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可以在个人和专业发展方面发挥作用,在人际关系中,心得体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吾优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师行为准则的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师行为准则的心得体会篇1
根据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学习通知,园领导带领教师学习《准则》中的具体细则,根据每一条细则为我们认真解读,每一条都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本次培训学习《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心得体会。
真切的意识到教师要把教书育人和自己修养结合起来,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好老师。准则强调,“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牢记使命、不忘初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学习《准则》明确责任始终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放在第一位,规范自身行为,做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学习了《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后,我们同时学习了“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其中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老师会将行为记录到教师管理服务平台并视情节严重给予处理。教师们始终谨记规范自身行为,不做逾越红线的事情了解师德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做到人人应知应做,必知必做,真正把教书育人和自己修养结合起来。曲园长强调,广大党员和教职工要认真学习贯彻《准则》,学习《准则》重点在于把握其内涵,进一步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楷模,维护教师职业形象,提振师道尊严。能够正确运用“准则”约束自己,把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到“准则”之中,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认真履职尽责,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教师行为准则的心得体会篇2
案头细读《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都能让自己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十项准则不仅是对教师日常工作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更是为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一名好老师不仅仅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更应当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努力帮助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康、道德高尚的新一代祖国建设者。教师应该以德为本,身正为范。
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影响力的大小。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职业的示范性很重要,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天真的孩子,我们对待孩子时要怀着一颗真诚炙热的爱心,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呵护。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美德,教育犯错误的学生一定要和风细雨,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细心、多一点责任心、多一点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培育桃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对教师而言,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教好每一位学生。
我们每一位教师认真学习,做到厚积薄发,精益求精,时刻准备着用“一桶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都喜欢模仿。
为此,教师必须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只有严于律已,以身作则,诲人不倦,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才能把教师当成良师益友。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言行雅正”这四个字。
我觉得,这四个字就是在考量着每一位教师的职业良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当意识到自己的某些不当行为可能伤害学生自尊心、可能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可能损害学校的荣誉时,教师的职业良心会及时发出指令“我不该这样做”,由此避免出现不良后果。所以说,教师的职业良心实质上是一种“道德自律”,是存在于教师内心的一种自我约束的道德信念和要求。这是“言行雅正”的基点。教师完成一件工作之后,往往会在心里作一番自我评价。当教师意识到学生的不利处境和发展或许是因自己的不良行为造成的,教师就会感到内疚和惭愧,受到良心的谴责。正是这种良心的谴责,完善和提升了教师的道德素养。
因此,人们常常把良心形象地比喻为“内心道德法庭”。教师的职业良心成为教师道德思想和道德情操的极其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言行雅正”的内涵与发展。教育是一种以人来影响人、以人来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欲把学生造就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这样的人。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身教对学生的品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往大了说,教师的道德品格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教师的职业良心又是道德的灵魂。
所以,这一次明确提出的“言行雅正”四字准则,对我们教师这条路怎么走好,是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和指导性的。通过学习《准则》十则,我认为可以归纳为“正己、敬业、爱生”六字箴言。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就应该追求“师范端严,学明德尊”的境界,我们应该将《准则》铭刻于心并践行日常,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正己,言行雅正,为人师表:以《准则》为师德标尺,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举止文明,作风正派,自重自爱,言传身教。
敬业,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以《准则》为师德底线,捍卫纲常;坚守内心,防微杜渐,严谨治学、力戒浮躁、心态平和,潜心问道。
爱生,关爱学生,以生为本:以《准则》为师德纲领,铸师德灵魂。
师生情,唯有从爱出发,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帮助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让孩子们学会自爱,自强,美化孩子的心灵。师者,应以自身的高尚品德、严谨风范和恰当言行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和榜样,润物细无声地影响、教育学生。
新时代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将以“立足树人担当、把握底线意识、厚植准则思维”为自己的准则,因为这才是教师该有的模样——吾为人师,吾爱吾生!
