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孝故事心得体会通用8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反思自己的行为,我们能够积累关于人性的心得体会,为了写出优秀的心得,我们一定要将真实情感表达出来,下面是吾优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4孝故事心得体会通用8篇,感谢您的参阅。

24孝故事心得体会通用8篇

24孝故事心得体会篇1

?阿凡提的故事》是爸爸在我三岁时去福州给我买回来的,我看了千遍万遍,也不觉得乏味。我对其中的情节个个记忆犹新,现在就让我选一个精彩的给大家讲讲吧。

书中让我感觉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个题目叫做《洒油扫院》的故事。阿凡提小时候给一位巴依打扫院子。到了年底,巴依想赖账,便慢条斯理地对阿凡提说:“你给我听好了,我让你清理院子,地上必须非常湿润,还不能用水。如果你做不到,就休想领今年的工钱!”说完,巴依就大摇大摆地上巴扎办年货去了。阿凡提不声不响地扫完院子,然后把巴依家的油倒了个一干二净,洒满了整个院子。事情办完后,阿凡提像模像样地坐在台阶上,等巴依回来领工钱。

下午,巴依摇摇摆摆地回来了,一进门就滑了一跤。他一看整个院子里都是油,顿时气得脸色发青,大吼道:“赔油!赔油!”“慢着。”阿凡提说,“不能用水,地上还要非常湿润,对么?我做到了,给工钱!”

巴依无话可说,只好把工钱付给阿凡提。

这样的故事一个接一个,我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次次为阿凡提拍手叫好!看完全部文章,我不禁捧腹大笑。对真、善、美和假、丑、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阿凡提的聪明、乐于助人时时激励着我。有一回,邻居家的小孩衣服被墨水染黑了,她急得快哭了,我灵机一动,想起了妈妈曾经说过用醋清洗被墨水染到的衣服,一洗即干净。于是,我拿来醋,帮她搓了搓,果然,污迹不见了,当她妈妈知道了,就来我家,夸奖道:“你真聪明,谢谢你!”我吐了吐舌头,调皮地说:“不用谢,这是应该的`!”

大扫除时,同学们擦窗户擦不干净,我把旧报纸揉成一团当抹布;同桌的毛笔尖分叉了,我教她用鸡蛋清粘粘,放到通风处晾干;家里的剪刀不利了,我拿来易拉罐,剪了起来,越剪剪刀越锋利,跟磨过了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帮助他,自己也一定能得到快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想这也是托夫。杨松想通过阿凡提告诉我们的道理。

书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一定要坚持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4孝故事心得体会篇2

84年前的7月7日,是历经千年的卢沟桥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蓄谋已久的日军在卢沟桥畔寻衅挑起事端,守卫卢沟桥头宛平城的中国将士奋起自卫,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革命战争年代,无数英雄用青春和热血捍卫了民族尊严,换取了国家新生。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一定要牢记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

总书记赞颂英雄,也敬仰英雄,他曾在多个场合讲述英雄的感人故事,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他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值此建党百年之际,让我们一起重温总书记讲述过的英雄故事。

2014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讲述了英雄母亲邓玉芬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英雄母亲邓玉芬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面对沉重的打击,邓玉芬硬是咬牙挺住了。之后,她的家就成了八路军和伤员的休息站。为了让八路军能多吃点儿,邓玉芬节衣缩食。战士们都知道,猪头岭上有位邓妈妈。

1945年8月,中国人民终于打败日本侵略者,邓玉芬眼噙泪花,告慰九泉之下的丈夫和儿子们:咱们胜利了!临终前,邓玉芬对乡亲们说:“把我埋在大路边,我要看着孩子们回来。”

2014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提到一批抗日将领和众多英雄群体,其中包括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驰骋在南满、东满大地,给予日伪沉重打击,被称为“东北抗联第一人”。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杨靖宇率军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直至弹尽粮绝。他陷入绝境后,日军曾派叛徒向他劝降,杨靖宇说:“我是中国人,是不能向日本侵略者投降的!”他牺牲后,日军解剖了他的尸体,发现他胃里只有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点粮食,在场的日本人看到后无不感到震撼。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14年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特别是8年全面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

