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有序的教案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井然有序,教案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吾优心得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二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难点: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看图,思考问题:小猴摘了几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
引导: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如果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
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1)各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说说分的过程。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我们通过分一分知道了可以分给4只小猴。如果我们不动手分,那该怎样想呢?
学生交流想法。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2÷3的商是几?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小结。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完成第“做一做”。
(1)要求学生利用口诀独立解决,并想想这些题目有什么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
学生认真观察图,说说图意。然后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检测】
必做
1填一填
(1)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2)12根小棒,每3根围一个三角形,能围几个三角形?
选做
2想一想,写2个除法算式
(1)三五十五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教案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的整理与复习。
复习课不好上,提起做练习,同学就苦闷的不得了。有没有方法让同学在复习课中也感受到快乐呢?心中有了这个想法,我就将课定位为“快乐除法。”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系列活动,让同学自主参与除法练习,体验除法计算的意义和价值;
2.在做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同学的计算能力和区分能力;
3.通过整理《除法表》培养同学的归纳整理与应用能力。
定下了教学目标,我进行了第一次公开课教案,过程为:
1.情境引入:引出除法在生活中的普遍性,让同学了解学好除法的意义;
2.除法接龙:让同学进行除法计算能力的.初步检测,并交流提高能力的方法,使同学发生向上的动力;
3.合作计算:4人小组合作完成81道表内除法算式题。
4.合作整理:4人小组合作整理81道算式,形成《除法表》。
5.应用提高:结合同学的学习,为同学提供应用的时空。
自我感觉预设得很完美。当我做好教学准备兴冲冲的走进教室,却是灰溜溜的走出来。一堂课足足花了51分钟,同学仍停留在整理除法表这个环节上。他们忙乱而不得法,个个喜笑颜开,何来快乐可言?“问题究竟出在哪?”冷静的考虑一下,造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我的设计脱离了同学的实际水平,要4人合作整理81道表内除法算式,要求太高了,简直是为求同学的活动而活动,假!
有了一次失败的教训,我在选择教法和学法时,更多地考虑同学学习中的体验,更多地引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和交流。既然81道算式对于小朋友来说很多很多,我就让他们感受到多,问同学又什么好方法来把这么多的算式进行有效的整理。把主动权交给同学,相信他们能想到好方法来达到最优的效果。
二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较熟练地掌握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
难点: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算练习
24÷3= 8÷4= 10÷2= 27÷3= 18÷6=
12÷2= 15÷5= 36÷6= 20÷4= 30÷5=
2、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
( )七二十八 ( )九五十四 ( )八五十六
( )八四十 ( )八二十四 ( )九七十二
3、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求商的?
24÷6= 想( )六二十四
32÷4= 想四( )三十二
二、新课
谈话引入: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阳光小学的同学们开始为庆祝自己的节日做准备啦。你们看,他们在做什么?
三、解决问题,掌握求商方法
(1)每行挂几面?
观察例1主题图,同学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56÷8)
你是怎样想出商的?(除数是8,想8的口诀七八五十六,所以56除以8等于7.)
如果把56面小旗挂成7行,平均每行挂几面?怎样解答?(56÷7=8)
比较56÷8=7 56÷7=8,你有什么发现?
(商和除数交换了位置,用的是同一句口诀七八五十六求商)
(2)每组几颗星星?
出示主题图中第二组的同学们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同学们做了49颗五角星,平均分给7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几颗?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49÷7=7,除数是7,想7的口诀七七四十九,商是7)
(3)能摆几行?
