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选5篇

时间:
Fallinlove
分享
下载本文

以成果展示为导向的教案,激励学生分享与传播自己的学习成果,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案中的合理运用,让传统课堂焕发新生机,下面是吾优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选5篇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并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知道每个人的体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3、细心观察,体验探索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镜子、大口袋、万花筒、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认识镜子1、游戏:摸口袋

师:①今天老师的口袋里藏了一个有趣的东西,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摸摸它是什么?②摸上去感觉怎样?你觉得它是什么?

2、自由探索

看看摸摸,镜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他有什么特点?

3、教师小结

我们刚才见到的镜子都是用玻璃做的,是平滑的、凉冰冰的、可以反光的',背面涂了层特殊的材料,叫金属漆,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照出物体了。(幼儿学说金属漆)

二、探索发现镜子的用途1、回忆经验

师:你还在哪里见过镜子,它可以用来干什么?

2、讨论镜子除了帮助人们整理仪容,还有什么用途。说说汽车、商店等生活环境及自然环境中安装镜子的原因。

3、通过照镜子使幼儿明白每个人的体形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要尊重别人。

4、请幼儿说出还见过什么样的镜子。(幼儿说出各种镜子,教师出示如凹透镜、凸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眼镜)

5、鼓励幼儿将两面镜子摆放在不同的位置,说说有趣的发现。

6、教师小结。

三、游戏:照镜子1、介绍规则。

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照镜子游戏,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朋友做我的镜子,我做什么动作,你们镜子也做什么动作,好吗?

2、游戏:随音乐做照镜子的游戏。

四、延伸活动请幼儿玩万花筒,进一步了解镜子的特点。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在角色游戏中,我发现孩子们对餐厅的游戏情有独钟,特别喜欢穿上厨师服,戴上厨师帽,模仿厨师的模样大展身手。因此,我设计了中班科学活动《快乐的小厨师》。这一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涉及的各种工具均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如榨汁器、塑料刀、小勺等都是幼儿生活中常见、常用的工具,此次活动是建立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利用身边的事物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的工具产生兴趣,知道工具是我们的好帮手。

2、感知现代工具的方便、快捷。

3、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工具(榨汁器、小棒、刨子、塑料刀、勺子等),幼儿在收集工具的过程中已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2、小碗、茶杯、篓子、面粉、水果若干。

3、录像机、电脑、厨师服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布置任务,直接引出课题

提前布置游戏场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我是厨师长,你们是一群快乐的小厨师。知道吗?过几天,我们要参加美食大赛。这一次,我想做一个很大很大的比萨饼去参加比赛。今天可要好好地练一练做比萨的本领呦!

二、介绍需要完成的任务及准备的工具

师:做比萨需要很多的配料,走!跟我一起到这边来看一看都需要准备哪些配料呢?这儿有一号桌、二号桌、三号桌,我们先来看看桌上有什么?

师:一号桌请你们用小棒、榨汁器变出西瓜泥和西瓜汁。将西瓜汁倒在杯子里,西瓜泥倒在小碗里。二号桌请你们用塑料刀和刨子变出黄瓜丝。三号桌请你们用刨子和勺子变出苹果酱。

三、幼儿操作并交流操作过程和结果

(一)提出第一次操作要求

1.幼儿比较两种工具。

师:你们仔细想一想,你想用什么工具做什么事情呢?每张桌上都有两种工具,你试好一种工具以后,还要试试另一种工具,比一比,哪种工具更方便?想好了,我们就把袖子卷一卷,干活去吧!(放音乐《加油干一遍》)

[第一次安排了两次自主操作。让幼儿尝试用两种工具做同样的事情,要求幼儿试好一种工具以后,跟同桌的小厨师交换另一种工具,比一比,哪种工具更方便?]

2.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巡回指导。(请配班老师帮忙摄像)

师:两种工具你都试过了吗?你发现哪种工具更方便?

3.请幼儿交流第一次操作过程和结果。

师:大家把小手擦一擦,把手里的活放下来休息一会儿吧!谁能告诉大家:你用什么工具做了什么事情?

幼1:我用刨子刨了许多黄瓜丝。

幼2:我用塑料刀切了许多黄瓜丝。

幼3:我用小勺刮出了苹果酱。

师:你们想知道别的小厨师是怎样干活的吗?那跟我一起来看看吧!(回放录像小朋友观看现场干活的`情景)

师:这是谁呀?你来告诉大家,你用什么工具做了什么事情?

幼:我用榨汁器榨出了西瓜汁和西瓜泥。

师:你有没有试试另一种工具小俸呢?你觉得哪种工具更方便?

