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事迹材料,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人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信仰和理念的力量,事迹材料展示了一个人在特定领域内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下面是吾优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大学生抗疫事迹材料6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学生抗疫事迹材料篇1
尹传波,中共党员,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农村旅游管理201901班学生,乡村医生,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王英镇谷贞村两委委员。在这场疫情防控战役中,尹传波虽然因身体原因行动不便,但他毫不退缩,主动迎战,亮明党员身份,争当抗击疫情的领头雁。
增强村民防控意识是基础工作,也是关键性工作。尹传波深知这一点,他主动向村支书申请加入村防疫工作组,他在村防疫工作组中可谓是"身兼数职"。在村医本职工作方面,他每天挨家挨户做好村民体温检测,做实村民体温异常登记簿,如有异常及时排查,并主动向上级医院报告和求助;同时,他主动通过网络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掌握前沿知识,知晓最新动态,为履职尽责打下良好基础。尹传波认为,做好村医本职工作,这只是职责所在。他还竭尽全力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多出力、多建功、多奉献。尹传波积极组织建设村级防疫宣传队,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苦口婆心地告诫村民不拜年、不串门、不集聚、戴口罩、勤洗手,增强村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共同守护美丽幸福的家园;尹传波还同村防疫工作组成员一起,集思广益,建立了村级防疫值班值守制度,合理安排值班点和哨卡,最大限度制止人员不必要的流动,并且做好出入人员的体温测量、登记、消毒、宣传等工作;尹传波还主动当起了村里的"后勤总服务员",定期逐一统计乡亲们所需的生活物资,协调车辆运送到村里,将群众所订的物资,逐户送到乡亲们手中,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恪尽职守,医者仁心。无私奉献,时代先锋。尹传波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共产党员,在这次疫情大考中,他用自己的热血和担当书写着自己的答卷。他说,我坚信,寒冬马上过去,暖春即将到来。
大学生抗疫事迹材料篇2
就读于洛阳师范学院的王涵硕,怀着从向党员父亲看齐的心态,2021暑期加入了华龙区晨曦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从按部就班的完成既定任务到如今成长为华龙区“晨曦”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胜利办分队副队长,王涵硕同学的成长历程值得每一位“晨曦”志愿者学习。
2024年1月,面对疫情重袭,王涵硕同学深知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居家隔离结束她立即回归到“晨曦”抗疫一线,不仅鼓励了同样身为大学生的弟弟加入了队伍,还发动多名身边同学加入其中。作为队内的宣传员,她每天都收集并查看队内最新的志愿者资料,时刻关注手机消息并及时传达上级组织下达的通知。同时,她还根据所收集的材料,运用熟练的技术制作宣传文章。自寒假加入胜利办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以来,她发表的六篇文章阅读量已达6052人次。
王涵硕以笔为刃,成为胜利办抗疫战场的宣传战线的中坚力量,让更多人看到一大批年轻且热情的“晨曦”志愿者,让更多人了解华龙区“晨曦”这支激昂且组织力强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大学生抗疫事迹材料篇3
作为当代大学生,为了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安宁,我们自愿请战听从命令、服从指挥!
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像蔽日的雾霾尘封了我们的心,但在祖国的这片热土上,养育出一个个有热情、有担当的“逆行者”,他们让青春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接受“洗礼”,用志愿精神来诠释当代青年的初心与使命,他们就是最美大学生!万众一心抗击疫情,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年轻的大学生们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诠释着当代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张智博就是其中一员,在这场战役中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应有的责任担当。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受父母的影响,他积极向社区申请,甘当志愿者,主动为社区居民守护“防疫门”。在疫情肆虐之际,他所居住的小区进行封闭式管理,小区共有400多户,1400多人,志愿者和小区门卫肩负着为出入居民测量体温、查验证件、帮忙购物等繁重的工作,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非常辛苦。特别是对年迈业主,二话不说,直接帮忙将其蔬菜等物品送到楼道里。街坊邻居都纷纷称赞他热情、心细,腿脚勤,真是大家的好帮手。由于小区安保人员普遍年长,他们在登记人员信息、提供服务时,有时候会力不从心。有了他们这些年轻志愿者的加入,为他们减轻了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他们提醒进出小区的居民保持有效安全距离,避免人员聚集。当时天气很冷,有时拿笔、拿测温器的手都冻得发麻,但他不叫苦不叫累,依旧一丝不苟地进行登记、测温。有时晚饭顾不上吃,饿着肚子,但他也没有一丝怨言。大部分居民都十分配合防疫工作,对于存在侥幸心理、嫌麻烦的个别居民,张智博和同伴耐心、反复地为其讲解和宣传,严格按照流程开展工作,志愿者们的心是热的。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居民服务。
