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不仅仅锻炼了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事物的能力,还使我们更具有全局思维,写作文是一个提炼思想的过程,需要我们用精准的语言将复杂的思维表达清晰,以下是吾优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游杜甫草堂作文400字7篇,供大家参考。
游杜甫草堂作文400字篇1
阳光明媚,我和妈妈一同来到了风景秀丽的杜甫草堂,来参观这“诗圣”在成都的故居。走进草堂,一股清新的凉风拂面而来,不觉让人精神一振。红墙黑瓦的房屋在茂密的树丛中若隐若现。步入前门的杜甫博物馆,杜甫的各种作品在这里陈列,这里静静的,来这的每一个人都十分肃穆,都不忍将这份宁静所破坏。
沿着幽深的鹅卵石小径往里走,放眼望去,满圆青翠欲滴的树木将草堂围成了一个世外桃源,古树参天,绿树成荫,巨大的树影将我们笼罩,小径边的小溪静静地流着,穿过竹林,跨过山坡,径过小桥,奔流向远方。抬头仰望,宽大茂密的树叶,将阳光分成了斑斑点点撒在地上,像一块并不完整的黄金地毯。清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欢迎着来自远方的客人……
跨进“诗史堂”,杜甫那瘦长的身驱映入眼帘,杜甫那张脸上显出庄重严肃的表情,一双不大的眼睛炯炯有神,似乎在感叹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杜甫那庄重的表情让我仿佛看到他在埋头思索怎样写出优美的诗章来同情百姓。离开了“诗史堂”,我不禁回眸凝视他那消瘦的背影,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显得那样的高大。
接着,我走入被复原的杜甫故居——一座简陋的草屋,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千。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感情我永远不会忘记,也让我更加喜爱草堂了,它让我感受到了,那样的,从来没有感受过的安谧……
游杜甫草堂作文400字篇2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成都杜甫草堂。
一进门,一颗很粗大的树映入眼帘,有一种端庄的王者风度。三人合抱的树干呈深褐色,树枝就像巨大的龙爪,遒劲而伸展,树叶和树叶拥挤在一起,荫蔽了地上一大片地方。我朝上仰望,其壮观令人感叹,令人心生敬畏,我怀着探究的心情,走进那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顺着小路走进了保留古代风情的唐代遗址,里面有一些唐代遗留下来的瓷碗和坛子,纵横的裂纹,向我展示着它们上百年的历史。历史的沧桑永远也抹不去唐朝的风华绝代,向我展示一个朝代曾经的宏伟和值得探究的兴亡盛衰。我一边看一边思索,唐朝在历史上是一个十分鼎盛的时代,那些锅碗勺盆都展示着上千年来的历史积淀。如果把中国的历史比作一幅泼墨山水画,那么唐朝就是这幅画中最耀眼的风景。唐朝是令我们骄傲的。
我们又来到杜甫草堂的红墙夹道,红墙外翠竹掩映,百花争奇斗艳,墙外是青砖红墙,虽然只是一面墙,却显示着当时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走在红墙旁,看着这花、这草、这树、这墙,使我感到由衷的惬意。
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杜甫草堂。今天的游览真快乐!
游杜甫草堂作文400字篇3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来到成都,作为诗歌中的“锦官城”,这里有非常多的古迹,其中一个就是杜甫曾住过的地方,叫做杜甫草堂,我想起我背过很多杜甫的诗:《春夜喜雨》《绝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等,所以我们决定到了成都第一站就去这里。
进入杜甫草堂博物馆,更像一个大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大的荷花池,池中的荷叶和锦鲤让我想到一首乐府诗——《江南》,真正看到了“鱼戏莲叶间”的有趣景象。
穿过一座小桥,再往里走几步,远远就看到掩映在竹林中的茅屋,妈妈说,这里是杜甫为避“安史之乱”而到成都时的故居。虽然我还不知道什么是“安史之乱”,但我知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在这里写下的,这让我对唐代的历史又多了几分好奇。
茅屋简朴清净,屋外是杜甫的塑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碑。杜甫的塑像很清瘦,爸爸说这更能体现了诗人神韵和风骨。我还不太明白什么是神韵和风骨,但仿佛从他的诗歌中感受到了一点点。
出来时我看到一些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在这里做义务讲解员,我也要好好学习,希望以后也能像他们一样学到很多历史知识,再讲给大家听。
游杜甫草堂作文400字篇4
人人听说过杜甫,他的诗词天下闻名,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杜甫当年流落到成都的故事,更不知道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讲哪里的故事。这次,我便来到了成都的杜甫草堂,一探杜甫生活的遗迹。
走进景区,放眼一看,这哪里是杜甫草堂?分明是一座美丽的公园。两旁的花儿开得姹紫嫣红,阳光被枝叶分散,星星点点地落在地面上,像是夜晚的星星悄悄地在白天跑出来了。
绿茵丛中,便是杜甫的遗迹。瞧,那块石碑,上面刻着“杜甫草堂”四个大字,是清朝皇室果郡王亲笔提写的。我怀着好奇和崇敬的心情,上前细细地察看了一番,旁边那个方方正正的小房子,别看它不起眼,里面却可以看到用世界各国文字印成的杜甫诗集,很多都已经是孤本。走上去,慢慢寻味一番,就会发现杜甫的诗,是全球人民的精神盛宴。
穿过一条条小径,走过一片片草地,就来到一个稍稍大点的平台,这里似乎没什么风景,可这里有杜甫千诗的石碑。来往的行人都会在这块石碑前照个相。千年之前,杜甫就是在这写下无数精彩诗歌的吗?
