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的旗帜》读后感6篇

时间:
Anonyme
分享
下载本文

读后感是一个人看完书之后的内心的真实写照,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开阔我们的眼界,大家写一篇读后感有助于强化我们对名著思想的领会,吾优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光辉的旗帜》读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光辉的旗帜》读后感6篇

《光辉的旗帜》读后感篇1

胸前鲜艳的红领巾迎风飘扬,前方那面用战士们的鲜血染成的旗帜随着歌曲声冉冉升起。转眼间,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过了90年的风风雨雨,90年的奋斗不息,90年的光辉历程!

翻开了《光辉的旗帜》,就像是翻开了90年前,旧中国泛黄的历史。197月31日,在嘉兴南湖一条普普通通的,发生了一件改变了中国的事情,那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条小船上召开了,中国人民共产党正式成立!

然后,中国人民共产党又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在1937年9月至1945年,经过8年抗战终于把日本打败了,这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敌人第一次得到胜利,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中,显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抗日英雄。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前边。

当我看到第九课,抗美援朝,保卫家国时,我是泪流不止。在1952年10月11日,邱少云接下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埋伏在敌区,等待进攻。

可是就在12日中午,敌军投下几颗燃烧弹,有一颗正好落在邱少云身旁。他为了不暴露部队,牺牲了自己,最终赢得了胜利!

真是只得佩服的英雄!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当然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英雄,比如: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叔叔,小兵张嘎,还有小英雄雨来,都是为了给我们和平美好的生活而牺牲的!

合上了《光辉的旗帜》这本书,再拐回去想一想,我们现在的和平美好的生活,是多少的烈士的鲜血打造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珍惜现在身边的一切,好好学习,长大之后报效祖国!

《光辉的旗帜》读后感篇2

当我读完《光辉的旗帜》这本书后,我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和自豪。因为这本书里中国共产党员的英勇事迹鼓舞了我,更使我明白一个道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经过90年的风风雨雨,90年的自强不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终于将一个贫穷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的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90年前的中国,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中国共产党及时站立出来,肩负起带领中华民族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伟大使命,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无数鲜血和生命终于在1949年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又肩负起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安康的伟大使命,始终奋战在建设祖国的最前线,使中国的工业建设和生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跃上了新的台阶,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当中华民族民族面临灾难考验时,又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忙碌在救灾抢险的第一线,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哪里有危情,哪里就能看到党旗在飘扬。汶川抗震救灾中党员们的壮举,正是共产党为人民谋求幸福的真实写照。

这使我明白了:作为少先队员我们,要听党的话,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坚持锻炼身体、参与社会实践,不断的培养自己的能力,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时刻准备着,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光辉的旗帜》读后感篇3

红星闪闪放光彩······这首歌我们依然记在心中。今天中午,我兴致勃勃的读着光辉的旗帜这本书。

读完这本书后,我知道了王株,他是一名少年英雄,是为了保护村民们才牺牲的。还有刘丹阳,他的父母是聋哑人,然而刘丹阳却在小小年纪便体会了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在艰苦奋斗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甘甜,他好勇敢。还有一个是白欣鑫,她的脸上总挂着热情的微笑,一个阳光般的女孩,我非常喜欢她。最后一个是钱学森爷爷,他从小就爱学习,爱动脑筋。因为成绩很高,成为冯·卡门最得力的助手。钱学森爷爷时刻想着回到中国,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我想他一定很爱国。

读了这么多动人故事,我觉得应该向他们学习,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为祖国尽一份微薄的力量。

《光辉的旗帜》读后感篇4

在江南的风雨中,南湖的湖面上,飘荡着一只小船,一群仁人志士、热血青年在灯光下,讨论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至此一面由红色的旗面和黄色的锤子、镰刀构成的旗帜被高高举起,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面旗帜被中国共产党高高的举起,在她的下面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热血青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前赴后继、舍生忘死。从南昌城头到井岗山上,这面旗帜高高飘扬;从大渡河到雪山草原,这面旗帜任凭风雨吹打;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这面旗帜让法西斯胆寒;三大战役、攻克南京,这面旗帜让全体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光辉的旗帜带领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走出了黑暗。

但命运的考验并为就此结束,苦难深重的民族又踏入了迷途,我党十一大的拨乱反正、十三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又将这面旗帜高高举起,引领中国走出了迷途,迈上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今天中国共产党现在是一个拥有6500万党员的大党,是一个掌管着960万平方公里国土、13亿人口国度的执政党。“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新时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新时代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利益。抗击洪水、金融风暴、收复香港澳门;抗击雪灾、抗震救灾,革命的旗帜在新时代里飘扬。

