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最重要的是选择跟题目相关的素材,优秀的作文需要有实际栩栩如生的桥段,以下是吾优心得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借竹子喻人的作文6篇,供大家参考。
借竹子喻人的作文篇1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以上的诗句是由中国大文豪苏轼所作。可见竹就是一种十分值得赞颂的植物,它在古人眼里有君子之称,其外貌及特质都显出君子雅士的情操。
竹子外形笔直,夏天不怕酷暑,冬天亦不惧霜雪,就算土壤贫瘠也不会凋谢,砍伐过后又可再生。可见竹是一种十分顽强的植物。苏轼虽然仕途不顺,被多次贬官,仍能笑看人生,不轻易放弃。之后,正如元朝文人虽不被重视,地位只仅次于乞丐,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放弃文化学说,依然苦读并令中国之千百年积淀的历史文化得以继续传扬。以上两例都能显出文人身上具有竹的坚韧不屈,这特质是值得欣赏学习的。能在绝境中熬出来是艰辛的,我们需要赞美那些坚韧不屈的文人!
竹外皮坚硬,内里却空心。这特征与君子文人虚怀若谷的性格相符。人应该明白自己的长短处,虚心受教,长处应保留,短处也要通过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作出改善。齐景公嗜酒,但虚心接纳下臣晏子的谏言,勇于改过,不因身为国君就自以为是。
春秋战国时代,赵将廉颇负荆请罪亦显出虚心认错的美德。现在如齐景公和廉颇那么虚心的人少之又少,所以拥有虚怀若谷的品格就是应被高声赞扬的!
竹一节一节向上生长,显出文人气节。楚国诗人屈原坚持要有自身的高尚气节,不变心从俗,一心为国家人民是令人敬重的。他清高有节受后世尊崇,端午节的出现就证明了他的气节是受万民景仰的。汉朝霍去病献身保卫国家多次远征塞北,却不图自身安乐享受。他为国为民的高尚气节使他名流千古。竹那正直不阿、清高有节的特质正是值得世人传颂的!
竹亦可做成不同的竹器,如竹桌、竹椅、竹篮等,这象征中国文人雅士在何时何地都能发挥其作用。孔子曾任官为鲁国效力,又创立儒家学说在教育方面作贡献。可见孔子有竹的多样化,能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发挥其才能。
竹虽看似平凡,但其特质却与君子文人应具备的特质不谋而合。坚韧不屈、虚怀若谷、清高有节、在何时何地都能发挥作用,这都是君子文人独有的。竹哇!你的清高、坚毅、虚心真叫人尊重。让我们一起赞颂竹那高尚的品德、传颂那些拥有竹一般特质的中国文人吧!
借竹子喻人的作文篇2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古人对竹子的赞美,而我也深有体会。
有一年,家里买了一些竹子,并把它们栽在了小区的空地里。一开始,它们看上去十分渺小,放眼望去,几乎看不到它们的存在。过了一个月以后,这些竹子还是一动不动,我有点心急了,便去问姥爷:“为什么我栽了半个月的竹子还是一动不动啊?”老爷笑了笑对我说:“这个可不能告诉你,到时候你自然会知道答案。”我半信半疑,但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等待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坚持每天给它浇的水,还悉心地给它施了更多的肥。又过了两个月,还是不见它长大。但是,我又想起了姥爷的话,还是忍住了……
一年后的一天,我还是像往常一样来查看竹子。没想到一夜之间,它居然长高了10厘米有余。我十分兴奋的把所有人都叫了过来,他们看到这幅情景都不约而同地笑了笑,这时我才知道其实他们早就知道了答案。我也尴尬地笑了笑。
接着,一天、两天……几日之内,竹子竟长了一米多高,我十分吃惊。但是,还是不明白姥爷那时说的话。
又过了一年。那一天,我印象十分深刻,乌云密布,北风呼呼的吹,仿佛所有的植物都在随风跳舞。突然,“咔嚓”一声,一棵树轰然倒下。接着,外面下起了大雨。这时我想起了我栽得那些竹子,心中开始为它们担忧起来。
一天后,大雨停了,我迫不及待地跑向那些竹子。本想着去收拾残骸,却惊奇的发现那些竹子还活着,而且生机勃勃就好像那场暴风雨没有发生过。再回头看向后面那些花花草草竟是一片狼藉。这时,我伴随着惊讶和不解跑回了家里。到了家里我问道:“为什么昨天风雨交加,但是这些竹子还是屹立不倒呢?”姥爷笑着说:“第一年竹子一直都在地底扎根、吸收养分,到了第二年,才会一鼓作气长到了两三米的高度。”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
做人不也正是如此吗?不要担心你的付出得不到回报,你只管像竹子那样深深地扎根,汲取养分,终有一天能一鼓作气的完成生长。
借竹子喻人的作文篇3
日历一页页地翻过去,时间匆匆流逝。
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灯。我正准备打开书包做作业的时候,突然间没电。这个时候,我想起被我嫌落在角落的半根蜡烛。
蜡烛十几厘米长的东西,在别人的眼中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但它却能给我们带来好处,在没电的时候,蜡烛能给我们带来一丝光明、一点浪漫、一些温馨,每次想到蜡烛就会想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想蜡烛不仅是给我们光明,更重要的是它那一种奉献、牺牲自己的精神。就像老师一样把他一生的知识毫不保留的灌输给我们。
老师们是一枝不起眼的蜡烛,在关键时刻默默奉献的蜡烛,他们牺牲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然而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的栋梁之材。老师是无私的,他们配受一切赞美。
借竹子喻人的作文篇4
风霜雪雨。难怪白居易在《题窗竹》中留下这样的佳句:“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竹,拥有永不消失的春天。
松树,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树,使人想起了将军;而修竹呢她使人想起了隐者。竹轻盈细巧、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不染,她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清代诗人郑燮这样赞美道:“一节复一节,千校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她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却终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
