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写心得的人,自身各方面一定都十分优秀,总结心得有助于我们树立积极的心态和自信心,下面是吾优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推拿学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推拿学心得体会篇1
眨眼之间,在校三年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为了给明年的实习打下雄厚的基础,在今年暑假之中,我怀着对学习的热情,来到我院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见习。短短的一个多月过去了,我不仅学到了课本上的东西还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会了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作为医生应有的品德及其责任心。
满怀自信的我,在见习的第一天早上,早早地来到了一附院推拿科。到了八点,医生和护士准时的交接班,值夜班的医生和护士将昨夜病人的情况进行报告。我站在旁边认真地听着,然后各个管床医生分别开始查房。我就跟着李老师开始查房,兜里揣小本子和写字笔,身上带着听诊器,认真地听老师如何询问病人病情,看他作相关体格检查,并时不时地把关键信息记录下来:我注意到老师在询问病人时,还时不时注意病人打点滴的速度是否合适:检查病人是否按时吃药,是否按要求吃药,并且将每一种药的作用对病人做了相关讲解,尽管这些都是护士做的事情,但为了更好取得更好治病疗效,老师还是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以确保万无一失。看着老师那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我对老师产生了崇高的敬意。 查完房以后,我就跟着老师和学姐来到推拿治疗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给病人做治疗。因为之前在学校就学过推拿手法学,所以还是比较容易上手的。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就大胆的在病人身上练习手法,不对之处老师就及时纠正,这让我的手法进步很快。在学校学的大部分都是理论,实际操作很少,在这里弥补了学校的不足,而且还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做完病人之后,老师会教我们如何开医嘱,我也跟着学姐学开化验单,整理病历本以及其他的相关琐事。 早上做完病人后,下午对于我们见习生来说还是比较自由的。尽管如此我们并没有闲着,而是在彼此身上练习手法,巩固学过的东西。
除了练习手法,我们还学习如何拔罐、如何艾灸以及电针的使用,在这里得到了很多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有观摩得份了。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基本上是如此。老师有空的时候就会跟我们讲讲推拿科的专科病种,病种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相关检查及治疗等。在医院见习就是与学校学习的效果不一样,直接面对病人,让我们不仅不觉得枯燥,反而觉得更容易理解与记忆了。当我遇到不懂或者非常模棱两可的问题是,我会在老师有空闲时间时向老师进行询问,这样他会讲得更详细一点,有时也会向学姐虚心请教,在其他时间我会抽时间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记得有一个早上查房时,一个病人向老师反映说:“在医院治疗了差不多半个月了,病情怎么不见缓解,还是老样子呢”老师耐心的对病人解释说:“您这个是长期劳损造成的,需要长期的治疗。。。”出了病房老师就和主任讨论这个问题,因为这个病号是在其他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才转入我院的,本不好治的病效果当然是不明显了。这让我想到了,当医生不仅要医术精湛,而且还要学会很好的与病人沟通,减少医患矛盾,改善医患关系。
在见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严格自我要求及老师、学姐的耐心指导,我基本上掌握了基本手法,学会了开各种化验单,熟悉并了解本科室常见疾病的症状体、一般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治疗与预后转归等。同时我也发现自己在学校到的那点知识不扎实,或理论联系不是实际,或知识范围太窄等。虽然有时候站得腰酸腿的,很累,但是因为存在这些问题,不得不迫使自己坚持跟着老师转,并时刻提醒自己重温课本的理论知识。 在这短短的一个多月里,我充实地过着每一天,严格要求自己,不迟到不早退,遵守科室相关制度,跟着老师查房,熟悉病人的病情。查房和治疗时随机应变的给老师递上棉签、针灸针、消毒液等,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随时做好助理工作。按时完成老师分配的工作并积极主动的问问题,同时帮助病人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小问题。
在医院里,老师对我们说:“当你们穿上白大褂时,在病人面前你们就不是学生,而是医生,应该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学会参与科室的管理,而不是一个旁观者”对于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因为有一次下午在推拿门诊下班后,我正走在回推拿病房的路上,因为穿着白大褂所以有位阿姨跑过来向我问路:“说照x线片在哪照啊”我一时傻了,因为平时没有留意,一时还真答不上来,只好不好意思的说了句:“不知道,您问问其他人吧!”只听见阿姨会了句:“作为医院的工作人员竟不熟悉自己的医院”所以去医院还要熟悉各科室的位置,这个也非常重要。例如病人向你问路时,老师让你去某个科室拿点东西或办点其他什么事时,这都会派上很大的用场。对于科室相关设备你也要最好熟悉一下,某个病人做某种治疗的参数及时间最好也用笔记一下,下次老师叫到你时,你才不会感到尴尬,这样才不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在医院必需树立有菌观念,无菌操作的意识,因为医务人员本身也会带来细菌,所以为了病人和我们自己,我们要做好防备措施。
