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除法1教案5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详细的教案能够确保课堂活动的多样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为了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教案中应明确每节课的新知识点,吾优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笔算除法1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笔算除法1教案5篇

笔算除法1教案篇1

教学内容:

笔算除法练习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初商过大,初商过小时的调商方法。

2.能熟练正确进行笔算。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先填一填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再算出来。

2.下面的.括号里最大填几?

40( )<306

30( )<207

40( )<275

60( )<194

90( )<351

( )60<137

3.根据试商情况,在括号里写出准确商。

二、提高练习。

1.填一填。

(1)9331,把31看作( ),商大约是( ),计算后可知准确结果是( )。

(2)12016,把16看作20来试商,商大约是( ),余数是( ),说明商( ),应试商( )。

2.计算下面各题。

3.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三、课堂达标

1.填一填。

(1)375□ 3要使商为一位数,□可填( ),余数是( )。

(2)一个数除以17,商是14,有余数。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

(3)7832可以这样想,把32看作( )试商,78里面有 ( ) 个30,所以商是( ),余数是( )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87里最多有( )个20 78里最多有( )个30。

142里最多有( )个60 610里面最多有( )个80。

2.笔算下面各题。

18221=

28836=

29242=

3.解决问题。

饲养专业户王大伯家养了185只公鸡和229只母鸡,还养了46只鸭。养鸡的只数是鸭的几倍?

笔算除法1教案篇2

简老师在课前设计了估年龄和估身高的小活动,巧妙的将估算的思想进行了引导。

这节课上老师让孩子充分体验了知识形成的.过程。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关键是商的书写位置。商写在哪一位?为什么?这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怎样突破呢?老师没有苦口婆心地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并组织学生开展算法的交流。教学时,放手让学生尝试、探讨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讨论、交流,提升学生对计算过程的认识,完善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学生在主动探索中经历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既可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为学生蠃得不断体验成功的机会,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回顾整个计算过程,帮助学生清楚了解除的顺序和商的定位方法,掌握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修正练习题的错误,并及时利用错误资源进行集体的辨析、纠错,较好地把握了算理和算法的结合。

笔算除法1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和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的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全过程。渗透转化和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除法的理解,发展数感。

3.情感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商是整十、整百和整千的口算除法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商是整十、整百和整千的口算除法算理。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彩色手工纸10盒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1.认识盒装手工纸数目

师:拿一盒手工纸,让学生猜一猜里面有多少张?

学生猜后教师打开演示:介绍每沓10张,每盒100张。

1.2.师演示、生口答

(1)1盒里面有( )沓手工纸,10沓有( )个十张;

(2)2沓纸有( )张,有( )个十张;

(3)80张纸有( )沓;

(4)2盒纸有( )张,( )个百张;

(5)400张能装( )盒,有( )个百张。

?设计意图】通过边演示边说想法,明确一沓就是一个十,几沓就是几十,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

教学例1

2.1.探索60÷3的口算方法。(课件出示例1)

把6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1)认真审题,独立学习。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算式吗?(板书:60÷3)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想一想:应该怎样口算?

学生思考后,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一盒手工纸或小棒操作一下,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与同学说一说。

(2)汇报交流、耐心倾听。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预设1: 60张纸就是6沓,先每人分一沓,共分掉3沓,剩下3沓再每人分一沓,刚好分完。这样每人得到2沓,2沓就是20张。

预设2: 60张纸就是6沓,6沓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2沓,2沓就是20张。(课件演示)

预设3: 60里有6个十,6个十除以3是2个十,就是20。 (板书横式:6÷3=2 60÷3=20)

预设4:30×2=60或2×30=60可以得出60÷3=20。(想乘法算除法)

预设5:60-20-20-20=0共减3次,所以60÷3=20。

预设6:20+20+20=60所以60÷3=20。

?设计意图】教材在这里的编写意图,是以直观为支撑,形数结合。教师要尽量地多给出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充分的时间内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在自主探索中运用新知转化成旧知即表内除法的思想方法,化难为易,理解算理。

(3)算法优化,理清算理。

你认为以上算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请与预设3相同学生再说一说,理解后,其他学生与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设计意图】学生口算除法往往喜欢这样说:先不看“0”,算完后商末尾添上“0”。这是一种描述的语音,是一种机械记忆的方法,这样的描述有时容易产生误解。如有学生说出,教师千万不可回避,应耐心帮助学生理清其中的道理:先不看“0”,算完后商末尾添上“0”(算法)。其实这种规律的总结是预设3(算理)的翻版。口算教学应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使学生尽可能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表述计算过程。如60÷3表示把60看作6个十,6个十除以3是2个十,就是20;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转化为表内除法。只有这样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后续学习,沟通前后知识的联系,总结出来的方法才能真正地为以后的学习服务。

(4)揭示课题、巩固方法。

师:刚才我们计算了60÷3=20(张),它就是口算除法。(板书课题)

抢答题(卡片出示正反两面)

5÷5= 4÷2 9÷3 8÷4

50÷5= 40÷2 _____ _____

根据前两组的规律,让学生猜一猜后面每一组算式,口算后说出算理。

同学们真厉害,下面有信心再解决一些问题吗?

