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案7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写教案是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的事情,对于教师来说,将教案写优秀是最基本的技能,吾优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劳动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劳动教案7篇

小学劳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从小爱劳动的情感和当好值日生的责任感、光荣感。

[智育目标]:知道当好值日生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

[素质发展目标]:初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当好值日生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从小爱劳动的情感和当好值日生的责任感、光荣感。

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一些认真做值日、热爱劳动的素材。课件[附件: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

“观察我们的教室”、“访问今天的值日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昨天放学时,我们班的环境卫生状况是怎样的呢?

老师:现在大家再看看我们班是什么样的状况呢?

老师:环境卫生是不是有了很大变化?教室多整洁啊!这都是谁的贡献呢?

老师:这多亏了值日生认真做值日!(过渡)

?讲授新课】

一、认真做值日(板书)

(一)为什么要做值日

老师:我们为什么要那么认真地做值日呢?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老师:值日既是为集体服务,为大家创造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有利于个人在良好的环境里学习。因为在干净、整洁的教室里学习、生活会感到很舒服、很高兴。大家能更好地学习,所以需要大家认真地值日,大家说是不是啊?

(二)怎样做值日

老师:大家打开课本第五十四页,我们看看图中的同学是怎样做值日的?

老师:在值日时要进行合理的分工,然后分次序(先洒水,再扫地,摆齐课桌椅,收拾值日工具,然后关窗。)来完成值日,这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值日。

(给同学们讲“这样分工好”和“值日的学问”,详见文本资源。)

老师:下面我们请今天的值日生说一说,他们是怎么做得?怎样使我们的教室整洁呢?

老师:让我们先来夸一夸今天的值日生吧!

老师:(问受到大家表扬的值日生)听了大家的表扬,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当好值日生”、“今天我值日”;图片“擦地”、“擦桌子”、“值日(一)”、“值日(二)”、“做值日(一)”、“做值日(二)”、“扫地”、“认真做值日(二)”、“认真做值日(一)”。)

老师:做值日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但有的同学没有认识到做值日的意义?

(让同学们欣赏图片“这样值日好吗?”。)

老师:大家说一说:图中的同学这样值日好吗?为什么?

老师:说一说你们今后打算怎么做值日呢?

老师:大家都想做一个爱劳动、爱集体的好同学,这很好,下面大家就来完成课本第五十五页的评一评栏目吧!看看你哪一项做的好,哪一项需要改进。

老师:值日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但我们不仅要在学校值日劳动好,还要在生活中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过渡)

二、热爱劳动(板书)

老师:我们打开课本第五十六页,分别看一看几幅图中的同学在做什么?然后说一说。

老师:他们在家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我们不仅要在学校热爱劳动,在家里或其它场合也要热爱劳动,从小做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学做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老师:下面大家说一说,你打算怎么做呢?

老师: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积极主动做家务活,都能成为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

当前家庭生活越来越优越,小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及他们年龄小,一些家长加大了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对孩子劳动方面技能的锻炼,致使一些孩子劳动意识淡薄,《课程标准》着重提出了教育小学生要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养成积极主动做家务的良好劳动习惯。本课正是基于此,让同学们知道当好值日生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激发学生从小爱劳动的情感和当好值日生的责任感、光荣感。

小学劳动教案篇2

一、活动目的:

1、透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体验劳动的欢乐,从小培养爱劳动的习惯。

3、教育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珍惜父母的辛苦和劳动。

二、课前准备:

1、搜集名人或身边感人的劳动故事。

2、观察班上最爱劳动的同学有谁,用一句说话夸夸他。

三、班会过程: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看看我们教室的环境怎样,你感觉到什么?这干净、整洁、舒适的环境是我们的值日生用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劳动创造了美、创造了完美的生活,劳动是最光荣的!

(二)学会尊重劳动者

我们背着书包走在宽阔平坦的马路上时,当我们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吃着美味可口的饭菜时,你是否会想到那些为我们创造完美生活的劳动者?你是否体会到这些劳动者们所付出的艰辛呢?假如这些劳动者都停止了劳动,我们的生活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劳动仅有分工不一样,没有贵贱之分,劳动者是最值得尊重的人。让我们为这些可敬的劳动者送上最美的赞歌吧!

下头请欣赏诗朗诵《劳动之歌》

劳动如多彩的光是那么明媚,劳动创造出千般快活,劳动使机器在飞速地动,劳动使万物承载世界,我要为劳动者唱赞歌。无论坚守在什么岗位,无论岗位是多么平凡,都是劳动创造新的生活。劳动是事业的根本,劳动才能获取新的生活。劳动是人类永久的旋律,劳动是勤劳者心灵之歌。

(三)分享劳动的故事

劳动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他们无一不都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去创造自我的一切。下头,我们就一齐来分享这些感人的劳动故事吧!从他们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四)表扬爱劳动的同学。

劳动是可敬的,劳动是光荣的。同学们,擦亮我们的眼睛,看看我们班上最爱劳动的同学有谁?他们平时是怎样做的?让我们向他竖起赞赏的大拇指,说一句赞美他的话!