在这次见习中,我受益颇多,不仅学到了相关专业知识,还认识了很多老师及朋友,扩大了我的交际圈,再和他们相处的一个多月里,让我感觉到很快乐。见习当中感受到在学校掌握好理论是多么的重要,因为走上临床就是实践,没有理论的指导,实践就无从谈起,基本上是做一步就错一步,这会让人很没有自信心,所以理论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有了理论来指导实践,实践的正确率就会升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让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
这次见习后我知道了在以后学习中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应该怎样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当中,做到学以自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临床操作水平,为明年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医院的日子里,我也深刻的意识到医德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日子里,不仅要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医德。一个医生如果只有精湛的医术而无医德的话,那他就可能变成一个杀人的魔鬼;相反如果一个医生拥有良好的医德,日久必定会有良好的医术。还有就是我们必须将生活中做人做事的态度用临床上,那就是“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改成“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仅要让病人在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
通过这次见习,我以后将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去投入医疗工作,服务于百姓。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教导和期望,认认真真的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人。
推拿学心得体会篇2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更加快速和紧凑,在长期的劳累中,人们才发现身体健康的得要性,因此,推拿在当今的社会中,广泛受的到人们的青睐。的推拿是什么呢?推拿就是运用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人体表面的部位或穴位,运动人的肢体,改变和调节机体病理和生理状况,进行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
推拿之所以被人们青睐,是因为推拿按摩操作方便,不需要很多的时间,并且经济安全,不需要大笔的医药费,且不会产生药物的副作用,而且推拿对一些疾病还有显著的'疗效,省去了吃药打针的麻烦。除此之外,推拿的保健作用更提升了它在人们头脑中的印像分,这也是我选择这一学科的一个原因之一吧。
直至今日,推拿学的存在历史已经很长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中,就有关于保健按摩及推拿治疗的记载,沿续至今,在当代医学不断的研究发展中,出现了众多的操作方法,得到了创新和更有针对性的突破,特别是对一些疾病:内分泌失调、精神紧张、高血压、脾气不和、糖尿病、头痛失眠、腰酸背痛四肢风湿、体弱多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在保健功能上,推拿能促进血液循环、肌肉活络、醒脑安神、舒肝顺气、还能高免疫力、健体增寿,能达到养生地。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人体中有14条经脉,它内属于脏腹外络与沟通,是运行气血的通络,有运行气血、濡养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在临床上能说明病理变化,指导辩证归经指导疗效及判断疾病预治。针炙治病,是要针炙在一定穴位上的,这些施术点,是指人体体表部位,人体俯气血输注,它大体分为经穴、经外穴和阿是穴腧穴,有近治和远治的作用,当指刺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双重良性,另外,有些腧穴还具有相对特殊性的作用。
腧穴的位置不像阿是穴那样好确定,找对压痛点就找到了它的位置,是很难确定精确的位置,医学上运用人体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如神门穴的定位,它在手腕部,腕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骨度折量定位法,(如劳宫穴,定位于在手掌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指尖处)、及指寸定位法(如天枢穴的定位,在腹中部,距脐中两寸,人的大拇指宽为一寸)拟取腧穴。每一个穴位都会有一个主治功能,如劳宫穴,主治中暑、中风昏迷、口臭等症状。腧穴又分为手太阳肺经、手少阴经、足太阳经、手少阴三焦经、足少阴胆经等等。
推拿的手法是以手或肢体的其他部位,采用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施加于患者的身体,从而实现其防病目地。要求术者手法要持久、有力,用力柔和并且均匀,因部位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肢体部位选择不同的手法,如颈部可选择小鱼际揉法、拿法挤法等,肌肉丰满处可用臂滚、掌根揉、肘推等。
推拿虽好,但也不能滥用,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是不能用推拿的或者说是推拿是无效的,共有9种禁忌情情况。1、某些感染性疾病,如丹毒、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2、各种出血症,如便血、尿血等;3、烫伤或溃疡性皮炎或皮疹的局部;4、某些急性传染病,如肝炎、肺结核等;5、结核病、肿瘤及脓毒血症;6、外伤出血,骨折早期,处截瘫初期;7、孕妇的腰骶部、臀部和腹部等禁用推拿。妇女月经期不宜用推拿或慎用;8、年老体弱,久病体虚或极度疲劳、剧烈运动后,过饥过饱以及酒醉之人等不宜或慎用推拿;9、严重的心脏病或病情严重者禁用。
通过学习推拿这门课程,我学会了一些日常保健和小毛病的解决办法,能运用一些手法去缓解疲劳。生活,学习让人忙碌,更应该去保护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就是保护好自己的革命本钱,运用学会的知识,爱护身体吧!
