不能以此为止境。
在初学的时候,总是越摹越不对,越临越不像,甚至无意再临摹下去了。不如干脆自己来个创造吧!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古代优秀的书法作品,是积累了很多年和无数人的写字经验(直接地学习和间接地学习)而创造出来的。
所谓创造,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在继承了前人的经验以后,再进一步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只能是由学习中间达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然后可以自出新意,变化笔法,别具形体,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要知道号称“书圣”的王羲之,也是从艰苦的实践和体验中成长起来,不是生来就是大书家的。
1、摹法:
(1)描红:初学写字,要先描“红模”。
红模是印好的红字范本,用墨笔照样填上;填得多了,手就熟了,对于每个字的形体,在心中手上都能有个大概。
(2)摹书:把油纸或其他透明而不浸墨的纸,罩在碑、帖上面来摹写,古人叫作“响拓”。
初学写字不先摹写,就不容易入手,如用透明的纸蒙在上面,笔随影写,练习久了,字的结构自然就会写好,所以“对临”(是对着碑、帖临写的意思)之先,应从摹写开始,可以事半功倍。
2、临法:
(1)方格临写: 凡是临写楷书,要用有方格的纸来临,这是为把字体大小、笔画长短排列匀称。将碑、帖放在对面或旁边,看一字,临一字。
(2)去格临写:如临行、草书,应用无格的纸,就其行笔连接的地方,注意临写;所以用无格的纸,是为了免受拘束。
(以上两种方法都算作“对临”。)
(3)分临:就碑、帖中笔画最清楚无缺损的字选择一个,把这一个字分拆开来,看它一点一画的安顿,学它的结构;再看它每一点、一画的起止转折,学它的笔法。每天一字,至多三、五字,不可贪多。
(4)空临:古人学习书法,随时随地都能用功,就是用一枝竹筷或用手指代笔,坐着无事,画沙、画地;睡在床上,画被、画腹;甚至书空作势,只要胸中具有碑、帖字体的笔画结构的印象,用指画空临,也可以收到效果。
(5)背临:平时将所临写的碑、帖,熟记心中,临写的'时候,将碑、帖合起来,照它的笔法、结构,背着摹仿,写完之后,用原碑、帖来对照,如果发现有不对的地方,随时重写更正。凡经过更正的字体,印象较深,以后便不易忘记,能收到较大的效果。
3、摹临法: 同时摹临:先用透明不渗墨的纸,将所要临写的碑、帖摹出,然后用较薄的纸,罩要摹本上,再对照碑帖临写出来。既摹之后,对于结构、笔法已经大概明了,再加临写,形体和精神,更可以结合起来,这对于学习书法是很有益处的。
从前王羲之说:“始书之时,不可看其形势,一遍正手脚,二遍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以遒润,五遍益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临之,为取滑健能,不计其遍数。”(《笔势论》)他所说的一遍正手脚,是说写第一遍的时候,要先把字的手脚端正起来,手脚就是字的笔画,横、坚、撇、捺之类,先把它摆端正了;第二遍得形势,形势就是每个字的形体,因为第一遍,只能将手脚安放端正,不暇注意全体,到了第二遍就应该注意每一个字的整体位置;第三遍微微似本,既在第一遍端了手脚,第二遍注意到整体结构,现在第三遍就应该求其稍微像原本了。
这是专指结构而言,到了第四遍,就是应该注意笔法的时候,所以说:“加以遒润”。“遒”是运笔沉着有劲,这是说运笔不论方、圆,笔画总要挺拔;“润”是笔墨秀健不枯槁的意思,行笔太快,墨气不匀,写出来的字,干燥枯焦,当然不会秀润;行笔太慢,笔画滞肥,墨气钝涩,这样“润”倒“润”了,却以不“遒”,就像一个胖子徒有虚肉,不见筋骨,臃肿无力;行笔应该是不快不慢,从容运行,写出字来,不肥不瘦,自然会秀润有劲;最末写到第五遍,已经到了熟能生巧的火候,所以说:“益加抽拔”。
“抽拔”的意思,就是笔能提得起来(在新学写字的时候,笔是塌在纸上,提不起来的。),灵活运笔,纵横挥毫。
如果运笔还是生涩,则并末达到纯熟,仍要多写,不得计较遍数。以上是指练字的一个阶段来讲的。
写到某一阶段可以达到某种程度,逐步深入逐步提高。只要按步就班地学习,自然会有成功的一天。
俗话说:“字无百日功”,就是说,要经久不断的练习,才会见到功效。
4、读碑、帖法: 上面所说摹、临的方法,是学习书法必经的阶段,决不可少的。而帮助摹、临,使得进步更快,还有读碑、帖的一种方法。我们在不临写的时候,把碑、帖摊开来对它的一笔一画,以至字体的结构变化仔细端详。
其次,再研究它的笔法,对它的起笔、住笔和运笔中间的转折,都一一加以领会。这样,对于临碑、帖是有极大帮助的。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临、摹的方法,知道了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要继承传统,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才能有所创新,所以我们要努力学好书法基本功。
