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基地观后感7篇

时间:
Youaremine
分享
下载本文

许多人在听到要写观后感的时候都会感到无从下笔,在写观后感之前,我们一定要整理好个人思绪,以下是吾优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爱国基地观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爱国基地观后感7篇

爱国基地观后感篇1

5月16日早上,我们来到了东方中小学革命史纪念馆。东方中小学革命史纪念馆是在1939年2月至1944年1月东方中小学办学五年间,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恶劣环境下,乐清、台州中共党组织陆续安排以知识青年为主体的地下党骨干力量进学校,使东方中小学逐步发展为中共党组织实施“隐蔽精干”后开展地下活动的重要据点、团结教育青少年的宣传阵地、培植革命有生力量的红色基地、抗日救亡活动的指挥中心、党领导民众争取民主反对迫害的战斗堡垒,从而演绎了一段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史。

当天午时我们又去了清港镇台山村的潘心元革命烈士墓,潘心元烈士是我党革命史上的一位先驱,是我党重要的党史人物,是我党早期从事工农运动和武装斗争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也是在我省牺牲的我党最高领导人。他曾参加过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曾营救毛泽东同志遇难脱险。他曾担任过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红军总前委常委、红三军代理政委、红四军政委、中央巡视员等要职。1930年以中央巡视员身份到浙南的温州、台州整顿红十三军组织,指导武装斗争。12月,他时任红十三军政委,从红二团驻地玉环苔山岛出发,乘船去温州途中,在九眼港被国民党浙江保安团四团水警队捕获,就地枪杀在芦浦分水山麓。其遗体被苔山渔民运回,葬于苔山旧寨城脚下。

随着图片、实物、复制品的展示,我感受到了那些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们是多么得高大。他们为了我们祖国的将来,不怕辛苦,不怕困难,不贪生怕死。虽然他们死了,但他们的死是光荣的。他们是为玉环的自由与和平而战死的。这些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为我们付出了自我的一切,甚至是人生中仅有的一条生命。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我们今日这样的太平生活。我们应当学习这些烈士们的精神,为祖国多做贡献。

爱国基地观后感篇2

东风吹,战鼓擂,在庆祝祖国70周年生日的礼炮声中,2019级麻醉学系以一种异常的方式向祖国告白,为祖国庆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革命先烈奋斗精神。

迈着坚定的步伐,同学们用脚步重温先烈们的抗战的足迹,用心灵感受将士们斗争的枪声。这些残壁断垣上的累累弹痕,就像屈辱的伤疤牢牢地刻在孱弱的近代中国历史上。

第二站我们拉到了日俄监狱,这是关押先烈们的地狱牢笼。在那里,有2.4平方米的暗牢,有浸透同胞鲜血的绞绳,有让人皮开肉绽的刑具,更有埋葬囚徒的尸坑。一走进这晦暗的建筑,压抑束缚之感便将我压的喘可是气来,难以想象,革命先辈们在这暗无天日的囚笼度过一段怎样的生命最终时光。

活动的最终一站,是万忠墓。应对全副武装的侵略者,爱国爱家的旅顺人民没有坐以待毙。他们英勇的反侵略,反屠杀壮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崇高的爱国主义光芒,他们的凛然正气,将彪炳史册。

经过今日的参观,我深觉抗战胜利来之不易,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一名医学生,我将谨记习近平总书记“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话语,不断汲取知识,用实践回报人民,奉献祖国!

爱国基地观后感篇3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瞻仰了在屯垦戍边过程中牺牲的英雄烈士,深入了解了沙海老兵们战斗的全过程。如今当年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其对后世的影响却弥久长存。这次参观对我感触很深,启发良多。首先深深感到革命先辈创建新中国、不断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艰辛,有些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年革命先辈面临一边围剿敌人残余势力、一边开垦荒地建设兵团的极大压力,要取得革命的成功,必须付出流血牺牲的代价。而现在我们在工作中也面临各方面的任务,但这些任务已与以前稍有不同,但是要完成当前任务,仍然需要流血牺牲,但相对已经少的多了,所以我们应该满足于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感触:

一、坚定信念。

中国的革命、新疆的今天之所以取得成功,在于这些革命先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要获得解放,要创建新中国,要建设新疆,要守护好边疆。他们在这个信念指引下,不怕抛头颅、洒热血,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这启发我们,在工作中、在南疆基层中也要坚定信念,不怕苦、不怕累、肯吃苦,为南疆、为策勒的明天努力,最终肯定能取得成绩,获得成功,实现全民小康、实现南疆、策勒人民美好生活。

二、树立目标。

在沙海老兵屯垦戍边、建设边疆中,老兵们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地或据点,并最终取得胜利,建设了新疆。而这里的每个高地或据点,或大或小都是一个目标,正是在攻克这些目标的基础上,才取得了最终最终的胜利。这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制定计划,树立一个个目标,并努力完成。