推拿学心得体会篇3
经过两天的跟诊学习,我感受颇深。钦佩于老师们的高尚医德与敬业精神,同时也找到了以后在从事小儿推拿工作时努力的方向。感谢安吉为我们安排了这样接地气的学习计划,也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耐心讲解。在此也谈一下这两天的收获。此次跟诊,我收获了以下几点。
一、小儿推拿工作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推拿工作中必须要抱着一颗爱心,一颗童心,第一天跟李哉秋老师学习时这种感觉尤为强烈。第一个小患者仅1岁3个月,已经有自己的思想,这时孩子不容易配合,但李老师想尽各种招帮孩子顺利地做完推拿。在钦佩李老师的同时也感到自己以后也要在与孩子沟通配合方面加强学习。
二、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1、养成运用中医理论思考问题,辨析疾病本质的习惯。运用四诊尤其是望诊收集疾病信息时要有条理,并且做到详细周全,无遗漏,学会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做出诊断。这个过程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并且需要我平时用心观察和练习,长期坚持才能做到。
2、加强对穴位的理解与记忆。前几天的学习往往属于机械记忆,对穴位的理解过于局限,所以在这两天的跟诊学习中发现很多时候把握不准。接下来自己应该加强对穴位的深入了解与记忆。
3、手法上勤加练习。在跟诊过程中发现我的手法有很多错误的地方,还好老师及时纠正。手法是否娴熟直接关系到调理效果的好坏。在以后的工作中务必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手法练习。
4、加强与孩子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技巧。
5、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与学习。
6、不断地补充临床小儿常见病的知识。
7、要想做好小儿推拿,还要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
8、最后最重要的是我要回去开店了
推拿学心得体会篇4
在中医专业里,或者说中医院校里有一个课程叫针推专业。现在很多学针推的学生,包括当初笔者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总是觉得针灸和推拿是可以分开的。针灸不就是扎穴位起到“玄学”作用么,而推拿就是按摩肌肉放松它么,各位看官是不是基本都是这么理解的?
如果你这么理解的话,那么你对中医的外治疗法可能会一直卡在一个“有术无道”的状态。什么是“术”,什么是“道”可能很多人不理解。“术”通常指的是方法,或者方式,用医学角度来说就是扎针,汤药,艾灸,推拿等具体方式。那“道”是什么呢?它指的是万物的规律,或者某些问题背后的逻辑。
有人看到这儿可能就会想治病不就是用“术”/方法么?是啊,但是有时候用错“术”或方法会误人甚至伤人性命的。现在网络上或者很多书籍里面都在教大家如何养生,用什么穴位和汤药,这些东西就是所谓的“术”。然而背后的逻辑规律很多都没有讲,问起来很多只是简单的说什么通经络,祛淤之类的话术。这些东西看似很好学,但是很多人一用起来效果很一般,甚至加重了。
这就是学“术”没学“道”的一种后果,医学的“道”是让你去明白你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至于用什么“术”那是个人选择了。这种“有术无道”的状态其实并不是只有在一些普通爱好者身上,一些医生或者专业人士也是如此。
前两天笔者去参加一个朋友组织的交流会,这时候有遇到一个从事推拿朋友。他跟笔者说前阵子用我分享的处理腰扭伤方式给客户处理,发现效果不理想。笔者听到这时候有点纳闷,因为这个方式笔者操作次数也不少,效果一直可以。那到底是笔者讲课的问题还是他的操作的问题,这个需要进一步确定。
笔者问他“你操作前又让他自己抬腿看看么?”,他说“有”。笔者继续问他“那你操作完呢,有重新让他自己抬腿看看么”?他突然沉默了下。
在聊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他在给顾客操作的过程中有两个非常大的问题,一个是操作前和操作后的动作测试没有去好好对比。还有一个是没有认真去找一找腰扭伤的症结点的位置是否和笔者讲的相同,而且操作后也没有去探测症结点是否消失了。这两个操作问题点对于手法操作的人来说是很致命的。
笔者在之前分享的公开课中就明确说过,腰扭伤症状如果要确定是腹部引起的话需要先让他主动抬腿。如果抬的过程中疼痛,但在下腹部找到痛点后压住再抬腿不疼,那大部分可以确定是腹部引起的,而且操作完毕后要再让患者主动抬一次腿。这时候患者要是主动抬腿腰部疼痛明显改善或消失,这才能算治疗完毕,而笔者遇到的这位朋友他明显做的不完整。
