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教案5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想要提高教案的实施效果,教师应定期进行自我反思与总结,理想的教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能力,下面是吾优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龙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龙教案5篇

龙教案篇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一、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二、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璨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王昌龄贬龙标尉的时间不可确考,有人推测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正在扬州,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三、注释

1、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

2、左迁: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3、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4、子规:即杜鹃鸟。

5、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6、五溪:指沅溪、武溪、西溪、巫溪、辰溪五条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参考答案:据上句中,“五溪”在今湖南省西部,可知,这里“夜郎”即指湖南省沅陵的夜郎县。

4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参考答案: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5.本诗的.作者是朝的大诗人。

参考答案:唐李白

6.“杨花”和“子规”历来被诗人借用寄托之感、之意。“过五溪”点出了。

参考答案:漂泊离愁漂泊过的地点

7.这首诗中蕴含了作者情感。

参考答案: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8.这首诗很能打动人心,得益于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选择一个角度,联系诗歌内容略作分析。

——运用了拟人的表现(修辞)手法,分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作者在这里把明月和轻风人格化了,把未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什么叫把客观事物人格化?

就是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客观事物,让它同样具有情感。

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同时,还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富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c)

a.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即出自他手。

b.李白在听到王昌龄被贬官的不幸遭遇后,写诗从远道寄给他,传递同情和关切之情。

c.本诗前两句着力写景,后两句侧重抒情,情景交融是本诗的一大特色。

d.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寄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于无知无情的明月,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使月人格化。

10、“直到”的“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明月虽可寄托,长风虽然迅疾,但这份情意送到朋友身边毕竟需要时间,作者希望长风一路快跑,不作片刻的停留,以早一点把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安慰之情送到朋友身边。

11、“我寄愁心与明月”中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参考答案:寄:寄托,托付。与:给。

——“愁心”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是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

——(1)明月是圆的,让人想起“团圆”这个概念,如果月圆人不圆,就会引起望月人的情思。

(2)明月升起时,天地之间是宁静的,明月的光辉是柔和的,人们在夜的宁静中沐浴柔和的月光,容易引起无限的遐思。

(3)明月升起,远隔两地的亲友都能同时看到它,千里可共,因而人们望月时容易想起远方的亲朋和故乡。

(4)明月给人的感受如冰似玉、晶莹润泽,它象征了亲情友情的纯洁。

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再也没有什么比一轮明月更能让人产生思乡,怀旧,念远之情。

12、“杨花落尽子规啼”写了哪些事物?有什么作用?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杨花和子规的啼鸣

作用:(1)点明时令: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黯淡,凄楚的气氛。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这句话中,含有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龙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理解故事中恐龙的形象特点。

2、尝试完整的语言表述恐龙进城遇到的事以及带来的不同感受,

愿意用自己的特点做一些受人欢迎的事。

3、体验恐龙好奇的心情及其乐意为别人做些事情的美好愿望。

活动准备:

1、恐龙图片、绘本大图、场景图;

2、丰富有关恐龙方面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声音导入,引出兴趣

t:小朋友,你们猜谁来了?(s:大象 t:有可能哟 s:长颈鹿t:恩,听起来也有点像呢……t:你的小耳朵可真灵呀、你听的比老师还仔细呢、你听到了别人没听到的真棒!)

s:恐龙

t:你们心目中的恐龙是什么样的呢?它生活在哪里?

t:你们瞧谁来啦?(出示动态恐龙ppt)

t:大恐龙来到城里啦!它在城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现在就请五个小朋友为一组,到后面阅读,等下要分别请各组的小朋友来说说你们图上的恐龙在城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好,现在开始吧!

二、自主阅读、理解故事前三段

1、图片一:

t:现在我请红手环的小朋友来说说,你们图上的恐龙在城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汽车都堵住了?

t:原来大恐龙的身体实在太大,交通都堵塞了,汽车都排起了长队,响起了喇叭。

t:这时候大恐龙离开了马路又来了哪里呢?我请黄手环的小朋友来说说你们图上的恐龙来到了哪里?发生了什么事?你从哪里看出来?

t:这次是因为大恐龙的身体太重了,铁路被踩得吱里吱里的响,火车也被震得跳起了舞。

t:那你们想知道蓝手环小朋友图片上的恐龙在城里会发生什么事吗?

t:大恐龙怎么把人家的房顶给掀了?

t:这次是因为大恐龙闻到人家厨房飘出的阵阵香味,所以才忍不住把头伸了进去,哪知道它的脖子太长啦,把人家的房顶给掀了。

t:大恐龙在这个城里受欢迎吗?大家为什么不喜欢他?(给城里人带去了危险。)

t:这时候大恐龙心理会怎么样?

t:请你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帮帮这座城里的人、帮帮这条大恐龙吧。看谁想的办法又多又好。

三、老师引导、理解故事后两段

t:看,图片上的小男孩想了什么好办法?大恐龙变成了什么?大家现在喜欢它吗?这时候大恐龙的心理会变得怎么样?

四、完整欣赏

t:现在我们一起完整的欣赏《城里来了大恐龙》这个绘本故事吧!

五、创编故事

t:大恐龙为城里人做了立交桥后可开心啦,它还想做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小朋友可以找一找你们喜欢的场景和同伴们一起贴一贴、讲一讲吧!