2014年10月31日,福建古田,习近平总书记在与老红军、军烈属和“五老”代表座谈时,讲了这样一段话:“长征出发时,红军队伍中有两万多闽西儿女。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湘江一战几乎全师牺牲。”当时的红34师师长是陈树湘。1934年中央红军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湘江时,在国民党湘军和桂军夹击下,付出了极大牺牲。当时担负掩护任务的红军三十四师已不足千人,成为一支身陷重围、无法过江的孤军。面对十几倍于己的强敌,陈树湘率领全师战士奋力抵抗,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城墙”,与敌人鏖战四天五夜,为红军渡过湘江赢得了宝贵时间。在战斗中,陈树湘却伤重被俘。在敌人将陈树湘抬去邀功途中,他醒了过来,自己绞断肠子,壮烈牺牲。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走进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在油画《陈树湘》前,他停下脚步,凝视良久。

“壮烈啊!陈树湘是牺牲英雄中很典型的一个。”总书记由衷感叹。

20xx年9月11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赵一曼烈士的家书。

“前一段,我再次看了一些抗战家书,的确感人至深。赵一曼在临死前的遗书中写道:‘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成长,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

总书记深情地说:“这些革命烈士的家书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材,应该编辑成册,发给广大党员、干部,大家都经常读一读、想一想。”

20xx年9月2日,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这一英雄群体。

1938年夏,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进行“三江大讨伐”。东北抗日联军第4、5军为摆脱困境向西转移。

在西征队伍中,妇女团的战士们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英勇作战,并参加了攻打楼山镇战斗。1938年10月上旬,西征队伍在牡丹江地区乌斯浑河渡口与日伪军千余人遭遇。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妇女团8名成员,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率领下,分成3个战斗小组,与日伪军展开激战。她们主动吸引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得以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她们却被敌人围困于河边。

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面对日伪军逼降,女战士们誓死不屈。她们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她们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24孝故事心得体会篇3

五月之初,全国劳模表彰大会如期进,对这一界的全国劳动模范进行了表彰。“全国劳动模范”这是一个光荣而响亮的称号,劳动模范的事迹和精神是我们新时代青年每一个人学习的榜样。

我们生活在这个越来越富裕,国家越来越强大的新时代里,很多青年人会因为这安逸的生活而迷失了方向,从而忘记我们新一代青年人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就是要我们学习劳模精神,传承“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五四精神指五四运动中的精神,即: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真善美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一种青春的赞歌。我们青年人要时刻记得五四精神,时刻要以全国劳动模范为学习目标,时刻要准备好作为祖国建设者的接班人。

我们作为中国的青年人,就应该以第二十五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和获奖集体奋斗事迹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积极从百年五四中汲取力量,要学习,要传承劳模精神和五四精神,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24孝故事心得体会篇4

社交礼仪,是人们相互交往中的一种行为规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离不开社交礼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交往不断增多,讲究社交礼仪越来越凸现出它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是机关干部,主要是与人打交道,做人的工作,在工作交往中更应当注意礼貌礼节,处处做到仪表端庄,谦逊和蔼,文明礼貌,保持一种有素质,有修养的良好形象。实践证明,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谈吐文明,讲究社交礼仪,也是做好人的工作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接待来访者,百姓来向你反映问题,而你举止不得体,讲话粗鲁,心不在焉,就会缺乏信任度,引起来访人的反感,甚至可能反目为仇,不欢而散。而要是来访者反映情况,你彬彬有礼,热情接待,耐心倾听,就会给人一种有信任度的感觉,让人家满腹牢骚而来,满意高兴而去。同样是接待来访者,讲不讲究社交礼仪,注不注意礼貌礼节,就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增多,社会礼仪也显得更加重要。为适应这个新形势,机关工作场所十分需要有礼

