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家人作文8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作文我们可以展示自己的独特性格和思维方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见解,作文教会我们有条不紊地组织思想,将各种观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下是吾优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我和家人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我和家人作文8篇

我和家人作文篇1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早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的兴奋!一想想过年有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压岁钱,想想都开心,如果我现在还在睡觉, 那我一定会被这件好事惊醒吧!

现在已经是大年初一的早上8点多,我们才刚刚穿好衣服,门外的鞭炮已经噼里啪啦的响起,那声音真是惊天动地,不然,年也可能不会被吓跑。

我们梳理好,饺子也已经下锅,只见那圆鼓鼓的饺子咕嘟咕嘟冒泡,不一会就能吃。开吃,我小心翼翼的夹起一个饺子,咬一口,没有,只见爸爸‘呀’一声,唉,不用想,一定是爸爸吃住钱,我今年也许不会像平常那么幸运。

我吃完饭,便穿上干净的衣服,去奶奶家。奶奶便早早地坐在沙发上,等待着我们的拜年,我们深深的鞠一躬,一人发五十元钱。然后,爸爸带着我和妈妈去串亲,一家接着一家,拜完后,我们回到家准备吃一顿大餐。大人们忙前忙后,小孩总是无忧无虑。等半天,饭菜一个接一个呈上,可是妈妈不让我们吃,说要等爸爸,哎呀,世间最痛苦的事就是看着自己喜欢的饭菜却不能吃,唉,只能一个劲儿咽自己的口水……

终于等到这一刻啦,我拿着勺子把各种各样的菜都玩自己的碗里呈,恨不得把所有的菜吃完!吃着这样的饭菜,就不知道什么叫饱啦!接下来吃的东西就不多说啦,这种美味真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到下午,大人们就聊天打牌, 我们小孩就放炮玩乐,在嘻嘻哈哈中度过这新年第一天。

我和家人作文篇2

我喜欢粽香飘飘的端午节,我喜欢圆月挂天的中秋节,我最喜欢张灯结彩的春节。

“过年了,过年了!”大街小巷处处挂满了五光十色的彩灯,家家户户热热闹闹,喜气洋洋。我家也不例外,爸爸在门上贴上了我写的一幅对联,每个字都被两条龙包围着。中间还有一个巨大的“幅”字,希望福气的到来。

晚上,外公外婆开始做起了团圆饭,忙得不亦乐乎。饭菜的香味飘啊飘啊,不一会儿,便飘到了客厅里。我口水直流,就偷偷地溜进厨房,一眼就看见了我最爱吃的那道菜,我轻轻地抓起一点点,快速的把好不容易“偷”来的美味塞进嘴里。哇!好吃,好吃,真好吃!我差点儿叫出来。

“吃饭啦!”外婆大声喊道。我以最快的“风速”向餐桌奔去。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有大小不一的肉,有绿油油的青菜,有金灿灿的笋,还有鲜美的海鲜。瞧,桌子中央摆着一条红鲤鱼,红红的鳞片好像它穿了一件火红的新衣。绿油油的葱点缀着它,漂亮极了!鱼肉软软的,可好吃啦!

吃完了饭,我们看起浙江少儿春晚,其中有两个舞蹈节目还是我和别的同学一起参演的呢!春晚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让人笑的前仰后合的小品。终于开始放烟花爆竹了,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而我们也放起了烟花,把烟花点燃,突然一道金光从地面向天上射去,只听一声巨响,那金光炸开来,闪出一个个小“星星”组成的图案,像一朵朵在天上盛开的花儿。

春节,给我带来了幸福和快乐,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一年。我爱春节!

我和家人作文篇3

过年,是我们中国古老的节日。听爷爷讲,团圆饭是全家人一年之中吃的最好的。也是最高兴的一顿饭。所以从放假开始,我就掰着指头数啊数,二十三,二十四,……终于盼来这一天——大年三十。

一大早,我就和我爸爸、妈妈来到奶奶家。一进门,哇!多热闹呀:大姨妈、二姨妈、四姨妈、他们全家都来。

我跑到厨房一看,爷爷和奶奶正忙着做团圆饭。炸春卷、笋子炒肉、木耳炒肉、蒸鱼糕,还有乌鸡清汤!那可是爷爷为今年的团年饭而喂一年的两只大乌鸡啊!这些都是我平常最爱吃的菜。

中午十二点,团年饭开始。我坐在爷爷皮昂便,为爷爷倒一杯饮料,端起杯子,学着大人的摸样说:“祝爷爷身体健康,节日快乐!”爷爷高兴得合不拢嘴。然后,我又和哥哥干杯,祝他学习进步。他说:“明天咱们比一比,看谁能考进一百分。”我说:“好啊!”随后爸爸、叔叔都给爷爷、奶奶敬酒……我津津有味的吃着这些平时最爱吃的菜,大家都非常高兴。

吃完团圆饭,已经下午两点。我对爷爷说“今年团圆饭吃的真高兴!”爷爷说:“高兴的还在晚上呢,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那可是全国二民大团圆呢!

