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时,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一个灵活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应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下面是吾优心得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实践教学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实践教学教案篇1
活动对象:小学三、四、五、六年级
活动背景: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视野。
设计意图:由于现在学生所处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太优越,以至于他们除了学习活动之外,很少去接触和了解其它的知识。设计这样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而是想让他们通过这样一次活动,去接触和认识学习活动以外的生活,身心得到愉悦,自我价值得到体验。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认识一些农作物,并能了解有关它们的一些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1)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
(2)培养学生观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美化环境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经过观察、动口、动手、动脑之后,自我价值能得到体验。
(2)通过活动,学生能更加珍惜劳动成果,加深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活动计划:
1、调查时间:二周
2、调查内容:各种农作物的`名称、种植时间、成熟时间、营养或用途是否开花、科属等。
3、调查方式:实地观察,实地查找有关资料,自主选择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4、活动成果形式:学生习作、图画、歌唱,学生谈经历体验,心得体会等。
活动准备:
1、每小组准备一本访察记录本。
2、联系一个种植农作物的典型村。
3、教师或有条件的学生可准备照相机或摄像机。 活动过程:
一、田埂漫游,疑团重重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粮食和蔬菜都是谁种植出来的吗?
生:农民!
师:那你们能说得出哪些农作物呢?
实践教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毕业前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常常会留下赠言以互相勉励,并表达美好的祝愿。请你根据赠言对象,考虑赠言的内容,先写下来,再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写。
教学目标:
1、通过说、写毕业赠言,练习用简洁得体的语言表达心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
充分利用即将毕业的现实资源,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师生身置其间,情动辞发、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并通过赠送卡片和歌唱使学生对老师对同学的深情得到升华。利用拓展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使这次说话训练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教学准备:
1、布置教室:师生合作把教室布置成独具特色的告别环境。
2、录音机、优美音乐磁带、写有前年毕业赠言的小黑板、卡纸。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范例引路,教给学生赠言的方法赠送礼物与歌唱,升华师生情感师生互动,听、说、写、做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亲爱的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已接近了尾声。五年来,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洒满了我们的足迹,往日的酸甜苦辣变得如此珍贵。在这即将离别之际,为大家送上我们美好的祝愿,它会使我们一生感到幸福而充实。
2、(教师面向相关学生)丁佳琪: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位很乖巧可爱的女孩,看你平时不多言多语,课堂上你却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常常受到同学和老师的赞赏;张可迪:你是一只雏鹰,在同学中你总是站在知识的最高点,希望你练就过硬的翅膀,去搏击长空,飞得更远;张余:其实你很聪明,只要你在学习上再多下一点功夫,与同学友好相处,你将会是一个很出色的学生,祝你成功;唐金华:你的幽默风趣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欢乐,谢谢你,愿你这颗“开心果”永远开心,祝你在毕业考试中考出佳绩;……
3、师:要不是时间关系,我真想挨个说下去。同学们,我刚才说的这番话就是送给大家的——板书:毕业赠言(学生齐读)
二、深情回忆
1、师:同学们,赠言是什么意思?谁知道什么是“毕业赠言”吗?(毕业赠言就是毕业前夕对同学、老师说的祝福的话。)
2、师:赠言是给别人留下的美好的祝愿、真诚的希望,它唤起信心,让人珍惜,使人难忘。同学们,五年的学习生活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在这即将告别之际,你最想把赠言送给哪一位同学或哪一位老师呢?说说简单的理由。
(同桌轻轻地说一说;再指名交流。)
3、师:同学们,为了保存那份美好的情感,老师建议大家用手中的笔写下我们心中的美好赠言。
过渡:那么写赠言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三、范例引路
1.欣赏赠言:老师这儿还有三则赠言,是已经毕业的学生赠给同学、老师的。(出示)
忘不了我们一起踩着惊涛骇浪,去知识的海洋远航;忘不了我们一起攀着悬崖峭壁,去智慧的宝库探访。虽然我们斗过嘴,红过脸,但我们的友谊就像那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你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让我们羡慕佩服,但千万别忘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敬爱的老师!我永远忘不了您的谆谆教诲,忘不了您那慈祥的面庞,忘不了您为我们操心的日日夜夜,忘不了您为我们呕心沥血的点点滴滴……愿您永远美丽年轻!