幼:我用小棒试过了,我觉得榨汁器更方便。

(二)提出第二次操作要求

1.幼儿轮换探索材料。

师:这次要做的比萨饼特别大,你们准备的配料还不够呢!等会儿请你们再去做一点。这次做的时候,你去试一试刚才没做过的事情。如果你刚才在一号桌做事的,现在你可以到二号桌、三号桌去做做,桌上的两种工具都要试一试,比一比,哪种工具更方便?好,现在就去试试吧!(请三四名幼儿讲述)

第二次请小朋友去试一试刚才没做过的事情。试一试,比一比,哪种工具更方便?通过操作,使幼儿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2.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了解幼儿操作水平,并对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帮助。

3.幼儿和同伴自由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大家辛苦了!配料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擦擦小手,带上你们的工具到前面来休息休息吧!现在和你旁边的小厨师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工具?做了什么事情?你觉得它方便吗?(放音乐《加油干两遍》)

4.请幼儿将自己的发现与大家分享,重点引导幼儿发现现代工具的便捷。

师:谁能告诉大家,你拿的是什么工具?做了什么事情?你觉得哪种工具用起来更方便?

四、将工具进行分类

请幼儿将方便和不方便的工具进行分类,并引导幼儿检查分类结果。

师:请你们将你觉得方便的工具送到红颜色的篮子里,将不方便的工具送到蓝颜色的篮子里。(幼儿按要求送各种工具)

师:以后小朋友在生活中用不同的工具去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也要去比一比,试一试,看看哪些工具使用起来更方便。

[第三次的操作是让幼儿将工具分类摆放,符合幼儿爱玩弄工具的特性,真正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五、制作并品尝比萨

1.请幼儿用擀面杖擀面饼。

师:现在,配料已经准备好了,做比萨我们还需要准备一张面饼呢!面饼在哪儿呢?睁大你们的眼睛,看我怎样把它变出来。变一变一变!大不大?我们还可以把它变得更大呢!瞧!擀面杖我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每人拿一根,我们一起来加油干吧!(放音乐《加油干一遍》)

[从准备配料——擀面饼——制作比萨,幼儿参与了制作的全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幼儿品尝比萨,既是对他们付出辛勤劳动的一种肯定,也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满足幼儿的生理需求。]

2.制作比萨

师:哈哈!我们的大饼做好了!现在可以在面饼上撒上配料了。注意撤的时候要轻轻地,不要把配料堆在一起,面饼的每个地方都要撒上配料呦!

师:将你的擀面杖送过去,每人拿一把小勺过来,再将你刚才装配料的碗拿过来,将里面的配料撤在面饼上吧!

3.烘烤品尝比萨

师:现在,带上我们的比萨,到幼儿园的大烤箱里去烤一烤,并尝一尝我们亲手制作的比萨吧!

活动延伸

角色游戏中,开设比萨店,娃娃家等角色游戏区,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更多现代工具的方便、快捷。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对用鼻子识别气味的活动感兴趣。

2.尝试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识别气味。

3.知道鼻子的用处,懂得要保护好鼻子。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装有陈醋、花露水、啤酒、纯净水的透明杯子和纸杯各一份。

2.各种不同气味的物品:香气(香水、香皂、空气清新剂)、酸气(白醋、陈醋、酸菜)、酒气(白酒、红酒)、无味(石头)。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你们喜欢画画吗?说说看,最喜欢画什么?

师:如果把你们的这些东西合在一起,一定是一幅很美的画。我也很喜欢画画,今天我来画一样东西,请你们边看边猜,我画的是什么?

二、了解鼻子的结构。

1.教师画鼻子,边画边问:快猜,我画的是什么?

2.师:刚才我画的第一步像小山一样的是鼻子的哪里?(鼻孔)摸一摸有几个鼻孔?

3.师:你还知道鼻子的其它地方叫什么吗?(引导幼儿认识鼻尖、鼻梁、鼻翼)

小结:你瞧,一个小小的鼻子有好几部分组成,那你有鼻子,我有鼻子,大家都有鼻子,为什么我们要长鼻子呢?

三、知道鼻子的功能。

1.鼻子可以呼吸。

师:光有鼻子就可以呼吸吗?(嘴巴)你嘴巴什么时候呼吸的?还有什么时候用嘴巴帮助呼吸?

小结: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坚持用鼻子呼吸,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跑步累了的时候,游泳的时候,感冒了鼻子不通的时候等等,你可以用嘴巴帮一个小忙。

2.鼻子可以闻气味。

(1)师:讲到这儿,我们知道了鼻子的第一个本领——鼻子可以呼吸,鼻子还有一个本领呢,是什么本领?(闻东西)

(2)师:你闻过什么气味?(香味、臭味、油烟味等)

(3)师:老师这里有四个杯子,里装着四种不同气味的东西,你来看,里面是什么?

(4)既然眼睛看不见,就得找另一个东西来帮忙,找什么东西呢?(鼻子)

(5)谁上来闻一闻?你们会闻东西吗?怎么闻呢?

