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合理安排有助于教师有效管理时间,提升教学质量,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安排课外活动,延伸课堂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以下是吾优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各种各样的线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各种各样的线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漫画作品,感受人物脸型、五官的夸张变形。
2.尝试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对人物面部进行大胆想象和创作。
3.感受夸张和变形的乐趣,开拓思路,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
1、欣赏漫画作品,感受脸型的夸张、变形。
(1)教师:前几天我们看了一些漫画作品,这些画家的作品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教师: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把脸变成什么样子了?
(3)教师:这些画家喜欢用夸张、变形的方法来进行创作,这样可以强化脸部的某些特点。
2、引导幼儿讨论,重点欣赏五官的各种有趣的变形。
(1)教师:除了脸形可以变,你觉得我们脸上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变?我们看看画家是怎么变眼睛、嘴巴、耳朵的。 ①教师出示嘴巴部位夸张变形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这些图片中的嘴巴特别在什么地方?这张图片中的嘴巴像什么?牙齿像什么?
②教师出示眼睛部位夸张变形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教师:这些图片中的眼睛是怎么夸张变形的?这张图片中的人眼睛特别特别的小?有点像什么?
③教师出示耳朵部位夸张变形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2)教师:看到各种各样变形的脸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3)教师:这些作品让我们觉得很有趣!原来我们可以用移动五官位置、改变五官大小的方法将五官进行夸张、变形。
3、明确要求,幼儿创作。
教师:今天我们就把自己的脸变一变。你想把脸型变成什么样子?把五官的一个部位变成什么样子?用移动位置的方法还是改变五官大小的方法?
4、相互交流作品,感受脸部的夸张变形。
教师:你画的脸哪里变形了?变成什么样子了?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幼儿各种各样的线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运用看、摸、撕、浸等多种方法探究出纸的不同,了解纸的特点
2、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探究的过程与结果
活动重点:
了解纸的特点和用途
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探索出纸的特点
活动准备:
ppt、各种各样的纸若干、记录单一张、打火机、铁夹子各一个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用纸、每组一盆水。
活动过程:
一、了解常见纸的种类
1、出示各种生活中常见的纸(如书写纸、报纸、挂历纸、卡纸、餐巾纸、卫生纸、皱纸、瓦楞纸、牛皮纸、蜡光纸、宣纸……):“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纸,你们知道这些纸的名字吗”
2、这是什么纸?它可以做什么?或人们常用它来做什么?
二、观察探索纸的特点
1、 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不同的纸
每人一份大小相同的“书写纸、挂历纸、报纸、瓦楞纸、餐巾纸”
介绍操作材料,逐一提出操作要求,说出探索结果(适时将幼儿观察比较的结果记录在纸上)
(1)看一看,这些纸有什么不同?
(2)摸一摸,这些纸有什么不一样?
(3)撕一撕,这些纸会怎么样?有什么不一样?
2、借助工具探索纸的特点
(1)“如果这些纸遇到水,会怎么样?”
(2)“下面就请小朋友将这些纸放入水中,看看这些纸会有什么不同?”
(3)交流探索结果,老师作记录。
(4)“如果这些纸遇到火会变成什么样?”
(5)师演示用火烧其中的二种纸,请幼儿观察
(6)老师根据记录小结不同纸的特点及纸的特性。
三、经验拓展
1、除了这些纸,你们还知道或见过哪些纸?这些纸都是做什么用的?(刮画纸、复写纸、墙纸……)
2、简单介绍纸的制作过程
幼儿各种各样的线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说说几种常见车辆的名称,谈论它们明显的特征和主要的功能。
2、乐于参加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录像一段;各种车子图片。
2、彩圈若干(和幼儿人数同),另外红绿灯各一。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1、这几天,我们在和各种各样的车子做好朋友。现在,请你说说你知道有那些车子?它们有什么本领?
2、师生交流,老师根据幼儿所谈内容出示相关图片。
二、看一看,
1、刚才我们说了那么多的车子,它们给我们带来了方便。现在老师请你们看一段录像, 找一找你喜欢的车子。
2、看录像
边看边和幼儿谈论。
3、(录象中)谁在开车?你们想做小司机吗?