2.欣赏了上面三则赠言,你觉得写赠言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前后四人小组交流、归纳)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引导:
(1)简短明了,催人奋进,满怀希望,倾注真情,回味无穷。(语言表达上可以适当的用一些排比句,比喻句……)
(2)可以从人的姓名、性格、特长等方面去写。
(3)可以从印象最深的事情着手,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
(4)可以适当用上名言、警句。
(学生齐读出示的注意点)
3.小小的一张卡片,饱含着你的情意,优美的赠言可以看出你的文采,能够让人聆听你的语言;精心的设计又能展示你的个性。千言万语,让我们把自己的美好回忆,美好祝福,化作激昂的文字,送给我们的老师,送给我们的同学……
4、学生制作卡片、书写赠言。(要求:卡片要简单制作、重点为书写赠言)(老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想法。)
四、动情交流
1.自由组合交流:同学们写得那样投入,相信你们的毕业赠言一定会令人鼓舞,让人感动。先把自己的赠言说给朋友听听,让他们提提建议。
2.全班交流:谁愿意把自己的赠言说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写?
3.互赠毕业赠言。
4.小结:同学们,毕业赠言抒发了我们浓浓的真情,拉近了我们彼此间的距离。今天是几月几日,再过一个月,我们就将毕业,告别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老师希望你们在人生最灿烂的年华里,尽情展现你们的才华,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五、情感升华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高声朗诵《毕业歌》,祝愿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毕业歌》
我们用明媚的春光,编织那七彩的梦。
我们在金色的秋天,收获那燃烧的理想。
同一个蔚蓝的追求,共一个绿色的希望。
牢记母校的嘱托,为祖国贡献力量。
一双双热情的手,把成功之路开创。
一片片敞开的心扉,拥抱新世纪的霞光。
在充满希望的大地上,献出我们的赤诚。
用我们的青春和智慧,托起那明天的太阳。
(自己读——指名读——齐读)
六、拓展活动
这五年来,除了老师、同学陪伴着我们,学校里的一景一物也是时时刻刻地陪伴着我们,还有我们的父母、朋友……这五年来,他们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最大的支持与帮助。在这即将毕业之际,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课后请你也制作精美的卡片写上真挚的祝福送给他们,相信你,你能行!
实践教学教案篇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p5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复式条形图的学习。
2、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教学重点】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实际运用。
【教具准备】
蓝球
【学具准备】
表格。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复习旧知,解决问题
1、答话引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统计知识?
2、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你能介绍一下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吗?
3、什么情况下使用复式条形统计图?
4、你能解决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吗?
出示p59的练习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并集体订正。
二、联系生活,实际运用
师:在生活中,你需要用到期复式条形统计图吗?
学生分组讨论,指名回答。
出示p59实践活动课题。
说清要求,分组进行。
1、需要收集什么数据?
2、如何绘制?
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回顾总结,展示个性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2、评一评,哪一组的统计图做得最好。
通过复习旧知识,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加强理解,并能掌握其的实用性。
在运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用什么统计图来描述这组数据比较合适,再思考能否在一幅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两组数据,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这样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通过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经历整理数据、描述数据的过程,并在相互的评议和交流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各自的统计图,逐步明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验证猜想,体验到数据的作用。
实践教学教案篇4
一、活动背景分析
宝华山自然保护区于1984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占地面积115公顷。是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中部,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裕,无霜期长,蕴含??