三、提高能力。

在兵团的建设中,前辈们的装备就是简易的铁锹等,但是先辈们不惧困难,迎面而上,积极开展开荒戍边工作,最终完成任务。可见工作就像一场无形的战争,完成一项项任务就像打一次次战役。作为基层公务人员,要想出色完成工作任务,我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加强沟通和交流。

在整个兵团和战斗渠的建设中,每个人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不计个人得失,以大局为重,同时也涌现出好些英雄人物让我们学习和敬仰。不论是战争还是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而在完成这些事情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以后我将努力加强与同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取长补短,团结互助。

五、增强时间观念。

时间就是生命,整个的建设过程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在短短几天内先辈们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利用极端的时间,并使得形势变得有利最终取得了胜利。对我来说,参加工作虽然只有不到一年,在一年中自己也浪费了好多时间,因此我以后将加强时间观念,一是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工作质量。

屯垦戍边和战斗渠的成功离不开每个人的奉献。作为基层的一员,我也希望不断提高自己,争取在基层中不断奉献自己的力量。

爱国基地观后感篇4

梁启超曾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由此可见青少年于国家之重要。所以要早早的在新一代的心中埋下国家的种子。

爱国基地的参观之行,让我感触颇深。鸡冠山的堡垒,日俄监狱,旅顺大屠杀的万忠墓,这些皆是侵略者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犯下的罪行。走在堡垒间的道路上,弹火和硝烟在我身旁划过;行在监狱的水泥路上,犯人们的挣扎呼喊声在我耳旁想起;踩在万忠墓的青石板上同胞们相继倒地浮此刻我眼前。其实说到底还是当时的政府软弱无能,不然列强又怎样会在中国这广袤的土地上肆意妄为。

虽然有流血有牺牲,但中国人民从未屈服,爱国情怀早已厚植入心。北洋舰队应对坚船利炮,没有弃船而逃,而是在炮火打光时,开船撞上去与敌人同归于尽。中国共产党应对帝国主义的严抓严打依然勇敢开展工作,带领民众走出黑暗,让民众找到组织,找到方向。在先后四次被摧毁的党务工作组织不曾放弃过,组织与组织之间联系的电波从未中断过,敌人也称之为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

尽管历史已经过去,但我们仍然应勿忘国耻,以史为鉴,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争做习总书记口中的时代好青年,将我们的所学服务于人民,用我们的行动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爱国基地观后感篇5

今日上午,我们__学系20__级两个班级在教师和几位党员学长的带领下,一齐参观了旅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包括东鸡冠山,日俄监狱和万忠墓。

清晨,本应是令人舒畅的时光,可是,当我们看到那堡垒上遍布的密密麻麻的弹孔,还有那一片玛格丽的曙光,让我们心境沉重,内心对先烈们肃穆敬仰。

当我们走进日俄监狱的那一瞬间,我们仿佛回到了历史:从阴暗潮湿的东侧牢房到伸手不见五指的暗房,无不诉说着当年的悲惨生活。当一个个受刑工具出此刻眼前时,当走在壮士们最终走的亡命路,我们感受到的是他们无奈却充满期望的思绪。

让我们最无法理解,就是走进绞刑室的时候。听着讲解员的讲述,看着那以往罪恶的地方,我们中有的人的眼泪不住的流下来。受刑的人需要多大的勇气去应对这一切。几十年过去了城墙外是高楼耸立,一片繁华,我想这就是英烈们牺牲的那一瞬间最想看见的景象吧!

万忠墓,一个让中国人无法释怀的地方。4天3夜的屠杀,让原本安静祥和的地方变得凄凉悲惨。当同学们走进那里面容都变得沉重起来……该馆基本陈列资料包括“甲午战争前的旅顺口”、“甲午战争与旅顺口的陷落”、“震惊中外的旅顺惨案”、“旅顺万忠墓”四部分。整个陈列真实反映了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在旅顺制造的惨无人道的罪恶行径。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进行了参观。参观万忠墓,带来的更多的是警示我们年轻的青年一代不要忘记历史,重蹈覆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雪国耻,振国威,御侮图强,好儿女,中国梦,圆梦今朝。

