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止浪费演讲稿5篇

时间:
Gourmand
分享
下载本文

我们需要在演讲开始之前就准备好自己的演讲稿,要想演讲顺利,就必须要认真思考你的演讲稿,下面是吾优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制止浪费演讲稿5篇,感谢您的参阅。

制止浪费演讲稿5篇

制止浪费演讲稿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我今天国旗讲话的题目是《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古人言“尽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我们人类社会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都将艰苦朴素作为一种美德。联合国专门把10月31日设立为“勤俭日”,时时提醒人们在新世纪仍然要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

但是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铺张浪费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有些时候,节约成了小气被人笑话,更有些时候,节俭却被当成贫穷的表现。我们需要在全社会改变那种所谓的虚荣消费心理和浪费观念,需要重新认识老祖宗留下的千年传统和良好美德。

回想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注意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每天早、中、晚三餐饭后,食堂里几只装剩菜剩饭的大桶里堆积了许多米饭、剩菜;白天光线充足,总有几间教室拉着窗帘,灯却亮着;拧开龙头,没开水,不关便离开,等温度达到了,水哗哗直流;许多纸张只写了几个字就扔进废纸篓;正餐不吃,到宿舍吃零食……这种种不正常的现象都让我们心惊和心痛,是我们在不经意中就造成了诸多浪费。为什么我们却忽略了这些细节?关键是我们没有将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没有将节约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并形成一种观念。

节约,是对家庭幸福的盘算,更是一份社会义务的担当。节约是一种远见,一种态度,一种智慧。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所以今天,我们应该大声倡议:

1、牢固树立"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思想,人人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

2、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开展节约"五个一"活动。即:节约每一滴水,水龙头用后及时关闭,发现水管水箱有滴、漏水现象,要及时报告;节约每一度电,做到随手关灯,人走电器关;节约每一张纸,作业本尽量做到正反面都用;节约每一粒米,用餐时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节约每一分钱,我们应该合理使用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每一分钱。

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这样的话:不简单,就是将简单的事做千遍万遍做好;不容易,就是将容易的事做千遍万遍做对。只要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牢固树立节约意识,同学们,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入手吧,把节约落到实处,那么对于我们学校以及整个社会来说,那将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各位老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真正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制止浪费演讲稿篇2

——发扬优良传统,厉行勤俭节约!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志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发扬优良传统,厉行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在物质不富裕的过去,需要勤俭节约;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资源不断富足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应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意在号召我们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做勤俭节约的践行者,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品格发扬广大。

发扬优良传统,厉行勤俭节约,是被历史印证了的正确选择。纵观中国历史,有数不尽关于勤俭节约的历史典故和事件。从节俭力行赐而不受的晏婴,到一钱太守刘宠,从一代名相魏征,到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再到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他们勤俭节约的故事无一不是对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古训的有力诠释。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正是主席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指引着几代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使年轻的共和国迅速医治了战争的创伤,甩掉了一穷二白的帽子,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发扬优良传统,厉行勤俭节约,是由时代现实决定了的必然选择。也许有人会说,以前国家穷,我们不得不勤俭节约,今天,中国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们的生活富了、腰包鼓了,浪费一点也无妨。的确,随着人们的消费习惯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适当提高消费水平可以理解,但这决不能成为丢掉勤俭节约这个传家宝的理由。因为同样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我们还是世界农产品进口大国,资源短缺问题,粮食的平衡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我们的人均gdp尚在世界百位之后,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我们须臾不能忘。它决定了我们的国家根本经不起铺张浪费的折腾,决定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须臾不能丢,反对铺张浪费的主张须臾不能忘。经济学家说过,奢侈是公众的大敌,节俭是社会的恩人。然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我们不能逾越,人口众多的现实我们一时不能改变,资源匮乏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不能逃避,那么,直面现实和矛盾,试想,如果人人都能躬行节俭,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我们将为国家省下多少资源,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

发扬优良传统,厉行勤俭节约,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行中国人在欧洲一家餐厅用餐后,由于桌上剩了1/3的饭菜被罚款50马克。工作人员解释道,虽然吃饭的钱是你们的,但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理由浪费。在全社会正掀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热潮中,这则故事着实发人深省。常听到有人振振有词:花钱消费是个人自由,浪不浪费他人无权干涉。殊不知,浪费行为的溢出效应侵蚀了社会资源,浪费就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了,它更关乎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从这个角度看,厉行节俭、人人有责。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家,更存在于一个大家,所谓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如果每个人都不负责任地浪费资源,那么当人类仅剩的一滴水是地球的眼泪,仅剩的一抹绿是地球的记忆时,恐怕我们谁也逃不过自然的惩罚,那时,,谁还敢说浪不浪费是个人自由?谁还敢摆出事不关己的姿态?节约体现的是一种忧患意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深谋远虑,一种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未雨绸缪,因此,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厉行勤俭节约不仅是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发扬优良传统,厉行勤俭节约,要从思想上彻底扭转观念。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必要的浪费是由错误的观念造成的,例如扭曲的消费观——面子消费。不少人认为凡事要大操大办、宁剩毋缺面子上才挂得住、人情上才过得去,更有些人甚至打肿脸来充胖子也要装排场、讲气派,劳神伤财、浪费资源不说,还给以后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也有一些人虚荣心膨胀,一味炫耀消费,不选对的,专挑贵的,以此炫耀财富、夸饰身份、显示地位,有数据显示,中国人奢侈品消费占全球的四分之一,网上也经常报道中国人出国时疯狂购物,使西方发达国家大为震惊。难道中国真的高度发达、中国人真的一下子富起来了吗?显然,这与我们的国情并不相符;是中国人都忘记了勤俭节约的传统了吗?也不是这样的。造成这种浪费,其实是中国人好面子的观念和虚荣心在作祟。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互相攀比,在虚荣心驱使之下追求体面、排场,自觉不自觉地花了许多冤枉钱,浪费了许多宝贵资源。因此,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我们要从扭转思想观念做起,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放下所谓面子、收起个人虚荣,对家庭经济、对社会资源负起责任。