小学书法硬笔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包含长横、长竖、撇、捺的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好例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在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根据要领书写与例字类似的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意识和责任感,发展个性,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掌握包含长横、长竖、撇、捺的汉字的书写规律,写好例字。
教学难点:
学生在例字中归纳和总结书写的要领。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作为初中生要写好硬笔行楷字,从书法技法上讲,关键有两条。一是笔画,即要掌握好自然连带这一最基本的笔画组合规律;二是结构,即要掌握笔画之间的搭配、布白。总的来说,写好笔画是为结构服务的。因此,归根到底是要写好结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
习汉字中的独体字的写法。
二、复习旧知:
1.检查上节课的作业情况。
2.检查学生握笔姿势及坐姿。
三、出示例字,分析结构,授之写法。
1.出示例字,分析“十” “千” “上”的书写规律。
教师提问:“十” “千” “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回答)教师提问:书写这类例字时,在结构和笔画上我们要注意什么?(讨论)
教师总结:一般这样的字在书写时要让它横平竖直,这样结构比较稳重———稳定原则。
拓展例字:“丁”、“干”、“王”、“士”等。
2.尝试练习,巩固写法。
练习:“十”、“千”、“上”、“丁”、“干”、“王”、“士”的写法。
(1)学生练习
(2)交流探讨
(3)展示和评价
3.出示例字,分析“人” “火” “央”的书写规律。
教师提问:“人” “火” “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回答)教师提问:书写这类例字时,在结构和笔画上我们要注意什么?(讨论)
教师总结:有撇有捺的字,撇捺的长度可能不同,但是撇捺的角度一般是对称的,而且撇捺的末端右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对称原则。
拓展例字:“八”、“九”、“冬”、“大”等。
4.尝试练习,巩固写法。
练习:“人” “火” “央”、“八”、“九”、“冬”、“今”、“大”的写法。
(1)学生练习
(2)交流探讨
(3)展示和评价
四、欣赏和评价。
每组选一到两名写得最好的学生作品,展示,其他同学共同参与评价。
五、课堂总结,培养信心。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为独特的一种文字。它的背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汉人的思维方式具有经验综合性特征,它倾向于对事物作经验的整体把握。倾向于让步,中和,这些思维特点都在汉字中有所体现。俗话说,“字如其人”,字写得好,更要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实践,真正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六、布置作业:完成两幅楷书作品。
小学书法硬笔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毛笔的种类,知道怎样挑选毛笔。
2、知道用笔、用墨的方法。
3、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4、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教学用具:
毛笔、墨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毛笔书法的教学
1、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用利器刻在甲骨上,用树枝写在沙上,用毛笔写在布帛上。)
2、出示毛笔,毛笔可是中国独有的品类。毛笔的制造历史非常久远,最早的毛笔,大约产生于二千多年之前。
二、介绍毛笔的基本常识
1、毛笔的种类(1)硬膏笔:弹性较好。(2)软膏笔:柔软,弹性不如硬笔。
(3)兼毫笔:弹性适中。2、选毛笔的标准(1)笔锥圆; (2)笔头尖;(3)有弹性; (4)笔根牢;(5)笔杆直。
3、用笔的方法(1)用笔前,先用温水或自来水把笔浸泡三至五分钟,让笔毛发开。(2)蘸墨时,顺着笔锋蘸墨,不要蘸到笔根。
(3)写完字后,用清水把笔洗干净。4、用墨的方法(1)瓶子里的墨不能加进生水,以免发臭。
(2)写字的墨不能太稠。三、讲解基本的执笔法 1、跟老师一起握好毛笔:虚掌、实指、平腕。
讲解五指执笔的方法。 2、讲解坐姿:肩平、脚平、身体直。
3、学生一起坐好,执笔。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四、总结书法不仅可以表达思想,而且书法作品很美,是 一种艺术,供人们欣赏。练习书法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静下心来,所以很多人多喜欢学习书法。
