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心得体会7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通过写心得体会,我发现了自己在时间规划方面的一些问题,以下是吾优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女排精神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女排精神心得体会7篇

女排精神心得体会篇1

当中国女篮荣光不再,中国女足深陷困境,中国男排未能称霸亚洲,中国男篮和男足成为无法言说的悲哀,在三大球项目里,所有的希望都面临着崩溃。也许我们在国乒中自我满足,在体操跳水里欢呼雀跃,但在世界的眼中,我们仍然是黯淡无光的弱者,至少在体育上是这样的。可是今天,中国女排在面对东道主巴西时奋力搏杀,赢下了这场荡气回肠的胜利,让多少人湿了眼眶!在世界认可的三大球项目上,中国女排依然昂首挺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一度在世界范围内战无不胜。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离不开女排精神,是她们用“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鼓舞了整整一代人。我们的父辈们,曾经在十几寸的黑白电视机面前守候,看着一记记重扣欢呼雀跃、感动不已。

如今,中国女排五连冠的梦幻已然不再,我们可以在四五十寸的电脑显示器面前观看着世界各地的体育比赛。但我们很难再去为一直球队疯狂、感动,我们失去了梦想和信仰,我们习惯了在三大球项目中的失败。当中国女排再一次用拼搏和顽强战胜对手时,曾经的荣光和信仰突然焕发,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女排精神是刻苦奋斗、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国人意识到了自己与世界的差距,充满了彷徨和失落。中国女排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成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正式这个时候,为了迅速提升中国女排的实力,时任女排主教练的袁伟民对女排进行了魔鬼训练。由于当时的训练条件十分简陋,女排姑娘们在地上摸爬打滚,被摔得遍体鳞伤。没有球网,就用竹竿代替;没有臂力器,就和对手比力气;没有创可贴,就有胶布粘贴。

在经历了严格而又残酷的训练以后,中国女排终于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1981年,中国女排在日本夺得了第一个世界杯冠军,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不断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开创了女排五连冠的伟业。中国人民通过女排征服了世界,他们重新唤起了民族骄傲,在媒体发酵和渲染下,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努力向中国女排学习,树立了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

女排精神心得体会篇2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我一直将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一直激励着我。古人云:“人贵能持之以恒”,这句话也不证实了这个道理吗?

正如中国女排,她们在经历了11年的低迷期,仍然不放弃,努力坚持才能再次荣登世界之巅。这几天人们都沉浸在这份喜悦之中,中国女排因为坚持,她们成功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不努力。

古今中外无数的成功者,都以他们生动的人生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坚持的宝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才打败了吴国;司马迁饱受艰辛,历经18年才写成了《史记》;爱迪生试验了上千种材料,终于找到制作电灯的钨丝;拿破仑几经波折,才成为称霸欧洲的法兰西皇帝;马云艰苦打拼,才成立了今日的淘宝网……

如此等等,都雄辩地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坚持是一种态度,只有坚持不懈,人生才能趋于完美。

身处绝境,强者与弱者的'区别就在于,强者能够抓住逆境背后的机遇,在绝境中逢生。而弱者则是在逆境中随波逐流,在绝境中选择了放弃。失败者并不是比成功者差,而是在逆境或绝境中,成功者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

曾经的我还以为进不了理想的中学,但正是我坚持着心中的信念和梦想,终于如愿以偿。每当自己一次次挫败,感到自己不行了,失败了,我都会启用这种力量,让我重新站起来。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大多数人都是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只有坚持到底,那么就一定会成功!坚持就是胜利!我们要学习中国女排那永不放弃的精神。

女排精神心得体会篇3

里约奥运圣火虽然已熄灭,但是奋斗者的脚步永不停止!在本届奥运会赛程里面,最可圈可点的莫过于我们中国女排的姑娘们,她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铿锵玫瑰,她们给我们重温了一种高尚的精神叫作“女排精神”。

世界排坛“5连冠”的辉煌,激励亿万国民的“女排精神”,22日,在一群90后的姑娘们身上,惊艳再现。30年了,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人们对女排精神的期待没有变。百汇深耕商业地产18年,行业在变、格局在变,百汇信奉的企业精神没有变。我们欣慰的发现,新一代女排传承下来的女排精神重回巅峰,获得世界的敬仰。我们公司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同样要具备这种只争朝夕、与时俱进、永不放弃的精神。全体公司以女排为榜样,学好、用好女排精神,在工作中,就会攻坚克难、化险为夷,达到理想的效果和预期。

我们要学习女排“创新”的精神。创新就是生产力。郎平结合自己在国外积累的执教经验,扩大教练组规模,摒弃传统训练模式,针对不同队员的体能和伤病进行康复训练。这种改革与创新,使得新一代女排走向国际化、市场化、职业化。公司在商业地产领域同样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向国内外优秀的品牌房企学习,总结自身经验,加强各区域合作,整合资源、创新谋发展。