我和家人作文篇4

这次,国家政府为了让我们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体质,能更好地去投入学习,便提出了要每天锻炼,而且要测试。

“要测试!”同学们听了以后十分惊讶,一些体质不好的人更是愁眉紧锁。我听了以后便自己暗自下决心要争取全优!对锻炼目的不清楚的我,上网寻找了一下资料,终于了解到了锻炼的好处,大彻大悟。

1、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肌肉中的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多,血流量增大,使肌体内血液供应良好,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贮存能力增强,肌纤维增粗,肌肉体积增大。因而,肌肉也就变得更加粗壮、结实、发达而有力。另外,由于肌肉结构的变化,酶的活性增强,以及神经调节的改进,导致机能的提高,表现为肌肉收缩力量大、速度快、弹性好、耐力强。

2、体育锻炼可促进骨质增强,提高骨的性能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使新陈代谢得到改善,骨的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

知道了这些知识以后,我便制定出了以下计划:

1、每天抽空出来锻炼1小时,增强体质。

2、在体质测试中争取全优。

俗话说的好:“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得下苦功夫。”我坚信:有付出总有回报,阳光总在风雨后。

在成长的道路上,有艰难,有容易,有崎岖,有坎坷……最让我在那相册般记忆中刻骨铭心的,还是那次攀岩的经历。

那天,妈妈对我说:“儿子啊,你怕不怕攀岩啊?”我被这个问题吓了一跳。“问这个干嘛?”“想带你去体验一次哇。”妈妈对我说:“你不会害怕吧?”我大叫:“怎么可能啊!去就去,谁怕谁啊!”

当天下午,妈妈便带我来到了攀岩中心,那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很多人都已经带上了安全绳索,爬了上去。我也不例外,妈妈给我买了门票,我迫不及待地爬了上去,这个攀岩中心足足有26米高,我爬了五分之一左右,手脚就渐渐不协调了,豆大的汗珠从脸颊上滚落下来。我爬了16米左右了,四肢发软,像根烂草绳一样,大汗淋漓地喘着气。

我看向妈妈,心里有种想放弃的冲动,妈妈看着我,为我加油:“儿子,加油,成功登顶啊!”我仿佛打了鸡血一样,奋发努力地往上爬。三步,两步,一步,成功登顶!我拔下小红旗,下面响起了一片掌声,我的心就像九月里的甘蔗——蜜样甜。

此次的攀爬之行结束了,我感受到了快乐,并且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你肯努力地勇往直前,世上就没有任何不可能!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10个家庭在一起,举办了20xx新春家庭运动会。

下午3点,运动会准时开始。第一个项目:吹球。要把装满水的杯子里的乒乓球吹到最后一个杯子里。我有点儿紧张,上一次学校游园活动也有吹球这一个项目,那一次我一连吹了都没有成功,我怕这一次也会失败,心里一直在砰、砰、砰的跳。

第一个同学很快就吹完了。轮到我了,我憋足了一口气,把头伸在乒乓球上,努力的把球往前吹。不知是什么原因,球从杯子旁边滚下来了,我又吹了两次,还是掉下来了,我有点儿泄气,本来想放弃。这时在一旁的爸爸对我说:“孩子,是你的方法不对,才导致失败的。你应该从上往下吹。别泄气,再来一次。”我打起精神来,按照爸爸的方法去做,果然成功了。

接下来是乒乓球接力赛。用乒乓球拍光滑的一面放上乒乓球,不能让球掉下,掉了从落球处继续往终点跑,先到的队伍为获胜。这项游戏对我来说简直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预备——开始!”裁判的声音响了起来。我手握球拍,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乒乓球。慢慢的,我超过了男生队的铭飞。最后,我们女生队获胜。

后来,我们又玩了夹黄豆、运球等运动项目。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两个小时过去了,运动会结束了。从这次运动会中,我明白了要团结合作,还要讲究方法,最后一定能胜利!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6篇《我和妈妈一起锻炼作文》,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

我和家人作文篇5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到了唐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唐人姚合“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食粽之普遍。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则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玻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我和家人作文篇6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仍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我的家乡――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插茱萸。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戴香包。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我的家乡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在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落千年的楚国。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屈原的气节所折服。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乎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永不改变的晨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明白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终空留叹嗟,沉沦不已……