教师行为准则的心得体会篇3
教师应该以德为本,身正为范。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时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影响力的大小。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职业的示范性很重要,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天真的孩子,我们对待孩子时要怀着一颗真诚炙热的爱心,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呵护。热爱学生时教师的'天职和美德。教育犯错误的学生一定要和风细雨,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细心多一点责任心多一点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圣洁的爱时教师培育桃李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就会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行为准则的心得体会篇4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一、充分认识到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重要意义。
“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通过学习,我明白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针对主要问题、突出 chayi5.com 问题划定基本底线,是对广大教师的警示提醒和严管厚爱,是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之举,也为教师严格自我约束、规范职业行为、加强自我修养提供基本遵循。
二、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前段时间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感触颇深,自己的思想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对教师职业行为有了更深的认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将来我将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在平凡的工作中,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中,严格遵守十项准则,用爱实践着师德。主要心得体会如下:
三、要更加珍惜与热爱教师职业。
四、要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到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总之,我一定会遵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结合工作与教学实际,切实做到: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安全防范;坚持言行雅正;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规范从教行为。
教师行为准则的心得体会篇5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师德不仅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我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天职。这段时间老师们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这十条规范的内容是: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安全防范,坚持言行雅正,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规范从教行为。遵守十项准则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表现。
一、爱教育
我们所从事的是教育事业。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更不是事事以报酬的多少来衡量自我的工作。因此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力求干好自我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
二、爱自我
教师爱自我就是要有用心的人生态度,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用自我用心的人生观、世界观去影响学生、改造学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做一名“学习型”的优秀教师。有了良好的素质、过硬的本领,才会在工作中自信,才会在生活中快乐,才会有用心的教育态度和人生观念,才会不迷失工作和前进的方向。
三、爱学生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我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我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十项准则还规定:教师应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我想这是每位教师务必做到的,这也是一位教师应有的高尚道德。当学生生命受到威胁,受到伤害时,作为一名教师应在学生危急时挺身而出,应向汶川地震中的英雄们学习,学习他们生死关头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奋不顾身,拼死保护学生的英勇献身精神;学习他们危难时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不畏艰难险阻、
奋力抢救学生拼搏奉献的精神。我想这正是教师爱学生的最高体现。
爱教育、爱自我、爱学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基本道德要求。只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从民族和事业的大局出发,认认真真地学习,勤勤恳恳地钻研,扎扎实实地工作,就能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就是对《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最好诠释。
在教育工作的诸多矛盾中,教和学是主要矛盾。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建立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是“快乐教学”的先决条件。教和学的矛盾,主要方面是教师,有了教师“乐教”,才会有学生的“乐学”,尽管其他条件都具备,如果没有教师的“乐教”,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也快乐不起来,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热爱学生,全面育人,为人师表”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乐于其业,善于其业的基础是对学生的爱。爱的真谛是尊重和相信每一个学生,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具有人格的人来对待。教师尊重和相信学生,才能培养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有了自尊、自信,才能构成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良好,才能促成群众的良好关系的构成。学生有安全感、宽松感、愉快感,就能有效地发挥教师在“快乐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促使学生生动、活动、主动地得到发展。
教师行为准则的心得体会篇6
关心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师德的核心;关爱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每一位老师的永恒主题。教育,首先应该是温暖的,教师应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需要老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爱是老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达到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分担挫折和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学生是稚嫩的幼苗,需要老师的呵护,老师要有妈妈一样慈爱的胸怀,要有细致的'心,慈祥的目光,温暖的双手,像对待儿女一样精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学校有家的感觉。学生病了,要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并送医院。学生学习上有困难,要细心地辅导。学生做错了事,要耐性教育。学生取得了成绩,要加以鼓励。希望自己可以做一位关心爱护学生的好老师,让自己的教育事业焕发爱的光芒!
教师行为准则的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
★ 行为读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