我们要学习女排“专注、工匠”的精神。女排的成功,离不开主教练郎平的专注,离不开队员的专注,“我们不看比分,我们只需要一分一分地拿。”这种专注精神,值得公司学习。公司在商业地产领域,同样需要专注于争取每一分的成绩,获得每一步的进步。而工匠精神就是一片匠心,用精湛的手艺打造出无与伦比的绝活。体育竞技最好地阐释了工匠精神,女排姑娘们每天的摸爬滚打,与手艺人千遍万遍地精雕细刻同出一辙。今天公司要“精工商业”,同样需要这种一丝不苟、精雕细刻的工匠精神,我们公司操盘的每一个商业地产项目、出品的每一个作品,都应该做到精益求精、以质取胜。

我们要学习女排“执着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在高手如云的奥运赛场上,在小组出线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新一代女排没有放弃,咬牙坚持创造了逆袭奇迹。顽强、不服输,这是一支骨子里自带拼搏血性的队伍!涉身于商业地产领域中的公司,同样是面对复杂、激烈的同行竞争,我经常说我们需要保持一股狠劲,一股狼性。公司应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各个项目的操盘实战中,均以不服输的血性,为每一个项目的成功执着拼搏。

我们要学习女排的"团队协作"精神。团队精神是女排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排12人之间的团队配合,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欣赏,值得每一位公司学习。正所谓赢要一起狂,输要一起扛!百汇大家庭,首倡的家文化精髓就是"团结互助,共同成长"!百汇各事业部、各区域项目组必须团结一心、资源共享、和谐共处、优势互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才有把握最终实现团队制胜。

我们要学习女排的“领导服务”精神。新一代女排的征程是以主教练郎平的泪水开始,也是以她的泪水结束,时隔12年再次捧起奥运冠军奖杯,主教练郎平激动地喜极而泣,与队员教练记者们相拥庆祝。主教练郎平身上担负的压力和责任远超常人,大到团队的战斗力、凝聚力,小到每位队员的日常起居、心情状态,她必须为自己团队的每一次行为负责。百汇管理层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同样会遇到各种各样无法预料的困难,我一直强调百汇的管理层不好当,因为作为团队里的主心骨,管理层一定要有足够的魄力来掌控大局,同样也需要放下威严关心下属,真正为团队服务。商战有成功也有失败,这都需要百汇管理层付出超过常人的努力和忍耐力来接受一切。

致敬铿锵玫瑰,学习女排精神!专注细节,团队协作,保持血性,坚韧拼搏,我们公司要时刻牢记着、时刻准备着、时刻行动着!商无止尽,学海无边,我们一直在路上!期待大家用辛勤劳动,带来一个个硕果,实现百汇集团新的战略目标和愿景!

女排精神心得体会篇4

绝杀,战胜塞尔维亚,时隔12年后中国女排再次杀进奥运会决赛。这两天,微博、微信上被女排的消息刷了屏。三十多年来,中国女排总能成为感动国民,激励国民的那股强有力的力量。1981年改革开放初期,在那个精神上迫切需要寻求支柱的年代,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让中国人从“东亚病夫”的自卑中找回了精神上的自信。随着1986年“五连冠”成为中国女排的标签,“女排精神”成为了中国体育的精神大旗,“学习女排精神,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至今仍然是国人的精神动力。

女排精神,归根结底是一种爱国精神,是一种团结奋斗的精神,是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女排精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获得拼搏的动力。

每一名党员都有一种女排情怀。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中国女排是值得学习的楷模,女排精神的内涵更是在很多优秀的共产党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数共产党人在反抗外来侵略和国内压迫中抛头颅洒热血;无数共产党人在和平时期为了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不畏艰苦无私奉献。他们的精神动力,来自于内心深处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来自于无法割舍的爱国情怀,对于祖国和人民的爱戴。女排姑娘们在赛场上的顽强拼搏,在赛前无数日日夜夜的辛勤汗水,来自于和共产党人一样的爱国情怀。

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女排精神正是我们党优秀品质的集中写照。爱国、团结、奋斗,让中国女排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失败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从只有50人的小党,随时面临着失败和灭亡的危险,到如今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我们党同样经历了艰难困苦的蜕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国共合作失败、五次围剿、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扫荡等等血与火的洗礼,甚至走过了不少弯路,接受了沉痛的教训。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支撑中国共产党前行的,始终是对于挽救民族危亡和实现国家富强的爱国精神,是一种排除万难不怕艰辛的'奋斗精神。而更为重要的一个条件,在于我们党是一个团结一心的强大政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基础上,我们党成为世界上最严密,最具有行动力,最具有战斗力,最能为群众服务的政党之一。这种团结一心,和女排团结协作的精神异曲同工。