爱国基地观后感篇6

这是一个饱经沧桑的地方。是遭受列强欺凌,几经强制易主却丝毫不改中华本色的地方。旅顺,是一个在战乱中摸爬滚打长大的孩子,是一个饱含血泪历史的伟大的城市。

今日的党日活动,我跟随党支部来到了这个富有历史色彩的地方,对三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了细致的参观学习。东鸡冠山,日俄战争战场旧址。甲午海战中,中国失去了辽东半岛、中国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日本因俄罗斯帝国控制辽东而加紧备战,准备争夺辽东半岛的控制权。我不止一次地想象那场战争的画面,那到底是怎样的一场战争,列强为自我的利益互相厮杀,深受苦难的却是中华儿女,这是腐朽统治下的奇耻大辱。之后我们来到日俄监狱,这座监狱是1902年由沙皇俄国始建,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占领旅顺,从1907年开始,日本在沙俄原先的基础上,逐步扩建监狱。当我们踏入这昔日的地狱之门,仍能感受到血腥弥漫,令人窒息。我细心翼翼的每踏出一步,仿佛都能听到同胞的冤魂在脚下呻吟。当年的黑暗狭小的牢房还在,沾满鲜血的刑具还在,累累白骨还在……都是无言的控诉。最终我们来到万忠墓,也就是旅顺大屠杀纪念馆,大屠杀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于一八九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攻陷旅顺,对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抢劫、屠杀和,保守估计死难者数字约两万人。旅顺大屠杀杀的整个旅顺成只剩下三十六个百姓,而这些百姓却是用来收尸的,让他们亲手埋葬这些被日军残害的亲人同胞们,他们当时的心

境该是多么的悲痛。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我们也不会忘。而今日,新中国正大踏步地走在复兴之路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人间早已是一派繁荣富强的气象,我们的人民军队也敢于打败一切来犯之敌。我想起了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屹立天安门城楼,发表了重要讲话,字字千钧,每句话都是这个伟大世代的一张生动写照,他说到:“中国的昨日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日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70年来,中国人民经过自身的努力,脚踏实地地将祖国建设成为如今的欣欣向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当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砥砺前行,把初心和使命镌刻在自我的灵魂深处,用初心照亮征程,以行动彰显使命担当,为祖国奉献自我的力量!

爱国基地观后感篇7

以往我翻开史册,在祖辈的回忆中拼凑往昔岁月,也难以拼凑出一个完整清晰的斗争历程,只是书本上的“疮痍满目,百废待兴”,是祖辈口中那个“萧条落败的轮廓”,而当我经历了这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爬上东鸡冠山,走进日俄监狱旧址,来到万忠墓,才有了真真切切的感受,以往的创伤仿佛历历在目。

东鸡冠山

山峦起伏,苍松青翠,树林之中已看不到当年日俄大战的痕迹,而石壁深处,却是弹痕累累。这是何等的屈辱,那里以往尸山血海,那里以往震撼世界,今日,那里也在震撼着我,在那里重温入党誓词,更是一种新的洗礼。堡垒沧桑记旧迹,累累弹痕铭国仇。历史不会重演,因为东方雄狮已经觉醒。

日俄监狱旧??

第一眼看到的是那道白色的鬼门关,那里曾是一座人间地狱,那里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那里聚满了万千不屈的忠魂,那里是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在那里,我看到了中国昨日的屈辱,也看到了今日的辉煌。

昨日的那里,“犯人”进入监狱,要站在门口,理解净身检查,随后穿上不一样颜色的狱服被押解到牢房里去。牢房很小,大约仅有四平方米左右,却强行塞下七八个人。除了便桶和几双草鞋,这屋里就没有任何其他东西了。一旦犯了守规就会遭到毒打,还会被拖到地下暗牢里去,那里仅有一个小小的洞口,里面一丝光线都没有,像极了那个阴霾的“昨日”。即使在这样恶劣条件也磨灭不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宁死不屈的顽强意志。他们在狱中抄写各种爱国诗篇,传播共产主义精神,私下发展党员,成立党支部,有的甚至所以而牺牲,而他们毫无畏惧。

山河如故人常在,屈辱已经成为过去,今日的日俄监狱旧址宁静而古朴,仅看外表还以为是哪座欧洲古城的中世纪建筑,此刻的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已成为勉励后辈,牢记历史,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万忠墓

那里见证了一段历史的变迁,万忠墓是一块富有历史内涵的碑石,它记载着中国人民的苦难历史和不屈的斗争精神,同时也将日本军国主义的反人类罪行牢牢地钉在这上头,告诫后人“永矢不忘”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在为英烈们献上千纸鹤的时候,我所能想到的仅有敬畏,悲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去,只剩下我们对历史的思考。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学生党员走进历史,学习先烈们不屈的精神;走出历史,为民族复兴而奋斗。几多荣辱沉浮,几度盛衰兴亡,如今大国长剑,浩荡东风,为了祖国的尊严,祖辈浴血奋战;为了祖国的辉煌,吾辈定勇往直前。

爱国基地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

爱国的故事的读后感7篇

读关于爱国的读后感7篇

基地,读后感8篇

宅基地申请建房申请书5篇

宅基地转让合同通用5篇

基地揭牌的讲话稿6篇

农村宅基地的租赁合同7篇

宅基地转让合同6篇

2024爱国电影观后感1000字7篇

作文写爱国的读后感500字7篇

爱国基地观后感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