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的世界,学习写毛笔字好吗? 第一课 横折 竖折 教学内容:横折、竖折。教学目标: 1、认识横折、竖折的形态特点。
2、掌握横折、竖折的运笔方法和步骤。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重点:横折、竖折的书写方法。教学难点:描仿好以横折、竖折组合的三个例字。
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放轻松音乐,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学习用具。
二、引入新课: 1、复习横画和竖画的写法。然后了出示课文的范字挂图,让学生认识范字的笔画,哪些是学过的,哪些是没有学过的。
2、导入新课。三、讲授新课:1、板书:横折、竖折。
2、出示横折、竖折的笔画,让学生观察笔画的形态特点,师总结特点,学生齐读。3、出示横折、竖折的运笔方法挂图,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
4、教师讲解示范笔画的写法。5、组织学生练习横折、竖折两个笔画,教师巡视指导。
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字,引导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7、教师范写例字。
8、学生描仿写字,教师巡视指导9、出示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共同评论。10、组织学生书法比赛。
每组推选写得最好的三个学生,每个学生只写一个字,由老师评比出“书法冠军”。四、课堂小结:1、号召其他学生向“书法冠军”学习。
2、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认真观察每一个字的结构,把字写对写好。 第二课 竖钩 弯钩教学内容:竖钩、弯钩。
教学目标: 1、认识竖钩、弯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竖钩、弯钩的书写方法。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教学重点:竖钩、弯钩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描仿好以竖钩、弯钩组合的三个例字。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挂图出示)竖钩、弯钩两个笔画,让学生比较他们的相同和不同点,然后导入新课。三、讲授新课:(1)、板书课题:竖钩、弯钩(2)、组织学生观察竖钩、弯钩笔画的形态特点,教师总结并板书,学生齐读笔画的形态特点。
(3)、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4)、学生齐读笔画的书写方法,教师示范。
(5)、组织学生练习竖钩、弯钩两个笔画,老师巡视指导,最后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业,向学生展示,并讲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让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时的.运笔、行笔和收笔。
(7)、组织学生描仿课文中的例字,教师巡视辅导。四、课堂小结:1、组织学生回忆本课的重点。
2、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的方法。第三课 卧钩 斜钩教学内容:毛笔字卧钩和斜钩的写法。
教学目标: 1、认识卧钩、斜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卧钩、斜钩的书写方法。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教学重点:卧钩、斜钩的运笔方法及比画模仿练习。
教学难点:描仿好以卧钩、斜钩组合的三个例字。教具准备: 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
教学步骤:一、组织教学:放轻音乐,稳定学生情绪。二、引入新课:在轻松的音乐中,出示范字挂图,让学生欣赏,并找出没有学过的笔画,然后导入。
三、学习新课:1、板书课题。2、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笔画的形态特点,师讲解。
3、进行指导运笔方法。4、学生书空练习。
5、学生练习写,师巡视指导。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三个例字,师示范写,学生仿写。
7、评比。四、课堂小结:1、给“小小书法家”发小奖品。
2、组织学生回忆本课的重点。 第四课 竖弯 竖弯钩教学内容:竖弯、竖弯钩。
教学目标: 1、认识竖弯、竖弯钩的形态特点。 2、掌握。
3.怎么写小学硬笔书法
从毛笔到钢笔的转换,其实更多是对工具的驾驭。
