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一篇读后感能够加深你们对名著人物的分析,一份优质的读后感是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去看相关的书籍的,以下是吾优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写历史读后感6篇,供大家参考。
写历史读后感篇1
希罗多德《历史》分上下两册,我读了第一卷,对第一卷中的一些话有些感想,作了如下摘要:
雅典人梭伦在外视察期间到撒尔迪斯访问了克洛伊索斯,克洛伊索斯向他请教:到目前为止在他所遇到的所有的人中间,怎样的人是最幸福的?然而梭伦却正直无私,毫不谄媚地回答他排在前面的都是普通人,这时克洛伊索斯发火了,他说:“雅典的客人啊!为什么您把我的幸福这样不放到眼里,竟认为它还不如一个普通人?”梭伦这样回答说:“人间的万事真是完全无法逆料啊。说到你本人,我认为你极为富有并且是统治着许多人的国王;然而就你所提的问题来说,只有在我听到你幸福地结束了你的一生的时候,才能够给你回答。毫无疑问,纵然是豪富的人物,除非是他很幸福地把他的全部巨大财富一直享受到他临终的时候,他是不能说比仅能维持当日生活的普通人更幸福的。因为许多最有钱的人并不幸福,而许多只有中等财产的人却是幸福的。拥有巨大财富的不幸的人只在两方面优于幸福的人:但幸福的人却在许多方面都超过了前者。
有钱的人更有能力来满足他的欲望,也更有能力承受大灾难的打击。后者当然不能象前者那样地满足自己的欲望并且也经不住这样的灾难,然而他的幸运却使这些灾难不会临到自己身上,此外,他还会享受到这样的一些幸福:他的身体不会残废,他不会生病,他不会遇祸,有好孩子,又总是心情愉快的。如果在这一切之外,他又得到善终的话,这便正是你所要寻求的人,也就是够得上称为幸福的人了……” 确实像文中梭伦讲的那样:有钱的人更有能力来满足他的欲望,也更有能力承受大灾难的打击;没钱的人当然不能像有钱人那样尽情满足自己的欲望,诚然也经不住灾难,但是我觉得他们会活的简单点、潇洒点,没有那么多的约束。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罗丝深受所谓“上流社会网”的束缚,让她喘不过气来,感觉快要窒息了;卡尔却很享受贵族的待遇,认为有钱就是万能的;不羁少年杰克什么都没有,连泰坦尼克号的船票都是赌博得来的,但他活得很快乐。罗丝与杰克认识之前她是一位富家小姐,什么都不缺,可是每天形同行尸走肉,感觉不到幸福;与杰克相识后,虽然杰克没有钱,但是他每天都能带她发现生活的快乐之处,是一种金钱没法买到的开心。
势利的卡尔邀请杰克一块吃晚餐,想看杰克出洋相;可是杰克表现很好,他并不觉得自卑,他讲了自己的经历,贵族人都很认真地听着他的讲述,这无疑是他们所没有经历过、无法感受得到的,他们觉得很新奇。我感觉杰克的出现也为僵化的贵族社会注入了新的血液。影片中有这样一幕:一个富家小女孩从小就要学习各种礼仪,并且在休息的茶餐厅里也在练习喝茶必须的“叠餐巾”,这让我感到心酸。
我们普通人有时会很羡慕那些有钱人,想买什么就可以买什么,什么都不不缺,殊不知光环下的他们其实是不快乐的,他们会担心会不会有一天遭到绑架什么的……而普通人从来不会有这样的担忧。其实幸福很简单,不需要有什么轰轰烈烈,只要平平安安,完成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最后善终,这样就可以说他是个幸福的人了。
写历史读后感篇2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仅要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更应该了解世界的历史,特别是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不从世界历史中继承和发扬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将无以迎接全球激烈的竞争,无法承担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世界通史》是一部全景式再现世界历史的新型图书。它在吸收国内外世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按历史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直观地介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全书用丰富翔实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古代卷从古代世界的开端,按纵的历史发展进程依次对各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分章编写;对公元前4世纪后的诸国按横的历史联系分章编写。中世纪卷按地区和典型专题相结合的系统叙述。近代卷主要叙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法国里昂和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英国大宪章运动、马克思主义诞生、第一和第二国际、巴黎公社、19世纪晚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晚期的亚非拉国家等内容。现代卷主要阐述人类世界进入20世纪后所经历的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技术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乃至思想观念等内容。当代卷以对战后世界各种基本矛盾运动的分析为依据,反映战后世界这个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统一整体的发展过程与特点,反映各类型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人民运动和对外关系的状况与发展趋势。
