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绑架的演讲稿8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为了在演讲时的发挥更突出,我们在演讲稿的写作中一定要多下功夫,我们在开始演讲之前都是需要将演讲稿写好的,下面是吾优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道德绑架的演讲稿8篇,感谢您的参阅。

道德绑架的演讲稿8篇

道德绑架的演讲稿篇1

什么是道德绑架?所谓道德绑架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以道德的名义迫使他人不得不做的事情,否则就会被骂是没有良心,没有品德。这是一种逼迫的行为,但它穿上“道德”这件华丽的衣服。而现在社会中却时常出现这些事情。

有新闻称,有一名患有尿毒症的十三岁女孩,因家中支付不起昂贵的医疗费用,只好在网上求助捐款。可却有人说,若女孩子被医好,就让她捐出一个肾。这件事情就是典型的道德绑架,“捐款”本来就是一个你情我愿的事情,却要因为是在帮助别人的情况下就对其加以不合乎情理的要求。在别人生死存亡之中,那些网络上的过路人却不忘为此添油加醋。得病的女孩没有义务去这么做。网上的标注也是无理的,更让人进退两难,这种越过了义务的,以道德为载体的行为就是道德绑架。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由我来看,进行道德绑架的人自身利益并不会陨害,于是他们就可以轻便自如,毫无压力的对另人进行道德绑架。毕竟这种行为只会对别人产生不适和尴尬,而自己也无伤大雅,这些让他们失去了感觉,只有一为的体现自己的高尚,从而他们便无所谓地进行了道德绑架。

其次,是因为通过这种行为可以体现自己的高尚,从而满足自己内心的虚荣心。这样的好处都被他们给占尽了,这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像他们这样的坐享其成,更使他们做出道德绑架行为。在对于自己有利而无一害的事情上,自然让他们时常做出这种行为。

道德绑架,用道德去绑架他人,让他人不得不做。做了,让别人陨失,不做,让别人被骂。好坏都轮不到自己,于是他们常常用超乎圣人的道德去要求别人,就好像钱多的人就得捐多点些钱,考试考得好才是孝。否则,就是被言论抨击。这公平吗?这摆明了不公平呀。钱再多也是别人通过自己赚的,考试考得好却杀害父母,这也是不孝啊。既然连文字上的道都了解不清的人,就不要用自己都做不到的要求去要求别人。

道德绑架,它绑架的不只是他人,更是自己!

道德绑架的演讲稿篇2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我总是气呼呼地想。

当心中怀着一份憧憬与希望踏入初中校园时,当哼着小曲第一次蹦跳着踏上楼梯时,当怀着一分青稚三分忐忑踏入教室见到即将的朋友时,当怯怯地拉开椅子坐下抬头看见长长头发的老师笑着在家长中间忙碌时,都不是这样的。

她似乎原本应该是最好的朋友。在充斥着一群孩子笑声的小小宿舍里,她会仔细地观察她们第一次换上略显宽大的校服时的欣喜;她也会笑着从口袋里拿出小剪刀,小心翼翼地剪下孩子们不小心扯下的线头;她还会翻折好粗心的孩子的衣领。在一群孩子的叽喳声中,她不会恼,只会耐心地回答孩子各种各样的“新鲜”的问题。在她承诺下一次来一定会带红彤彤的小番茄时,孩子们才会放过她。下了楼后,她也会抬头望孩子们摆得起劲的手。

她似乎本应是最细心的家人。一群孩子搬着与自己身形不符的大凳子一个一个走向操场,力气小的我走在了队伍远远的后面。到达操场时,高高的男生早已落了座,当什么都看不到的绝望与手中疼痛的委屈一阵一阵地传来化作连连不断的泪珠时,她便成了最知心的家人,麻烦同学一个一个往前挪,挪出了属于我的位置。

她似乎也会有悲伤的时候。当我们低着头听着她诉说自己毕业以来所付出的汗水、努力却仍无成效的不甘时;当我升入初二,听着同学讲述她带领着另一个班级叱咤风云时,却再也见不到她和同学们一起欢笑的场景,而且也憔悴了不少。

这样的老师,又为什么会变为如今日日催促我们早一些到学校、日日对我们严厉批评的老师呢?