两者在审美上的理解是一致的。毛笔轻重对比大,而硬笔因为工具的局限,没有这个功能,或者说不那么明显。
另外在选择字帖上,硬笔和毛笔不一样,比如,毛笔写颜体很漂亮,而硬笔写颜体楷书就显得臃肿,原因是硬笔小,在那么小的格子里写圆乎乎的字并不是最好的表现方式,所以,在10多年前就开始酝酿兴起欧楷风格。后来,又以魏晋小楷风格占据展览的主流,这两种都是很好的切入方式。
行书我个人觉得写晋唐或者明清调都没问题的。另外,如果想要格调高,就不要学现代人的硬笔书法,应该从古代经典字帖里面吸取元素。
您要做的,就是适应硬笔这一工具,把您在毛笔里学到的转化到硬笔来,这样就可以。
小学书法硬笔教案篇4
教学时间:
1课时(总第7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呼应
2激发兴趣
什么叫呼应呢?为什么要呼应?
二、新授
(一)什么叫呼应
1书写汉字时,要求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在写下一笔时,需和上一和有连续的运笔动作,这种方法叫呼应。
2出示带有呼应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呼应。
3根据例字讲解:
前一笔的收笔和后一笔的起笔为一呼应。
除运笔的方向外,笔画的位置也是呼应的重要内容。
4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呼应。
(二)怎样呼应
1出示例字“小”
2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小”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小“字的竖钩和左点是一呼应,左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3出示“心”字
4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心”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心”字的左点和卧钩是一呼应,卧钩和中点是一呼应,中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三)呼应关系明显的'字
通过“九”和“源”体会笔画的呼应关系。
(四)笔画未能呼应的字
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呼应?可以怎样处理?
三、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心、源、九等字,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
四、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8课避让
小学书法硬笔教案篇5
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的世界,学习写毛笔字好吗?第一课横折竖折教学内容:横折、竖折。
教学目标:
1、认识横折、竖折的形态特点。
2、掌握横折、竖折的运笔方法和步骤。
3、按照这两个字的笔画的书写方法描仿课文中的例字。
教学重点:横折、竖折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描仿好以横折、竖折组合的三个例字。
教具准备:范字、笔画挂图、录音机。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放轻松音乐,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学习用具。
二、引入新课:
1、复习横画和竖画的写法。然后了出示课文的范字挂图,让学生认识范字的笔画,哪些是学过的,哪些是没有学过的。
2、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板书:横折、竖折。
2、出示横折、竖折的笔画,让学生观察笔画的形态特点,师总结特点,学生齐读。
3、出示横折、竖折的运笔方法挂图,引导学生分析笔画的书写顺序。
4、教师讲解示范笔画的写法。
5、组织学生练习横折、竖折两个笔画,教师巡视指导。
6、组织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例字,引导分析它们的组合规律。
7、教师范写例字。
8、学生描仿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9、出示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共同评论。
10、组织学生书法比赛。
每组推选写得最好的三个学生,每个学生只写一个字,由老师评比出“书法冠军”。
四、课堂小结:
1、号召其他学生向“书法冠军”学习。
2、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认真观察每一个字的结构,把字写对写好。第二课竖钩弯钩教学内容:竖钩、弯钩。
小学书法硬笔教案5篇相关文章:
★ 书法作文最新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