(四)点燃热爱劳动之情。

劳动是光荣的,但劳动也是辛苦的!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会怎样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呢?

(五)班长发起爱劳动,惜成果的倡议。

劳动光荣,懒惰可耻。

小学劳动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品味作者紧紧围绕“豆芽菜”这一中心事物,运用朴实平易的语言进行叙述描写的方法。

2、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中所体现的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的深厚感情。

3、引导学生体味并学习文中山乡学生的刻苦、顽强、乐观的精神,以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重点:

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难点:

文中两处对豆芽菜描写的内容在文中的深刻含义。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片比较浅显易懂的记叙文,没有什么文字障碍,文章思想内容都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可以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进行自主阅读。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加强师生、生生、学生语文本之间的对话活动,注重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积极主动地进行表达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其自主意识、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新课标精神,

教学进程:

一、导入:

你觉得现在学校的伙食怎样?说好的是因为饭菜花样较多,味道可口;说不好的当然是对这些花样和口味还不够满意。那么,如果让你每天都以豆芽菜为菜,你觉得怎样?……

下面咱们就看看文中的这些学生在学校的伙食如何,并看看围绕着豆芽菜发生了怎样感人的故事。

(以设问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了解课文内容、阅读文本)

二、范读课文(紧承导入进行朗读,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对文章有个整体感知,并调动自身情感体验,产生强烈的心灵震动)

三、请学生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感受。小组内部交流,每组推选代表在班内交流,不同小组间感受相同者不再重复。(刚刚读完课文,学生对文章内容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并会产生表达交流的想法,此时积极引导,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其体验表达交流的快感。)

四、进一步对文本进行探究,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共同讨论、解决,然后班内交流。(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探究精神。)

五、针对学生疑问进行适当引导、补充。(使学生在解决自身疑问的同时,对文本有更全面的认识、更深刻的挖掘,不断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品位。)

补充问题:

1、结合全文,你来分析一下,这位老师抓质量的经验是什么?

2、豆芽菜是再普通不过的菜了,为什么要耽误考试去抢呢?从文中找出你的答题根据。

3、老师的关爱,学生们是怎样回报老师的呢?重考消息宣布时,几个女孩为什么哭了?

4、文章开头对小溪的描写及有关小溪的故事有何作用?

5、文中对豆芽菜的描写有何深意?

六、学生选取自己最欣赏的语段进行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深入体味文章思想内容,获得审美愉悦,逐渐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七、总结拓展:学完这篇文章,我们一定还有许多感想没有表达出来,那么就请你结合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随笔,可以写师生之间的感人故事;可以写你对师生关系的看法、建议;也可以写你从文中山乡学生身上所获得的思想启迪……

小学劳动教案篇4

一、课题

爱劳动、爱群众。

二、本课目的

透过活动使学生懂得认真值日是爱劳动的表现,也是对班群众尽职尽责,教育学生当好值日生。

三、过程设计

1.激发兴趣引入活动。

①同学们,你们看一看我们教室的环境怎样,你感觉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一个干净整洁的教室。在这样的环境里上课,情绪舒畅,感到很愉快。)

②这天哪几个同学值日你们给大家说一说是怎样值日的这天值日生对工作负责吗?(同学们讨论后,引导学生说出:值日生同学爱劳动、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班级,不怕脏和累,为班级尽职尽责……)

③小朋友们猜一猜这天班会活动的主题是什么:“当好值日生”。

2.怎样当好值日生。

①出示挂图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有的洒水、有的扫地、有的拖地、有的擦桌椅、有的摆桌椅……)

②这些事怎样才能做好呢?(a.学生动手实践,老师指导。b.讨论说出全小组同学齐心合力,工作认真负责,用心主动……)

3.谈体会明道理。

为什么要每一天值日而且轮流当值日生呢?(引导学生说出:值日是为了同学们能在干净的教室里学习,值日劳动是大家的事,大家都要动手做,每个同学都是班级的主人,都就应当好值日生。)

4.辨是非升华认识。

①下雨了,小明两脚都是泥,就进了教室;

②玲玲扫地时,满教室都飞着灰尘;

③小刚拖完地说:“强强咱俩去倒脏水。”强强说:“我是摆桌椅的,我不去。”小兰跑过来说:“我去。”

④这天冬冬当值日生,但下午一放学他就回家了。

⑤手工课上完了,小莉把不用的纸都弄到了地下。

5.夸夸这些值日生。

①各小队讨论选出优秀值日生,并组织大家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当值日生的。

③给优秀值日生赠小红花,并发小奖品。

四、活动总结

透过这次班会活动,同学们都懂得了劳动最光荣的道理,明白了我们都是班级的小主人,值日劳动是我们就应做的,值日就就应以主人翁的精神认真负责地做好,把教室和周围环境打扫干净并持续整洁,使同学们能在干净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生活。我提议:人人争当值日生,做一个爱劳动、关心群众的好学生,好吗?