600÷3= (课件出示)

2.探索一位数除整百和整千数的商

(1)你是怎样计算的?和同桌交流一下。(汇报后集体订正)

预设1:6盒除以3,每人得2盒,2盒就是200。

预设2:6个百除以3是2个百,就是200。(让多名学生再说一说,如不理解可用教具演示。)

(2)那么6000÷3呢?

?设计意图】在60÷3和600÷3的基础上,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直接类推出口算方法和结果。

2.3.引导小结:口算整十数、整百数和整千数除以一位数时,我们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把整千数看成几个千,转化成表内除法再进行口算较为简便。

1.探索120÷3的口算方法。(课件出示例2)

3个班上手工课一共用去12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

认真审题,独立学习。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算式吗?(板书:120÷3)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想一想:应该怎样口算?

先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可利用盒中的手工纸或小棒边操作边说。

汇报交流、耐心倾听。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预设1:可以把120张看成12沓,12沓除以3是4沓,就是40。分步算式:

12÷3=4 120÷3=40(生汇报师课件演示)

预设2:可以把120看成12个十,12个十除以3是4个十,就是40。分步算式:

12÷3=4 120÷3=40

(3)算法优化,理清算理。

你认为以上两种算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请与预设2相同的学生再说一说,理解后其他学生再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4) 1200÷3呢?(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第一节课口算除法的基础,通过复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一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学生会很自然地迁移类推出一位数出几百几十的口算方法,配上直观操作演示,更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在交流和复述中培养了学生数学表达能力。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时,可以将几百几十看作几个十的数除以一位数,把它转化为表内除法。

1.探索66÷3的口算方法。(课件出示例3)

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1)摆出准备好的66张纸或小棒,让学生分一分,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2)多名学生说后,教师课件演示,并填空。

先分( ),每份分得( )沓,再分( ),把单张的分成了( )份,每份分得( )张,分完后每份共有( )张。

(3)说明计算方法:66张手工纸有6沓(每沓十张)和6张,也就是66可以分成6个十和6个。先分整沓的,就是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再分单张的.,就是把6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一,最后再把每份中整沓和单张合起来20+2=22,就是所求的结果。

分步算式:60÷3=20 6÷3=2 20+2=22 (板书)

(4)引导小结

都是“先分后合”把几十几分成两部分: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除以几再相加。将新问题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设计意图】这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除尽的例题。学生通过边分手工纸或小棒操作,边说出口算步骤,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它采用的是“先分后合——化难为易”,将新问题分两部分转化成表内除法来解决问题。为了降低难度,教师以板书分步算式来解释口算方法,这样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为笔算除法打下基础。

3.课堂练习

3.1.算一算,说一说。

8÷4=( ) 15÷5=( )

80÷4=( ) 150÷5=( )

800÷4=( ) 1500÷5=( )

9÷3=( ) 24÷6=( )

90÷3=( ) 240÷6=( )

900÷3=( ) 2400÷6=( )

你是怎么算的?对比这两组题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附答案:

8÷4=( 2 ) 15÷5=( 3 )

80÷4=( 20 ) 150÷5=( 30 )

800÷4=( 200) 1500÷5=( 300 )

9÷3=( 3 ) 24÷6=( 4 )

90÷3=( 30 ) 240÷6=( 40 )

900÷3=(300) 2400÷6=( 400)

左边这组题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右边这组题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3.2.解决问题。

一共90人,先排成人数相同的9列,再围成人数相同的3个圆圈。

(1)每列多少人?(2)每个圆圈多少人?

附答案:

(1)90÷9=10(人)答:每列10人。

(2)90÷3=30(人)答:第个圆圈30人

又出示了一组“智慧岛”习题。

附答案:

20元=200角200÷5=40(枝)答:可以买40枝铅笔。

20÷2=10(本)答:可以买10本。

4.巩固提升

4.1.填一填。

2.填出里

的数。

3.解决问题。

一只东北虎的体重是一只鸵鸟的4倍,是一只企鹅的9倍。

请你自己算一算企鹅和鸵鸟的体重。

附答案:

360÷9=40(千克)答:企鹅的体重是40千克。

360÷4=90(千克)答:企鹅的体重是90千克。

?设计意图】练习时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探索规律,发现简便的口算方法,正确口算出结果,注重培养学生养成验算和反思的习惯。

课后小结

a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b师生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这些口算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同时又可以为后面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打下基础.加强这局部口算练习,有利于提高计算能力。

板书

口算除法

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除以一位数后再相加。

60÷3=20

600÷3=200

120÷3=40

66÷3=22

笔算除法1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

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

重难点

重点: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

难点: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

二、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各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

情境导入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尽在中国教育出版网

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

讲题过程

.理解题意。

求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就是求把4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42÷2。

2.探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方法一:借助小棒解决问题。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尽在中国教育出版网

先将4捆小棒平均分成2堆,每堆2捆小棒,也就是2个十,再把2根小棒平均分成2堆,每堆1根小棒,也就是1个一,这样,每一堆中就有2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21,即42÷2=21。

