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演讲稿最新8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事前撰写好演讲稿能够消除咱们的畏惧心理,目前越来越多场合需要用到演讲稿了,以下是吾优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弟子演讲稿最新8篇,供大家参考。

弟子演讲稿最新8篇

弟子演讲稿篇1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

诚实的语言需要信任的耳朵来倾听,更需要善良的心灵来领会;高尚的人格需要公正的眼睛来发现,更需要道德的大厦来支撑。

而弟子规就是教我们要保持高尚的人格,教我们为人子弟,在家里要孝顺父母;离开父母要像敬爱兄长那样与人相处;处事谨慎诚实,对大家友爱相处,亲近有仁德的人。这些都要到以后,还有剩余精力就去学习文化。

大家可能都知道上古时期的舜帝吧,孝顺宽厚的舜帝,他出身卑微,七代以来,都是地位低微的普通百姓。

他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舜的生母早已去世,瞽叟再娶,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叫象,象很讲究享受,待人很命傲慢。瞽叟偏爱后妻所生的儿子,总是想杀掉舜,但他都躲过了;可是仍然孝顺地事养父亲、后母和弟弟,而且越来越来恭敬,一点都不敢怠慢。

舜在二十岁的时候,因为孝顺父母而出了名。三十岁时,尧帝询问有没有可以做天子的人,四方诸候都推荐舜,说只有他甚当比任。于是尧就是两个女儿给舜,来观察他内存在的德行;还派九个男人和他相处,来观察他的外部表现。

舜的修养很深,处世严谨而且有威严,所以大家都很信任他。

在短短一年内,舜所居处的地方都发展成了村落,两年之后,成了小镇,三年之后就成了都会。普天之下的清明德政,都是以舜帝开始的。舜帝在位三十九年,继续了尧时的太平盛世,被称为“尧天舜日“。

同学们,虽然我们没有先人那么好的道德修养,没有阐明完美、光明的德情,没有使人民受到感化,成为新人,没有达到道德上完美无的理想境界。

但是我们可以以古为镜,以古为师,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开始。这也应了《弟子规》里的一句话:“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跟跻。”

百善孝为先。星期六晚上,我做完作业后,觉得没事,就想帮劳累了一天的妈妈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的事。我走进屋子里,看到地上有一块脏兮兮的手帕,我连忙拿起手帕向水池走去。我先打了一盘干净的水,再加上一些开水,照妈妈洗衣服的样子,把手帕放在水里浸泡几分钟,再在水里倒上一点洗衣粉,用手使劲的搓,水里立即起了许多小泡泡。我搓了几遍,又用清水洗了几遍,然后才晾在衣架上。我心里非常高兴。

同学们,我们要多读《弟子规》,多学古文化,为祖国报效,为班级争光,为自已!

弟子演讲稿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模具101班的黄升思,下面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弟子规》,感受传统文化经典。

我喜欢读《弟子规》弟子规,顾名思义,就是学生的规范。它是中华民族几百年来的礼仪精髓,是文明的灵魂,是学生文化的瑰宝。学《弟子规》做文明人。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匪浅。《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面对它我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中国是具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这些优良的传统从古至今都为人所熟知,家喻户晓;翻开《弟子规》一读,就仿佛置身于文明的氛围当中,置身于做人的大道当中。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行孝是为人子女的本分,但我们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实孝,却不曾注重细小。而《弟子规》恰恰就告诉我们行孝必须从细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只有心存感恩之心,才能完善自己,感动别人。

在古代《弟子规》是做人的准则,在当代仍然影响着更多的人,他教育我们如何做人处事。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质。人生百态,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归宿,才是照耀心灵永恒的阳光!