正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一个人如果能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的人,因为历史的经验是最为丰富的一座智慧之库。”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学习世界历史,不仅可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增长知识,还可以提升深远的战略思维,培养开阔的世界眼光,从而能认清复杂现状,抓住要遇,应对挑战。
世界历史是人类作为一个现实整体的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世界历史体系中的一部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了解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和风貌,掌握了人类社会发展各阶段的重大变迁,并从中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才能在全球化发展的环境中,认清复杂现状,融入时代的潮流。
写历史读后感篇3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谈话。”这本书出自于林汉达爷爷之讲述了从周朝东迁到晋朝统一全国的故事。
书中讲了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和三国故事。其中我特别喜欢春秋故事中的晋文公重耳,因为重耳十分诚信。重耳在流浪时,对楚成王许下了“如果你我两军交战,我军愿退避三舍(一舍在古代就是三十里,三舍就是九十里)”的承诺。
问,为什么晋文公重耳退避三舍后又攻打楚国呀?但是我觉得重耳还是十分讲诚信的,因为晋文公重耳在楚王的面前许下的承诺做到了,所以我觉得晋文公重耳挺守信用的。
我觉得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向重耳学习,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同时还不能不讲诚信,我们说到就要做到,这样才能“吉必信,竹必果。”
读了这本书,我认识了许多历史人物,比如诸葛亮、关羽、刘备、孙权和晋献公等。我还了解了许多历史故事,比如说:“千金一笑、盗符救赵、合众抗秦、暗渡陈仓”等,学到了很多课本的知识,拓宽了我的视野。
写历史读后感篇4
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给我的感受特别深,今年寒假我读完了这本书。
首先,我对这本书有了一些了解。《三国演义》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形象鲜明的人物、驾轻就熟的计策……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桃园结义、空城计、草船借箭……《三国演义》里独具特色的英雄人物,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一个又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让我欲罢不能。
原著描写了东汉未年至西普初年,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以蜀汉兴亡为主线,塑造了智谋惊人的诸葛亮、义气深重的关羽、勇猛粗鲁的张飞、狡猾奸诈的曹操等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其传播之广,影响之深。
这本书给我看得很投入印象最深刻,那惊天动地的场面、引人入胜的情节,当刘备三顾茅庐终于打动诸葛亮时,我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所折服,也为他得到知己而高兴;当周瑜和黄盖巧施苦肉计时,即感慨周瑜的过人机智,有为那一鞭鞭的痛打而忍不住心疼,明知是假,却不由得同情黄盖;当诸葛亮镇定自若地坐在城墙,悠然自得地抚琴退兵时,我下出一身冷汗,生怕司马懿识破诸葛亮的计谋;的司马懿中计退兵时,我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也为诸葛亮精妙的空城计而拍案叫绝;当赵云在曹军的千军万马中来去自如,孤军奋战,单骑救主时,我不禁为赵云的英雄气概所震撼,同时为刘皇叔庆幸,得这样一位忠心的将士足矣;关羽深处曹营,深受曹操的赏识,却不忘与刘备的结义之情,在得知刘备的消息后,他义无反顾,过五关,斩六将,坚决回到刘备的身边,如此义薄云天,怎能不令人感动?
三国的故事道不完,说不尽,真佩服我们的古人——智慧、勤奋、忠诚、勇敢……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不就是这样吗?真希望世界上的人都来读《三国演义》这本书,品《三国》,悟《三国》,让我们的这部名著永远传承下去。
写历史读后感篇5
在读完了《品三国》之后,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三国是一段什么样的历史?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段历史?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段历史当中的那些主要人物?
