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报告的撰写应该充分尊重事实,避免夸大或缩小问题,总结报告能够帮助我们整合资源,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实现,下面是吾优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知识总结报告6篇,感谢您的参阅。
知识总结报告篇1
根据市知识产权局《关于组织开展20_年全市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通知》(_市知〔20_〕_号文件)精神,我局紧紧围绕“创造·保护·发展”这一,精心组织,做到宣传活动开展有序,重点突出,认真落实活动内容,采取有力措施,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取得了较好宣传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活动方案,积极组织实施
根据市知识产权局的通知要求,我局认真制定今年的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方案,提出活动要求,布置具体工作。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注重实效。
我局围绕今年知识产权宣传周的宣传,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1、咨询宣传活动
4月26日,我局在游人密集地区开展“4·26”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宣传《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知识产权知识问答》、《申请专利的程序及应提交的文件》等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现场指导群众运用知识产权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普及知识产权基本知识,向咨询的群众发放300多册有关知识产权的资料,让广大公众了解知识产权就在身边,树立创新理念,形成保护知识产权意识。为扩大知识产权周的宣传范围,我局还向畅林社区免费发放知识产权宣传书籍,摆放在社区图书馆,供广大社区居民查阅,将知识产权宣传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2、悬挂宣传条幅
在区县巷等主要街路及部分社区悬挂知识产权周宣传条幅,大力宣传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等标语,打造宣传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声势。
3、开设专题讲座
为了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增强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加快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开拓市场的步伐,推动我区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4月20日-26日,我局组织有关科技人员深入新美、华隆、三棵树等企业举办了企业发展与知识产权战略讲座,150多名企业代表参加讲座听课,使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此次宣传周的活动,以“创造·保护·发展”为,以增强我区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意识,形成崇尚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社会风尚为目标。采取形式多样、贴近群众的宣传方式,在宣传周期间,使广大公众增长了很多知识产权知识。今后我们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将知识产权融入到人民群众生活中去、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中去,坚持知识产权知识普及、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三位一体,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只有这样,知识产权工作才能为我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知识总结报告篇2
认识形变
1、物体形状回体积发生变化简称形变。
2、分类:按形式分:压缩形变、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扭曲形变。
按效果分:弹性形变、塑性形变
3、弹力有无的判断:
1)定义法(产生条件)
2)搬移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不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3)假设法:假设其中某一个弹力存在,然后分析其状态是否有变化。
弹性与弹性限度
1、物体具有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2、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3、如果外力过大,撤去外力后,物体的形状不能完全恢复,这种现象为超过了物体的弹性限度,发生了塑性形变。
探究弹力
1、产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弹力。
2、弹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面,与引起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与恢复方向相同。
绳子弹力沿绳的收缩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f=kx
4、上式的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倔强系数),反映了弹簧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
5、弹簧的串、并联:串联:1/k=1/k1+1/k2并联:k=k1+k2
第二节研究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2、在滑动摩擦中,物体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作用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跟正压力n(≠g)成正比。即:f=μn
4、μ称为动摩擦因数,与相接触的物体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0
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与其接触面相切。
6、条件: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弹力),相对运动/趋势。
7、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
8、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9、计算:公式法/二力平衡法。
研究静摩擦力
1、当物体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这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物体所受到的静摩擦力有一个限度,这个值叫静摩擦力。
3、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外部受力情况决定,与正压力无关,平衡时总与切面外力平衡。0≤f=f0≤fm
5、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m=μ0·n(μ≤μ0)
6、静摩擦有无的判断:概念法(相对运动趋势);二力平衡法;牛顿运动定律法;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
力的图示
1、力的图示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定量)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
2、图示画法:选定标度(同一物体上标度应当统一),沿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按比例画一线段,在线段末端标上箭头。
3、力的示意图:突出方向,不定量。
力的等效/替代
1、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效果作用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分力。
2、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力的替代,称为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关系。
3、实验:平行四边形定则:p58
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的线段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两个邻边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一切矢量的运算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合力的计算
1、方法:公式法,图解法(平行四边形/多边形/△)
2、三角形定则:将两个分力首尾相接,连接始末端的有向线段即表示它们的合力。