在实现全面小康的道路上,爱国、团结、奋斗,始终是共产党人前进的动力,也是女排精神的永恒内涵,是中国女排取得更大胜利的法宝。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时刻在感动中提升自己,注入前行的动力,忠实的履行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应有的使命。

女排精神心得体会篇5

8月21日,注定是举国沸腾的一天。带领90后女排再一次站上世界巅峰的郎平,在微博上写下了这样一句激荡人心的箴言:“每天的付出和汗水,都是人生赋予我们的金牌。”

许多人都在回味郎平关于“女排精神”的解读:“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很神奇,几代人同时因为一群人,在精神层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共鸣。对于轻装上阵的90后来说,他们的每一次成长和蜕变,都是认真相待的。

面对成功和失败,尽管“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只要付出了“洪荒之力”,也能做到“心满意足”。

“很开心也很艰难的一场球。”落座发布会,一脸疲惫的惠若琪的嗓子已经都喊哑了。获胜的瞬间,她紧抱着队友,嘶吼着霸气望着隔网的对手们。

小组赛中,荷兰曾以3-2战胜中国队,也将中国队逼入绝境,不得不在淘汰赛中面对东道主、卫冕冠军巴西队,让中国队九死一生。

然而再次面对荷兰,这场被郎平视为“身后是万丈深渊”的比赛,中国姑娘们却展现出顽强的意志,3-1战胜对手,特别是第三局,中国队在落后的情况下29-27顽强翻盘。

“我们打得比对手更坚定一些,之前荷兰队比赛都是打5局体能消耗太多,我们全打出了团队精神。”赛后,惠若琪认为球队胜在坚定的意志和团队精神。

姑娘们已经顾不得自己的矜持,她们笑的欢畅,激情相拥,任由心中的情感发泄出来。而场边的郎平指导,也是双手握拳,长出一口气。艰难,比赛打的太艰难了。首局,女排一度落后,但最终反败为胜;第三局,相似的剧本,同样的结局。当29-27的比分呈现在比分牌上时,意味着女排已经占据整场比赛的绝对主动。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战意更盎然的一方,才能在厮杀中压倒对手。

惠若琪强攻打手出界!将最终的大比分定格为3-1,我们赢了,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度打入奥运会的决赛。人们或许还依稀记得,总是笑的像个弥勒佛似的陈忠和,在12年前带领女排杀入决赛,并最终摘取金牌时的盛况;或许还依稀记得,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杨昊、王丽娜、周苏红、刘亚男、赵蕊蕊,以及目前坐在央视前,担任解说的冯坤。

当年的主力二传,如今坐在屏幕前,看着后辈们征战沙场,眼里满满都是当年自己的倒影。

这是整整一代人的传承。1994年出生的朱婷,雅典那一年理应小学尚未毕业;老大姐魏秋月,当年也不过只是花季少女;至于年龄最小的龚翔宇,更是只有17岁。或许她们,也曾随着自己的父母家人,坐在电视机前,为当年的冠军之队拍红了小手。时至如今,她们纷纷长大,终于轮到自己站到前台,延续女排的荣光。

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慨,单枪匹马的中国人是龙;聚合在一起的中国人,就不是那回事了。而在体育赛场上,这一点似乎也在绝大多数的场合都能得到验证。君不见奥运夺金的项目,大多都依靠中国运动员的个人奋斗,相反依靠集体协作的项目,往往无法取得优异的战绩,尤其是象征团队协作精华的三大球项目,总是习惯性的给国人添堵。然而凡事都有例外,比如女排。

某种程度上来说,女排承载着中国体育集体项目的灵魂,象征着团队协作的至高结晶。与荷兰队一战,全队12人人人登场,个个拼命。其实论实力,中国女排并不比荷兰队强出太多。因为每一局比分,中国队都只以2分的优势胜出。然而就是这样惊心动魄的较量,方能显现女排精神,方能彰显英雄本色。

坚忍,顽强,拼搏。胜利没有捷径,从小组赛的磕磕绊绊,仅排名小组第四;从鏖战东道主巴西,最终在两万人的嘘声中以3-2淘汰东道主,到今日力擒欧洲豪强荷兰,复仇成功。中国女排在不经意间,挑选了一条最艰难的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巅峰,近在眼前,已经触手可及。