三、游戏:红绿灯
1、我们来学做小司机,开着喜欢的车子到马路上去。
2、幼儿自选一个彩圈当方向盘,请一家长当警察出示红绿灯。
幼儿各种各样的线教案篇4
1、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2、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教学重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教学准备
笔(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国画颜料、墨、调色碟、水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范画,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问题:(幻灯)
2、学习几种主要的运笔方法勾染法(大象)、中锋破笔法(狮子)、破笔点染法(猴子)、勾线点染法(狒狒)、丝毛法(猫)
3、分析国画《猫头鹰》的表现技法。
①猫头鹰基本造型
②猫头鹰形体结构:身子、翅膀、尾巴、爪子。
结合幻灯教学,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把猫头鹰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来进行教学,教师在画鸟的羽毛时要突出重点,尽量讲得详细一些。
画法配诗:
褐墨点头部,
接着画身翅,
浓墨画嘴眼,
淡墨勾胸腹,
浓墨画翅尾,
背斑趁湿点,
浓墨再画爪,
猫头鹰俱画成。
画法步骤:
说明:先用墨赭画头顶,接着画身体和翅膀注意水分不要太多,润笔、枯笔相结合。
四、学生练习
1、画一只猫头鹰,教师巡回辅导。
2、学生临摹不同姿态的猫头鹰(运用幻灯片)
五、作业布置
老师提出作业要求:按作画步骤,用宣纸或毛边纸,临摹或创作一幅猫头鹰图。
幼儿各种各样的线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用绘画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笑脸的明显特点,并用自己认为恰当的颜色进行涂色,合理地将脸部轮廓画满整个画面。
2、通过自我观察、同伴的相互观察,感知大笑时脸部五官的变化。
3、在与同伴共同欣赏笑脸、创作笑脸的活动过程中体验、分享其中的愉悦心情。
活动准备:
1、幼儿笑脸相片,小镜子。
2、记号笔,油画棒
3、幼儿用书:《笑得露出牙齿的脸》。
活动过程:
(一)观看各种笑脸相片及幼儿用书《笑得露出牙齿的脸》,引起幼儿对笑脸的兴趣。
教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就像我们的心情一样,看,这些照片上的表情都是什么样的?他们是怎么笑的?让我们来学学他们的样子吧!
(二)自我观察或互相观察笑脸,寻找大笑时脸部五官发生的变化。
1、教师:小朋友,你有没有看到过自己大笑的样子?现在拿出你们的小镜子照一照,在镜子里,看看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嘴巴上翘,眼睛咪咪、眉毛开了。鼻子扁平)
2、同伴间互相挠痒痒,观察同伴大笑时五官发生的变化。
教师:你有没有看到你的同伴大笑时是什么样子的?现在跟身边的小伙伴互相挠挠痒痒,观察一下同伴大笑时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你的好朋友大笑起来是什么样子的?他的脸、嘴巴、鼻子、眼睛、眉毛和平时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三)描述大笑时脸部的明显特点。
1、出示照片。
教师:看,照片上的小朋友心情怎么样?你从他们脸部什么地方,能看出他们在开心地大笑?引导幼儿从(嘴巴、鼻子、眼睛、眉毛)观察,请幼儿描述自己或朋友大笑的时候脸部的明显特点。
(四)引导幼儿大胆创作笑脸。
1、教师:你最喜欢谁的笑脸?请你做一做他的样子,今天请你把他画下来让我们看一看。
教师:怎样才能让大家在远远的地方就能很清楚地看到你或她笑得露出牙齿的脸呢?想一想,你会给开心的笑脸涂上什么颜色?牙齿是怎样排列的?。
(五)展示幼儿作品
教师:你喜欢哪一张笑脸,哪张笑脸笑得最灿烂?