置身万倾碧波的竹海,只见苍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弯弯新竹,却又象柔情似水的少女;举目望去,那成方成阵的竹林,就象一队队,一排排跨马飞戈的兵团,而当漫步两旁茂竹夹道,竹叶轻轻拂面,又显得万般温柔,宁静和幽雅。刚柔相济能屈能伸,这又是竹的另一品性。“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这副对联,道出了竹子的博大胸怀与豁达开朗的性格。
那怕是在条件艰苦的破岩中,竹子也能顽强生存;她不求索取,只有奉献。竹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竹笋做的.佳肴,为人类所食用;用笋衣缝的布鞋,忍辱负重,默默承受着煎熬。竹子制作的竹凉席、竹家俱、竹胶板、竹筷、竹厅、竹工艺等要有尽有。在成宁竹乡,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说,道出了竹乡人与竹密不可分的关系。竹乡人打的是竹伞、戴的是竹笠、住的竹楼、坐的是竹椅、睡的是竹床、吃的是竹笋……竹子还以她残留的校丫扎成扫帚,为人类清除污垢,就是竹沫、竹头等,也在灶底燃烧,发挥光和热。有幅对联这样写道:“竹头虽微餐餐灶底炊肴馔,器皿虽小户户厨中要斗筲。”竹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竹为人类奉献了自己的全部。这真是“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
修竹千竿,情牵历代诗人,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子精神在华夏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借竹子喻人的作文篇5
乡下老家的人多爱竹,房前屋后,总会种上那么几株。村南头的河边,更是有一大片竹子。风吹过,水波粼粼,竹叶娑娑。
夏天,这里是避暑纳凉的好地方,年逾古稀的老人们总爱拎着小凳子,在中午饭后过来,吸一口新鲜的空气,与老伙计在一张老石桌上喝茶、下象棋,不时还聊聊自己的往事。一张石桌,一壶清茗,几个老翁,衬着一片竹林,成为了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竹子,给淳朴的人们带来了快乐与闲适。
其实,竹与竹在不同环境中,景色也是有区别的。比如,竹子的数量不同,给人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竹子在只有一株或几株的时候,能让人把目光锁定,凸显出竹子的苍劲有力,棱角分明,或弯或直,姿态各异,是一种坚韧遒劲的美。而大片的竹子,则有一种深邃的感觉,尤其是在夏天,与炙热的太阳正好相反,竹林向四周溢着清凉,进了竹林,仿佛被一片阴影中的暗绿吸了进去,无处不感受到清幽恬静的美。
竹子的美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他们以不同方式来赞颂它。从文与可画竹时的“胸有成竹”到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再到郑燮的“咬定青山不放松”,这些耳熟能详的典故与诗句透露出了古人对竹的喜爱与崇敬。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竹与梅、兰、菊并列为“花中四君子”,更是“岁寒三友”之一,代表的是谦虚、气节、坚韧不拔,更代表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重要的高贵品质。
可是当今,随着生活现代化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竹,正在渐渐地被人们淡忘,我们不能就这样让竹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人们不如多找些闲暇时间,将忙碌、烦躁的心平静下来,端上一杯茶,细细地品味一棵竹,试着与竹交朋友,甚至成为一株竹子。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天气,总会有不同的体味。说不定什么时候,你就能真正悟出;竹子为什么能在岩石中扎根,在风雪中挺立。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记住:不论怎样,竹的品质都应该在我们心里,永远不能丢。这,就是做人的本分吧。
借竹子喻人的作文篇6
有人喜欢美丽的牡丹,有人喜欢劲拔的松树,有人喜欢妩媚的玫瑰,而我却喜欢竹。自古以来,有无数仁人志士,把竹刻画,把竹赞美,把竹歌颂!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竹石》流传千古,竹子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被人们描写得淋漓尽致。竹子抓住青山一点儿也不放松,它的根深深地埋进了岩层,默默地生长着。不管条件多么恶劣,都不放松,它都会顽强地生存下来,茁壮生长。它那种“咬定青山”的坚韧,是多么令人钦佩啊!
一场曼妙的春雨过后,新笋破土而出,是那么生机勃勃。酷热的盛夏,青翠的竹子傲视阳光,似“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竹子不管是炎热的酷夏,还是寒冷的冬天,它始终是郁郁葱葱,婀娜多姿。
望着萧萧秋风中的翠竹,我心生无限敬佩。它们凌寒而生,坚韧不拔,这正好印证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那一刻,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坚强不屈的红军战士、失败了三千多次却依然坚持的爱迪生、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他们的精神不都和竹子一样吗?
竹,是极其平凡的,却有着惊人的毅力。我赞美竹子,更赞美具有竹子精神的人。
借竹子喻人的作文6篇相关文章:
★ 夸人的作文5篇
★ 人的价值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