丰富的自然资源。其地带性森林植被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具有浓郁的森林氛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已知的维管束植物共有124科352属529种,种子植物的种数为欧洲植物种子数的1/4,其中不乏珍稀宝贵的树种,素有宁镇山脉植物园之称。
宝华山森林景观独特,森林覆盖率高达92%。山中有千年古树近百株。宝华山中绿瑰宝,身为宝华人,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家乡宝华山自然风光的迤逦,了解我们家乡丰富的物种,尤其是我们引以为豪的“镇山之宝——宝华玉兰”,让孩子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探究身边的美,欣赏身边的美,最终成为创造家乡美的主人。家乡有这样的美景有这样丰富的植物资源,我们应引以为豪,我们要让家乡这样的美景为更多的人知晓,激发孩子心中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时长
使用年级:高年级
第一阶段:2周左右
第二阶段:1节课左右
第三阶段:一个月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1、让学生认识、了解我们宝华上中的植物,欣赏让学生感受宝华山的林麓之美,促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
2、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能力目标:
1、培养孩子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维能力等等。培养学生自觉参与、合作学习意识及自主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2、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3、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植物的形态并借助有关资料丰富对宝华植物的了解。架设生活与教材相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景物的观察能力,学会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4、学会制作叶脉书签,为家乡的风景设计公益广告用语,最为小导游想四面八方而来的游客介绍我们的宝华山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实践能力等。
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相互交流与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2、在成果汇报、展示过程中,让学体验时间出成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培养其自信心。
3、宝华为我们的骄傲,向人们介绍我们的宝华山,欣赏宝华山的美景,宣传宝华。激发孩子心中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活动调查的相关表格,
2、学生在教师的组织领导下去我们的宝华山寻找我们自然保护区内的珍贵之物,认识它们,观察它们。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在课题确定之后,我们将用2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调查有多少学生了解自己家乡宝华山中珍贵的植物,然后我们将组织学生走进宝华山,亲近宝华山,,在自然保护区里,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植物,认识植物以宝华山上的物种为材料,让学生观察、访问,查找资料,认识、了解宝华山中的珍贵物种。
学生分组,从宝华山回来后形成一系列的调查表格,如有关家乡植物资源的情况调查,去查找文人墨客对宝华山风景的赞美的诗篇,如当你了解了我们宝山里那些植物你的心情、感受如何等等,自己可以翻阅相关书籍,可以上网搜索,可以向别人请教等等,自主搜集资料。同时将采集回来的植物树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植物的辨认,认识树叶的形状,制作成树叶贴花,做成叶脉书签等……
实践教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小海军》,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
2、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海军的英姿,体验学做小海军的快乐。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观看海军录像、ppt、音乐、歌曲伴奏、海军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让我们听着音乐,像解放军叔叔一样,踏步走。
二、感受、理解歌曲
1、第一遍欣赏——感受歌曲旋律提问:看,谁来了?(播放图片)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小海军》,我们来欣赏一下,一会儿告诉大家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歌曲的旋律很有力、很雄壮。
2、第二遍欣赏——了解歌词
师:我还带了些图片,让我们边看图片边欣赏。
提问:这遍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小结:教师将幼儿说的唱出来。(我们听到歌曲里唱了"我是小海军,开着小炮艇"、"不怕风、不怕浪,勇敢向前进"、……还听到了"打的他呀海底沉"。
师:听着这首歌曲,让我们觉得小海军是很勇敢坚强的。
三、表现海军的动作
1、第三遍欣赏——肢体动作(图片)
(1)听歌曲,观看图片提问:你看到小海军做了哪些勇敢坚强的动作?
(2)教师舞蹈师:我把你们好看的动作编成了舞蹈。
2、个别幼儿表现提问:你还看到哪些动作让你觉得小海军很神气、很有力的?
师:原来小海军握着枪踏步让你感觉很神气;小海军开枪的动作让你觉得很勇敢;开炮的动作让你觉得小海军在打败敌人;小海军踏步的时候很精神、很有力的。
3、集体幼儿表现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已经做了小海军神气、威武的动作,我这里还有我们小朋友自己动手做的海军帽,让我们带着帽子来学做小海军吧。
四、结束
师:让我们把小海军坚强有力的动作带回教室让其他小朋友也来学一学小海军。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能够抓住幼儿喜欢海军这一特点,激发幼儿情感,通过学歌曲将海军的形象植入了幼儿的心中。幼儿能够较主动的说出唱出自己喜欢的一句歌词,尤其是三个“轰”字把歌曲的情趣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幼儿的兴趣点给幼儿多一些表现的空间,让幼儿自由创编动作,教师做好引导,让幼儿在尽情表演中感受歌曲的优美。
实践教学教案5篇相关文章:
★ 山字教学教案8篇
★ 高中教学教案5篇