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包括课程的背景信息,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教案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明确期望,下面是吾优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庆端午幼儿园教案优秀8篇,感谢您的参阅。
庆端午幼儿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2、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感兴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加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请部分爷爷奶奶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到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朋友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小朋友自由和爷爷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朋友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比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呐喊。
(3)、做香囊活动。
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5)和爷爷奶奶再见。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手工粽子教案二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体验故事角色,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学习看图创编简单的故事。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粽子,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故事;包有故事纸的粽子(人手一个,上面写有幼儿的名字);空白故事书;背景版一块;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
师:(出示一个粽子)瞧,这是什么?(粽子)前几天我们为什么放假呀?(端午节)你们都吃粽子了吗?粽子好吃吗?你都吃了什么粽子?
师小结:原来,粽子里可以包许多好吃的东西,包的东西不一样,吃出来的味道也不一样。
二、倾听故事
1、故事前大半段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有趣故事,你们想听吗?
幼儿完整欣赏ppt配音故事。
提问,体验角色:
(1)故事里有谁?
(2)(出示老奶奶)老奶奶有一个什么大本领?(会讲许多故事)
(3)老奶奶不能讲故事了,她想了个什么办法?
(4)谁先来吃了老奶奶包的故事粽子?
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有了故事,可它却说不出来,它怎么叫的?小松鼠着急吗?
(幼儿角色体验,引发编故事的愿望)
(5)后来,又来了谁?
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里有了故事,可它却说不出来,它怎么叫的?小狐狸着急吗?
(角色体验)
2、完整欣赏故事
师:小动物们吃了奶奶的粽子,却不能讲故事,你们能帮小动物想个好办法吗?
(幼儿自由想象述说)
师:我们来听听,小动物们想的办法是不是跟你们想的一样呢?
(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三、创编故事
师:你们想不想像故事里的小姑娘一样,吃了粽子会讲许多的故事?
1、幼儿分组或个别看图创编故事。
2、幼儿分享故事。
庆端午幼儿园教案篇2
一、设计理念:
1、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是与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联系在一起的,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歌深入人心,也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之一。
2、通过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国人面前出现了逐步淡化的趋势,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已表现出严重的“营养不良”,为此,非常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
二、主持策划:
三、班会过程:
1、主持人介绍有关端午节由来等知识: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
端午节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主要介绍以下一种。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请同学们展示搜集的人们纪念端午节的诗篇:七律。
端午(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五月五日(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日赐衣(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渔家傲(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五日·选一(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午日处州禁竞渡(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3、请社区的杜阿姨教同学们包粽子:
杜阿姨教的积极,同学们学得积极,刚刚开始时,同学们还有点不敢动手,在杜阿姨的鼓励和讲解下,大家纷纷尝试,包出一个又一个长相有点怪的粽子,看到自己的劳动果实,大家开心哦!老师把同学们包好的赤豆粽带回家煮熟,端午节的第二天中午,同学们第一次吃上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
这次班会与以往的不同之处是:学校请社区的杜阿姨来教同学们包粽子,有外来的交流活动,孩子们从杜阿姨身上学到了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等很多优秀品质。
庆端午幼儿园教案篇3
设计意图
端午节对小班幼儿来说,比较陌生。本活动设计,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而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故本活动设计通过看图片、视频、游戏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从而使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目标
一、了解划龙舟的人员的及其工作。
二、知道只有讲规则,团结合作才能划好龙舟。
三、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及规则游戏带来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划龙舟这一运动。
难点:知道规则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一、划龙舟视频。
二、图片:龙舟、划手、鼓手、掌舵人。
三、纸折的船、塑料门洞。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折的小船,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
2、“你们知道它在哪里行驶吗?”(幼儿回答:河上、海里、水里等)
3、“你们还见过哪些不一样的船呢?”(幼儿回答:冒烟的木头、轮船、很长很长的船、两层的船等等)
二、出示图片认识龙舟。
1、教师出示龙舟图片,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师:“老师今天给你们介绍一条船,你们知道它是什么船吗?”