终于到了“草堂”,这里有泥土和茅草混和而成的墙壁,走在里面,冷风直嗖嗖地穿过窗户,让人感到丝丝的冷意。啊!这就是当年杜甫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地方吗?当年的屋顶,真的被秋风所刮破吗?这精彩的诗句,不断地在我眼前浮现。啊!小小的茅屋,你居然是那么多优秀诗歌的诞生地,我仰望着你,也仰望着我们心中的诗圣。
再往前走,忽然冒出来一座白白方方的房子。这是唐代老百姓的房屋遗址。里面仅有唯数不多的几个瓦罐,一个井,一个土灶,面积不足二十平方米,是老百姓生活的场所。这么小的地方,也许就有四五口人居住。杜甫当年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创作诗歌的吗?我不禁敬佩起杜甫来,他的毅力是那么顽强,居然在这种环境下写下那么多流传千古的诗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噢,在杜甫的故居,吟诵杜甫的诗歌,我似乎穿越了时空,回到千百年前那个扑朔迷离的唐代,在窗内写下笔笔惆怅!
游杜甫草堂作文400字篇5
淅淅沥沥的雨似无形的珠子落到地面,溅起点点水花。这场突如其来的雨丝毫没有扑灭我游览杜甫草堂的心思,反而勾起那“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惆怅。
天阴沉沉的,似一张沮丧的脸,似乎在为杜甫逃难时的流离失所而无情地哭泣,原来苍翠挺拔的大树也在风的肆虐与雨的咆哮下显得黯然无色,地上的石子小径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
我漫步雨中,来到了树木掩盖下的草堂。寂静的庭院里,随意地安放着一张粗糙而结实的石凳,那矮矮的竹篱上,几枝花叶依偎在那里,仿佛为杜甫遮挡着尘世的喧嚣。
走进杜甫所居的那个简陋而淳朴的草堂,我们一行人不由得放慢了脚步,生怕惊扰了诗圣的思绪。在这泥地泥墙的小书房里,一支似乎还沾满墨水的笔正放在笔架上,仿佛在等待主人再一次执起它,用自己的文采谱写精彩的诗篇。正是这么朴素的一张木桌,造就了多少辉煌的佳作!
不论是夕阳下虫儿鸣唱的傍晚,还是雨天长夜沾湿的季节,杜甫总是提笔倾诉对家乡的思念与在他乡长夜难眠的感慨,呼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向往。
带着对杜甫的敬佩,我不舍地离开这个诗的园林。
游杜甫草堂作文400字篇6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唐诗三百首》是我每晚必看的书,走进《唐诗三百首》犹如走进大唐。走进李白的黄鹤楼,走进王维的终南山,走进杜甫的草堂……
漫步在唐诗中,我与黄鹤楼不期而遇。在那里,我看到了那消失在碧空中的一叶孤舟,看到不尽长江滚滚东流。李白独自一人站在楼中,眺望载着友人的孤舟远去,我的心也随着他,泛起淡淡的悲伤。但我知道,这悲伤不会持续太久。一壶酒,便可以让这点滴悲伤,随长江东流……离愁,终究不敌李白的狂放。
我的脚步被王维的终南山吸引。一生的顺其自然,终于换来了王维向往的和平生活。在这里,他奉佛参禅,品酒吟诗———多么令人神往啊!诗与画,也都成为他的伴侣。这恬淡而闲适的心境,怎能不令人羡慕?
夜读唐诗三百首,最牵动我的情肠的还是杜甫。杜甫的诗篇永远那样沉郁顿挫。走进杜甫的诗,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有“漫卷诗书喜欲狂”的喜出望外,但更多的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伤,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凄苦。
但为什么杜甫饱受磨难,却仍坚持要为国效力?直至我走进了他的草堂,听到他挂念天下寒士的阵阵呐喊,我才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坚持心中的忧国忧民!他的诗,他的精神,如鼓,如钟,回响在神州大地上!
掩卷深思,一部《唐诗三百首》写满了大唐的精魂。走进杜甫,走进草堂,也走进他的诗魂。
游杜甫草堂作文400字篇7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被人们称为诗圣。杜甫草堂是杜甫的故居,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
杜甫在颠沛流离中到了成都,靠了友人的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了草堂。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写下240多首诗篇。脍炙人口的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就是在这里写的。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北宋以来,就有人在诗人故居处建园立祠,供人瞻仰。当年杜甫居住的草堂早已不存在了。而现在的草堂,实际上是后人为纪念杜甫而建的包括大廨、诗史堂和工部祠等建筑在内的一所优美的园林。
大廨里陈放着国画杜甫草堂全景和杜甫生平介绍。诗史堂正中是杜甫行吟的雕塑之像,壁柱间悬挂着历代石刻杜甫像的拓片、木刻板和纪念诗人的对联;两侧陈列室展出近代书画家的杜甫诗意画和书法。工部祠内有杜甫彩塑像,明、清石刻像和两通少陵草堂图碑刻;后人把在四川当过地方官的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和陆游,也塑像配祀祠内。工部祠左边的草堂书屋和右边的恰受航轩,陈列着宋代以来各个时期的古版杜甫作品和各种外文译本。
杜甫草堂内溪流环绕,竹木葱茏,亭台池阁掩映在花木丛中,是一处颇有特色的祠宇园林。
游杜甫草堂作文400字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