有人说老师变了。那么,是什么致使老师放弃与大家一同欢乐的机会,选择变成我们不太喜欢的模样呢?

是仅仅为了白纸黑字的成绩,还是对同学们美好未来的希冀?天空摇了摇头,太阳也不知道。我只希望,她永远是我的朋友,永远是我最细心的家人,笑靥永存!

道德绑架的演讲稿篇3

大家好!今天演讲的内容是“我们都被道德绑架了”。

当有人看到老弱病残需要人帮助的时候,而有人没有出手帮助,导致了很严重的后果,比如死亡或者怎么样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开始数落这个人的人品有问题或者是这个没有道德什么的,或者说这个人怎么可以这么冷漠。与此同时,并没有人真正的去抛开道德观去重新思考这个人为什么会这么做。而当我们抛开道德观再去看待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就会发现并不是那个人愿意去那么做,而是在这个社会这个体制下无奈的表现,只有这样自保,才不会招惹上不该有的麻烦。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首先,很多人并不懂的知恩图报,起码的谢谢都不对别人说一句,这何不让人心寒?其次,现在也很多人出手帮了,却反而要被人讹诈钱财,而法制却并没有站在真正的受害者一边,得不到保障,这何不让人心寒?最后,现在也很多见义勇为的人,而把自己的生命都搭上了,或许大家都会觉的这是一件很值得大家夸奖的事,可是事后谁又记得你?事后你的家人要怎么生活?如果一个家里就靠你一个人养活,你甩手一走其他人要怎么办?这何不让人觉得付出的代价太大?总总的一切想下来,也就能理解那些不出手的人为什么会那么做。

所以,我们都被最初的道德观所绑架了。

其实,我们的逻辑思维其实很多时候都已经被束缚在一个条条框框里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观。而这三观是直接影响一个人对事物和人的判断。当一个人的三观一旦确立了,在认知里就已经形成了对事物的对与错。而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自然每个人的三观也是不一样的,这就导致了对在同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懂的看法和见解,而对事物和人的评判标准也就不一样了。而在我们的逻辑思维里,道德的分量似乎还是挺重的,这又间接的导致我们大家都容易被道德所绑架。

而这样的逻辑似乎并不能做到去理解和分析一个人的行为。所以我个人认为,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物,如果理性的看待人和物的话,是要抛开自己的三观去看,去想。现在在我看来,这应该才是真正的理性。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容易被道德所绑架。同时,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领悟。

谢谢大家!

道德绑架的演讲稿篇4

有一个女儿,要带自己的家人去看病,他只给老人买了动车的半程票,半程过后,拿着车票的女儿把老人给‘请’了起来。那个女儿要求大学生与其与老人同坐,但是学生因为怕老人生病而拒绝,因而不愿意。两人争执,最后一位中年男人给老人让座,这时候女儿就说了:“年轻人啊,应该多学学。”

对这件事情我认为这是一起道德绑架事件。那位女儿因为自己给老人买到了半程的车票结果因而让别人给自己让座,让别人担负起这样不应该由自己担负的责任,这样的行为是一件道德绑架事件,我们不应该因为这种行为的道德绑架性质而屈服。因为这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题中的女儿说自己想要尽孝心所以才给老人带去看病,并且因为想要尽孝因而道德绑架,让其余的人收到原本不应该自己担负的责任,这种行为只让自己的老人受到屈辱而不会得到被尊重被孝顺的感觉。