仪礼节的氛围。机关工作人员作为机关工作的“主体”,要有效地做好日常工作,亟待注重三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更新观念,适应形势。懂得机关礼仪是社交礼仪的重要方面,明确讲社交礼仪与做好机关干部的关系,正确认识在机关日常工作中讲礼仪礼节与做好机关日常工作关系的哲理,从而提高讲究礼仪礼节的自觉性。

其二、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外表文明是内心文明的.反映,培养良好的礼仪行为,必须有内心的文明素质。机关工作人员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反映一个人素质的水准,代表政府的形象。因此,每个机关工作人员都应当认真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加强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习惯。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说文明话,做文明事,着装端庄整洁,举止文明斯文,保持一种有内在素质,有外表文明的良好形象。

其三、自觉养成,注重实效。良好的礼仪素质,文明的行为,并非一朝一夕能提高和养成的,而要靠平时做起,从点滴做起。如接一个电话,应当首先说:“您好!请讲……”这种和蔼可亲的话语,会给人一种亲切、温馨的感受。机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在机关日常工作中时时处处讲究礼仪礼节,注意职业礼仪,而且还要讲究家庭礼仪,注意家庭美德的培养,用家庭美德来带动机关礼仪工作的拓展。家庭礼仪是社交礼仪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应以家庭美德为主线,每个成员都能自觉做到尊老爱幼,相互尊敬,讲文明,懂礼貌,守规矩,和睦相处。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地注重实效,从平时做起,从点滴做起,就能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一名机关工作人员。

24孝故事心得体会篇5

这个寒假很特别,所有的计划都被打乱了,度假、旅行、聚会......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这种病毒通过飞沫或者接触传播,当病毒携带者和他人面对面讲话,或者不小心打了个喷嚏,新型冠状病毒就会传播给他人。

疫情发生后,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从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到防控物资相关生产企业及时复工、全力保供;从人民子弟兵闻令而动、积极支援地方疫情防控,到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强化攻关;从基层群防群治构筑严密防线,到交通运输、电力保障、市场供应等行业职工履职尽责、携手共筑坚强后盾,再到社会各方纷纷捐款捐物......

其中,巾帼英雄们表现的格外亮眼,天气寒冷、工作任务重、不能及时照顾家庭,但这些巾帼没有一句怨言,全身心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她们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女性担当作为的新形象,她们相信只要大家众志成城,一定能够渡过难关。

她们有丈夫,她们有孩子,她们放弃了所有安逸,她们本不应该如此,却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在一线逆行者激流于肺炎作斗争,无数医者白衣如云,汇聚武汉,忘己之危,搏斗肺炎!

她们都是平凡普通的劳动妇女,从事着平凡的工作,平凡的工作中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而在抗击疫情中,她们是那样的不平凡,她们顾全大局,积极自愿地参与到抗击疫情中,她们不顾个人安危、不计得失、放弃与家人团聚,用实际行动证明着妇女能顶半边天,书写出小家大爱的高尚情怀。

24孝故事心得体会篇6

雷锋是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感染着我们。这天,我们单元的几个小同学准备好工具一起到孤寡老人王奶奶家去帮助她打扫卫生。

到了她家,她挺高兴的问我们为什么要帮她打扫卫生,我说“您忘了,今天是”雷锋纪念日,我们每年这个时候不都会来帮您打扫卫生吗?“王奶奶恍然大悟,中我们笑笑说“唉,我真老糊涂了,你们真是一群小雷锋呀”干完活,奶奶请你们吃米花糖。

我们由沈娟姐姐领导,先进行分工,我扫地擦桌子,沈娟擦窗户,张玉洗床单、被子,王刚当然是拖地,抬水,倒垃圾了,分完工,我们几个便各顾各的,开始干了。

我从里间开始一个角落一个角落地扫,连床底下也不放过,这可好,垃圾堆了好大一堆,王刚倒了一次又一次,豆大的的汗珠流了下来,可他没有任何怨言。

沈娟擦窗户擦得可认真了,还擦了三遍,不过她个高,够不着我可以想办法嘛。她想了想,灵机一动,把抹布套在晾衣杆上,举着擦,这样一来手怎么受得了呢?可是她硬是把王奶奶家的十面窗户都给擦完了,而且特别干净,阳光射在上面,像五彩石一样刺眼。