学习了《弟子规》,被它所蕴藏的深厚内涵而打动,此时我才明白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真正原因;因为我们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优良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一代代优秀的中华儿女。

?弟子规》是根据《三字经》编写的。其中的礼仪规范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做人,也是一样,只有将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来,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的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就像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一定的时间了。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诵读并牢记《弟子规》吧!我深信,学习《弟子规》,不仅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弟子演讲稿篇3

这学期,我们班开展了蒙学进课堂活动,每天语文课开始前的几分钟,老师都带领我们读、背《弟子规》,通过几个月的学习,我懂得了读《弟子规》对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

弟子规演讲稿的作用

一、培养我们良好行为习惯的规范。

美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我们应该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有些小问题出现:比如:坐不端,立不正,有的动作磨蹭,一点作业写半天,边写边玩,有的字写得很不规范,这些都不利于我们的成长,《弟子规》让我们从最基本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屡、俱紧切”做起,告诉我们首先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结合学校的要求:戴干净整洁的红领巾,行标准的队礼,有学习的目标,也以此来规范我们的学习行为。

二、教育我们学会做人。

?弟子规》将学会做人放在了第一位,主张有余力再去学习其他的学问。还规范了我们的思想,行为,对我们价值观念的形成、人格的确立起着关键的作用。

1、事虽小,勿擅为

老师在指导我们背诵《弟子规》时强调,一个人可以不成材,但是必须学会做人。老师经常鼓励我们乐观向上,向我们讲好学生的标准首先就是有高尚的品质。另外要有关爱他人,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的好品德。

我们班有的同学看到别人的橡皮很有趣,也想要,但他不是让家长买,而是让自己的好朋友带钱给自己买,事情虽然小,却在班内造成了不良影响。读了《弟子规》,我知道了不正确的事不能做,哪怕是件小事,因为《弟子规》中讲:“事虽小,勿擅为,苟善为,子道亏。”

2、父母教,须静听

?弟子规》中也特别强调做人首先要“孝”,一个对父母都不孝顺的人,如果说他能够干成大事业,那也许是一种巧合;一个不懂得礼节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行走,最后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特别是现在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外界的诱惑越来越多,好多同学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父母颐指气使,丢失了传统的仁义、礼孝,变得以自我为中心,目无尊长,缺乏感恩之心,若父母稍有不从,便大发脾气,指责父母,好想父母成了他们的奴仆,父母应该为他们干这干那,就连作业忘带也是说,父母忘了给他装书包里了,自从读了《弟子规》我们懂得了知恩、感恩、报恩,每天回家给父母倒一杯水,为爸妈捶捶背,帮他们做做家务,成了我们作业以外的必修课。

3、爱学习 勤思考

?弟子规》中的《余力学文》篇是如何教育我们从小要爱学习,勤思考的。例如: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告诉我们,读书有三个要领,这三个要领都要同时具足,就是‘心眼口’。但是我们看这三点,眼睛在看,口也在读,但是心如果没有专注在课业上,也是白看白读。所以即使“心眼口”这么重要,最主要的还是在你的心。心如果没有专注,心里头想着其他的事情,这些都会妨碍我们读书的效果。“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教育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能够对自己没有信心,一定要坚定自己有能力。不要轻易地说我不行,不能对自己没有信心。

小小的一本《弟子规》,让我们距离形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品德越来越近了,我们争取通过学习和力行《弟子规》,能健康快乐成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继而有良好的品行,《弟子规》也让我们对国学经典越来越喜欢,它已经成为我们的行为规范。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弟子演讲稿篇4

最近一段时间,我认识了国学的一种———弟子规。我慢慢地细心颂读,认真思考,在老师的教导下,懂得了许多道理。

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的时候,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父母叫你,就应该赶快答应;父母有什么事要你做,不要拖拖拉拉,懒懒散散。想起我自己,妈妈让我去洗澡,我也是拖拖拉拉,慢吞吞的。妈妈让我帮她做点事情,我也是极不情愿的去做。回想起这些事情,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我做事情要干净利落,不再拖拖拉拉,懒懒散散了。

在学习上,我做作业比较慢,本来一小时就可以完成的作业,可我却做了两小时,是别人做作业时间的两倍。每天我完成作业时已经是晚上十时了,是该睡觉的时候了,完全没有时间进行复习和做课外练习。