(6)请3-4位孩子上来闻一闻,并说一说是什么气味。

小结:

你们用鼻子把这四样东西都一样一样闻出来了,第一个杯子里是酸酸的醋,第二个杯子里是酒,第三个杯子里是香香的花露水,第四个杯子里是没有味的白开水,所以气味是不一样的。有的.酸,有的辣,有的香,有的臭,而有的是没有气味的。小鼻子能帮助我们鉴别不同的气味。小朋友们要记住:不是所有的气味都对人体有好处,如:烟味,油漆味等,所以当你闻一样东西时,要记得老师教你的办法,学会了吗?

四、比较、分类(找朋友)。

1.出示各种带气味的物品,交代分类要求:先用鼻子闻一闻这些物品是什么气味,如果闻到的气味和刚才闻到的四杯气味差不多,就把他们分别送到相应的桌子上。(幼儿操作)

2.幼儿给物品分类并验证。

师小结:鼻子的用处很大,可以帮助我们呼吸,让我们辨别气味。有时候鼻子也会失灵,比如感冒、鼻炎或者鼻子受伤了,它就不能发挥自己的本领了。所有我们要好好保护鼻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能够辨别不同的气味,并尝试讲述自己的感受。了解简单的保护鼻子的方法。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引出自己的鼻子,我用手指指出了自己的鼻子,然后引导幼儿们也指出认识了鼻子的结构,鼻梁鼻尖。鼻孔。第二个环节是发现鼻子的特殊功能,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孩子说说鼻子的功能,然后又出示了四个小杯子,醋、酒、香水、水。。分别请幼儿们来用自己的小鼻子闻一闻是什么,在闻味道的过程中告诉了幼儿怎样去闻。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自己去分类。最后我还幼儿保护鼻子,引出了思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鼻子?让幼儿垃圾以后怎样去保护自己的鼻子不受到伤害。

活动结束后,我反思到这节课有着不足的地方,老师们的点评更是让我茅塞顿开,这节课我应该让孩子多说(放开让孩子说)、多做、多练(说完让孩子练习体验),老师不要限制包办,在第二个环节让孩子闻气味中,我就应该顾及到每个孩子,让他们都闻一闻说一说。在课前准备所需东西时也要考虑到是否每个孩子都能操作到,操作的材料要丰富。在孩子保护鼻子的环节中,我应该让孩子们去思考,让孩子们去说一说结果。科学是比较严谨的,一定要让孩子先猜想在验证。老师们到位的点评让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又有了一个更大的提升。我应结合工作实际,努力实现方式的转变,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自身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自由地、愉快地展现自己,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设计意图:

我带的是中班幼儿,我认为这节活动很适合我班孩子。我是在小班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将触角往外延伸了一下。其实鼻子的话题很多,除了本节活动涉及的结构、功能外,还有鼻子的不同之处。还有动物的鼻子……让幼儿感觉到虽然是一个小小的鼻子,但聊起来很有趣。通过这节课,我想帮助幼儿认识鼻子的部位,了解鼻子的作用。鼻子除了呼吸之外还有其他作用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闻各种各样的气味。不同的东西有不一样的气味,鼻子能告诉我们各种各样的气味,能帮我们辨别不同的东西。

小百科:

味道通常是指鼻子舌头等味觉所体会到的滋味。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探索动物睡觉的秘密;

2、尝试用动作表现不同动物的睡觉方式。

活动准备:

1、各种动物的图书、图片、玩具、多媒体课件;

2、布置“动物王国”场景(动物睡觉的喷绘、图书、玩具…)

3、记录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以小客人做客导入活动:(播放歌曲《小猪睡觉》)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想知道它是谁吗?(小猪)你听一听它在干什么?它是怎样睡觉的?(闭上眼睛睡觉,大耳朵扇扇,小尾巴摇摇。)还发出什么声音?(咕噜噜)

2、小猪邀请大家去大森林旅游,看看别的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

(二)探索活动

1、发现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参观“动物王国”)播放课件《动物睡觉》,让幼儿探索不同动物睡觉的秘密。

马――站着 蝙蝠――倒挂

刺猬――蜷成球形

丹顶鹤――单脚站立

鱼――睁着眼睛睡觉

乌龟――缩到龟壳里

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猜想并记录

提问:

(1)小朋友,你们在“动物王国”里看到了那些小动物?它们都在做什么?

(2)小朋友想一想,小动物睡觉得样子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谁来告诉老师?