在《品三国》的开场白《大江东去》中易中天教授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说实际上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有三面形象,即“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
所谓“历史形象”就是正史上记载的形象。但“历史形象”不代表“历史真相”。每一段历史都有它的真相,但要弄清楚却相当困难,因为历史离我们太遥远了。
“文学形象”即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例如《三国演义》。
还有一种是老百姓主张的形象,我们称为“民间形象”。对于同一个历史人物,也许在不同人的心目中也会有不同的民间形象。例如一部历史剧拍出来以后,对于扮演某个历史人物的演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说那个演员扮演得非常好,有的人却说扮演得一点也不像。那你又凭什么判定呢?你知道真正的历史人物是什么样子吗?
在我看来,一个人判断一个演员扮演的历史人物的好坏,在于他平时对那个历史人物的了解,他了解那个历史人物的性格、气质,再结合演员的相貌来断定他像不像是具有那种性格和气质的人。但是我坚持“人不可貌相”这个原则,因此我不大爱评价历史剧中的人物。
写历史读后感篇6
?历史的教训》是20世纪美国著名学者威尔杜兰特夫妇在其多卷本《世界文明史》等著作的基础之上,于1968年完成的一部优秀作品。虽然篇幅不长,却娴熟地运用各种史料,站在跨民族、跨国家的文明史角度,以总结、论辩又不乏通俗性的语言和历史哲学式的思维,思考自然史与人类史的方方面面。该书共有十三章,包括“犹豫”、“历史与地球”、“生物学与历史”、“种族与历史”、“性格与历史”、“道德与历史”、“宗教与历史”、“经济与历史”、“社会主义与历史”、“政府与历史”、“历史与战争”、“增长与衰退”和“真有进步吗?”全景式地展示了各种因素与历史的关系,博古通今,新见迭出,引人入胜,可以说,书中到处闪耀着历史学家睿智的思想光芒,是一本值得静下心来仔细品味的作品。
?历史的教训》正确区分了自然史与人类史的不同,强调了自然史与人类史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人类文明是人类自己创造的重要观点,将人类史放在自然史的视野下进行思考,探索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般规律和普遍联系,从当代出发总结人类历史的遗产。作者承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认为“文明是合作的产物,几乎所有的民族都对此有所贡献”,承认人类文明所积累的经验在文明传承上的价值,主张以文化而不是血统来划分民族与种族,主张通过普及教育来消除歧视。
该书始终注重从经济关系的变化来观察人类文明的变迁,从生产发展、技术革新和物质资料的运动来看待历史变革。因此,该书作者既看到了大河流域在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也看到了新航路的开辟和航空业发展所带来的历史变革;看到了人类的不平等首先是经济上的不平等,离开经济的不平等谈自由是空泛的;看到了文明的产生、人类的进化都离不开经济因素,道德与人类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关。该书在深入探讨人性与历史、人性与社会的关系之后,进而将道德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中来考察,对道德的历史性和其作为社会规则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不同阶段的道德规范之所以不同“乃是因为它们不断调整自身去适应历史和环境的条件”的结果。因此,放在历史进程中看,道德是相对的,“罪恶”和“美德”必须放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评价。
作者真正的目在于思考一个宏大的主题——“真有进步吗?”尽管作者部分肯定了进步的存在,但其角度却和普通人并不相同。该书认为:“进步仍然是真实的,但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生下来就比过去的婴儿更健康、更漂亮、更聪明,而是因为我们生来就有更丰富的文化遗产,生来便处在一个更高的平台式,知识和艺术的增加,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基础和支撑。遗产在增多,接受遗产的人也就相应地得到了提升。”也就是说,进步不可能脱离开历史,不可能存在与历史决裂的进步,历史的借鉴作用和意义,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人是历史的产物。汲取历史智慧,总结经验教训,指引未来道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现实社会中的许多问题来源于历史,从自然史与人类史、从整个文明史的视野,可以更清楚地看清我们所面临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借鉴本书所揭示的关于人类文明的种种思考,更加深入地研究现实问题,总结实践经验,可以更好的制定措施,理政干事。
写历史读后感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