经历血雨腥风的考验,还有什么能让旗帜倒下;经历曲折道路的考验,还有什么能让旗帜偏向。这更加坚定了我加入党组织的信念,我坚信拥有13亿人民支持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将继续高举着光辉的旗帜,引领着中华民族去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

《光辉的旗帜》读后感篇5

光辉的旗帜,是历史的见证。风风雨雨90年,我们的祖国历经多少沧桑,终于迎来了今天的辉煌。90年前,一条小船承载着多灾多难的母亲艰难的希望,在南湖的水面上乘风破浪;90年后,一艘万吨巨轮满载着13亿中国人民创造的令世人震惊的奇迹,航行在世界的东方。90年的风云变幻,如今展现于我们眼前的,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光辉的旗帜,浸透了烈士的鲜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昨天,他们勇敢的身影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今天,东方睡狮的怒吼才能威震世界。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国旗,也染红了新中国壮丽的河山。烈士的牺牲,换来了和平,也换来了新中国绚烂的明天。作为生活在这衣食无忧世界里的幸运儿,我们如何不对那创造新世纪的英烈们满怀敬意!

光辉的旗帜,充满了祖国的期待。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新一代的我们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与使命——我们是要开辟新时代,走向未来的接班人。我们是祖国最宝贵的财富,是祖国跳动不息的脉搏。“少年兴则中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这一代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怀揣着对明天的美丽梦想。

高高飘扬的旗帜告诉我们:今天,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勤奋学习,发愤图强;明天,要为祖国的辉煌未来添砖加瓦,贡献力量!祖国美好的未来靠我们的双手来开创,今日的梦想必然成为明日的现实,我们的祖国,定然能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光辉的旗帜》读后感篇6

书中介绍了长征、潘冬子、王二小、邱少云等等的一些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邱少云。

1952年10月11日,邱少云所在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消灭盘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匪军,把战线向南推进。

深夜,五百多名全副武装的志愿军战士,按预定计划井井有条地迅速分散开来,隐蔽潜入到三九一高地附近一片蒿草丛生的地里。天刚蒙蒙亮,战士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三九一高地上的那一层层的铁丝肉和一簇簇的地堡群。一挺挺机枪从地堡的射口直对着山下,持枪的敌人在山脊上的交通壕里来回走动,还不时地用望远镜朝山下张望。

半个钟头后,从南方飞来几架敌机。盘旋在志愿军潜伏的上空。忽然,敌机投下了燃烧弹。有一颗燃烧弹落在离邱少云两米远的草地上,飞迸的燃烧液溅到邱少云的左腿上,眨眼功夫,插在他脚上的蒿草烧着了,火冒了起来。

在邱少云的后边,有一条小水沟,此时只要他后退几步,在泥水里打个滚,还是可以把火扑灭的。但是他一滚动,敌人就会发觉,潜伏目标就会暴露。为了革命胜利,邱少云就象一块千斤巨石。伏在那里,纹丝不动,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继续燃烧着。在这个节骨眼上,只要有人动一下,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整个反击计划……全都完了,将要取得的胜利就会丢失。为了整个战斗胜利,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黄昏时,人们怀着满腔怒火,冲上391高地,敌人被全部歼灭。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很感动,邱少云用他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他在烈火中得到永生。

?篇四】光辉的旗帜读后感600字

这几个星期我一直在读一本书,名字叫《光辉的旗帜》,这本书主要讲的是:革命时代的英雄事例和我们少先队员的一些事例。

这本书是针对每一个英雄而写出的不同章节,之后再举几个少先队员做的事情,共21篇。其中有一篇是知识问答题。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都是前辈用鲜血拼出来的,如果没有革命战士,也就没有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可有些人不去珍惜它。

我就举一个例子吧——雷锋。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所以说:“我们应该学雷锋这样的人。”

《光辉的旗帜》读后感6篇相关文章:

伞的故事的读后感优质6篇

读了勇敢的小裁缝的读后感6篇

山墙的安妮的读后感通用6篇

山墙的安妮的读后感最新6篇

山墙的安妮的读后感6篇

艾青的诗《树》的读后感6篇

屈原的离骚的读后感6篇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6篇

历史的书的读后感优质6篇

诗中的秋的读后感6篇

《光辉的旗帜》读后感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