王刚拖地时,发现一些地方老也拖不于净,就向沈娟借了抹布蹲在地上擦地板,王奶奶心疼得拉他起来,他摇摇头说”没关系,您不用担心”说完又继续擦了起来。

张玉也一样把床单一点一点洗了两遍,又仔细的清洗了一次,白色的床单上面一点污点都没有,王奶奶还夸他认真哩!

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终于把活儿都干完了,王奶奶让我们坐下休息,还为了我们上街买了水果,我们谢过王奶奶就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时代虽然不同了,但是,老一辈的品质我们不能丢,新一代少年也有雷锋的精神!

24孝故事心得体会篇7

?圣经的故事》这本书和中国、希腊神话一样,都是神话故事,而四大古国的神话我们已经了解了两本。其中,我们还有古埃及和古罗马还未了解,《圣经的故事》是古罗马的神话。

这本书分为两个大故事:旧约故事和新约故事,这两个故事中旧约故事就占了整本书的四分之三,在古罗马,人们把上帝认为是古罗马的神。在没有人的时候,上帝花费了六天的时间创造了日月、植物、动物(不包括人)。

第七天,上帝休息了,他说:“要把这一天定为圣日。”后来他们把星期定为七天,并将一周的最后一天定为星期天。这天人们放下工作,用这一天来休息。

后来上帝发现大地上还缺少一样东西,就是人,于是上帝找了一块泥土捏成了一个人,取名为亚当,又建了一个果园,名叫伊甸园。园内有好吃的果实和一些动物。亚当生活在这里,生活很优闲。几天后上帝发现亚当缺少了一个同伴,上帝麻醉了亚当,从他身上取出一根骨头,造了一个女孩,取名为夏娃。

在伊甸园中的一棵树上,种满了禁果,上帝嘱咐亚当,让他不要吃禁果。后来夏娃听了蛇的话后,他们吃了禁果。上帝知道了去掉蛇的翅膀,将亚当与夏娃赶出了这里。

听了这个故事,大家要守好纪律,违反了将会没有好的下场。

24孝故事心得体会篇8

“学习雷锋,好榜样……”,听着这首老歌,我不禁想,雷锋是谁?究竟是什么魔力,让雷锋值得大家这样热情传唱?读完《雷锋的故事》,我寻找到了答案。

?雷锋的故事》这本书,虽然只是记叙了雷锋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但每个故事,令人感动和震撼。

雷锋原名雷正兴,一生在不停地帮助别人,人们都很感激他。有一次,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了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求全部捐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待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意,只好收下100块钱。

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时,他又捐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读完这个故事,雷锋的形象逐渐在我心中高大起来。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在向我走来。

读到这儿,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想想自己平时,哎!脾气总是不好,特别是在着急时,“牛脾气”就来了。记得上星期的一天,因为一块橡皮找不到了,恰好又有一道题也写错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翻箱倒柜”了半天,还没找到。同桌周家泰向我询问题目的解答方法,我不耐烦地回绝了他。他很失望地离开了我。事后,我一想,哎,自己太不把同学的请求当回事了!

从现在开始,我要努力去学习雷锋的“乐于助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帮他一把,因为我相信歌中所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

24孝故事心得体会通用8篇相关文章:

我心目中的孝作文通用5篇

24讲心理学心得体会精选6篇

24讲心理学心得体会模板6篇

24讲心理学心得体会推荐6篇

24讲心理学心得体会6篇

24肖读后感优质8篇

24肖读后感8篇

24节气作文8篇

24史读后感800字模板8篇

24史的读后感推荐8篇

24孝故事心得体会通用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8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