小学劳动教案篇5

一.目的要求:

1.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公益劳动,怎样正确对待公益劳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热爱公益事业、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思想品质。

2.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切的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并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二. 主要方法:谈话法、表演法。

三. 会前准备:

1. 全班准备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

2. 四位学生准备小品。

3. 一学生准备名人故事。

4. 一学生准备诗歌朗诵。

5. 五学生准备小品。

6. 准备拼字游戏。

7. 主持人小结。

8. 班长准备倡议书。

9. 二位同学协助“爱公益劳动 惜劳动成果”的签名活动

四. 班会过程:

(一)引言:达 . 芬奇曾经说过: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 的确,只有亲自参加劳动的人,才能尊重劳动人民,才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就更应该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呢?“五一”是国际劳动节,那让我们为这个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唱出劳动的赞歌吧。

(二)全班齐声合唱革命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

主持人点拨:歌声唱出了热情,歌声唱出了力量。那么,我们之中又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公益劳动呢?

(三)小品表演。

1. 请杨磊、李明瑞、李洪武、刘爽文同学表演小品《一件小事》。

2. 主持人点拨:确实,在我们之中还有些同学对公益劳动的认识还是不够的:

像小品中的小良同学因为怕苦、怕累、怕脏,怕给人笑话、看着处在危险中的盲人也不敢或者说不愿意去做。这一点又说明了什么呢?请学生讨论、发言。

(四)学生讲话助人为乐的故事。

1. 请刘惠爱同学讲《毛泽东助人为乐的故事》。

2. 主持人点拨,是学生明确:

以上的故事告诉我们:就连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也从小就养成了热爱公益劳动,乐于助人的好习惯,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的学生,是不是更应该热爱公益劳动, 珍惜劳动成果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班也有些同学平时也很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表扬部分同学)

(五)献给劳动者一首诗。

请孙燕娜同学配乐诗朗诵我国诗人艾青的诗歌《给乌兰诺娃》。

(六)小品表演

1.请徐俊伟、黄娟、杨小曼、雷天彩、郑俊俊同学

表演小品《粒粒皆辛苦》。

2.主持人点拨:一粒饭,掉了真的不算什么吗?劳动成果真的是随手可得吗?学生讨论、发言。(指出部分同学不尊重父母、老师、同学--------等等的劳动成果的坏习惯,要求同学们改正)

(七)拼字游戏

分组参与拼“劳动光荣,懒惰可耻”游戏,看谁拼得快。

(八)主持人小结。

1.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是每一位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2.一切劳动都是艰苦的,只有尝到劳动的艰辛,才能懂得珍惜

劳动成果

(九)班长宣读“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倡议书。

倡议同学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行为习惯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吧!

(十)“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签名活动。

让同学们将热爱公益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立志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中。

小学劳动教案篇6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学习目标:

牎1、通过聆听和表演本课歌曲,理解本课主题“愉快的劳动”,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牐2、能用学过的唱名填写并准确演唱,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牐3、认识和节奏,能准确地读拍。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重点难点:

1、在实践中掌握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

2、认识和节奏,能准确地读拍。

教学准备:

电子琴、打击乐、彩笔

教学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小渔篓》

2、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劳动最光荣》进入音乐课堂。

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孩子们你们还会唱哪些与劳动有关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养孩子们自信演唱的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的音乐记忆力,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多多积累好听的音乐。)

二、表演《小渔篓》:

“孩子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海边孩子劳动的歌曲,大家想听吗?

1、完整初听歌曲,让孩子初步感知歌曲的音乐情绪、特点、及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让孩子体会歌曲中所表达的小朋友的心情。

3、用“la”轻声跟唱歌曲旋律,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4、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给予及时纠正。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三、编创与活动:

“同学们的歌声太动听了,瞧!海边的小朋友给大家送礼物来了。”(多媒体出示带有唱名的贝壳、海星、海螺等等)

1、让孩子们划分小组进行讨论。

2、每小组讨论、填写唱名形成旋律。

3、每组派出代表演唱自己填写的唱名形成旋律。

4、比一比,哪一小组演唱的准确、流畅,旋律好听,便将哪一组选为优胜组。

(也许有些小组编写的并不流畅,老师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因为只要每个孩子都动脑参与进来了,就是最大的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2、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3、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随音乐《小渔篓》边唱边律动进入音乐课堂。

(可以借此巩固复习歌曲《小渔篓》)

二、聆听《拾稻穗的小姑娘》:

导入新课: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用海边小朋友送来的礼物创编出了那么多好听的旋律,有一位小姑娘可着急了,她说她也有一首好听的歌要送给大家,你们听,她唱着歌来了。”

1、完整地聆听歌曲,老师引导孩子轻轻合着音乐拍手。

“呀!小姑娘的歌唱的多好听呀,歌中都唱了些什么内容?我们一起边听边用动作来表演,好吗?”