自从我学习了弟子规的这句话后,我知道了做事情拖拖拉拉、慢吞吞是一种坏习惯,还浪费了很多时间,我要和时间赛跑,争取时间做课外练习和复习。于是我下定决心:以后做作业,语文花一小时,数学和英语各花半小时,完成作业后,剩下的时间就用来做课外练习,例如阅读、奥数、英语卷。周日除了做练习外,还要把学过的知识复习一遍,多看些课外书,增加自己的知识。

我学习了弟子规后,还懂得了许多道理,其中最令我难忘的句子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弟子演讲稿篇5

?弟子规》这本书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夫见”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所以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仔细阅读《弟子规》就会发现从中得到的东西会使我们受益一生。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悌”,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信”即诚信待人,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另外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泛爱众”即众人平等,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当他人有困难时,应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他,不要自私自利。另外要尊重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设身处地为别人著想。

“亲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最后是“余力学文”,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它值得我们全心全力去研读,读书的时候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不耻下问,要心平气和,要温故知新,如此才能读好书并从中取得最大收益。

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单在孝方面就觉得做的远远不够,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弟子规》的实质是孝在先,友爱兄弟姐妹,对己谨信,对人仁爱,有能力在学习知识。至于其中的实际做法,我们能做的,去做,不适应现在社会的方式,我们不求表面,但求心安。因此,《弟子规》的精髓不是多么的让我们一般人望尘莫及,而是时时刻刻在我们周围,时时刻刻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不按照这个方式做事做人,一定寸步难行。因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是我们传统道德观。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

弟子演讲稿篇6

这周由我们继续和大家一起学习弟子规中入则孝的内容,“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父母亲无微不至地爱护我们,为人子女感受得到父母的恩重如山,自然小心谨慎地行孝,不敢让父母挂念操烦,这样的孝顺并不困难。如果父母亲讨厌我们,却还能够用心尽孝,那才算是难能可贵啊!一般人总认为父母要对子女有付出后,子女才有行孝的义务,但是这和菜市场的讨价还价有什么两样呢?

有一个女孩子,因为一点小事,被母亲批评了几句,一气之下,就离开了家。她一边走、一边哭,不知不觉天就黑了。这时候她看到了一个卖拉面的,就更觉得饿了。可是刚才出门的时候忘记了带钱,又不好意思回家取。她就来到拉面摊前看着别人津津有味的吃着拉面。老板发现了她,就问她:“你想吃面吗?”她说:“想,可是我忘记带钱了!”老板说:“没关系!改天路过时再给钱也行”。说着就给她盛了一大碗面。小女孩感动的热泪盈眶。一边哭一边说:“谢谢老板!”老板接着说:“我才给你煮了一碗面,你就谢谢我。你可曾给你煮了十几年饭的你的妈妈说过谢谢么!”小女孩听到老板的话,非常惭愧。赶快吃完了拉面,就往家里跑。快到家门口的时候,远远看见一个瘦小的身影站在门前,象往常等着自己放学回家一样,那个瘦小的身影就是她的妈妈。她赶快跑过去,扑进妈妈的怀里。此时此刻她才真正懂得了父母的恩情和家的意义。有的人却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父母做的,父母疼爱我们是应该的,孝敬父母是有条件的、附加的。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父母要讲求孝顺,但是父母也不免会犯过错,为人子女的可以劝谏吗?如果应劝谏,那要如何劝谏才恰当呢?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父母亲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起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怡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就要等到父母亲高兴时再劝谏。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来恳求父母改过,即使遭父母不了解我,动了怒出手打我,心中也毫无怨言。只希望双亲能体会我们的真心,改正过失就值得了。父母亲有过错,说话和气,脸色温和确实很重要啊,在温和的气氛中,子女的意见才可能被父母认真考虑,才可能被接纳,而且不伤父母子女间的亲情。我们对父母亲的劝谏只能限于他们的过错。如果仅仅是生活琐事上的想法不同,意见不同,只要父母亲高兴,那就随他们去吧!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他们身上。对父母改不了的小毛病,小缺点要能容忍,要多想想他们的优点和他们的长处,要多想想他们的艰难与不易,这样的话内心就会平静下来,就不会对他们产生嫌弃之感,怨恨之心,才能真心地去爱戴他们。

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利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汤堡垒!

