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教案时,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吾优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春节语言课教案优秀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春节语言课教案篇1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进行安全排查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使其健康、快乐、平安地成长。
设计意图:
幼儿一年一度的寒假生活又将开始,为使幼儿欢度一个愉快的假期,我们今天对孩子加强了安全教育,让小朋友进一步了解了放寒假期间的放鞭炮、交通、饮食、用电等安全知识,为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寒假做好铺垫,增强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幼儿过一个愉快的寒假和春节。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寒假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讨论,激发幼儿向往过寒假的情感,教育幼儿愉快、合理地过寒假。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安全教育挂图、安全教育视频等。
活动过程:
1.注意通行安全。
(1)会走行横道和人行道,过马路时会看红绿灯,会跟着大人走,过马路时不疯打、疯跑,不独自一人横穿马路。
(2)认识一些简单的交通安全标志。
2.注意用电安全。
认识电源插座,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注意燃放烟花、爆竹安全。
不自己燃放烟花、爆竹,不用鞭炮玩打“火仗”的游戏,这样很容易伤人,在大人燃放烟花、鞭炮时,站在距离其远些的安全地带。
4.注意饮食卫生。
不吃过量的零食,在家饮食要规律,按时吃饭,不挑食,多吃蔬菜。
春节语言课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了解新年的意义,学会有表情地朗诵儿歌。
2、 感受新年带来的乐趣。
3、 感知儿歌的内容,丰富象声词语。
活动准备
1、 鞭炮。
2、鼓。
3、新年挂图。
活动过程
1、 通过交流,引出新年的含义,引起幼儿的兴趣。
如:亲爱的小朋友,我想问一下,你们喜欢过年吗?(幼儿作答:喜欢)那现在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动作,猜一猜是什么意思好吗?
2、 出示鞭炮,模仿点燃的动作,让幼儿回忆新年的场景。
3、 教师小结:啊,刚才老师做的动作是放鞭炮的动作,那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什么时候才放鞭炮呢?哦,是新年的.时候,那新年除了放鞭炮,我们还怎么样做呢?(幼儿讨论)哦,除了鞭炮,我们还做一桌的好菜,还到爷爷奶奶家去走亲戚,然后爷爷奶奶给我们压岁钱,还给我们买新衣裳,那小朋友们是不是很喜欢新年呢?(幼儿回答:喜欢)
4、 出示新年挂图,引导幼儿观察新年的过法。
如:小朋友们喜欢过新年,那我们来看一看还有谁喜欢过新年?他们是怎么过的,好不好?我这里有幅图,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过新年的,好不好?
5、一边让幼儿观察画面,一边引导幼儿朗读儿歌。
6、 分组让幼儿一边朗读儿歌,一边做动作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7、 进行接说的游戏,引导幼儿朗诵儿歌。
如:教师说:“大钟撞一撞。”小朋友们说:“当--当---当当当,教师说:“小鼓敲一敲。”小朋友们说:“咚--咚--咚咚咚,教师说:“鞭炮放一放。”小朋友们说:“啪—啪—劈劈啪。”教师说:“新年真热闹。”小朋友们说:“哈—哈—哇哈哈。”教师说:“小手拍一拍。”小朋友们说:“啪—啪—啪啪啪。”教师说:“小脸亲一亲。”小朋友们说:“吧—吧—吧吧吧。”教师说:“小脚跺一跺。”小朋友们说:“咚—咚—咚咚咚。”教师说:“大家新年好。”小朋友们说:“哈—哈—哇哈哈。”
8、 请个别幼儿朗诵儿歌。
9、 请个别小朋友分别做大钟、小鼓、鞭炮,然后再请个别小朋友演示撞一撞、敲一敲、放一放的动作。
10、 引导幼儿集体背诵儿歌。
11、 教师总结:学会了新年儿歌,回到家里就可以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背儿歌了,我相信你们的爸爸妈妈会非常高兴,亲亲你们的脸蛋,夸你们是好孩子的,小朋友们,最后让我们为新年一起快乐起来吧。