出示主题图中第三组的同学们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同学们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
同学们独立解决这个问题。(27÷9=3,除数是9,想9的口诀三九二十七,商是3. )
(4)小结,揭题
1、算法: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
2、用到了7、8、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5)试一试
课本39页做一做第一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回忆计算过程,大家总结算法。
三、巩固练习,熟练掌握
1、帮小猴子摘桃
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各组出9名同学,一人一题,直接写出得数,哪组算的又对又快,这组就可以帮小猴先摘到桃。
两组学生比赛,算完核对结果。
2、小鸟回家
依据小鸟口中的算式卡片,用打手势的方法判断,比如21÷7=3,这只小鸟住3号房子,你们就打3的手势。
3、3、4、5、6题做书上,集体订正。
四、学生谈收获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用7、8、9的口诀求商
56÷8=7 56÷7=8
(七)八五十六 七(八)五十六
49÷7=7 27÷9=3
(七)四十九 (三)九二十七
二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教案篇4
?学情分析】
这是一节“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课,之前学生已经对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的运动现象有初步的认识,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应用所学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运动的知识,欣赏并创造图案,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逐步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能使学生辨认生活中的一些图案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平移、旋转等运动得到的。能在正方形中设计图形,并能用所设计的图形通过轴对称、平移、旋转等运动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图案,能将多个同样的图案利用图形的运动拼在一起,并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形的运动。
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用图形运动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在想象图形运动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欣赏图形的运动所创造出的美丽图案中,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
?教学难点】根据给定的图案找基本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正方形纸剪刀胶棒正方形磁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我们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在哪里呢,我们倒数3个数把他请出来,怎么样?
生:齐喊3 、2、1教师出示课件放录音,同时让学生欣赏图片。
师:这些图案美吗?你们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见过这些图案?
生:桌布墙纸手绢围巾窗花地砖地毯等物品上见过......
师:你们真会观察。不过,老师相信你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每一个人都能设计出这样美丽的图案,都能成为一名小小设计师。
揭示课题小小设计师
二、自主探究,实践操作
1、呈现素材,认识基本图形
师:这个图案可以看成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形状一样吗?教师用课件演示圈出图案中的四个部分。
生:同桌交流,,教师抽一生讲解。
2、动手演示,体验图形的运动
师:这些基本图形分别通过怎样的运动,才能得到现在这些图案呢?
(1)学生活动。用基本图形摆放在图案中,一边演示,一边说出基本图形的运动方式。
(2)动手体验。利用课件让基本图形运动的过程演示出来,同时让学生举出自己的右手,一边说出运动方式、一边用手势演示基本图形的运动方式。
3、独立拼摆,感受一个图形的变换
师:刚才是哪个图形在运动?
生:基本图形
师:你们觉得基本图形复杂吗?
生:很简单
师:是啊。简单的基本图形同样可以拼成这些美丽的图案,根据什么?
生:根据图形的运动。
师:你们想不想用这个简单的基本图形,通过图形的运动,拼出和老师不一样的图案呢?
(1)独立操作,动手拼摆
(2)展示交流,感受不同运动
(3)教师选取8幅学生的典型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讲解这些图案中的基本图形是通过怎样的运动,才拼成了这些美丽的图案。
4、合作交流,认识一组图形的运动
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同一个基本图形,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拼出了不同的美丽图案,你们的好朋友喜羊羊听到了这个消息可高兴了,喜羊羊说:“它要选一幅图案送去做他新家的窗帘”,同时,教师出示课件及录音
师:这是谁的作品?恭喜你们入选。不过,喜羊羊说:“你们送来的图案太小了,他们需要的图案这样大”怎么办呢?,同时,教师出示课件。
生:把基本图形平移
师:是把哪个基本图形平移?
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师:因为大的图形是由四个这样的基本图形组成的一组图形,一组图形平移比一个图形平移要方便一些、快捷一些。
师;请把和这个图案相同的作品拿来平移,先在黑板上演示一组图形平移,再在大屏幕上演示一组图形平移。
师:孩子们,刚才老师只教你们是把基本图形拿来平移,现在你们把整个图案拿来平移,就是把整个图案看成了什么?
生:基本图形。
师:聪明!有了这么一排,接下去怎么做?
生:平移,也就是把整排向下平移。
师:对!这一次又是把整排看成了什么?
生:这一排看成了基本图形,
师:课件演示整排向下平移。
这张窗帘布在你们的共同努力下总算织好了。但是,喜洋洋说,还是达不到要求,知道为什么吗,听听喜羊羊怎么说,放录音喜洋洋说:“同学们,我们要的窗帘布远远要比这个大很多很多”。
师:怎么办?