弟子演讲稿篇7

弟子规矩,从小做起,从孝顺做起。这是我学《弟子规》以来最深的感触。

说到孝顺,谁都不能不想到自己的父母。

我的父亲和母亲现在是命运之年。二十七年前,在我们现在这个年纪,他们相知相爱,一直在一起到现在。他们一天都没有懈怠,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近30年的青春;爸爸妈妈关心爱护孩子,哥哥和我无时无刻;他们一直很关心我和我哥觉得最简单的问题,重复了1000遍,10000遍——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吃饭,出门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但是他们从来不让我们担心他们的健康,每次总是重复同样的话——我们不需要你担心,你自己保重就好;到现在,我的父母还在为我和哥哥努力。我和哥哥都很清楚,我们不能也不能让爸爸妈妈为我们放下心来,因为无论我和哥哥多么听话,或者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永远是他们的儿子,永远是他们心目中最难缠、最长大、最不懂事的孩子。

我爸妈都是花白头发,也有自己的父母——我爷爷奶奶。我爷爷今年84岁,我奶奶刚过78岁生日。爸爸妈妈的孩子,包括爷爷奶奶,都很孝顺两位老人,他们的晚年很幸福。我爷爷最近腿脚不好。虽然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但是很关心老人的健康。他们经常寄钱打电话问我爷爷的.情况。还好我爷爷的腿病慢慢好了,奶奶身体一直很好。这是我们大家庭最欣慰的事;我深深感谢我的父母和亲戚给了我和我的弟弟这样一个孝顺和谐的家庭环境,为我们创造了这样幸福的生活。你们不仅是我们的亲人,也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年轻一代会像尊敬你的祖父母一样尊敬你,回报你,爱你!

我伟大的父亲,我善良的母亲,我的弟弟和我向两位老人深深鞠躬。我们永远无法报答你的好意,也不敢忘记你的谆谆教诲。我们将履行我们对你的承诺,用我们的一生来荣耀你。

爸爸妈妈哥哥我爱你!

谢谢大家!

弟子演讲稿篇8

平时读书总觉得书上内容跟生活没有太大关系,但自从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这本书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里面使我最感动的就是这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快不能慢。父母叫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偷懒。父母教导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仔细地听。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要顺从。

我想:做人不正要这样吗? 想到这里,我就回忆起那件事。

在童年时期,我是一个很爱哭的孩子。有一次,我想用舌头在冷冷的铁杆上舔舔,那滋味很不错,爸爸看见我在弄,马上抱起我,叫我不要,会把舌头弄流血的。我不听,趁爸爸妈妈午休的时候又那么做,我把舌头的前半部分舔在铁栏杆上,刹时觉得舌头万般疼痛,心想不好!我刚想缩回舌头,可办不到了,舌头被冻在铁栏杆上了,这时我急了,在那里大哭,爸爸听见了,拿起一杯热水噗的一声,浇在我舌头附近的铁栏杆上,冒出了一股热气。我把舌头摘下来,弄得满嘴是血,妈妈说:小纯,爸爸妈妈说过的话以后就要谨记在心了。这件事都怪我不听爸爸的话。

做人就是得这样,听父母的话,正所谓不听父母言,吃亏在眼前。由此,我们也得孝敬父母,因为父母是我们的老师,教了我们许多道理,关心,照顾了我们一辈子。让我们也关心他们一点,尊敬他们一点,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回报父母的这份情。

?弟子规》这本书我现在还经常拿出来翻读,它一直鞭策着我。

弟子演讲稿最新8篇相关文章:

关于弟子规的读后感600字5篇

弟子现读后感参考5篇

弟子现读后感通用5篇

弟子现读后感模板6篇

弟子现读后感6篇

弟子规第25讲心得体会6篇

弟子规读后感3000字

弟子规读后感450字

弟子规20讲心得体会8篇

弟子规20讲心得体会参考8篇

弟子演讲稿最新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8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