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

我和家人作文篇7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里人们都会吃饺子、放鞭炮、看春晚,这些过程让人印象深刻,对我来说更是终身难忘。

人人都盼着过年,当然我也不例外。记得春节那天,我望着窗外,总会听见汽车嘀嘀的喇叭声,看来大家都着急回家过年呢!我也希望我的爸爸可以快点回来。这时候姥姥接了一个电话,转过头来笑呵呵的对我说:“你爸爸不回来了”。

我半信半疑的看着姥姥,为了验证姥姥说的是真是假,我给爸爸打了个电话,学着姥姥的声音问爸爸回不回来,爸爸好像猜到了是我,伤心的说:“妈,我今天不回去了。”说完爸爸就挂掉了电话。我回到了房间正准备大哭一场,突然敲门声响起,我好奇的打开了门,竟然是爸爸!这时候姥姥端着香喷喷的饺子说:“开饭了!”

我真是好开心啊!我快速的跑到餐桌旁吃起饺子,咣当!一个硬币,天呐!我吃到硬币了。吃过晚饭后我和家人一起看春晚,节目真是精彩极了!睡前爸爸给我讲了年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在过年时他就下山去打人,后来人们发明了炮竹把年给赶跑了,所以人们每到过年都要放炮竹。

春节不愧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真是有趣极了!吃了饺子、看了春晚,还听了爸爸给我讲的故事,真的是太棒了!

我和家人作文篇8

赣南农村过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门悬艾叶等等之外,那“逢青就是药”的药草也是蛮吸引人的。

大家晓得,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并且从20__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了。按一般传统的说法,都认为端午节起源是纪念古代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但还有另一种说法是:端午节源于对恶日(也称“毒日”)的禁忌。因为时值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疫病流行的时节,俗称“恶月”(也称“毒月”),端午节这一天俗称“恶日”,正是“诸虫百毒尽消灭”的传统节日。针对五月恶月,在民间就会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直到现在,还可以从端午节许多的习俗中,找出驱邪避毒的痕迹。在我们赣南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在端午前几个圩日,各乡镇集市中就草药成行成市了:有菖蒲、大叶艾、柴胡、小山楂、葛藤、七叶一枝花、活血藤、半夏、鱼腥草、左苏、钩藤等,各家各户都成捆地购置作家常用。还有不少人家也趁此时机购置些山药、小活蛇、蜈蚣、狗鱼,再配以人参、枸杞、杜仲、五加皮等中成药,用高度白酒浸制成独特的家用药酒,对风湿、跌打有奇效。到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在房屋门口用葛藤沿大门悬挂,把艾叶、菖蒲、桃枝或草棘刺插在大门两边,意寓祛病除邪。许多农户家里均自配雄黄酒,全家大小轮流嘬饮少许。然后,由家中年长者将剩余的雄黄酒沿房屋周遭喷洒,重点是鸡舍、猪圈、茅侧等地,目的是防蛇豸。传说端午这天的午时,不论您在什么地方,只要随手摘一片草叶,用意念想象着它可以治什么病,绝对奇效。过端午节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洗药水澡:将菖蒲、大叶艾、柴胡、小山楂、葛藤、枫树挎、石板藤等熬成酱色的水,趁热洗浴,洗后也不能用清水冲洗,意欲洗除晦气、却病健体。端午节洗盆药水澡,洗盆药水澡,这既是一种客家人的风俗,也是一种节日固有的享受,更是一种客家文化的传承和熏陶。

端午节里药草贵。这里的“贵”并不是指价格,而是金贵、看重、珍视、宝贵的意思。村妇们上山采药草到圩上卖,也不是单为了那几块钱。你看那5块钱就可以买一箩筐的斩短晒制好了的金银花藤,采制者就连“临工钱”也是没有的,淳朴的人们将药草辛苦的从山上溪边采来,为的是让那些没有时间上山采药草的人能通过她们的劳动请得“药神”进家门而祛病除痛达到那种修善积德的境界,因此端午节在圩场岸口的药草交易卖方大都不会开很大的虚价,买者也无需使劲压价的,毕竟在端午节里药草贵,卖的是一种约定,买的也是一种虔诚。另外,客家人淳朴的药草图腾中还有一种说法,药草不能送人,没有出钱买的,就说明你心不诚,会没有药效的。

我和家人作文8篇相关文章:

我和朋友的事作文最新8篇

我和书有个约会作文优质8篇

我和书是朋友作文参考8篇

我和爷爷作文8篇

我和读书的作文8篇

我和动物的故事作文8篇

我和水的作文优质8篇

我和水的作文8篇

我和猪八戒过一天作文优质8篇

我和爸爸去钓鱼作文8篇

我和家人作文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87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