腹部引起的腰扭伤如果对于一些老手来说其实不用测试大部分通过手感也能判别出来,因为这一类人在下腹部可以摸到明显的张力(肌肉紧张)且压痛。当你通过调整下肢的结构的时候下腹部也会发生改变,最终这个张力和压痛都会消失。老手完全可以依靠手感确定这个病人疼痛解决了多少,还剩下多少。
如果一个医者或者专业人士没有办法去验证问题所在,那么他们很难去找到问题所在,也很难彻底解决问题。你会发现这一类人今天给你用这个方法,明天给你用那一个方法,最终使出浑身解数都不管用的样子,好像当年的笔者一样。这种还是比较负责任的医者或者专业人士,他们只是在成长的道路上没高人指点比较坎坷而已。而那些做了两三天治疗没缓解仍然用同样治疗手段的人才可恨,因为他们根本没把你的问题放在心上。你只是流水线上的韭菜而已,最终可能还会说一句“人家都好了为什么就你没好”。
笔者以前也有类似“有术无道”的窘境,但某一天听到北京阎喜换老师讲了一个道理后改变了。阎喜换老师不仅精通于手法,也精通于针法。她告诉笔者,做针法也好,手法也罢,都要明确能够感知到哪个地方出现了问题。然后你在处理它的过程中,它出现了什么变化,最终是否处理干净了,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为什么要去感知处理部位的变化,因为这是一个推论和验证的过程。如果你认定处理部位是问题所在,那么处理过程中它应该会发生变化,否则做的是无用功。处理过后它发生改变了且病人的症状同时改善了,这才能说明你的推断是正确的和处理方式是有效的。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手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针法也是如此。
笔者之前曾经提到过,经络是组织的间隙(经络,它是肌肉筋膜中的缝隙,我用这个理念来治病)。这个文章和结论就是从手法的感知下得出的,因为手法处理后患者经络方向的组织间隙改善的同时症状也改善了。有了这个理念后笔者用针法去处理组织的时候获得了同样的效果,甚至更不一样的效果,然后心得满满。
难经七十八难中曾经提到过:“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笔者从自我成长的经验来说就是右手持针,左手检测结构的改变。很多人听笔者这么说会懵逼,那笔者再展开来说就是一般做针灸的都是右手扎针,如果你只感受右手下的变化,那你可能对一些针灸起到的效应不太清楚。当你右手扎针的时候,左手观测病灶的变化时,可能就知道针灸起到什么效应了。当然这也是笔者基于自我经验的理解,有可能也是错的,毕竟古人很多话里都藏着很多信息。
但假设笔者的论述是对的呢?其实在内经原文中也有很多穴位是需要去寻找的,文中有很多“切”的字眼存在。但现如今的科班教学都把这个“切”字统一变成把脉了,如果把脉只是“切”的其中一种方式呢?会不会误人子弟?笔者记得有人提起过阎喜换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求他们一年不能碰针,要磨炼好手感再去用针。
笔者其实蛮喜欢用手法的,因为它可以去动态观测患者身体的变化,捕捉很多微小的细节。这些微小的细节里面藏着患者没有告诉你的信息,还有疾病的根源。有很多患者经常会诧异为什么看一个问题笔者会知道他们身体的其他问题。甚至当下问题的时候经常用的是“头痛医脚”的方式,而且效果还不错。
这些东西就是做手法做出来的,它同时给了针法很大提升空间。因为笔者在扎针的时候可以摸到客户/患者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好多少,剩多少很多时候是清楚的。而且手感加经络的组合让这一思维更是无限的放大,再也不用被拘束,常见的问题有时候一两针便是立竿见影。
在如此的成长过程中,笔者发现慢慢可以读懂黄帝内经里面说的一些话。也就是慢慢接近于理解一些“道”的东西,再接着就是处理方式(“术/”方法)也逐渐变多,但自始至终手感贯穿了笔者成长的过程。
推拿学心得体会篇5
在没学过推拿手法之前,我认为推拿就是按摩,是一种服务,是在人们腰酸腿痛的时候按按就舒服一下子。但在学了以后我对推拿产生了一种由衷的敬佩心,尽管我的推拿手法学得很差,还经常被老师骂,推拿老师这样说过我“所有的错误示范都在你身上体现过了”。没错推拿的确算一种服务,却更是一种保健治疗手法。