(2)告诉幼儿图片上船的名字叫龙舟。
2、引导幼儿认识龙舟。
(1)“仔细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长长的`、前面有一个龙头、后面还有一个尾、有船桨)
(2)“你知道它是用来看什么的吗?”(幼儿回答:划船的,比赛的)
(3)教师小结:每年端午节的时候,人们都会举行划龙舟比赛。
三、观看视频,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及了解龙舟上三种人的分工,及其重要性。
1、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划龙舟比赛。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龙舟上三种人的分工。
(1)师:你们看到船上有哪些人?(幼儿回答:有戴帽子的人,敲鼓的人,还有坐在后面的人等。)
(2)他们在干什么?(幼儿回答:在敲鼓、在划船)
3、出示图片进一步认识龙舟上三种人的名称、分工及重要性。
(1)分别出示三张图片,一一介绍龙舟上的三种人,分别叫:鼓手、划手、掌舵人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龙舟上三种人是做什么的。
教师小结:在龙舟上面,“鼓手”坐在龙头前敲鼓给划船的人发号口令;“划手”听着鼓点拿着船桨划船;“掌舵人”站在船尾拿着舵掌握方向。
(3)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三种人不同的工作。
(4)和幼儿一起谈话,了解各自分工的重要性。
师:“如果有的划手不按照鼓手的节奏来划船,会怎么样呢?”
“划船的.时候鼓手敲鼓的节奏忽快忽慢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如果掌舵的人控制不好方向船会怎么样呢?”
(5)教师小结:在龙舟上有划船的、有敲鼓的人、有掌舵的人,在划龙舟的时候他们需要团结合作各尽其责才能到达终点。
四、游戏体验
1、教师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规定做不同的动作。(第一组:拍手第二组:拍膝盖第三组:跺脚)
2、教师讲游戏规则
规则:听音乐看教师指挥,该哪组做动作或哪两组做动作,其它组则休息,如有人犯规则音乐重新开始。
3、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体验规则的重要性。
4、师幼讨论:
(1)在刚才的节奏游戏中,我们重新开始了几次,为什么会这样呢?
(2)后来我们是怎样成功的?
五、谈话小结,将规则意识延伸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
1、划龙舟的时候怎么做才能又快又稳到达终点?
2、刚才的节奏游戏中,怎样做才能完成游戏?
3、小朋友在喝水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4、在玩滑滑梯的时候我们要讲什么规则呢?
活动反思
作为一节社会课,重点放在让幼儿通过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的基础上,知道划龙舟的人员的及其工作,从而体验规则的重要性及规则游戏带来的乐趣。在教案的设计上,整个教学内容安排紧凑,条理清晰。
庆端午幼儿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粽子的特征,体验吃粽子的快乐。
2、知道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一个习俗。
活动准备:
每组桌子放上大小形状味道各不一样的粽子一盘,湿巾纸若干。
活动过程:
1、猜猜摸摸今天老师在桌子上的盘子里放了一样好吃的东西食品,猜猜看是什么?
幼儿闻一闻是什么味道的,猜猜会是什么?
幼儿摸一摸,是什么感觉?是什么形状的,再猜猜会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这一会儿像……有一会儿像……会是什么呢?
哇,原来是是香香的粽子
2、尝尝说说好香的粽子,你吃过吗?什么味的?你们还想不想吃?
幼儿吃粽子
a、每位幼儿拿一个小粽子,自己来剥,剥下的.粽叶放在盘子里。粽子外面衣服叫什么,你知道吗?
b、幼儿边吃粽子边随机问:你的粽子是什么形状的?吃的是什么味道的粽子?
c、吃完后提问与小结:
吃粽子的时候先把什么解开。(绳子)然后剥开什么?(粽叶)
你刚才吃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粽子外面是什么?粽子里面有什么?
我们吃到了各种味道的粽子,有的小朋友吃的是咸咸鲜鲜的肉粽,有的是甜甜的豆沙粽,有的是淡淡的白米粽、赤豆粽。
3、介绍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我们为什么要吃粽子?什么日子才会吃粽子呢?
