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好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成长和进步的见证和记录,以下是吾优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看党史写心得参考5篇,供大家参考。
看党史写心得篇1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对外开放后,我要让我的学生们都走进这里,上一堂生动的squo;党史课squo;。今天范文大全的小编为您精心挑选了几篇关于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观后感心得体会的优秀范文,感兴趣的快来和小编一起学习吧!希望小编的整理能够对你有帮助!
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观后感心得体会??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前往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参观。
沉稳端庄的工字形建筑、挺拔向上的白色柱廊,与之交相辉映的旗帜信仰伟业攻坚追梦五大主题雕塑……无不震撼人心。
走进展馆序厅,一幅壮丽雄浑的巨大壁画令人心潮澎湃,画中既有祖国辽阔的大好河山,又有气势宏伟的烽火台、长城,暖红色映照着旭日东升……
跟随讲解员的引导,我们参观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正在举行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整个展览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线,精心设计了建立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4个部分。通过2600余幅图片、3500多件套文物实物,第一次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浓墨重彩地反映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记者在展馆内看到,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第四笔记本手稿、一大会址复原场景、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展板、遵义会议复原景观、党的七大投票箱、开国大典影像、抗美援朝战争中使用过的武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提纲、创办经济特区图片、脱贫攻坚数据图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模型……珍贵的文物实物、翔实的档案资料、生动的图片视频、逼真的复原景观吸引着参观者们驻足凝视、重温历史。
在两弹一星精神展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字样格外醒目。仰望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人物照片,细细阅览陈列在展示柜中的奖章、喜报等实物原件。脑海中又浮现出两弹一星开拓者们在青海的戈壁草原上,风餐露宿、日夜奋战、刻苦钻研、艰苦探索,以惊人的革命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成功研制出我国的原子弹、氢弹,谱写出共和国历史上一段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壮丽篇章。
整个展览犹如一部立体的党史书,记录着一个百年大党砥砺奋进的峥嵘岁月,也奏响了一个古老民族迈向复兴的铿锵足音。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正如展馆的结束语所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我们将从党史中汲取不竭力量,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昂首奋进崭新征程!
看党史写心得篇2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广大党员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向前的一门“必修课”,这门功课每个广大党员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学习党史国史是对宝贵初心的回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了解党史、新中国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任务,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真正了解了这些,才能追根溯源,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才能坚守住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历尽沧桑而不曾改变的宝贵初心,才能更深地爱国爱党,更加明确新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的所有的使命和担当。
学习党史国史是对过往经验的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成为执政党之后,我们党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78年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在这其中沉淀积累了丰富的改革发展的经验,也走过了不少的险滩和弯路。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挫折的教训,这些都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史鉴今,以史资政,成为今后改革发展前进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学习党史国史是对精神力量的传承。98年的党史,70年的新中国史是一部精神上的史诗。像无数英雄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像钱学森、邓稼先这样的科学家心怀祖国,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像“铁人”王进喜,时传祥这样的劳动者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像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人民干部心系群众,造福一方的无私奉献精神。像黄文秀、王继才这样淡漠名利,爱岗敬业,牺牲自我的奋斗精神。这些英雄先烈和时代楷模用生命和汗水所谱写的精神史诗是注入心灵的一汪清泉,学好用好这笔“精神营养”,传承“红色基因”,传递精神力量,能够激励感召一代代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广大党员要把党史、新中国史学习作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养料。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这门党史国史的“必修课”中修心、修德、修身,坚定地走好中国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奋斗之路。
看党史写心得篇3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从那时起,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案,但先后都失败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领导人民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科学教育文化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后来的富起来强起来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果断地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通过学习,发现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守初心、担使命的实践探索史。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就立下的初心。党的一大就把进行社会革命作为根本政治目的。1925年12月5日,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词中写道:“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