我们反对道德绑架,但这个任务却需要很多人的努力,因为这是一个并不怎么容易办到的事情。就像是教师和医生的职业很容易被人道德绑架一般。作为一个老师,普通人普遍认为是应该敬职敬业,这点本来是没有任何的错误,但因为他应该敬职敬业因而要求他无私奉献,无论怎样都必须要做到为学生考虑,而不应该把自己放在某个位置,理直气壮的要求着他们做到一切,需要他们用无数的时间去做孩子的保姆,这种事情甚至还有人认为是理所当然。然而老师并不是孩子的保姆,他们只是一群给孩子授课的人,他们也是如孩子一般的人类,也应该有自己想要的自己所想要做的,不应该因为自己的私欲而要求别人如何如何。老师也需要自由,老师没有义务为他人的私欲而失去自己的身体健康。

我们现代社会,无论是现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古代的‘任意礼智信’无不要求我们腰符合自己的道德观,而别人的一切都不应该我们去做出抉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道理谁不知道,但为什么却还是这般多的人不愿意用这样的观点去看问题,去做出不道德绑架的事件?

我们坚决反对道德绑架,我们也坚决不对他人做出道德绑架,我们应该是如他人一般,做好自己即可。

道德绑架的演讲稿篇5

还记得前几天在微信上闹得沸沸扬扬的罗一笑事件吗?且不论该事件的真假,单就转发该事件的朋友圈来看,就足以让笔者感慨万千。

我是在上体育课的间隙玩手机刷朋友圈时看到众朋友同学都在疯狂转发罗一笑的募捐文章的。说实话,我一直是不喜欢发朋友圈的,除了刚玩微信时兴致勃勃地发了几条朋友圈外,就一直处于潜水状态,但每当我看到朋友圈大肆转发同一条募捐信息时,都会在指间犹豫,要不要跟风转发,可是我真的不喜欢发朋友圈,而且觉得转发的信息也不一定是真实的,于是之前我一直坚持坚决不发朋友圈的原则,可是,这次我却妥协了,也许是因为同为文人,对卖文章募捐这一新形式有种深深的同情,也许是因为这次太多人转发,特别是微信里的同学全都转发了,自己如果不转发,会不会给同学留下冷血的印象,我觉得是后者的原因为主,于是,我在道德绑架中无奈地点击了转发,转发后,觉得自己的良心得到了释然,但又觉得自己像个被强权打倒的士兵,狼狈不已,只不过,这次的强权变成了人们高尚的道德。

道德绑架,是指以道德为砝码,要挟个人或众人不得不做某些事情,我觉得道德绑架现如今已沴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连自由的微信,都受到了束缚。

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道德绑架,或许就在公交车上,公车的让座问题,本来是种自发的美德,现在却成了年轻人的道德绑架,老年人一上车,年轻人就必须让座,若有不让座者,轻则被指责,重则被殴打,年轻人不让座反被老人掌捆的事件已不少见,让座本来是为了让年老体弱者提供更舒服的条件,可现在有些老年人每天退休生活过得舒适,精神饱满,有些身体素质比年轻人还好,站一会可能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相比之下,每天忙忙碌碌的年轻人疲于生活,劳累了一天,刚想在公车上眯一会,却被不分青红皂白的所谓道德给要求让座,如果只是劳累还好,还能強撑下,让就让吧,站会也没什么,可若年轻人遇到身体不适时,是否也要强行站起给健壮的老年人让座?我的朋友就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那天她正好身体不适,头晕的很,本想去医院看病,可就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位老人,一上车看到她没有主动让座,就在她身边喋喋不休地指责她,说她没有礼貌,不懂得尊老,最后我朋友无法,只好撑着站起来给老人让座,而她自己却差点晕倒。我听了她的讲述后不禁唏嘘,如果不让座就被视为道德败坏,那么这种衡量实在是太偏颇了。

而在虚拟生活中,如微信中的道德绑架,也让人头疼不已,就像前文中提到的,当朋友们都转发了募捐信息,或转发寻物启事,这时,你是不是也要必须转发诸如此类的信息,方能显得你有爱心,不冷血,有人情?这样或那样的道德绑架,不管是在现实生活还是在虚拟网络中,都如蜘蛛丝般缠绕着我们,让我们逃脱不得,感到厌恶的窒息。