龙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仔细倾听,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声音太大会影响别人,学习控制自己的声音。

活动准备:

故事磁带,挂图第6号

画一个禁止大嗓门标志:在张大嘴巴上打个“×”

活动过程:

一、产生悬念

1、今天我们有个新朋友来了,猜猜是谁?

出示图??

大恐龙在干什么?人们有什么样的感受?(捂着耳朵、闭着眼睛、讨厌大恐龙)

师:你们猜猜人们为什么都讨厌这只大恐龙呢?(幼儿发散思维,教师及时肯定)。

2、在一座城市里有一只爱唱歌的,请小朋友仔细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请幼儿仔细倾听。

二、欣赏故事

教师结合图片,分段讲述故事。

1、出示挂图??

(1)在楼房的最顶层住着谁?

(2)人们喜欢它吗?

(3)为什么人人都讨厌这只大恐龙?讲故事“有一栋很大很大的楼房..... .大楼就倒了”。

(4)我们小朋友来想想办法,让大恐龙不发出讨厌的声音?(幼儿想出各种办法)

(5)听听故事里的人们想到了什么办法。

2、出示挂图二

(1)为了让恐龙闭上嘴巴不发出声音,大家想了什么办法?

(2)土豆能让大恐龙停止唱歌吗? 。讲故事“人们想办法......统统吃光了”。

(3)土豆吃完了大恐龙还会唱歌,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大恐龙闭嘴。

3、出示挂图三,讲故事“大家又准备了一个......‘啊... 噢...’”:

(1)人们又想了什么办法让恐龙不发出声音?

(2)玻璃罩能让大恐龙的声音不传出来吗?为什么?

4、出示挂图四

(1)谁在大恐龙耳边说了一句话?

(2)小姑娘在恐龙耳边说了什么话?

(3)大恐龙改正嗓门太大的毛病了吗?讲故事“这时候......结束”。

5、师:故事有趣吗?我们一起听听录音机里讲的故事吧!

三、说说大嗓门的坏处。

1、人们喜不喜欢恐龙的大嗓门?

2、请幼儿听一段吵闹声,引导幼儿说说大嗓门的坏处,如大嗓门会吵得别人谁不着觉,大嗓门会吓人一跳,大嗓门的声音会让人心烦,等等。

3、看,老师这里有一个标记,它想告诉我们什么事情?

4、这个标记告诉我们不能很大声的说话,不能叫。在什么时候不能大声说话呢?(如: 看电视、看书、上课、吃饭、睡觉等时候)

5、我们把这张将禁止大嗓门的标志贴在教室内,时刻提醒自己不当大嗓门。

龙教案篇4

活动目标

复习歌唱《青蛙最伟大》。

学会《青蛙最伟大》的舞蹈动作。

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青蛙最伟大》音乐、视频。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唱《青蛙最伟大》

1、小朋友们会记得上节课我们的音乐课学的什么歌曲不了?

2、对!《青蛙最伟大》那你们还会唱不了?

3、我们来一起跟着音乐唱起来吧!

4、小朋友唱得真好听,那你们猜猜这节舞蹈课为什么会唱《青蛙最伟大》那?

5、小朋友们才不出来啊!那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就知道了为什么了。

二、播放《青蛙最伟大》舞蹈视频

1、观看舞蹈视频,引发幼儿学舞蹈的兴趣。

2、刚才看过《青蛙最伟大》的舞蹈,小朋友们喜欢吗?

3、那你们想不想学《青蛙最伟大》的舞蹈啊?

4、那我们先跟着舞蹈视频来跳一跳,先做个热身运动吧!

5、下面跟着老师开始学习舞蹈动作吧!

三、小结

1、在学习动作时,教师要规范动作的方位。

2、学会的动作要重复的做一遍,加深记忆。

3、学会后让小朋友表演,寻找不足的地方,及时改正过来。

活动结束

龙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龙的由来,知道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2、练习舞龙,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搜集有关龙的故事。

2、舞龙的录象、饮料筒或布做的龙。

3、教学挂图《龙》、《健康-社会》p2-3。

活动过程:

1、说说印象中的龙。

--你见过龙吗?龙是什么样子的?

--请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龙的样子。

--幼儿欣赏挂图和画册〈龙〉,请幼儿说一说图中龙的样子,龙的各个部位都像什么。

2、听一听龙的由来。

--启发幼儿将自己知道的关于龙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师讲解龙的由来,让幼儿了解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3、欣赏舞龙表演。

--放有关舞龙表演的录象,幼儿欣赏。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表演者是如何舞龙的。

4、练习舞龙。

--幼儿自由组合分成4人一组,并协商分配好舞龙的角色。然后自由尝试舞龙。

--让舞龙配合最好的一组幼儿说说自己的经验。让幼儿懂得合作的团队意识。

龙教案5篇相关文章:

树科学教案中班教案模板5篇

小班教案《认识动物》教案5篇

《给予是快乐的》教案5篇

我喜欢的书教案5篇

一年级少先队活动教案优质5篇

绘本《圆》教案最新5篇

绘本《圆》教案5篇

幼儿园足球教案5篇

疫情开学后第一课教案5篇

开学后疫情防控教育第一课教案5篇

龙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4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