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成功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复兴迎来光明前景。新时代认真学习党史,就是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到共产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为人民守好初心、为民族担起使命。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思想,是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历经近百年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四个自信”的概念,但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形成了“四个自信”的思想。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自信回答和解决了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等问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更加明确地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思想的最初表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思想形成的开端。经过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传承与发展,到党的十八大,胡锦涛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概念。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丰富深化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四个自信”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明确提出了“四个自信”的概念,论述了“四个自信”的相互关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他特别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也就是说,文化自信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还论述了“四个自信”的功能。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党的历史是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努力奋斗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要把握党史中最丰富的内容,不断从党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看党史写心得篇4
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无论是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或是艰苦卓绝的建设时期,或是高歌猛进书写中国奇迹的新时代,一代代共产党人赓续传承红色基因,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时代的激流中奋勇前进、艰苦奋斗,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重温百年奋斗的恢弘史诗,正是信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如磐初心凝聚奋斗伟力,汇聚成今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矢志奋斗的磅礴力量。
传承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敢于斗争精神。1918年,中国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慷慨宣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35年,方同志在黑暗的牢狱中,用无法阻挡的希冀写下《可爱的中国》;1951年,作家魏巍所著《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深情讲述朝鲜战场上战士们英勇奋战的故事;2020年,巍巍昆仑上,边防官兵用生命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用行动彰显英雄赤胆忠诚……面对严峻斗争考验,共产党人从来都是越是艰险越向前,生死关头更凛然,也正是敢于斗争,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当前,面临复杂考验,新时代党员干部应传承红色基因,秉持斗争精神,牢牢把握伟大斗争的方向,直面各种考验风险,拿出敢于斗争的勇气和底气,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
传承志之所向,无坚不摧的顽强奋斗精神。绝壁山崖中,村支书毛相林带领村民历经7年时间凿出一条8公里的天路;武夷山下,樵夫廖俊波身先士卒、背石上山;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30载,海归教授黄大年燃亮科技报国长明灯……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改革发展最前沿,疫情防控一线,脱贫攻坚战场上,处处闪耀着共产党人奋斗的光芒。百年征程,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不服输,顽强奋斗,向恶劣的环境叫板,向艰苦的条件挑战,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称赞的中国奇迹。广大党员干部应传承红色基因,秉持奋斗精神,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树立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担当,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传承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忘我奉献精神。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定宇隐瞒自己身患渐冻症的情况,顾不上感染新冠肺炎的妻子,步履蹒跚守护生命;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于海俊默默坚守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32年,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时代楷模张桂梅建校12年,帮助云南丽江华坪女高1000多名女生走出大山……忘我奉献从来都是共产党人重要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新时代党员干部应传承好红色基因,将历代优秀共产党员以忘我奉献精神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实践作为标杆,以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行动指南,实干笃行,甘于奉献,哪怕艰难重重,哪怕寂寂无名,也要努力交出一份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满意答卷。
看党史写心得篇5
以《重温峥嵘岁月,牢记初心使命》为题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意义深远,受益匪浅。曾经的苦难,曾经的悲怆,让人难忘;今天的成就,今天的伟业,让人自豪。党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是全体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认真学习党史,能让我们从党发展壮大的历史中汲取养分和智慧。
一是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要从党史中汲取强大的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实践力量,不断夯实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步调一致、行动统一。
二是矢志为人民群众谋利造福。要强化坚守初心的自觉,努力把群众期盼的事变成我们要干的事,把我们在干的事变成群众支持的事,把我们干成的事变成惠及群众的事,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的急难事、揪心事、烦心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是强化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要进一步深刻认识一代人有一代人担当的本质内涵,把组织的重托、人民的信任看得比泰山还重,以事业为重、以担当为荣,自觉顶起自己该顶的那片天,担起自己该担的那份责,答好时代之问,创造出无愧历史、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更大业绩。
四是汲取继往开来的精神力量。要从党史中汲取敢闯敢试、拼搏进取的智慧力量,继承我们党守正创新的优良传统,用革命先烈先辈的感人事迹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鼓舞士气、激励自己,不断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浩然正气,把工作干得更好。
常言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见,以史为鉴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是多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不忘历史,学习历史,才能不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才能了解中国共产党苦难辉煌的历程;才能明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把握今天,创造明天;才能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看党史写心得参考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