端午节是几月几号呢?
原来端午节大家都要吃粽子。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会有什么活动呢?(迁移活动:了解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写王字挂香袋
4、拓展游戏
qq粽子店环境创设:qq粽子店;材料:qq粽子、各种可以做馅的图片;玩法:幼儿剪下做馅的图片,贴在qq粽子上,送到粽子店,讲讲它的味道。
庆端午幼儿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粽子,鸭蛋,香包,图片
活动过程:
一、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源于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每年的农历五月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的风俗,以此来纪念他。
二、端午的习俗
1.小朋友,今天,我们的、教室的门上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挂呢?
2.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1)挂艾叶:净化环境,驱虫驱蚊。
(2)赛龙舟:划船救屈原。
(3)吃粽子:屈原死了,投河喂鱼救屈原。
(4)配香包:驱邪的意思。
三、学习儿歌《赛龙舟》
四、吃粽子
1.观察粽子的外形
今天,小朋友们带了了许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摸摸看,想一想,它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2.认识粽叶
粽子上的阵阵清香是从这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3.幼儿品尝并讲诉粽子的馅以及它的味道。
4.小结: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活动反思:
在活动前,我担心这样的社会活动幼儿大概不会有多大兴趣,但活动的过程和效果却令我兴奋:当我介绍端午节的来历时,幼儿听得非常认真,他们的小脸上出现的是敬佩的神情。在听到屈原投江自尽的时候,他们的神情暗淡下来,一副副伤心的表情。有的幼儿还把从爸爸妈妈那儿听来的别的来历和习俗讲给大家听。有的幼儿还说出了门上插艾草、小孩戴“长命缕”等习俗,看来幼儿的知识经验储备得还是不少的。
活动中。幼儿又进一步的知道了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和缘由。使幼儿对端午节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学习儿歌赛龙舟的环节中。强烈的激发了小朋友的爱国主义情感。他们很认真地学习。非常的好.
最后的吃粽子环节。小朋友又特别的开心。使活动达到高潮。
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庆端午幼儿园教案篇6
一、活动目的:
以游戏的形式体现端午的风俗,弘扬民族文化,烘托节日气氛,丰富校园文化,活跃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二、活动时间:
六月六日
三、活动地点:
--
四、主办单位:
--
五、活动具体安排:
(1)吃粽子大赛参赛人员以三人为一组,蒙好眼睛,待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后,参赛人员在原地转五圈,然后找到自己的粽子,以最快的时间将粽子解开以最快的速度吃完,当完全吃完后举手示意,工作人员检查无误后,由我们的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根据用时最短选手获胜,发放奖品、其他两位发放纪念品。
(2)追忆历史,端午有奖问答我们在场地周围悬挂长绳,绳上按顺序粘上有关端午节风俗,歌谣等的问答题目、同学们若知道题目答案的可将题目拿下,到对奖处回答,答对者发放奖品。
(3)夹弹珠游戏每组2名参赛者,各1双筷子,1个水杯、工作人员宣布开始后,计时1分钟,选手开始夹弹珠,时间到,工作人员宣布结束并检查各杯中弹珠数目,数目多者获胜,发放奖品。
(4)镖王争霸端午有射箭的风俗、由于条件限制,我们以飞镖代替射箭、射镖距离为2米,以超过3镖总数超过18环者为胜。
(5)观看与端午有关的电影此项活动由电影协会主办,首先我们在网上下载有关端午习俗的电影,如划龙舟和各地在端午节的习俗,让大家增长见识,最后播放有关纪念屈原的电影,活动在电影中结束。(6月3日晚开始,放假期间每晚播出)
六、经费预算:
横幅:30元飞镖盘:40元(买两个)纪念品:200元粽子:50元共计:320元
庆端午幼儿园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习惯,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2、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习惯,并愿意与家长一起合作制作龙舟。活动准备:
3、尝试运用画、剪、贴等多种方式和家长共同装饰美丽的龙舟。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ppt、视频、未装饰的龙舟、彩纸、笔、剪刀、胶水、抹布等。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端午节的由来,好吗?