发扬优良传统,厉行勤俭节约,是国家公职人员廉洁自律的必然要求。中央八项规定明确要求,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对国家公职人员来讲,小到所用的每一张打印纸,大到公车的采购使用,小到一顿公务招待,大到大型活动的组织开展,花的都是公款,是国家和人民的钱,厉行勤俭节约是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公务员队伍中,也有个别人无视公款使用原则,大肆铺张浪费,超标购车、公款吃喝娱乐、大搞面子工程、中饱私囊,甚至用公款拉关系走后门,谋取私人利益。这些行为严重危害了党风政风、损害了党的形象、伤害了人民感情,事实也证明,这些人是难逃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的严惩的。值得欣慰的是,反对浪费,厉行节约之风正悄然刮起,从中央到地方年底团拜会取消了,名目繁多的宴请会、联谊会减少了,再看看我们身边,一年一度的花博会减少了不必要的鲜花摆放,单位建起了廉政食堂,制定了公车使用管理制度;身边的长明灯灭了,永不关机的电脑下班时关了,办公室空调温度调高了等等,不要以为这是政府抠门儿,因为这些变化正一点一滴地为国家和人民节约资源和财富,政府将有能力去救助更多孤寡老人,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重返校园,为山区的群众修一条出山的路,为干旱地区的群众挖一口吃水的井……作为一名公务员,我们要时刻牢记:我们只有为人民看好钱袋子的责任,没有挥霍浪费的权利;只有勤俭节约、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没有腐化堕落的理由。

于国家而言,勤俭节约是国家品质,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政府是否能赢得人民尊重,更决定着国家长远未来的命运。于个人而言,勤俭节约是生活和持家的基本素养,也是社会的一种道德操守。勤俭国家廉洁,勤俭社会健康,让我们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观念,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将勤俭节约这股正能量传递下去,让我们的国家在节约中更加富强,我们的生活在节约中更加美好。

制止浪费演讲稿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为大家作国旗下讲话,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在开始这个话题之前,我想随便问同学们几个生活上的问题:当你和家人去逛商场,看见你喜欢的鞋在打折,而你这时并不缺鞋穿,你会怎么做?当你在运动场上大汗淋漓,面对众多饮料新产品,你是不是毫不犹豫地挑上一大堆?当你的文具已足够满足你的需求,你是不是还在与人攀比,追求新奇、时尚?你每年用几个书包?你房间里的高档玩具多久增加一次?这些问题似乎在平时并不困扰我们,可是仔细想一想,这些都是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不应该有的奢侈浪费和攀比现象。我要对具有这些行为习惯的同学说:从小养成勤俭、朴素的生活习惯能促成人们各方面的成功,奢侈则会导致失败。

中华民族一向崇尚勤俭,以勤俭为荣,以浪费为耻。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有作为的人都具有勤俭的美德,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勤劳节俭的故事不胜枚举。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一生为百姓造福,做了许多好事,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节俭,三餐粗茶淡饭,从不浪费;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艰苦奋斗四十余年,功勋卓著,但他终生廉洁,不求厚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他们虽身居高位,但从不讲排场,不摆阔气,始终保持勤俭的优良传统,为我们树立了革命领袖的光辉榜样。外国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去开会时身穿洗得发白的工作服,引起旁人侧目,比起她身边那些追求时髦的女郎,又有谁会想到她就是镭的发现者,是对人类科学作出卓越贡献的最伟大的人呢?

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淡薄可以明志,玩物可以丧志。勤以励志,俭以养德。这些都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清朝的八旗子弟就是丢掉了勤俭的传统,从而葬送了清王朝。一个王朝衰败的残酷现实难道还不能警醒世人:奢华浪费必然导致失败!难道我们还意识不到勤俭这个优良传统应该成为每朝每代,每个后人应该传承的一种文明和美德吗?