2、复听歌曲,边听边做动作表演。

3、分组听音乐表演,看哪一组表演的好。

让孩子自由发挥,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表演中来,培养孩子们的自我表现能力。

三、聆听《太阳出来喜洋洋》:

1、完整地聆听歌曲。(直接播放歌曲)

“今天来了这么多的朋友,孩子们,你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听后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用你手中的彩笔画一画。”

2、复听歌曲。让孩子随着音乐在纸上画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3、再次复听。让孩子用打击乐或拍手轻轻合着音乐,老师启发孩子轻轻随着歌声哼唱,看看能记住哪一句,哪一句印象最深刻。

四、编创与活动:

1、让孩子随着音乐将《拾稻穗的小姑娘》和《太阳出来喜洋洋》在纸上画出对比线条,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2、让孩子将自己不同的感受用相应喜欢的色彩图画到课本上。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表演《采山》

2、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采山》进教室,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旋律。

二、表演《采山》:

新课导入:谈话(有关山里的知识包括民族风情、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等都会激发起孩子的兴趣)

小朋友们好,很高兴跟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首先,老师带小朋友到美丽的大山里看一看,走一走,然后告诉请你告诉老师你都听到、看到了什么。(播放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展现“采山小姑娘演唱”、“山里的物产”、“山里的景色”等)

我们今天就学习这首新歌《采山》。

1、歌曲学唱。(用跟唱法教学)

2、找出自己演唱觉得困难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3、设计表演动作,边演唱边表演。

4、分组选小小表演家来台上表演,其他小朋友演唱。

5、跟着老师拍击歌曲的节奏。出示歌谱中提炼出的节奏。

6、跟着歌曲拍一拍,找出在歌曲中出现的地方。

三、编创与活动:

“孩子们快看,老师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小蘑菇,我们一起来克服困难,把他们采摘回去,好吗?”

1、让学生将蘑菇上的节奏拍一拍。

2、分小组组合节奏,按着课本右上方的例子每人组合四拍,然后将一组几个人组合的节奏连起来读拍,形成一条节奏长龙,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读一读,拍一拍自己组合的节奏。

3、每人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分组用打击乐器一人接着一人来表现。

小学劳动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对黏土的捏,揉,搓,压等技法

2.能制作出原粒形内空的泥人胚子,并对胚子进行刻画,上色等美化,完成彩色小陶童的制作

3.了解泥土到烧制成陶器的过程,增添生活的乐趣,培养合作互助及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对黏土的捏,揉搓等技法

教学难点:是对胚子的雕刻

教学准备:黏土,圆柱体棒,彩色颜料笔,小刻刀,釉,烤箱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陶器是由黏土或以黏土、长石、石英等为主的混合物,经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的总称,陶器工艺品是我国最古老的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灰陶,江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商店已出现釉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中间陶瓷至今兴盛不衰,宜兴的紫砂壶,台湾的陶塑,崇宁的雕镂陶等文明于世,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制作小陶壶

二.设计制作方案

1.阅读课文“陶器的制作”小组讨论设计十个小陶壶的制作方案

2.以小组为单位,记录制作方案及分工

三.学学做做

1.圆柱体棒做模具,在模具外围上一圈料土(注意:模具的外形要简单以便脱模)

2.将料土捏成小彩童的基本形状:8字形,上面是脑袋,下面是身体

(注意:头要大一些才可爱)

3.用小竹签或小刻刀在料土上刻出小彩童的帽子,头发,头巾等,并用收捏出娃娃的圆脸蛋

4.将彩童晒干后,涂上颜色

(晒干泥胚一定要方在阴凉处,不能直接在阳光下暴晒,否则容易裂开)

四.作品展示

1.学生作品展示,评价交流

2.请个别学生进行经验介绍

五.课外扩展

课外学做一只小狗,一只小猫或其他动物

小学劳动教案7篇相关文章:

我要上小学大班教案7篇

劳动主题班会教案6篇

小学生劳动星事迹材料8篇

中班劳动节活动教案6篇

小学劳动美活动方案8篇

劳动安全教案8篇

劳动最光荣大班教案6篇

劳动教育班会教案8篇

做家务劳动教案8篇

大班《上小学》教案6篇

小学劳动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2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