春节语言课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区的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
2、感受与同伴一起辞旧迎新的喜悦,感受过年的欢乐。
3、了解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和由来,加深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
活动准备:
1、红色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
2、剪刀、水笔、蜡笔。
3、录音机、磁带。
4、课件一个。
5、自制的“龙、狮”两条、红包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观看放鞭炮的课件,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提问:漂亮的`礼花和鞭炮声使你们想到了什么?(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经验进行讲述)幼儿a:我想到了新郎新娘结婚我们去喝喜酒。
幼儿b:我家饭店开业也放了鞭炮。
幼儿c:国庆节的时候也要放鞭炮的。
幼儿d:放鞭炮了,要过新年了。
2、教师小结:对呀,在各种喜庆的场合我们都要放鞭炮。特别是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
(二)、了解过年的习俗和由来。
1、教师提问: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我们还会干什么呢?(引导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讲到一种习俗就打开课件欣赏。)幼儿a :过新年时一家人要在一起吃年夜饭。
幼儿b:爸爸妈妈还会给我穿新衣服呢。
幼儿c:我的爷爷给我送了100元压岁钱。
幼儿d:还要说一些祝福的话,我的阿姨去年打电话祝我们新年快乐。
2、教师小结:我们过新年时除了要放鞭炮外,一家人还要在一起吃年夜饭、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送新年贺卡、贴春联、贴福字、大人给小孩送压岁钱、舞龙舞狮等。
3、教师提问:“那人们过新年时为什么要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或和同伴相互交流)4、边看课件边欣赏故事《年兽来了》。
(1)、年兽最怕什么呢?
(2)、年兽最怕三种东西:光、声响,还有红色。所以人们为了吓走年兽,常用贴春联、穿红衣、放鞭炮等方式来过年,见面时,还彼此说“恭喜恭喜”祝福彼此平安。
(三)、分组过新年,感受过年的欢乐。
1、师:“过年真开心,你们看各族人民都在互相拜年,(看拜年的课件)那我们就挑选你喜欢的方式来过年吧。”
第一组:在热闹愉悦的音乐声中互相拜年和发红包。
第二组:合作舞龙舞狮。
第三组:卷炮竹,放鞭炮。
第四组:设计制作贺卡、做窗花、制作简单的春联。
2、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区域进行活动。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过新年”的小组活动。
(四)、结束活动,分享过年的喜悦。
1、思想教育:过完年,我们小朋友就长大了一岁,那我们就不但要团结同伴,还要尊敬父母和老师,孝敬老人。
2、小朋友们一起带着自制的贺卡、春联和窗花,舞着狮子去给其他小朋友拜年。(带着幼儿随着欢庆的音乐出活动室。)
春节语言课教案篇4
主题目标:
1、学习用语言陈述自己过新年的一些趣事,知道春节的习俗中压岁钱、闹元宵的来历。
2、初步学会使用管理自己的压岁钱,并能在尝试制作各种节目道具的过程中发展动手能力。
3、在学学、说说、玩玩、唱唱中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增进对民族艺术和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情感。
4、理解“礼物”的含义,学习相关的“礼物”的特征,提升分类的能力。
5、感悟亲情,体验母爱和家中长辈对自己的关爱,萌发感恩的意识。
6、学习做哥哥姐姐,萌发责任意识。
主题内容:
语言活动:快乐的年、压岁钱的来历、我的压岁钱、我知道的元宵节、藏起来的礼物(一)、美丽的花环(一)。
社会活动:元宵灯会、我们收到的礼物、猜一猜我的礼物、藏起来的礼物(二)。
科学活动:穿新衣,戴新帽、灯笼排排队、玩具宝宝坐火车、送给妈妈的礼物。