“勤如摇钱树,俭如聚宝盆。勤劳又节俭,富裕长万年。”历史已迈向二十一世纪,勤俭的传家宝仍需代代相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养成勤俭的好习惯,关键在于从小培养,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近来我们不断看到校园里有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同学把吃剩的点心、不合口味的面包随意丢弃;

教室后面常常有喝剩的饮料无人认领;

讲台上、专用教室里常常有人拣到成套的美术、手工用具;

失物招领处的没有主人的东西在与日俱增。我们每个同学不妨都想一想,你珍惜这些用父母血汗钱换来的物品吗?如果勤俭、朴素是一张满分为100的卷子,你能考几分呢?

社会每天都在进步,生活条件都不再象旧社会那么简陋,并不是说要大家再穿上有补丁的衣服,啃树皮挖草根,而是在个人生活上不挑吃穿,不乱花零用钱,不摆阔气,不图虚荣,不搞攀比,不向父母提出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高要求,要节约粮食,爱惜学习和生活用品,要与同学比勤劳,比节俭,比学习,比成才,比将来谁对集体、对社会的贡献大,做一个品德高尚、智力均衡、体魄强健、情趣高雅、勤劳朴实的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今天就开始吧,和勤俭交朋友,让他成为你举手投足的好习惯,你会发现你越来越成为一个大方的人,热爱生活的人和受人尊重的人。

我的演讲完毕。

制止浪费演讲稿篇4

大家下午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勤俭节约,永恒的话题。

在座的各位一定从小就会背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时候我们就知道要节省一粒米,农民伯伯太辛苦,我们吃的每一口粮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浇灌的。千百年来勤俭节约的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进步史中。古人有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即使在今天,人们越来越讲究吃穿,讲究档次,国家也鼓励消费。但我要说的是鼓励消费,更要严禁消费过程中的浪费,别忘了“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更别忘了“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勤俭节约至今仍然是我们应当树立的正确的荣辱观,人生观。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句口号,在当今时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被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和使命。

古今中外,无论是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都将艰苦朴素作为一种美德。联合国专门把10月31日设立为“勤俭日”,时时提醒人们在新世纪仍然要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不得不勤俭节约。李商隐有句名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也反复证明了这个道理: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没有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没有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出现一种比阔斗富的不良现象,把勤俭的美德当作“过时”的观念加以否定,以致出现以铺张浪费为荣,艰苦朴素为耻的歪理。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我们的学校里也屡见不鲜,例如:水龙头中的长流水,教室、办公室中人去灯不熄,教室外的垃圾桶里还可以用的书本、文具、还没有吃或者没有吃完的水果、点心、牛奶,扔掉的一次性的碗筷、塑料袋等等。勤俭节约真是一种过时的观念而应该丢弃吗 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经济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尚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是比较贫穷落后的。在城市里,还有许多下岗工人靠社会救济金生活,在农村,还有许多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在西部山区,还有许多人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奔波。我们国家还没有富裕到可以比阔斗富的时候,勤俭节约的美德不能丢。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时刻牢记勤俭是美德,节约是责任这句话。

勤俭是建立在“勤”与“俭”的结合上。只有勤奋才能创造劳动成果,只有节约才能珍惜劳动成果,而两者的实现贵在行动。为此我校少先队、团委和学生会将本周定为我校的节约环保周,希望同学们身体力行,勤俭节约。

制止浪费演讲稿篇5

在座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爱惜粮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但是在这个经济发达的时代里真正能做到珍惜每一粒粮食的人有几个?曾经的我也是一个不懂得节约粮食的孩子。

小的时候,我非常挑食,不爱吃蔬菜,不爱吃面,就是吃喜欢的大米时,也是好像嘴巴下面有个洞一样,边吃边撒到桌子上和地上。心想这样就可以少吃点饭了,总之每一顿饭连撒带剩都要倒掉半碗饭。妈妈总是头疼我挑食浪费粮食的坏毛病。在一次外出旅行时,我们路过一个灾区的希望小学,看到了那里的留守儿童。一个小弟弟用黑乎乎的小手捧着馒头仔细地一口一口地吃着,生怕撒下一粒馒头渣,就着咸菜完成了一餐饭。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每天我吃饭的时候浪费的粮食可以够一个年龄小的朋友吃一顿的了。我怎么可以这样呢?到这时我才意识到我的无知和可笑,以前的我天真地认为粮食是取之不尽的,而不知道粮食对我们来说如此珍贵!

于是,从此之后我就暗暗下决心今后要节约粮食、爱惜粮食并付诸行动,吃饭的时候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外出就餐时,吃不了的也会打包带走。改掉挑食偏食的坏毛病,节粮爱粮从我做起,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

同学们,我们一起为爱惜粮食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吧!

制止浪费演讲稿5篇相关文章:

不能浪费粮食的作文8篇

餐饮浪费演讲稿7篇

不浪费的倡议书6篇

舌尖上的浪费倡议书6篇

不浪费粮食倡议书6篇

反浪费粮食心得体会6篇

不浪费的倡议书模板6篇

杜绝浪费水的作文7篇

不浪费粮食倡议书优质8篇

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的倡议书7篇

制止浪费演讲稿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