方法二:用竖式计算

被除数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为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上写2,再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数,然后用被除数十位上的4个十减去分掉的4个十得0,表示没有剩余(0可以省略不写),最后将个位上的2落下来,2除以2得1,把商1写在个位上,再用除数2乘1,积是2,写在被除数2的下面。2减2得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减号可省略不写)。

3.解答。

42÷2=21

答:三年级平均每班种21棵。

归纳总结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整除)的计算方法: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商写在十位上;再用个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商写在个位上。

随堂练习

列竖式计算。

26÷2

96÷3

46÷2

69÷3

2。我们班向灾区小朋友捐了84本书,如果灾区每名小朋友分2本,这些书可以分给多少名小朋友?

知识点二

一位数除两位数(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能被整除)

情境导入

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

讲题过程

.理解题意。

求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就是求把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2。

2.探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方法一:借助摆小棒直观理解2÷2。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尽在中国教育出版网

从图中看出,捆小棒,每份分2捆小棒,还剩1捆零2根小棒;再将1捆小棒拆开与2根合成12根,将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6根,正好分完,此时,每份分到26根小棒,即2÷2=26。

方法二:用竖式计算2÷2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尽在中国教育出版网

3.规范解答。2÷2=26(棵)

答:四年级平均每班种26棵。

归纳总结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要从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求出一位商后有余数,余下的数要与被除数个位落下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随堂练习

列竖式计算。

36÷2

96÷4

72÷3

64÷4

超市运来3车苹果,一共有84箱,平均每车运了多少箱苹果?

三、易错举例

列竖式计算:68÷4

错误解答:68÷4=12

正确解答:68÷4=17

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尽在中国教育出版网

错解分析:错误解答错在没有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正确计算方法。一位数除两位数,如果

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能被整除,要将余数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四、习题金钥匙

例三年级有90名学生。每两人用一张桌,需要多少张桌?把这些桌平均放在3间教

室里,每间教室放多少张?(教材练习四第4题)

思路分析:三年级共有90名学生,每2人用一张桌,求需要多少张桌,就是把90名学生,每2人分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解答,即90÷2=4(张)。把4张桌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列式为4÷3。

解答:90÷2=4(张)

4÷3=10(张)

答:每两人用一张桌,需要4张桌;把这些桌

平均放在3间教室里,每间教室放1张。

举一反三

三年级有70名学生去植树,如果每2人用一把铁锹,共需要多少把铁锹?如果把铁锹捆一捆,这些铁锹能捆成多少捆?

解答:求共需要多少把铁锹,就要知道有多少人参加植树和几名学生用一把铁锹。已知70人参加植树,每2人用一把铁锹,求需要的铁锹数量,列式为70÷2;把所需的铁锹把捆一捆,求熊捆成几捆,就是用铁锹数除以一捆铁锹的数量,列式为3÷。

70÷2=3

3÷=7(捆)

答:如果每2人用一把铁锹,共需要3把铁锹;如果把铁锹捆一捆,这些铁锹能捆成7捆。

五、智力乐园

小明沿着一条小路来回跑了2趟,一共跑了84米。这条小路长多少米?

思路分析:要求这条小路长多少米,要用所跑的路程84米除以跑的次数。因为小明沿着一条小路来回跑了2趟,实际上是跑了4次,因此列式为84÷4。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2趟”是指2个来回。

解答:84÷4=21(米)

答:这条小路长21米。

笔算除法1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结合习题渗透事物之间是有练习的这有简单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旨在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除的.顺序和竖式的书写格式,练习时不但对学生计算步骤方法要充分重视,同时要培养学生书写正确、整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口算:

36÷6= 72÷9= 81÷9= 14÷7= 12÷3= 9÷3= 21÷7=

25÷5= 35÷7= 20÷5= 42÷7= 28÷4= 6÷3= 42÷6=

全体练习,同桌校对

2. 出示课本练习题。

46÷2 63÷3 55÷5 48÷4

91÷7 85÷5 64÷4 72÷6

边做边思考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3、许多事物,它们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我们数学也不例外。请同学们看第21页第3题。算算、填填、说说每一组上下有什么联系。

小芳想摆成这样: 小东想摆成这样:

96盆花

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笔算练习

1. 80÷5 68÷4 98÷7 864÷4 936÷2 696÷4

2.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三、作业

第21页第4题。

三年级有90名学生。每两人用一张课桌,需要多少张课桌?把这些课桌平均放在3间教室里,每间教室放多少张?请同学们说一说计算商是两位数1的笔算除法的方法。

课后反思:引导学生将平时的生活经验转变成数学经验,这样在尊重了学生的基础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笔算除法1教案5篇相关文章:

1一100的数数教案最新7篇

数数1—100教案6篇

认识1到10的数学教案推荐5篇

1到100数字教案6篇

识字1教案通用7篇

1~10英语教案7篇

1~10英语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认识数字1教案6篇

1到100数字教案优秀7篇

1一100的数数教案8篇

笔算除法1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45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