活动延伸:
把图片放入美工区,让幼儿观察、练习,加强孩子的涂色练习。
幼儿各种各样的线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了解人物不同面部表情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橡皮泥创造性的表现一张有趣的脸。
2、运用团、搓、压、捏、拉等多种技能表现头部的五官、发型等丰富脸部特征。
3、尝试借助辅助小工具,大胆想象、体验泥塑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橡皮泥、辅助工具(小刀、牙签)
活动过程:
一、通过变脸游戏,感受人物表情的多样性。
1、 出示人物表情图: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张有趣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做鬼脸。
(2)总结:你会做鬼脸吗,我们一起做一做,玩一个变脸游戏。
(3)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进行游戏,鼓励幼儿和同桌的小朋友面对面变脸,感受脸部表情的多样性。
2、教师总结:我们的眼睛、嘴巴变一变,就会变化出不同的表情。以前我们都是用比笔画一画有趣的脸,今天我们要换一种方法,挑战一下用橡皮泥做一张有趣的脸,可以怎么做呢?
3、幼儿观察后回答:需要做一个大大的脸、然后是头发和五官。
二、尝试运用团、搓、压、拉、捏的方法塑造出脸表现出脸部的五官。
1、引导幼儿迁移以往经验,可以团圆、压扁的方法表现大大的脸,同时脸型上有所变化和创新。
2、脸型完成了,我们还需要做什么?
3、还需要做五官和头发,那好谁会做眼睛?
4、重点讨论眼睛的做法,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法制作眼睛,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5、迁移经验,用做眼睛的方法,可以来做鼻子和嘴巴和发型吗?
6、展示教师欣品,引导幼儿欣赏,帮助幼儿丰富制作经验。
7、作品欣赏完了,接下来要请小朋友一起来发挥想象、设计一张有趣的脸。
三、幼儿进行泥工活动,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在制作五官的过程中注意五官的位置。
2、作品表面尽量要光滑一些。
3、鼓励幼儿大胆展开想像在人脸部的表情和发型上做一些创新和变化。
四、评价活动。
1、鼓励幼儿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赏幼儿作品。
2、教师对有创意和表现好的小朋友予以表扬,并对一些作品出现的问题予以建议。
幼儿各种各样的线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活动,感受票在生活中的运用。
2、了解各种各样的票中包含的信息,知道票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凭证。
3、收集、欣赏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票,能根据不同的用途给票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各种各样的票。
2、收集各种各样的票。
3、课件:布票、饭菜票、糖票等。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引导幼儿观看各种各样的票。
(1)幼儿自由观看各种各样的票,感受票的丰富。
教师:今天周老师要带你们坐汽车去看电影,你们高兴吗?那我们准备出发了,嘟嘟!电影院到了,你们知道平时我们进去看电影需要什么东西呢?(电影票)那把我们准备好的电影票拿出来吧,我们按上面的座位号做好!
(2)教师播放课件《各种各样的票》。
教师:现在我们要开始看电影了,小眼睛看仔细了!
(3)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看到的票。
教师:你手里是什么票?上面有什么?是什么时候用的?
(4)教师有意识的选择不同种类的票,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
(5)师幼共同小结,生活中得票是各种各样的,票上有字,有图案,不同的票有不同的'用处。
2、引导幼儿给票进行分类,进一步了解票的多样性。
(1)引导幼儿思考:可以怎么给这些票进行分类。(师幼讨论出共同的标准,如按生活用途分类)
(2)幼儿分组进行分类。
(3)展示分类结果并鼓励幼儿大胆交流小组的分类结果。
3、师幼共同讨论票在生活中的用处。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发现票的不同之处以及所包含的信息。(重点帮助幼儿分析几种常见的票)
(2)师幼共同小结: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票对我们有很大的用处。
4、欣赏邮票和以前生活中的票。
(1)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了解邮票的用途。
(2)逐一引导幼儿欣赏邮票中的图案。
(3)教师小结:邮票是用来寄信的。邮票上有许多美丽的图案,这些图案能让我们欣赏到不同的人物、建筑风景等,小小的邮票中藏着许多知识呢!
(4)引导幼儿欣赏饭菜票、糖票、布票等。
5、引导幼儿分组为班级设计票。
(1)引导幼儿讨论:我们班上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可以用到票。
(2)分组设计。
(3)展示和交流设计的票。
活动延伸:
根据班级游戏内容引导幼儿设计各种票。
幼儿各种各样的线教案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