“大量医护人员、党员干部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有的甚至还献出了生命。作为一名当代在学生,我虽然不能在第一线为群众服务,但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我心里也就踏实了。”张智博这样说。社区党总支书记说:“孩子自愿找到我们报名,主动当志愿者,前几天刮那么大的风,孩子还是坚持早上8点钟就到岗位,除了中午吃饭时间,每个点都在这个位置,表现得特别好。这活又苦又累,当时我还真担心他坚持不了这么久,想着干几天就不愿干了,这我们都能理解。可没有想到他竟然这么执着,还一直坚持到底了,这我们都没有想到,真不赖!”。张智博和他的家人各自奋战在不同岗位,通过手机、微信等方式联络,互相鼓劲、加油。
大学生抗疫事迹材料篇4
李思雨,共产党员,皖江工学院的一名大学生。
初心与担当使她走上志愿防疫的道路
疫情期间,每一篇关于疫情的新闻报道、每一个确诊病例增加的数字都像大石头一样砸在青年大学生李思雨的心上。看到年迈的老人都奋战在抗疫一线,想到自己正值青春年华。她说:“我们90后在非典时是被重点保护的对象,现在也该挑起大梁,保护大家了。身为一名学生党员,我更要有冲锋在前的勇气,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她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临泉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并成为其中的一员,结识了一群有爱而又温暖的人。她被分配在了利华小区卡点值守,在2月12日开启了自己的防疫志愿服务之路。
一个多月的志愿防疫中,她碰到“乍暖还寒”的雨雪,遇到“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暖阳。一顶帐篷,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装满医用酒精的喷壶,体温枪和记录本,这就是她志愿服务的场所。特别醒目的是帐篷上方飘着的党旗和团旗。
在这个卡点,有来自不同单位、不同领域的工作人员,大家凝聚成一支队伍,每天认真做好进出人员的登记和体温的测量,对不戴口罩外出的人进行劝返等。
防疫志愿服务不是仅凭一腔热情就能做好的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她发现做志愿者不是仅凭一腔热情就能做好的。有时候,还会遇到误解,遇到困难。根据县委统一部署,限制小区住户随意出行,没有疫情的小区,每户两天一次只能一人外出。志愿者值守卡点的工作,离不开每位住户的配合,但也不乏有不理解的人,有的老年人在家里呆久了,耐不住性子,总想出去走一走甚至有的和工作人员对峙,吵起来。
她向有经验的志愿者学习,耐心地解释、劝说,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慢慢地住户们也能理解和接受了。每次路过卡点,还会对他们说声“辛苦了”,她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快乐!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她学会了很多,在处理一些问题时也越来越灵活和有条不紊。
防疫期间,几乎每天都有领导来督察,了解防疫情况,关心防疫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自我防护情况;隔几天,就能收到青年志愿者协会送来的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物资,她感受到了领导和社会对志愿者的关心和爱护。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能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她感到骄傲!看着疫情在逐渐变好,她体会到了一群人为了一个目标去努力的磅礴力量,更坚定了自己的初心!
大学生抗疫事迹材料篇5
“志在心中,愿在行动”尽微薄之力不负青春不留遗憾。以星火之名燃青春之光,是我们青年一代的,是我们这一代的使命,更是我们青年一代的责任。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生,全国各领域各行业干部群众积极投身防疫一线,谱写了一曲曲防控疫情,救治病人,维护社会稳定的赞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在国家有难之时应积极站出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社会做出一点力所能及的事。虽然没有奋斗在一线,但也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行动着,积极完成社区安排的工作,统计社区居民疫苗接种数据等工作,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心里满满在幸福感,深刻体会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以后生活中,我会继续弘扬志愿精神,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传播正能量。
大学生抗疫事迹材料篇6
3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授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等113个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丁新民等472位同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追授徐辉等34位同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其中,菏泽市援鄂医护人员兰素萍光荣入选。
兰素萍是曹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三病区护士长、主管护师,作为我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她于2月9日奔赴湖北一线,在武汉汉阳方舱医院参与救治工作。
据了解,兰素萍踏上征程当日,恰好是她孩子的生日,一句简单的“生日快乐”,一个匆匆的拥抱,一场简短的出征仪式,这位母亲就奔向了前线。在一线,兰素萍被任命为山东省援鄂医疗队控感组组长、山东省医疗队护理团队总护士长、菏泽市护理组组长,其任务是防止同事出现“职业暴露”,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防止医务人员受到感染。
大学生抗疫事迹材料6篇相关文章:
★ 学生事迹材料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