姑娘们高昂着头颅,带着一身骄傲,不断前行。

女排精神心得体会篇6

里约奥运,女排姑娘们拿下了中国代表团最让人激扬振奋的一枚金牌。

小组赛险些不能出线,几天内面貌焕然一新,连续逆转刚刚打败自己的对手,问鼎冠军。这是奥运历史上并不多见的奇迹,这是体育拼搏精神的完美写照,堪称奥运史诗。

比金牌更重要的是,女排的不馁不弃、坚韧顽强、团结奋斗,无比强烈地激发起全社会的民族自豪感,激活对上世纪80年代燃情岁月的集体回忆,凝聚起对某些崇高精神价值的共识。

我们处在一个越来越丰富多样的时代,观念认识激烈碰撞,带来许多颠覆革新,也带来撕裂和分化。小到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知,大到国家社会的走向,都与此息息相关。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很难做到整齐划一,但也需要共同奋斗的凝聚力,明确稳定的价值观。女排在里约的表现,如同校准器,也如同粘合剂,打通了几代人之间对民族自豪时刻的记忆,弥合了不同群体不同个人之间对奥运之于体育、奥运之于国家的认识。老老少少都在观看谈论女排比赛,女排精神重又成为全社会高度认可的坐标。

从上世纪80年代诞生起,女排精神就超越了体育界,激励着各行各业的人们,重塑民族自信,相信奋斗的力量,为了国家民族的崛起,为了更好的未来,努力拼搏。重返世界体育舞台的中国体育,短短几年就铸造了女排这一王者之师。重回全球现代化征途的中国,30年时间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女排奇迹、女排精神,作为先行者,作为榜样,激励了中国奇迹、中国精神的塑造,成为改革开放时代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和内核象征。

今天,世界处在多极共竞共进的时期,中国面向全面小康社会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百年目标,正在将改革向全面纵深推进,正在发起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攻坚之役。这个时期,国家的前路和女排出征奥运的`前景有许多相似之处。有一定实力,但也充满不确定性。关键就看如何认识自己,有没有自信,够不够凝聚,能不能拼搏。

女排精神既是时代环境造就的,也是超越于时代的。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国家的环境,世界排球的环境,变化巨大。两代中国女排分别在不同的时代,书写了传奇,她们带给国民的激励和鼓舞,她们塑造的精神元素,有所不同,但也基因相连,那就是迎难而上,无惧无畏,为了伟大的目标咬牙并肩,顽强拼搏。

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历史进程,难免曲折起伏,但不能丢的,是历史积淀的自强自尊,是血脉相连荣辱与共的心气凝聚,是拼搏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豪情。情怀在,精神在,就有面对困难的底气勇气,就有毫厘胜负之间顶得住的竞争力,就有再攀高峰的希望和可能。

女排精神心得体会篇7

北京时间8月19日,在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女排半决赛上,中国女排3比1力克“黑马”荷兰晋级决赛。这是中国队自1984年、1996年和2004年后第4次获得奥运会决赛资格。很多人都在电视机前观看了这场激烈的比赛,并被女排精神所感动。赛后,一些文艺界的大咖们也纷纷发表微博表示对中国女排的钦佩之情。

央视著名主持人赵忠祥在微博中说道:“中国女排又下一城,艰苦卓绝,一往无前,气势如虹。感动与感谢,谢谢郎平和年轻的队员给我们的教益、启迪、震撼与力量。也向对手荷兰队致敬,有她们的出色表现才使这场比赛步步惊心,精彩纷呈。”

刚刚在里约结束一场个人演奏会的钢琴家郎朗,在演奏会一结束第一时间关注女排的赛果,看到女排获胜后,郎朗激动的表示:“刚刚结束音乐会!恭喜郎导,恭喜女排的姑娘们!郎导邀请过看女排比赛,但每次都错过,还好幸运的我今天能在赛前探探班。太可惜今晚有音乐会错过比赛,但一结束音乐会就开始关注比赛,队员们都太牛了,几次反超,一分一分咬得很不容易。再次祝贺郎导和女排姑娘们!”

黄晓明也观看了这场比赛的直播,并坦言郎平是自己的'女神。“小时候奥运最爱看中国女排打球,那时候郎平就是我的女神,今天赢得太不容易了!看得我心要跳出来了!女排姑娘们加油!感动!决赛看好你们!”

而在香港,也有娱乐圈的明星们收看了这场比赛。李克勤赛后发微博道:“要学习中国女排的精神,不能给别人看低,拿出自己的实力来,一定会有吐气扬眉的一天!”

钟镇涛则配图表示:“为中国女排喝采!金牌在望!!加油!!”

女排精神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航天精神的心得体会7篇

对黄文秀同志精神心得体会7篇

学习精神科学习心得体会7篇

西迁精神心得体会7篇

谈中国精神心得体会7篇

雷锋精神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

雷锋精神的心得体会7篇

关于工匠精神的心得体会7篇

98抗洪精神心得体会7篇

爱党的精神心得体会7篇

女排精神心得体会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9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