道德如法律般,本是起着促进规范作用,让人们有更良好的行为,但美德的形成应是人人发自内心的实践,从而传播开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道德绑架却让这种美德成为了个人的作秀,人们做得不情不愿,每每在道德的高压下做出所谓的善行,都会感到一种恶心与反感,这样的善行,在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会不会引起人们的逆反心理,从而索性不做了,如此这般,又怎么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而善行,本来是人们发自内心做出的,人们之所以做善行,是为了获得内心的愉悦,可是被道德绑架的人,是在不自愿的情况下做出的,他们无法在践行美德后获得内心的愉悦,也就无法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美德,在下次没有道德的监控下,会不会变成一种可怕的冷漠?

我们尊重道德,但拒绝道德绑架,让道德在空气中自由的呼吸,比将它强行加压到人的身上,会更让人喜爱。

道德绑架的演讲稿篇6

十一的劲头,不输任何一个假期,依旧人头涌动,我如同往常一样坐公交去看书。

站台上几乎挤满了人,当然不缺前来旅游的。大包小包挤满了过道,似乎看不见一条可以行走的路。

眼看着就要到了时间,不顾三七二十一挤上了最后一班车,人多的几乎令人窒息,找不到喘息的空间。空气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味道,香水,汗味,食物,药膏,当然不缺乏别人的大呼小叫,打打闹闹。

座位上几乎是清一色的小孩和老人,车上每个人都十分有默契的站起身让位给他们。可是在前排,有一个穿着时髦的年轻男子,坐在座位上,对于自己面前的五十岁中年女士的大呼小叫无动于衷。

我竖起耳朵,听到了事情的经过:由于公交车人太多,女士的孩子不想站着,就指着那位男子让他让个座,结果男子并没有去理会,而是继续看手中的杂志。小孩子脾气,开始不停的哭闹,女士就不乐意了,指着男子的鼻子就是破口大骂,说他不懂得爱幼,这么年轻还霸占座位。

我有点生气,不仅是因为女子的无礼,更是因为男子的轻蔑以及对孩子哭闹的不顾。

男子没有像我想象那般对着女士破口大骂,而是看了她一眼,说:“抱歉,我实在是不方便。”又低下头继续看书。

女子见自己目的没达成,就开始对周围人说:“你看这个人,不仅不让座,还没有礼貌。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品德怎么这么坏呢。”这下人群可就如同平地一颗惊雷般炸开了锅,不停的有人对他说,让个座吧,小孩子不容易,谦让谦让。

他放下了手中的书,看着四周的人,眼睛里满是不解和无奈...

“叮咚”提示音不合时宜的响起“下一站,人民医院,下车请准备......”他顿了顿,从座位上起身,一瘸一拐的走下了台阶。人群突然安静了下来,连同那个女子,也顿在那里说不出话,孩子的哭闹也渐渐停止了,仿佛是知道了自己不该任性。

顿时的失语,使我不知所措。从车窗外望见那个男子一瘸一拐的走向医院的大门,脑子一片空白。

直到我下车,那个座位也没有人坐过。

道德绑架的演讲稿篇7

问世间什么最美丽,是明媚的阳光?是灵动的山川?还是微风吹拂着的波澜?我说:最美丽的是我们跳跃的青春!对于我们,青春已经伴着我们走进了大学的校园,大家活跃在这美丽的校园中,拿着课本,背着书包,青春的脸盘上洋溢着阳光的气息,青春的梦想更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编织.

青春的梦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是灯,照亮前行的道路;是火,点燃希望的灯;是路,引你走向黎明.但是,如果我们空有理想而不付诸于行动,我们将一事无成,就如同一万个零不如一个一.理想好比是巨轮的罗盘与灯塔,能够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而行动则是理想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是理想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任何理想,只有脚踏实地得去努力才变得有意义.

有一位哲人说过: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它形象地告诉我们:人不能躺在梦幻式的理想中生活.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都是古人的语言,告诉我们切莫空想,要从点滴开始做起,把理想真正赋予于实际行动中.