我翻过很多课外书,对推拿的定义都大致相同,但是我觉得最完整、完善的是这样定义的:中医推拿,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理疗目的的方法。在我看来这个定义比课本上的定义更加完整。从性质上来说,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从按摩的治疗上,可分为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而推拿的手法分为按法、摩法、推法、拿法、揉法、擦法、点法、击法、搓法、捻法、抖法,滚法等。每种手法都可以用来保健和治疗疾病,各种手法各有各的保健作用,有些可以单独使用,有些可以结合使用。推拿手法还可以治疗许多的疾病如,肩关节周围炎,落枕,椎间盘突出等一些常见疾病。
一个学期过去了,在学习了这么多的推拿手法后,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指禅推法和滚法,有三个原因。第一,学习的时间最长。第二,对我来说很难学会,比较难以掌握。第三,就是它们的作用。一指禅推法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的穴位,具有健脾和胃,宽胸理气等作用。滚法具有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疲劳等作用。当然还有成人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因为这是推拿老师强调的重中之重。手法的基本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其实我觉得要做到这几点非常难,需要很多时间训练手的力度以及耐力。有时候经常看见针灸推拿专业的同学在练习功法,就觉得非常的佩服。
能够治疗疾病和保健,这就是推拿的魅力,推拿这门课程的课时不多,但并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因为我觉得每天有个健康的身体,这一天都会特别开心和轻松,虽说推拿不能完全的将每个疾病治疗彻底,但它的确也尽到了自己能够实现的疗效。
推拿学心得体会篇6
在实习期间虽然很苦,很累,但是我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记得刚进入医院实习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对医院的工作一无所知,幸好我的带教老师脾气非常好,而且忒额耐心,也有丰富的经验,可以让我比较快的适应医院的护理工作。
时间过的很快,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觉得护士这个职业特别神圣,第一次穿上护士服的那一刻,就决定要做一个合格的护士,现在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
以前觉得护士也没什么,后来进入病房才发现,护士的工作特别的繁琐复杂,什么都得干。而且得特别勤快才行,敢做是,做主要的是要有非常好的服务态度,耐心为病人讲解病情,帮助病人,因为这次实习,我们才能更全面深刻的了解病人,也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以前也学过南丁格尔,还有一些国内比较有名的护士,感觉她们也没什么乐不起的地方,现在才发现自己错了,原来护士也是相当重要的,谁都离不开护士,因此,我为我自己选择了护士这个职业而感到高兴自豪。
第一天来到医院实习,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病房实习,渐渐的了解了许多疾病,我积极努力的`把握每次的锻炼机会,学会了各种各样的基础护理操作。
临床的实习,是对一个护士的狐狸技能操作的考验,虽然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但对我感受非常大,因此我十分的努力,已有不懂得地方就请教带教老师,老师也飞航耐心的教我,积极主动去练习,非常感谢医院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锻炼机会。也感谢病人与我们的配合,为我以后真正踏入护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马上要告别护士实习工作,告别学生时代了,在实习阶段,我们收获了好多,收获了知识,技能,友情.....虽然付出了很多,但一切都是值得的,很累,却很高兴,虽然熬夜值班,但一切的一切都说明我们很高兴。
经过几个月的实习,我也有了很多的体会,实习刚开始时,很90%多东西都不了解,虽然在学校各项操作都锻炼过,但真正在医院用在病人身上时,仍觉得忐忑不安,底气不足。怕自己会出错,怕自己一针下去扎不进血管......
总而言之,时光匆匆,马上要结束我们的实习生活了,心中充满了不舍与留恋,虽然已有了相当好的技能和经验,但是还有不足之处仍需改进,总之,我一定会做一个合格的护士的。
推拿学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