生:发表不同的意见。
师:你们的意思就是把大屏幕上的整个图案看成基本图形拿来平移,或者旋转、或者轴对称。
非常好!同学们,刚才老师只教你们把基本图形拿来运动,你们能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基本图形,举一反山,了不起。
三、自主设计,尝试创新
师:这么多漂亮的图案,都是老师提供你们的基本图形拼出来的,你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基本图形,有了这个基本图形,就可以拼出更多更美丽的图案。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设计一个基本图形,根据图形的运动,拼成自己喜欢的图案,贴在作业纸上。
(2)每一个同学完成一幅作品,每一小组推选一幅作品全班展示。
(3)全班评选3名“最佳小小设计师”。
四、全课小结
师:孩子们,这节课玩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你们现在觉得这些图案设计起来还难吗?怎样设计呢?
生:只要我们设计出了它们的基本图形,通过图形的运动,就能设计出美丽的漂亮的`图案。
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通过你们的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伟大的设计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未来的设计师们,再见!
二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2、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重点难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学会了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用所学知识继续来解决“派车”这个问题。
板书:派车
二、探索新知
1、先让学生观察本题的情境图,理解图意,找出必要的信息,
提问: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学生回答。 (有25人要乘车,小汽车限乘3人,面包车限乘8人)
2、再让学生独立思考:
(1)可以怎样派车?
(2)你认为怎样派车比较合理?
3、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集体交流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如第(1)小题解决方法有:
(1)派4辆面包车;
(2)派3辆面包车,1辆小汽车;
(3)派2辆面包车,3辆小汽车;
(4)派1辆面包车,6辆小汽车;
(5)派9辆小汽车。以上五种派车方案学生只要说出其中一种就可以了。
4、在引导学生探究第(2)小题的解决方法时,要求学生要说出道理,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学生只要说得有道理就可以。
如:要想派车辆数少一些,便于管理,而且每辆车坐得宽敞些,就派4辆面包车;要求没有空座,就派2辆面包车,3辆小汽车。 ……让学生用“试一试”中表格的形式呈现答案。
三、巩固练习
第9页“试一试”让学生独立填写后集体订正。
二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准确地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并尝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经历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
学情分析
1.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能比较容易的接受本节的知识。
2.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理解掌握轴对称图形,并能通过折叠寻找对称点,会对所给图形作出正确地判断。观察——操作——归纳——判断。
3.对称轴和对称点的寻找。
重点难点
重点: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建立轴对称图形的表象。
2.经历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难点: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准确地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并尝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游戏引入
教师活动:
帮暖羊羊找角
观察图片找出问题,确定角的位置。初步建立轴对称图形的表象。
学生活动:
学生参与游戏,帮暖羊羊找角。
活动2【讲授】分类
教师活动:
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表象来给学具袋里的图形来分类,并汇报分类的理由。
引出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动手分类将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分成一类,将不能完全重合的分成一类。汇报发现
活动3【活动】学习轴对称图形
2、动手制作一个轴对称图。教师示范,边示范边说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
(学生操作,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集体展示创造出来的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3、摸一摸折痕看有什么感觉
引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指导画对称轴,教师示范画的方法,强调易错点。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并独立画出它的对称轴。
(摸折痕。选择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并独立画出它的对称轴,同桌互相检查纠正不准确的画法。)
4、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活动4【导入】练一练,“巩固”对称
(1)练习1
同学们,老师想考一考你们,引导学生完成书上p68做一做。先明确题目要求,再动手完成
(读出题目要求,找到题目中两个具体要求,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同桌互查。再集体汇报。)
(2)练习2
同学们,请你拿出2号学具袋中的图形,折一折,画一画,看看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自己独立先折一折,再画一画,能够发现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活动5【讲授】总结
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不但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还创造了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装点着我们的生活。
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够创造出更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美化我们的生活。
二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