(3)现在老师用一个表把小朋友说得记录下来。小朋友看,这里是喜欢站着睡觉的小动物,这里是喜欢躺或趴着睡觉的小动物,这里是喜欢蜷着睡觉的小动物…

老师这里有许多小动物的照片,小朋友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小动物,你认为它是怎样睡觉的就把它贴在这张记录表上(幼儿选图片,进行记录)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记录表并进行小结。

你们认为喜欢站着睡觉的动物有……

躺着或趴着睡觉的动物有……

小朋友你们的想法对不对呢?

4、寻找并验证答案

师:小朋友到老师这儿来,我们看一看大屏幕,寻找一下答案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了不同小动物睡觉得样子,现在我们对照一下记录表,看刚才你们的想法对不对?

(若有不对的引导幼儿加以纠正)

师:那小朋友知道为什么这些小动物睡觉的方式都不一样呢?(逐一引导幼儿说出每种动物不同睡觉方式的原因)

5、教师小结:小动物们为了保护自己都有不同的睡觉方式。

(三)游戏活动

1、启发引导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不同动物的睡觉方式

(1)引导幼儿学做站着睡觉的几种动物的睡觉方式

(2)引导幼儿学做躺着睡觉的几种动物的睡觉方式

(3)引导幼儿学做趴着睡觉的几种动物的睡觉方式

(4)引导幼儿学做在树枝上睡觉的几种动物的睡觉方式

(5)引导幼儿学做睁着眼睛睡觉的几种动物的睡觉方式

(6)引导幼儿学做倒挂着睡觉的动物睡觉方式

(7)引导幼儿学做“蜷”睡觉的.几种动物的睡觉方式

2、游戏

“动物睡觉”

(1)讲解游戏玩法:请小朋友每人取一个挂饰带上,老师说:小动物睡觉了,你就学做你选的小动物睡觉的样子。老师来当检查员看你做得对不对。

(2)游戏。第一遍老师做检查员,第二遍幼儿做检查员。

(四)迁移活动

1、小朋友,小动物们为了保护自己都有不一样的睡觉方式,那我们怎样睡觉才能保护自己呢?你平时是怎样睡觉的?给你的旁边的好朋友学一学。

2、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并学一学。

3、有的小朋友仰着睡、有的小朋友趴着睡、有的小朋友右侧睡、有的小朋友左侧睡,怎样睡对我们的身体最好呢?我们听一听医生阿姨是怎样说的?

(放课件,让幼儿倾听)

师:谁来说一说,怎样睡对我们的身体最好?为什么?

(五)结束活动

5、教师幼儿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和正确的睡眠姿势。

师:小朋友,你们现在知道怎样睡对我们的身体最好了吧?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和父母一起模仿动物睡觉的动作,比一比看谁学得像。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篇5

目标:

1.尝试拼接小正方形,观察、理解图形分合、旋转的变化规律。

2.通过图形的创意拼搭,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准备:

1.自制小正方形64个,每个小正方形上贴有两个分别为红、蓝颜色的等分三角形(如图1)。

2.可镶嵌的大正方形底板16块,每个大正方形底板正好可以镶嵌4个小正方形(如图2)。

玩法:

玩法一:选取4块小正方形,将其嵌入一块底板,以此类推,直至将64块小正方形一一嵌入16块大正方形底板,感知一个大正方形与4个小正方形的组合关系(如图3)。

玩法二:在玩法一的.基础上,拼接、组合出不同的图案(如图4)。

玩法三:尝试变更原拼搭图案中的某几块图形,使之变换出不同的图案(如图5)。

规则:

1.自主拼搭,独立完成。

2.不能将小正方形散落在桌上或地上。

评析:

“拼拼乐”游戏集镶嵌游戏与拼图游戏于一体。材料设计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简单,因为每个小正方形上有两个等分的不同颜色的三角形,从而使拼搭游戏有了多种可能。幼儿玩得不亦乐乎,其中的奥秘在于材料的结构性较低,幼儿可以任意组合、创意拼搭、重复把玩。该游戏实质是让幼儿在不断旋转、移动、拼合的过程中,逐步感知、发现平面图形之间的组合规律。幼儿从随意组合到创意拼图,提高了观察力、专注力和想象力。

教师的指导重点是关注幼儿在游戏中能否独立思考与探究,而不是急于求成。教师要放手让幼儿充分尝试,在“分、合、拆、拼”的过程中发展方位知觉能力,积累创意拼图经验,发现、感悟平面图形的组合关系。游戏初期,材料可以适当减少至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以免幼儿因挑战过大而气馁。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选5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蛋的教案5篇

幼儿园中班音乐听教案参考5篇

幼儿园中班桃花教案5篇

幼儿园中班抱教案模板5篇

幼儿园中班电的教案参考5篇

安全上幼儿园中班教案优秀5篇

2023年幼儿园中班保育工作计划6篇

幼儿园中班电的安全教案模板5篇

幼儿园中班大与小教案模板5篇

2023年幼儿园中班安全工作计划优质6篇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选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5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