当然,实现理想的路上免不了坎坷崎岖,我们需要有决心,有信心,有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面对挫折,我们不能望而生畏,就此却步,要拿出客服困难的勇气,不懈地去努力,面对成绩,则不能沾沾自喜,不思进取,要戒骄戒躁,以此为动力去争取更大的成功,因为,青春正在赋予着我们激情、力量,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有丝毫的懈怠,从而消磨浪费它,我们要在不断追求与奋斗中挥洒青春的色彩,让青春飞扬!

正是青春的激情,鼓舞着我们的斗志;正是青春的芬芳,陶醉着我们的心灵;正是青春的奋斗,成就着远大的理想,昨天的理想,就是今天的希望,今天的理想,就是明天的现实!放飞我们的理想,相信你有改变的力量!放飞我们的理想,心手相通一齐努力的方向!放飞我们的理想,让大海掀起巨浪!让我们理想真正在行动中启航!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道德绑架的演讲稿篇8

以队长的身份带领球队赢得赛季冠军,在与俱乐部合同到期后为实现自我更高的人生价值到转会至竞争对手之处,此举或许有人不解,批评指责,也能理解,但令我没想到的是,球迷们的责骂铺天盖地而来,甚至以“白眼狼”的攻击伤人。因此,我不得已以文章回应,希望大家保持冷静,莫再对此事进行道德绑架,损人伤己。

我自觉问心无愧。带领全队顺利夺冠,我在合同期内尽己所能把球队带上巅峰,若我之前不尽力招致骂声或许情有可原,但我既已履行自己合同期内的义务,在合同终止后加盟他队又有什么错?北兴俱乐部多年栽培之恩,我很感激,也以此冠军报答,但若要以此作挟,束缚我走向更高的阶段,恕我无法答应。我的离开或许让俱乐部有所损失,但仍有许多优秀球员的,它不会元气大伤,而于我,一个球员就是一个向往更多挑战、更多磨砺的战士!目光若只浮于眼前情义,而忘却使自己更上一层楼,不断超越自我的目标,这又何曾不是一种勉强?身为队长,顺利夺冠且恩已报,身为球员,追求超越而意不改,我认为我已尽力平衡二者并努力做到最好。球迷们的责骂,我可以理解,无非是因喜爱而感到遭到“背叛”而产生的愤慨。

但其中言语不禁令我想到“道德绑架”四字。曾有富豪未捐巨款被网友围攻,补捐后却又冷嘲热讽:“现在晚了”。曾有明星晒娃被怒批“不爱国”,曾有名人未及时为受灾人民祈福惹来一群键盘侠问,“你有没有同情心”,如此种.种,和我如今处境岂无相似之处?道德绑架是对别人的行为提高到道德层面进而批判的行为,也许有人认为我如此定义心有不诚,但道德绑架处理对被指责者本人造成心理阴影外,对社会也有不容忽视的危害,强制人们捐款,祈福不仅使本出自内心本善的行为套上生硬的枷锁,还使这样应称赞的善意举动被视为理所应当而不加重视,而这种动不动道德绑架的行为也会使严戾之气散播在社会上,人人自危,以道德制高点批人自己却不反省,最终不利于社会和谐。

我知道仍有许多人不赞同我的做法,但请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我进行道德上的批判与否定。世上很多事情不分对错,不涉高尚险恶,只是立场不同而有了分歧。我自认自己并不辜负北兴俱乐部,也不负自己,也请你们冷静下来,站在我的立场想想,不要横加指责,忘记了一个队长带领队伍付出的心血与努力以及一个球员对实现更高人生价值的渴望。

道德绑架的演讲稿8篇相关文章:

《道德》演讲稿优质7篇

《道德》演讲稿5篇

学道德经的心得体会最新5篇

学道德经的心得体会6篇

道德经的感悟和心得体会5篇

幼儿园职业道德的心得体会5篇

思想道德的心得体会5篇

思想与道德的心得体会范文7篇

道德经76章的心得体会6篇

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总结7篇

道德绑架的演讲稿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