艺术活动:正月十五闹元宵、美丽的烟花、好吃的汤圆、玩具进行曲、折纸飞机、美丽的花环(二)。
健康活动:噼里啪啦放鞭炮、小小服务员、玩纸飞机。
家园共育:
1、请家长在家指导幼儿使用文明礼貌借语。
2、请家长在家里为幼儿准备一份小玩具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进行玩具交往活动。
3、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进行1—10的数卡游戏,巩固幼儿对序数的理解。
4、家长们可在回家后多和幼儿沟通幼儿园里发生的趣事,让幼儿更加喜爱上幼儿园。
5、请家长平时注意引导幼儿学会自己合理支配使用零花钱。
6、请家长在家带领幼儿共同收集有关元宵节来历和习俗的相关资料。
7、请家长在家提供物品引导幼儿联系系鞋带、系蝴蝶结。
8、请家长在家给幼儿猜谜,加深对谜语的印象。
主题环境:
1、小主题一:“欢乐春节”从“快乐的年”、“我知道的元宵节”两大块创设。
2、小主题二:“礼物”从“我们收到的礼物”、“送给妈妈的礼物”两大块创设。
区域环境创设:
1、娃娃家:将塑料玩偶、零食、饮料瓶、纸币、超市工作人员、收银员等角色胸贴等商品放在娃娃家,供幼儿扮演角色进行超市游戏。
2、图书角:有关元宵节来历和习俗的相关资料供幼儿进行阅读、了解。
3、美工区:提供各类彩纸供幼儿创作花灯,如做灯笼、炮仗等,供幼儿和进行纸工游戏,开展“花灯展”。
4、科学区:投放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的物体供幼儿进行排列物体顺序。
5、建构区:提供多余的柜子充当超市货架,引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如鞋架、大型积木等)制作超市货架。
春节语言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谈话使幼儿回忆过春节的快乐,共同分享快乐。
2、引导幼儿认真听其他小朋友的讲话,培养幼儿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春节活动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重现
教师与幼儿互相问春节好。
师:你是在哪里过春节的?春节你去了哪里玩?和谁去的.看到了什么?春节你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
二、引导发现
1、有的小朋友春节好拍了照片,你们想看吗?大家把春节照的照片拿出来,然后找朋友,一起看。(小朋友三五成群地一起看)
2、幼儿讲述自己在春节时的有趣的事情。
三、交流讨论
现在有小朋友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照片,那就把你的照片贴到语言区的墙上,给其他小朋友看看你在过春节的有趣的事。
四、延伸活动
幼儿边看边讲述边用纸笔画出自己过春节的事。
春节语言课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与分享节日的快乐。
2、发展与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春节的风俗习惯,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尝试用多种表达情感。
【活动准备】
1、把教室布置成过年的气氛,创设宽松、自由、热烈的氛围。
2、歌曲《拜年》磁带。娃娃家的头饰(爸爸妈妈宝宝)、表演材料。
3、幼儿自带和家人一起制作的有关过年的图画。
4、歌曲《拜年》录像带,彩绸、锣鼓等表演材料。
【活动重难点】
有条理地清楚地表达。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小朋友们看今天咱教室像是过什么节日的呀?小朋友答:过春节。
2、引出主题。让小朋友互相讲一讲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
3、倾听故事《过年》,可结合音像资料引导幼儿了解中国北方、南方过年的一些习俗趣事。
(二)进行部分。
1、教师提问小朋友动动自己的小脑袋想想“过春节”了。
(1)自己和家里人是如何过的?如:全家人吃年夜饭的情景等。
(2)春节里有哪些事自己最开心?如:爸爸、妈妈为自己准备的新衣服,去长辈或父母的朋友家拜年,和小朋友一起放鞭炮等。
评价:幼儿在回答以上几个问题时教师要及时补充启发幼儿有条理清楚的表达。
2、设置场景玩表演游戏:拜年。
幼儿边欣赏歌曲《拜年》,边让小朋友自由发挥表演娃娃家是怎么过年的?怎样拜年的?
【活动结束】
把小朋友们制作的画贴在咱的教室。活动自然结束,表扬大胆讲述的幼儿。
春节语言课教案优秀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