3、设f为f1、f2的合力,θ为f1、f2的夹角,则:
f=√f12+f22+2f1f2cosθtanθ=f2sinθ/(f1+f2cosθ)
当两分力垂直时,f=f12+f22,当两分力大小相等时,f=2f1cos(θ/2)
1)|f1—f2|≤f≤|f1+f2|
2)随f1、f2夹角的增大,合力f逐渐减小。
3)当两个分力同向时θ=0,合力:f=f1+f2
4)当两个分力反向时θ=180°,合力最小:f=|f1—f2|
5)当两个分力垂直时θ=90°,f2=f12+f22
分力的计算
1、分解原则:力的实际效果/解题方便(正交分解)
2、受力分析顺序:g→n→f→电磁力
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共点力
如果几个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该点不一定在物体上),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知识总结报告篇3
今年4月26日是第——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我局紧紧围绕当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中心工作,切实发挥法制宣传工作职能,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为,开展知识产权有关法律法规系列宣传活动,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在《深圳侨报》“普法天地”栏目刊登《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刊登相关的知识产权案件的典型案例,宣传知识产权常识、强化知识产权安全保护的重要性,共5期。
二、以“法律四进”为契机,发动各街道以宣讲会、常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送知识产权知识进企业”活动,宣传《商标法》、《专利法》等法律法规,增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引导广大企业员工主动学习知识产权知识,加强对知识产权知识的认知度,树立创新理念,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在龙岗影城电子荧屏开展宣传活动,主要宣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常识等内容,共20期。
四、邀请律师、法律专家在龙岗广播电台“法在身边”结合知识产权系列法律法规,分析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共6期。
五、在《龙岗法治网》“六五普法”栏目开展知识产权专题宣传,宣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由来与发展、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等内容,强调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倡导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积极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事业健康发展的环境,促进我区经济的创新驱动,跨越发展。
知识总结报告篇4
为了进一步加强小学生安全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响应局关于开展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精神,明德小学高度重视此次竞赛,已圆满完成任务,现将安全知识竞赛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平时高度重视安全工作。
安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贯穿于日常生活、学习中。因此,就必须把安全牢记心中,时时讲、处处讲。学校严格要求班主任每周开展一节安全课,而且必须要认真备好课,上好课,让学生真正在安全课中能掌握安全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生活实际中。
二、赛前做好竞赛的宣传、准备工作。
自从收到局关于加强小学生安全意识,增长小学生安全知识的通知,学校随后召开会议,布置班主任加强小学生安全工作,做好竞赛的宣传、准备。一方面让学生重温老师平时在每周安全课上的有关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户外活动安全、家居安全、校园安全、集体活动安全等安全知识,一方面让五、六年级的班主任老师自己在班内组织安全知识考试,根据成绩评每班选出68名参赛选手。
三、认真组织好考试、阅卷工作。
竞赛那天,学校严格要求班主任及监考老师要做好监考工作,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此次竞赛,让学生在做题中巩固平时学的安全知识,同时又使学生在做题中懂得更多的`安全知识。竞赛完后,学校统一时间安排评卷工作,由苏兰畔、王霞等四位老师合作完成。把学生竞赛分数如实填入参赛的学生名册上,再把学生名册、试卷统一存放备案,作为今后学校安全工作检查的一项备查内容。
以上内容就是此次安全知识竞赛的一些总结,但学生的安全问题是一个社会大问题,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齐抓共管,社会是大环境,家庭是大后方,学校是主阵地,三方都有责任,都不能忽视。
知识总结报告篇5
第一、二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
1、物体仅在中立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理想化模型)。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2、伽利略的科学方法: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常量,称为重力加速度(g)。g=9。8m/s2
重力加速度g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其大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vt2=2gs
竖直上抛运动
1、处理方法:分段法(上升过程a=—g,下降过程为自由落体),整体法(a=—g,注意矢量性)
2、速度公式:vt=v0—gt位移公式:h=v0t—2
3、上升到点时间t=g,上升到点所用时间与回落到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
4、上升的高度:s=2g
第三节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基本公式:s=v0t+2
2、平均速度:vt=v0+at
3、推论:1)v=vt/2
2)s2—s1=s3—s2=s4—s3=……=△s=at2
3)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之比:
s1:s2:s3:……:sn=1:3:5:……:(2n—1)
4)初速度为0的n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之比:
t1:t2:t3:……:tn=1:(√2—1):(√3—√2):……:(√n—√n—1)
5)a=(sm—sn)/(m—n)t2(利用上各段位移,减少误差→逐差法)
6)vt2—v02=2as
第四节汽车行驶安全
1、停车距离=反应距离(车速×反应时间)+刹车距离(匀减速)
2、安全距离≥停车距离
3、刹车距离的大小取决于车的初速度和路面的粗糙程度
4、追及/相遇问题:抓住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满足的临界条件,时间及位移关系,临界状态(匀减速至静止)。可用图象法解题。
知识总结报告篇6
信电学院生活部于20xx年6月19日下午2点在七教205举办了一次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此次活动特邀了心理健康咨询师及信电学院老师作为评委,参赛选手由本学院各专业学生代表组成。活动中,各学生代表积极抢答;评委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并对学生的回答作了客观正确的评价。赛后,评委以及活动嘉宾为此次活动的一、二、三等奖以及优秀奖获得者进行了颁奖,在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活动圆满落幕。
本次比赛由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案例分析,时政分析五个环节组成,每个环节又分为必答题,抢答题。由浅及深多个层次考验了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素养。并且有专业的指导教师在现场指导学生,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心理健康观。
心里知识大赛旨在唤起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自我的意识,促进大学生对心理知识的了解和学习,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团结合作的精神,促使大学生全面,协调发展,让我们与祖国共奋进!
通过这次活动,让同学们了解了更多的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增强了同学们对于心理健康的意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了自己的心理状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对心理状态进行调整,为了拥有一个美好的大学校园生活做出了有力保证。
知识总结报告6篇相关文章:
★ 安全知识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