教师播放端午节的由来视频。
2、师:刚刚在视频里都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端午节都要做些什么吗?(不会的家长可以代替回答)吃些什么吗?
(1)幼儿和家长共同回答问题,说出端午节习俗
(2)教师出示ppt图片,端午节风俗习惯。
(3)特别引出赛龙舟,引起幼儿兴趣。
3、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赛龙舟吧!(播放简短视频)
(1)观察端午节龙舟比赛的照片,回忆龙舟的外形特征,激发装饰龙舟的兴趣。
指导语:你看到的龙舟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
(2)出示木质龙舟,观察龙舟,讨论装饰龙舟的方法,激发合作装饰的兴趣。
指导语:
①龙舟上缺少什么?怎样才能把龙舟装饰得漂亮呢?
②你准备装饰龙舟的哪一部分?用什么方法?需要什么材料?
(3)播放ppt,观看别人的手工龙舟作品
4、教师示范制作龙舟师:我们也来做一做龙舟吧!
(1)出示制作龙舟材料,介绍制作材料
(2)一边制作,一边讲解注意事项。
5、举办"美丽的龙舟展",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幼儿家长与龙舟一起合影。
6、活动结束
庆端午幼儿园教案篇8
教材分析
在一系列端午节主题活动中,幼儿对端午节习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对龙舟竞渡活动产生了浓厚兴趣。本节活动为幼儿创造亲身实践的机会,帮助幼儿了解龙舟竞渡的不同传说,进一步了解各地不同的竞渡方式,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团结协作的力量,激发幼儿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龙舟的不同传说,知道龙舟竞渡是一项传统体育活动。
2、能用多种方式搜集关于龙舟竞渡的信息、资料,积极与同伴交流龙舟竞渡的传说。
3、积极参与游戏,在游戏中感受赛龙舟时的激烈气氛,体会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赛龙舟的传说故事,以及各地龙舟竞赛中方式,完成调查表。
2、纸箱龙舟4个,鼓,纸棍。
3、邀请家长志愿者4-5名。
活动建议
1、组织幼儿交流《龙舟竞渡调查表》,自主了解龙舟竞渡的由来及比赛方式。
(1)请幼儿讲述龙舟竞渡的不同由来,知道龙舟竞渡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
小结: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是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因谏不成反遭放逐。悲愤中,屈原投汨罗江自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2)播放教学课件,进一步了解各地龙舟竞渡的不同。
讨论:图上的人们正在开展什么活动?龙舟竞渡需要几人参加?都干什么?他们划的船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小结: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
龙舟竞渡根据龙舟大小确定人数,有17人、23人等多人组成。有舵手、鼓手、划手,需要多人齐心协力完成。
龙船竞渡的船是一条龙的形状,龙舟上有龙头、龙身、龙尾、桨、舵。龙身上会画有龙鳞,龙舟一般中间宽、两头窄,都有一个长长的龙颈,龙头装在长长的龙颈上,龙头和龙尾向上稍稍翘起,好像一只野鸭浮游在水面上,龙舟上还会插一面小红旗。我们平时见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3)播放视频,引导幼儿了解龙舟竞渡的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于1980年5月16日作出决定,将龙舟竞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龙舟赛在我国南方地区开展的比较普遍,已形成一年一度的“龙舟节”。现在的龙舟竞渡,已经走向国际。
2、组织幼儿玩“赛龙舟”游戏,感受同心协力获得成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1)家长志愿者和幼儿分组比赛,老师当裁判,听口令后几组同时把龙舟划向终点,先到者为胜。
(2)讨论游戏中遇到问题,分享游戏经验。
提问:你们在游戏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脚没有走齐,太挤,用力不均匀)怎样才能将龙舟划得又快又稳?(喊口令,听口令一起用力)
(3)再次玩游戏,体验成功的欢乐。
庆端午幼儿园教案优秀8篇相关文章:
★ 端午粽子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